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文本
1.Armer, Laura Adamc (蘿拉.亞當斯.亞默) 原著。鄭崇珍譯。《荒泉山》(Waterless mountain)。臺北巿:智茂。1995年。
2.Carter, Forrest(佛瑞斯特.卡特)著。姚宏昌譯。《少年小樹之歌》(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台北市:小知堂。2000年。
3.--(佛瑞斯特.卡特)著。魏郁如譯。《在山裡等我》(Watch for me on the Mountain)。台北市:小知堂。2000年。
4.Dorris, Michael(邁克.杜瑞斯)著。蔡佩宜譯。《看見水鄉的男孩》(Sees Behind Trees)。台中市:晨星。2000年。
5.--(麥可‧杜瑞斯)著。盧相如譯。《森林少年》(Guests)台北市:小知堂。2001年。
6.Eckert, Allan W.(艾倫‧艾柯特)著。盧相如譯。《大草原的奇蹟》(Incident at Hawk's Hill)。台北市:小知堂。2001年。
7.Farmer, Nancy(南茜.法墨)著。劉喬譯。《蠍子之家》(The House of the Scorpion)。台北市:台灣東方。2003年。
8.George, Jean Craighead (珍.克瑞赫德.喬琪)著。姜慶堯譯。《狼王的女兒》(Julie of the wolves)。臺北巿:英文漢聲。1993年。
9.-- (珍‧克雷賀德‧喬治)著。傅蓓蒂譯。《山居歲月》(My side of the mountain)。台北市:台灣東方。2002年。
10.Mikaelsen, Ben(班‧麥可森)著。李畹琪譯。《遇見靈熊》(Touching Spirit Bear)。台北市:台灣東方。2004年。
11.Nanetti, Angela(安琪拉.那涅第)著。徐潔譯。《外公是棵櫻桃樹》(Mio nonno era un ciliegio)。台北市:玉山社。2002年。
12.O'Dell, Scott (司卡特‧歐德爾)著。傅定邦譯。《藍色海豚島》(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台北市:台灣東方。2003年。
13.--。吳孟恬譯。《黑珍珠》(the Black Pearl)。台北市:小魯文化。2005年。
14.Quintana, Anton (安東.昆塔納)著。海星譯。《狒狒王》(De Bavianenkoning)。臺北市:臺灣東方。2002年。
15.Rawls, Wilson(威爾森.羅斯)。陳芝萍譯。《紅色羊齒草的故鄉》(Where the Red Fern Grows)。臺北巿:英文漢聲。1989年。
16.--(威爾森.羅斯)著。柯惠琮譯。《野地獵歌》(Summer of the Monkeys)。台北市:小魯文化。2005年。
17.Speare, Elizabeth George(伊麗莎白‧喬治‧史畢爾)著。傅蓓蒂譯。《海狸的記號》(The Sing of the Beaver)。台北市:台灣東方。2003 年。
18.Sorensen, Virginia(維吉妮亞.索利森)著。繆靜玫。《楓木丘的奇蹟》(Miracles On Maple Hill)。臺北巿:新苗文化。2003年。
19.別利亞耶夫原著。侯維玲改寫。《飛天人》。台北市:小魯文化。1998年。
二、參考文本
1.Burger, Joanna(喬安娜.伯格)著。屈家信譯。《我的鸚鵡老大》(The Parrot Who Owns Me : the Story of a Relationship)。台北市:皇冠。2003年。
2.Bunting, Eve(伊芙.邦婷)文。Himler, Ronald(羅奈德.希姆勒)圖。劉清彥譯。《艾莉絲的樹》(Someday a Tree)。香港:道聲。2005年。
3.Conlon-Mckenna, Marita(瑪莉塔‧麥肯納)著。區國強譯。《山楂樹下》(Under the Hawthorn Tree)。台北市:台灣東方。2002 年。
4.Defoe, Daniel(丹尼爾‧狄福)著。《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台北市:華文網。2003年。
5.Grahame, Kenneth(肯尼思.格雷厄姆)著。《柳林中的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台北市:晨星。2004年。
6.Huxley Leonard, Aldous(賀胥黎)著。孟祥森譯。《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台北市:桂冠。1994年。
7.Mazer, Harry(哈利.梅瑟)著。臺北巿:姜慶堯譯。《守著孤島的女孩》(The Island Keeper)。臺北巿:英文漢聲。1994年五版。
8.Paulsen, Gary(蓋瑞‧伯森)著。《手斧男孩—首部曲》(Hatchet)。新店市:野人文化。2005年。
9.R. SamⅡ, Carl(卡爾.山姆斯二世)、Stoick, Jean(珍.斯多伊克)合著。柯倩華譯。《森林裡的陌生人》(Stranger in the Woods)。台北市:米奇巴克。2005年。
10.Speare, Elizabeth George(伊麗莎白‧喬治‧史畢爾)著。趙永芬譯。《黑鳥湖畔的女巫》(The Witch of Blackbird Pond)。台北市:天衛。2005年。
11.Taylor, Theodore(狄奧多爾‧泰勒)著。陸篠華譯。《珊瑚島》(The Cay)。台北市:台灣東方。2000年。
12.心岱著。《發現綠光》。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年。
13.陳玉峰著。《人與自然的對決》。台中市:晨星。1992年。
