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05: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侯錦鳳
研究生(外文):Hou Chin-feng
論文名稱:蛻變與成長──試析麥克.安迪《火車頭大旅行》及《十三個海盜》
指導教授:張子樟張子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兒童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現代幻想麥克.安迪第二世界追尋角色
外文關鍵詞:modern fantasyMichael Endethe second worldquestro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21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獲獎無數的德國兒童文學作家麥克.安迪以《默默》及《說不完的故事》兩部作品享譽國際。研究者認為《火車頭大旅行》及《十三個海盜》雖是其初試啼聲之作品,卻富童心與純真之趣味,更易被兒童接受,與前二書相比毫不遜色。所以研究者欲從文本分析出發,以《火車頭大旅行》及《十三個海盜》為論文研究對象。
此二書屬現代幻想文學作品,作者借取「第一世界」為基模,運用個人的想像力,創造出豐富多變的「第二世界」場景。研究者試圖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分析文本中「第二世界」的場景架構。
研究者套用坎伯的英雄歷程「啟程─啟蒙─回歸」三階段,結合「在家/離家/回家」模式,分析作者如何塑造吉姆.波坦的童話英雄形象,並分析吉姆.波坦在經歷這些冒險旅程後自我的成長與蛻變,也就是他的「追尋」過程。此外,人物是文學作品構成的要素之一,透過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刻劃與角色塑造,一窺麥克.安迪立體鮮明的人物形象、多姿多采的故事情節以及一貫的幽默中蘊藏哲理的寫作風格。
結論部分談麥克.安迪舞動其巧思創意與生花妙筆,為神話、傳說、童話等注入新的生命與方向,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幻想故事。
Award-winning author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Michael Ende, enjoys the fame around the world with his two books—Momo and The Neverending Story. Despite that Jim Knopf Und Lukas Der Lokomotivfuhrer and Jim Button and the Thirteen Wild Men are Ende’s initial works, the researcher thinks that they are full of childhood innocence and fun and easily ac-cepted by children. They are not inferior to the first two books at all.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analysis in this study and targets Jim Knopf Und Lukas Der Lokomo-tivfuhrer and Jim Button and the Thirteen Wild Men.
These two books are the modern fantasy literature works. With the basis of the first world, the author utilizes his imagination to create the scenes in the second world.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scene structure in the second worl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er quotes the three stages, start of heroic journey-initiation-return of Campbell in combination of at home/away from home/returning home model to analyze how the author builds the hero image of Jim Button as well as the self-growth and changes of Jim Button after experiencing all these adventures, his process of quest. Moreover, figures are one of the elements of literary works. Through analyzing description of figures and establishment of roles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er has a glance at the vivid figure images, colorful story plots and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Michael Ende’s philosophy in his usual humor.

In the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how Michael Ende injects new life and direc-tions to create unique fantasy stories with his creativity and delicate touch for mythology, leg-ends and fairy tales.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發現被忽略的幻想寶石 1
第二節 打開藏寶箱之後 4
第三節 幻想巨人—麥克.安迪 8
第四節 乘幻想之翼遨遊 13
第貳章 神話再現的奇幻之境 17
第一節 第二世界場景的建構理論 18
第二節 自然環境 22
第三節 社會環境 27
第四節 擺盪於幻想與真實之間 34
第參章 吉姆.波坦的「追尋」旅程 40
第一節 英雄追尋之旅 40
第二節 歷險的啟程 46
第三節 啟蒙之旅 53
第四節 回歸之後 60
第肆章 人物刻劃與角色塑造 67
第一節 盡職慈愛的守護者 70
第二節 聰慧自主的新女性 76
第三節 孤單無助的邊緣人 83
第四節 改邪歸正的解救者 87
第五節 神奇無比的火車頭 94
第伍章 結論 100
第一節 巧妙的情節 100
第二節 再回首 105
第三節 幻想文學的美麗與哀愁 112
參考文獻 115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一、研究文本
Ende,Michael(麥克.安迪)。李常傳譯。《火車頭大旅行》(Jim Knopf and Lukas the Engine Driver)。台北:遊目族。2000年。
__。李常傳譯。《十三個海盜》(Jim Knopf and the Wild 13)。台北:遊目族。2002年。

