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09: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順發
研究生(外文):Ke Shun-Fa
論文名稱: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得獎作品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prizes awarded works in children poetry competition of Culture Bureau of Chang-Hua County
指導教授:林文寶林文寶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Wen P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兒童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7
中文關鍵詞:兒童詩
外文關鍵詞:the children poet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3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得獎作品研究



研究生:柯順發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兒童詩是兒童文學重要的文類,擁有兒童文學最濃縮的語言與精巧的構思。從1971年《笠》詩刊第45期開闢「兒童詩園」專欄,提供黃基博老師指導兒童創作詩的發表園地,加上兒童詩刊陸續成立,讓兒童詩在台灣迅速發展。1970年到1990年是兒童詩發展的黃金年代。打響台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火花,就是兒童詩。

本論文以1999~2005年彰化縣文化局舉辦的兒童詩徵選得獎作品為研究對象,七屆的作品呈現彰化縣國小學生兒童詩創作內容與形式,讓沉寂的兒童詩,在彰化縣文化局的推動下,指導老師熱心的投入中,使得兒童詩能繼續在社會、校園、家庭中成長。

研究重點放在分析兒童詩的內容與形式。「內容」研究以主題、題材、類別,勾勒兒童詩的內容;「形式」研究以詩的結構、外形排列、節奏,探討兒童詩的形式。

本研究探討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活動,對提升兒童詩創作的功能,對兒童詩教育的影響。期待兒童寫詩能從大自然景物描寫,延伸到兒童心理世界的抒發。讓兒童詩不僅是文學的類別,更能紀錄孩子豐富的童年。在賞詩、讀詩、寫詩的活動中,使孩子心靈潺潺流動,流動出孩子甜美心聲。

關鍵詞:兒童詩、彰化縣文化局
The research of prizes awarded works in
Children poetry competition of
Culture Bureau of Chang-Hua County

Ke, Shun-Fa

Children literature Graduate School of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children poe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ildren literatures, and it owns the most compressed language and exquisite design of children literature. From the “children poetry garden” column of the forty-fifth edition of Li poetry publication in 1971, it provides Mr. Huang, Chi-Bo a publishing garden to instruct the children about poetry creation. Moreover, with the continuous establishment of children poetry publication, the children poetry develops fast in Taiwan. The era from 1970 to 1990 is the golden age of children poetry development. The spark to arouse Taiwan childre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s the children poetry.

The research uses the prizes awarded works in children poetry competition held by Chang-Hua Culture Bureau from 1999 to 2005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works of the seven expirations show the children poetry’s creation contents and form of Chang-Hua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impetus of Chang-Hua County Culture Bureau and the zeal of the instruction teachers, the children poetry can grow continuously in the society, campus and family.

The key point of the research is on analyzing the contents and forms of the children poetry. The contents research bases on the theme, subject matter, and category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contents. The forms research bases on the poetry structure, the form arrangement and the rhythm to discuss the forms of the children poetry.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promoting children poetry cre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 poetry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poetry competition activities held by Chang-Hua County Culture Bureau. It expects the children can write the poetry from the natural scenery descrip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children’s mental world, and makes the children poetry not only one of the literature but also a record of the children’s colorful childhood. In the activities of apprecia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poetry, the children can have a soul like a murmuring stream to show their own sweet aspiration.

Key Words:the children poetry、Culture Bureau of Chang-Hua County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的問題與目的 4
第三節 文獻探討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貳章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源流 15
第一節 台灣兒童寫詩的發展 15
第二節 彰化縣兒童寫詩的發展 24
第三節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緣起 28
第四節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活動與詩教育 33
第五節 小結 43
第參章 兒童詩內容分析 45
第一節 兒童詩主題 46
第二節 兒童詩題材 65
第三節 兒童詩類別 76
第四節 小結 86
第肆章 兒童詩形式分析 88
第一節 兒童詩的結構 89
第二節 兒童詩的外形排列 103
第三節 兒童詩節奏 115
第四節 小結 127
第五章 結論 128
參考書目 132

附錄一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得獎作品內容分析一覽表 135
附錄二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得獎作品形式分析一覽表 146
附錄三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得獎作品形式分析一覽表 157
附錄四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得獎作品研究》訪談紀錄 168
附錄五 彰化縣文化局詩畫創作比賽實施要點 184
附錄六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畫創作比賽作品輯封面 186