三、中文專書
1.李銀河著。《女性主義》。台北市:五南。2003年。
2.吳錫德主編。《城市鄉土生態文學》。台北市:麥田。2003年。
3.吳明益著。《以書寫解放自然—台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台北市:大安。2004年。
4.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台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津。2002年。
5.林耀福主編。《生態人文主義--邁向一個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社會》。台北市:書林。 2002年。
6.洪正中、杜政榮、吳天基編著。《環境生態學》。蘆洲市:空大。2003。
7.張鏡湖等編著。《環境與生態》。台北市:文化大學。2002年。
8.張子樟著。《閱讀與詮釋之間—少年兒童文學評論集》。花蓮市:花縣文化。1995年。
9.張子樟 等著。馬景賢主編。《認識少年小說》。台北市:天衛文化。1996年。
10.張子樟著。《青春記憶的書寫》。台北市:幼獅。2000年。
11.張清榮著。《少年小說研究》。台北市:萬卷樓。2002年。
12.羅婷 等著。《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西方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
四、譯著
1.Carson, Rachel(瑞秋.卡森)著。李文昭譯。《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臺中巿:晨星發行。1997。
2.Dillard, Annie(安妮‧迪勒)著。吳美真譯。《汀克溪畔的朝聖者》(Pilgrim at Tinker Greek)。臺北市:天下文化。2000年。
3.Forster, E. M.(佛斯特)。《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3年。
4.Leopold, Aldo(李奧帕德)著。吳美真譯。《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台北市:天下遠見。1993年。
5.Lovelock, James E.(洛夫洛克)著。金恆鑣譯。《蓋婭,大地之母》(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台北市:天下文化。1994年。
6.Melson, Gail F.(蓋兒.梅爾森)著。《孩子的動物朋友》(Why the wild things are:animals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范昱峰、梁秀鴻譯。台北市:時報文化。2002年。
7.Muir, John(約翰.謬爾)著。陳怡芬譯。《夏日山間之歌》(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台北市:小知堂。2001年。
8.Masson, Jeffrey(傑佛瑞.麥森)/ McCarthy, Susan(蘇珊.麥卡錫)著。《哭泣的大象》(When Elephants Weep)。台北市:時報文化。2000年。
9.Minuchin , Salvador(薩爾瓦多.米紐慶)、Nichols, Michael P. (麥克.尼可)著。劉瓊瑛、黃漢耀、魯宓、馬英合譯。《回家:結構派大師說家庭治療的故事》(Family Healing:tales of hope and renewal from family therapy)台北市:張老師。2000年。
10.Quinn, Daniel(丹尼爾‧昆恩)著。莊安祺譯。《大猩猩對話錄》(Ishmael)。臺北市:遠流。1997年。
11.--著。周和君譯。《B的故事》(The story of B)。臺北市:遠流。1999年。
12.Rolston, Holmes (羅斯坦)原著。王瑞香譯。《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Environmental Ethics—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臺北巿:國立編譯館。1996年。
13.Singer, Peter (彼得‧辛格)原著。錢永祥、孟祥森譯。《動物解放》(United Action for animals)。臺北巿:關懷生命協會。1996年。
14.Stein, Sara(莎拉.史坦因)著。杜菁萍譯。《生機花園:與野生動物共享的花園觀》(Noah's garden:restoring the ecology of our own backyards)。台北市:大樹文化。1996年。
15.Thacker, Deborah Cogan和Webb, Jean合著。楊雅捷、林盈蕙譯。《兒童文學導論--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Introducing children's literature:from Romanticism to Postmodernism)。台北市:天衛文化。2005年。
16.Tompkins, Peter(湯京士)、Bird, Christopher(柏德)合著。薛絢譯。《植物的秘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台北市:台灣商務。1998年。
17.Wilson, E.O.(威爾森)著。楊玉齡譯。《生物圈的未來》(The Future of Life)。台北市:天下遠見。2002年。