二、相關幻想文學作品
角野榮子。李浪譯。《魔女宅急便》。臺北市:國際少年村。1997年。
(依英文字母先後順序排列)
Andersen﹐Hans Christian(安徒生)。任溶溶譯,《安徒生童話全集第一集》。台北:台灣麥克。2005年。
Barrie﹐J. M (.詹姆斯.巴利)。辛一立譯。《彼得潘》((Peter Pan))。臺中:晨星發行。2003年。
Bois﹐William Pene du (威廉潘.迪.波瓦)。陳惠華譯。《二十一個氣球》(The Twenty-one Balloons)。臺北:志文。1996年。
Dahl﹐Roald (羅爾德.達爾)。冷杉譯。《怪桃歷險記》(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台北:志文。1995年。
__。任溶溶譯。《巧克力工廠的秘密》(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臺北:志文。1993年。
__。齊霞飛譯。《吹夢巨人》(The BFG)。臺北:志文。1998年。
__。冷杉譯。《玻璃大升降機歷險記》(Charlie and the Grear Glass Elevator)。台北市:志文。1998年。
Ende,Michael(麥克.安迪)。李常傳譯。《默默》(Momo)。台北市。小暢書房。1990年。
__。廖世德譯。《說不完的故事》(The Neverending Story)。台北:遊目族。2000年。
__。楊武能譯。《如意潘趣酒》(Der Wunschpunsch)。台北:國際少年村。1995年。
__。張莉莉譯。《魔術學校》(Die Zauberschule und andere Geschichten)。台北: 格林文化。1999年。
《滿月傳奇》(Night of Wishes)
Flaming﹐Ian Lancaster (傅來銘)。張劍銘譯。《萬能車》。臺北:國語日報。1992年。
Funke﹐Cornelia (柯奈莉亞.馮克)。劉興華譯。《波提拉與偷帽賊》(Potilla und der Mützendieb)。臺北:允晨。2002年。
__。劉興華譯。《神偷─威尼斯大逃亡》(Herr der Diebe)。臺北;允晨。2002年。
__。劉興華譯。《神偷─旋轉木馬》(Herr der Diebe)。臺北;允晨。2002年。

Hohlbein﹐Wolfgang (沃夫岡.霍爾班)&Hohlbein﹐Heike (海克.霍爾班)。劉興華譯。《童話月球》(Märchen Mond)。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3年。
Kastner﹐Erich (艾瑞克‧凱斯特納)。任溶溶譯。《偉大的小不點》(The Little Man)。台北:時報出版。1996年。
Lewis﹐Carroll(路易斯.凱洛)。趙元任譯。《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臺北:經典傳訊文化。2000年。
Meyer﹐Kal (凱.麥爾)。劉興華譯。《水后》(Die Flie Bende Kongin)。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__。劉興華譯。《石光》(Das Steinerne Light)。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__。劉興華譯。《玻璃字》(Das Glaserne Wort)。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Norton﹐Mary (瑪麗.諾頓)。任以奇譯。《地板下的小矮人》(The Borrowers)。臺北:志文。1993年。
Otfried Preussller(奧.普羅伊斯拉)。廖為智譯。《飛天小魔女》(Die Kleine Hexe)。台北:志文。1994年。
Philippa﹐Pearce(菲利帕. 皮亞斯)。張麗雪譯。《湯姆的午夜花園》(Tom's Midnight Garden)。臺北市:臺灣東方。2000年。
Pratchett,Terry(泰瑞.普萊契)。謝其濬譯。《蒂芬妮的奇夢之旅》(The Wee Free Men)。台北:小天下。2004年。
Rowling﹐J.K. (J.K.羅琳)。彭倩文譯。《哈利波特(4):火盃的考驗》(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臺北:皇冠。2001年。
Rushdie﹐Salman(薩蒙.魯西迪)。彭桂玲譯。《哈樂與故事之海》(Haroun and Sea of Stories)。台北:皇冠文化。2001年。
Stevenson﹐Robert Louis (史蒂文生)。林玫瑩譯。《金銀島》(Treasure Island)。台北市:小知堂。2001年。
Wilde﹐Oscar(王爾德)。劉清彥譯。《眾神寵愛的天才——王爾德童話全集》(Complete Oscar Wilde’s Fairy Tales)。臺北:格林。2000年。


三、中文理論專書(依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
林文寶等。《談童話》。臺北:天衛文化。1998年。
吳其南。《德國兒童文學縱橫》。湖南省:湖南少年兒童。1996年。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1995年。
奇幻戰隊編。《奇幻魔法總動員》。台北:奇幻基地出版。2002年。
洪文瓊等。《認識童話》。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1992年。
韋葦。《世界童話史》。台北市:天衛文化。1995年。
梅子涵等。《中國兒童文學5人談》。天津市:新蕾出版社。2001年。
許雅芬等。《火車快飛繞家園》。臺北:大地地理。2001年。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張子樟。《走出傷痕》。台北:東大。1990年。
__。《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文化。1999年。
__。《閱讀與詮釋之間》。花蓮:花縣文化。1995年。
__。《青春記憶的書寫》。台北:幼獅文化。2000 年。
__。《寫實與幻想》。臺北:國語日報。2001年。
張清榮。《少年小說研究》。臺北:萬卷樓。2002年。
郭素芳編。《聖經的故事》。臺中:好讀。2002年。
陳建憲。《神祇與英雄》。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彭懿。《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導論》。台北:天衛文化。1998年。
葉詠琍。《兒童文學》。台北:東大。1986年。
蔡尚志。《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1996年。
傅林統。《少年小說初探》。台北:富春文化。1994年。
廖卓成。《童話析論》。臺北:大安。2002年。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1999年。
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臺北:台灣商務。1988年。

