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2)。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省立嘉義師院學報,2,99-152。王家通(主編)(2001)。教育導論。高雄市:麗文。
朱邦賢(2004,4月2日)。小老師一對一把同學拉上來。聯合報,B8版。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1996)。2005年08月10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杜宜展(1998)。青少年次級文化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242,143-158。李全福(2000)。師父的個人特質、組織情境因素對師徒功能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CYCU5121008。李長貴(1977)。社會心理學。臺北巿:中華。
李茂興(譯)(1998)。G. R. Lefrancois著。教學心理學。臺北市:弘智。
李婉玲(2002)。顧問教師的理念。2004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ied.edu.hk/ece/publications/journal/2002/vol1_1/12.html
李碧芬(譯)(1998)。F. Wickman, & T. Sjodin著。成功,有師為伴。臺北:麥格羅,希爾。
李翠萍(2004)。不成功的實習輔導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3NTTTC576053。呂翠夏(譯)(1994)。A. S. Charles著。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臺北市:桂冠。
呂素幸(1991)。同儕輔導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0NTNU2328002。吳秀敏(2004)。小家庭新婚妻子角色轉換之心路歷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CYU0658022。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天佑(2001)。提高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教育資料與研究,38,12-15。
林怡鈴(2004)。同儕夥伴訓練方案增進同班同學對自閉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3NHCT5284007。林倖妃(2004,9月1日)。「霸凌校園」63%學童被欺負過。中國時報,A6版。
林益三(1985)。同儕輔導對高工學業及人際適應困難學生之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74NTNU2464025。林清江(1999)。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孟祥傑(2003,11月14日)。九年一貫品格教育遭排擠。聯合報,A6版。
周柏伶(1998)。高中同儕輔導員之訓練課程及其助人效能之研究-以台中曉明女中為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7NCUE0464016。周淑娟(1998)。談同儕關係研究的另類思考。教育資料文摘,41(6),188-192。周煥臣(1973)。班級團體之同儕關係的研究。嘉義師專學報,4,183-206。卓筱淇(2002)。師徒性別配對與師徒功能及其後果變項關聯性之研究。中原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CYCU5121018。
夏允中(1997)。同儕輔導方案效果研究:以彰化高中為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6CYCU0071005。胡肇惠(2003)。台灣企業女性經理人玻璃天花板認知程度與其工作滿足關聯性之研究-以個人特徵與師徒關係為干擾變項。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CYCU5121027。秦夢群(2004)。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陸正威(1997)。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及後設認知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6NHCT1576004。莊千慧(1998)。同儕壓力(7-10歲)。父母親月刊,166,83。
許莉真(2001)。同儕教導在融合教育班的個案研究---以唐氏症兒童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90PU000216011。許雅嵐(2001)。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KNU0332039。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翠娥(1986)。同儕關係與兒童社會發展的探討。國教天地,67,49-51。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張瓊文(2001)。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礙國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NCYU1576002。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巿:五南。
陳李綢、郭妙雪(199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陳李綢(2000)。個案研究。臺北巿:心理。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峰津(1994)。教育概論。臺北市:三民。
陳淑敏(1995)。Vygotsky「最近發展區」概念內涵的探討。屏東師院學報,8,503-526。陳碧玲(2004)。高中生之作文同儕批改與教師批改的質和量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3NKNU0240001。陳嘉彌(2000)。另類的教師成長:師徒式專業成長構念之探析。國立花蓮師院學報,10,27-46。陳嘉彌(2003)。同儕師徒制對兒童學習影響之研究:模式探究、實踐、成效及反省(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書,NSC92-2413-H-143-004。
陳嘉彌(2004)。青少年學習應用同儕師徒制可行性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2(3),3-22。陳嘉彌(2005)。國小跨年級同儕師徒制教學策略之研究。臺北:揚智。
梁素霞(2002)。特殊兒童同儕教導實施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CYU1576030。郭為藩、高強華(1998)。教育學新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郭敏慧(1993)。同儕輔導員對高中生班級輔導之效果研究─一個公立高中的實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2NCUE0464012。曾子軒、曾嘉琪(1998)。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兼行政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 。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9,1-38。曾志朗(2001)。阿朗書語。全國兒童閱讀週閱讀手冊,5-7,教育部。