18.Watkins, Steve(史蒂夫‧瓦金斯)Jones, Clare(克雷‧瓊斯)合著。李桂蜜譯。《40個驚奇之旅》(Unforgettable Things to Do Before You Die )。台北市:時報文化。2005年。
19.Zimmer, Carl(卡爾.齊默)著。唐嘉慧譯。《演化:一個觀念的勝利》(Evolution: the triumph of an idea)。台北市:時報文化。2004年。
20.西雅圖酋長等著。李毓昭譯。《西雅圖酋長的智慧》(The Wisdom of Chief Seattle)。台中市:晨星。2004年。
21.蔡淑芬著。〈跨越疆界:生態少年小說初探〉。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2003年。頁 297-324。
五、期刊
1.林文寶著。敘述、敘事與故事。《兒童文學學刊》第三期。臺北市:天衛文化。2000年5月。頁21-63。2.張子樟著。少年小說的功能分析—以「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為例。《兒童文學學刊》第七期。臺北市:萬卷樓。2002年5月。頁61-74。3.楊深坑、洪如玉著。生態中心論的哲學解析及其在生態教育學建構上的蘊義。《師大學報》。教育類。第四十九期。2004年。頁1-18。
4.魯樞元著。生態批評的知識空間。《文藝研究》第五期。2002年。頁4-10。
5.蔡淑芬著。兒童文學與生態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交叉點─試論自然寫作與少年小說。《兒童文學學刊》第七期。臺北市:萬卷樓。2002年5月。頁75-100。
6.劉蓓著。簡論生態批評文本視域的擴展。《文藝研究》第一期。山東:師範大學。2004年。頁153-5。
7.Callicott, J. Baird(伽理葛特)著。陳雅雲、黃惠敏、李育青譯。陳慈美校訂。保育價值與倫理學(‘Conservation Values and Ethics’)。《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2002年12月。頁145-188。
8.Stephens , John著。陳中美、張家驊譯。兒童文學與文化研究(‘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兒童文學學刊》第九期。臺北市:萬卷樓。2003年5月。頁49-77。
六、學位論文
1.李俊枝著。《九十年代台灣少年生態小說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2.林孜懃著。《構築自然的兒童文學--論傑洛德‧杜瑞爾之「希臘三部曲」》。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3.廖雅蘋著。《少年小說中人和動物關係探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七、外文專書
1.Eric Katz, Andrew light,and David Rothenberg ED. Beneath the surface:critical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deep ecology. U.S.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0.
2.Snyder﹐Gary﹒The Real Work: Interviews & Talks 1964-1979﹒NY:New Directions﹒1980﹒
八、網路資料
1.沈衛國著。〈教育与生態文明〉。http://202.121.15.143:84/document/2004-b/ sx041112.htm 2006.04.26。
2.紀駿傑、王俊秀著,〈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http://wildmic.npust.edu.tw/sasala/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htm。2006.03.08。
3.紀駿傑著。〈從環境正義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http://taww.com/ taitung/ttw/ttw207.htm。2006.03.08。
4.陳吉斯著。〈女神的傳承〉(Heritage Goddesses)。 http://mail.tku.edu.tw/kiss 7445/KissHomePage/pdf/01_heritage-goddes-01.pdf。2005.01.26。
5.楊銘塗。〈赫胥黎《島嶼Island》中的生態思想〉。http://www.nknu.edu.tw/ ~english/speech/031024.doc 。2005.07.06
6.鄧文龍著。〈環保自然葬〉。http://www.organ.org.tw/JRNL/33-15.htm。2006.08.12。
7.Winton, Laura. ‘Vandana Shiva's Biopiracy: The Plunder of Nature and Knowledge’. Synthesis/Regeneration 14 :Fall 1997.。http://www.greens. org/s-r/14/14-21.html。2006.03.09。
8.“Elizabeth George Spea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izabeth_ George_Speare。 200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