四、中譯理論專書(按照原作者姓氏英文字母排列)
Campbell﹐Joseph(喬瑟夫.坎伯)。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
__。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台北。立緒文化。1996年。
Cashdan﹐Sheldon(雪登.凱許登)。李淑珺譯。《巫婆一定得死》(The witch must die : how fairy tales shape our lives)。台北:張老師。2001年。
Cohan﹐Steven (史蒂文.科恩)&Shires﹐Linda M﹒ (琳達.夏爾斯)。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臺北:駱駝。1997年。
Escarpit﹐Denise(丹妮斯.埃斯卡皮)。黃雪霞譯。《歐洲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台北:遠流。1989年。
Forster﹐Edward Morgan(佛斯特)。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Aspecst of the Novel)。台北:志文。1991年。
Frye﹐Northrop(諾斯洛普.弗萊)。陳慧、袁軍、吳傳仁譯。《批評的解析》。天津:百花文藝。1998年。
Hazard﹐Paul(保羅.亞哲爾)。傅林統譯。《書.兒童.成人》(Les Liyres﹐Les Enfants et Les Hommes)。臺北:富春。1992年。
Kottler﹐Jeffrey.A (寇特勒)。黎雅麗譯。《旅行,重新打造自己》(Travel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How to Create a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臺北:天下遠見。1998年。
Neumann﹐Erich (埃利希.諾伊曼)。李以洪譯。《大母神》(The Great Mother)。北京市:東方。1998年。
Nodelman﹐Perry(培利.諾德曼)。劉鳳芯譯。《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天衛文化。2000年。
Orenstein﹐Catherine (凱薩琳.奧蘭絲妲)。楊淑智譯。《百變小紅帽:一則童話的性、道德和演變》(Little Red Riding Hood Uncloaked)。臺北:張老師。2003年。
Pearson﹐Carol S. (卡蘿.皮爾森)。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The Hero Within :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臺北:立緒文化。2000年。
Postman﹐Neil(尼爾.波士曼)。蕭昭君譯。《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台北:遠流。1998年。
Smith﹐Lillian H﹒(李利安‧H‧史密斯)。傅林統編譯。《歡欣歲月》。台北:富春。1999年。
Townsend﹐John Rowe(約翰.洛威.湯森)。謝瑤玲譯。《英語兒童文學史綱》(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天衛文化。2003年。
Writer's Digest Books (作家文摘出版社)編。林以舜譯。《奇幻文學寫作的十堂課》(The Writer’s Complete Fantasy Reference)。臺北:奇幻基地。2003年。

五、期刊資料(依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宋麗玲。〈《小風之旅》,《小雨點》和《月亮之子祿那童》中的幻想境界〉。《第五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富春文化。2001年5月)。頁57-70。
林怡君。〈愛麗絲的旅行: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中外文學》(1999年5月第12期)。頁79-96。
林晶。〈論兒童幻想小說的基本特徵〉。《兒童文學學刊》(2001年11月第6期下卷),頁145-162。
胡錦媛。〈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中外文學》(1999年5月第12期)。頁95-113。
郭鍠莉。〈兒童文學與旅遊〉。《人本教育札記》(2000年7月第133期)。頁35-7。
黃秋芳。〈在「小說」與「童話」邊緣──從「小說童話」看「兒童」與「成人」兩大文學板塊相互靠近〉。《兒童文學學刊》。(2002年5月第7期)。頁177-197。
彭懿。〈關於Fantasy一詞的比較研究〉。《中國兒童文學》(2002年4月第2期)頁58-65。

六、學位論文(依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范富玲。《尋找鏡魔─少兒文學中的鏡子現象》。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5年。
陳雅雯。《在科幻與奇幻之間擺盪─以張之路的作品為例》。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4年。
葉虹彣。《麥克‧安迪之《說不完的故事》中的第二世界場景架構與追尋過程》。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1年。
鄭雅馨。《旅行的啟程與回歸─現代幻想中的女遊記實》。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4年。
關凱玲。《奇幻文學的探索旅程─以《黑暗元素三部曲》為例》。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4年。

七、報紙
傅林統。〈奇幻文學的歷史和現代發展(之三)〉。國語日報。4版。2006年4月23日。
傅林統。〈奇幻文學的歷史和現代發展(之五)〉。國語日報。4版。2006年5月14日。
傅林統。〈奇幻文學的歷史和現代發展(之六)〉。國語日報。4版。2006年5月21日。

貳、西文部份
Nilsen Alleen Pace & Done.Kenneth L. 2000 Literature for Today's Young Adults. New York:Longman.
Sutherland, Zena. “Fantasy.” Sutherland Zena. Children and Books. U.S.A.: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7
Butts, Dennis. “Shaping Boyhood: Empire Builders Adventures.” Hunt Peter & Ray Sheila. eds.. 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N.Y.: Routledge.1996.
Jacobs, James S. & Tunnel, Michael O. ”Modern Fantasy.” Jacobs, James S. & Tunnel, Michael O. eds.. Children’s Literature, Briefly. Prentice Hall, Inc. 1996.


參、網路資料(依上網查詢日期順序排列)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82510597(2005/12/10)
http://www.jingqi.com/channel/main/ContentDetail.asp?GUID={84258F4B-C69D-49A6-92F8-C10D65CB4D6F}(2006/01/01)
http://ihome.cuhk.edu.hk/~b476727/modern/Taj/Taj.htm(2006/02/0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12111804(2006/02/0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