曾慧珍(2002)。師徒關係及員工社會化程度對個人組織契合度之影響--以航空運輸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CYCU5121050。黃金茂(1999)。開啟兒童的閱讀習慣。師友,390,60-63。
黃英添(2001)。楊英風與朱銘藝術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PTTC616008。黃政傑、李隆盛(2001)。技職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淑吟(2002)。同儕教導對智能障礙學生休閒技能教學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CUE1284005。黃善美(2004)。同儕師徒制輔助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巿:心理。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瓊玉(2005)。師徒功能認知、工作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巿:心理。
雷國鼎(1988)。教育學。臺北市:五南。
楊秉鈞(2002)。教師行為對同儕小老師影響下的國中理化科同儕輔導成效之行動研究。中原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CYCU5065003。楊隆吉(2001)。成長的歷程—試論<小殺手裡>的同儕互動研究。兒童文學學刊,5,164-179。賈 銳(1978)。教育生物學研究與教育。今日教育,33,22-26。
賈馥茗(1984)。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趙月君(2003)。國中教師運用同儕交互指導降低學生數學焦慮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CUE5231037。詹雅淳(2002)。同儕個別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日常生活技能學習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CUE1284023。詹棟樑(1999)。教育原理。臺北市:五南。
詹瑜蕙(2000 a)。師徒制與員工生涯發展之研究-----以壽險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TNU0036017。詹瑜蕙(2000 b)。契約學習與師徒制之建構--企業師徒制復古風再現。中衛簡訊 ,149,69-74。蔡麗莉(2003)。小提琴製作技術的經驗知識傳承與分享。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SHU00676007。歐用生(1994)。研習資訊,11(4),1-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巿:心理。
賴月汝(2005)。中樞系統反應訓練對同儕教導自閉症者的社交技能之成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4TMTC0742009。賴玫美(2005)。互為主體的影舞者---我與一位實習老師「師徒式學習」的生命敘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4NTPTC611005。滕慧敏(2003)。師徒功能對工作-家庭衝突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CYCU5121072。謝維和(2002)。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薛光祖(1988)。教育與人生。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蕭詔文(2003)。高中資優生師徒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數理生、藝術生與一般生之對照。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CCU5331026。韓國棟(2004,9月23日)。教師節快樂?近五成國小老師很憂鬱。中國時報,
C8版。
羅皓恩(2005,9月26日)。老師最討厭同學上課搗蛋。中廣新聞網。2005年10月0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50926/4/2ccym.html
二、西文部份
Bryant, S. E. (2002). A field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eer mentoring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haring.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regon, Engune, OR.
Barton-Arwood, S., Jolivette, K., & Massey, N. G. (2000). Mentoring with Elementary-Age Student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36(1), 36-39.
Chan, D. W.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Mentorship Program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oeper Review, 23(2), 85-88.
Clinton, B. (1997). 1997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On-line]. Retrieved October 25,
2005, from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politics/special/states/ docs/
sou97.htm
Falchikov, N. (2001). Learning together: Peer tuto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Garbarino, J. (2000). Kids need mentors to become adults [On-line]. Retrieved March 25, 2004, from http://www.afn.org/~alilaw/Published/mentor.html
Gensemer, P. (2000). Effectiveness of cross-age and peer mentoring programs. ED432867.
Hayman, C. ( 2004). Peer mentoring is a key. Community Care, 1512, 24-25.
Hufnagel, G. L., & Blasiar, D. (Eds.) (2001). Lessons in mentoring: A guide to working with youth. Revised (2nd ed.).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Norman, Oklahoma.
Santovec, M. L. (2004). Mentoring steers freshmen from house parties. National
On-Campus Report, 32(2), 1-2.
Sheehan, K., DiCara, J. A., LeBailly, S., & Christoffel, K. K. (1999). Adapting the gang model: Peer mentoring for violence prevention. Pediatrics, 104(1),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