表次目錄

表1-1 南一書局國語科中年級詩歌類比率……...……...……... ……...3
表1-2 訪談者基本資料表……...……...……...…….…. ……...……... 13
表2-1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參加人數…………………………...34
表2-2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得獎人數…………………………...34
表2-3 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徵選錄取比率…………………………...34
表2-4 歷屆評審委員…………………………………………………...35
表2-5 評審委員背景簡介………………………………………….......35
表3-1 兒童詩主題統計表 …………………………………………… 47
表3-2 兒童詩題材統計表 …………………………………………… 66
表3-3 兒童詩的分類…………………………………………………...76
表3-4 兒童詩類別統計表……………………………………………...77
表4-1 結構統計表……………………………………………………...90
表4-2 整首詩的外形排列統計表…………………………………….104
表4-3 個別詩行的外形排列統計表………………………………….107
表4-4 兒童詩節奏分類統計表……………………………………….115
參考書目
一、兒童詩理論(依出版年月編排)
1.許義宗《兒童詩的理論與發展》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獎助出版 1979.07
2.徐守濤《兒童詩論》 東益出版社 1979.12
3.林鍾隆《兒童詩觀察》 益智書局 1982.09
4.洪中周《兒童詩欣賞與創作》 台北市 益智書局 1987.01
5.林文寶《兒童詩歌研究》 高雄市 復文圖書出版社 1988.08
6.劉崇善《兒童詩初步》 台北 千華出版公司 1989.08
7.宋筱惠《兒童詩歌的原理與教學》 1989.09
8.古遠清《詩歌分類學》 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1.09
9.趙天儀《兒童詩初探》 台北市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10
10.陳正治《兒童詩寫作研究》 台北市 五南出版圖書公司 1995.05
11.林文寶《兒童詩歌論集》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11
12.杜榮琛《拜訪童詩花園》 台北市 五洲出版社 1996.09

二、兒童詩史料(依出版年月編排)
1.洪文瓊主編《華文兒童文學小史》 台北市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1991.05
2.洪文瓊主編《1945-1990兒童文學大事紀要》 台北市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1991.06
3.林文寶主編《台灣區域兒童文學概述》台東縣 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1999.06
4.洪文瓊編著《台灣兒童文學手冊》 台北市 傳文文化公司 1999.08
5.邱各容《兒童文學史料初稿》 台北市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02


三、其他兒童詩論述(依出版年月編排)
1. 覃子豪《詩的表現手法》 台中 曾文出版社 1977
2. 林東山《現代詩形式初探》 台北市 自印 1985.01
3. 林良等《童詩五家》 台北市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5.06
4.《台灣區省立師範學院76學年度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綜合紀錄》 台中師範學院 1987.07
5. 林守為《兒童文學》 台北市 五南出版圖書公司 1988.07
6.林文寶《兒童文學論述選集》 台北市 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9.05
7.林武憲主編《兒童文學詩歌選集》 台北市 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11
8.林良《淺語的藝術》 台北 國語日報社出版 1992.06
9.林文寶等《兒童文學》 台北 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 1993
10.林武憲《兒童文學與兒童讀物的探索》 彰化縣 彰化縣文化局 1993.06
11.林文寶《楊喚與兒童文學》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語教系出版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發行 1994.06
12.劉正盛《豆藤會寫字》 彰化縣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4.06
13.陳旻芊主編《蔬果童詩》 台北市 國語日報社 1997.06
14.林文寶等《兒童文學》 台北市 五南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1999.04
15.林文寶.林政華編著《兒語三百則與理論研究》 駱駝出版社 1997.07
16.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 台北市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12
17.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兒童文學》 台北市 五南出版圖書公司 1999.04
18.洪志明主編《童詩萬花筒》 台北市 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06
19.陳千武等著《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市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10
20.蔡榮勇《兒童詩需要穿怎樣的衣服》 台中市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00.11
21.杜淑貞《兒童文學析論》上下冊 台北市 五南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2001.3
22.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工作者訪問稿》台北市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06
23.林煥彰《童詩二十五講》 宜蘭縣 宜蘭縣文化局 2001.09
24.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主編《兒童文學資深作家陳千武先生及其同輩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 2003.11
25.鄭邦鎮等著《第九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市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5.06

四、學位論文(依出版年月編排)
1. 郭子妃《布穀鳥兒童詩學季刊》與兒童「詩教育」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06
2. 徐錦成《台灣童詩理論與批評發展之研究》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06
3. 宋淑華《風箏童詩刊》研究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12
4. 梁欽隆《童詩修辭研究-以彰化縣1999〜2002童詩童畫徵選之童詩得獎作品為例》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08
5. 林峻堅《滿天星與兒童詩教育》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08
五、單篇文章(依出版年月排)
1.王瑜〈兒童與詩〉 《兒童文學週刊》 1972.07.13
2.林良〈徵求兒童詩〉 《國語日報兒童文學週刊》第29期 第三版 1972.10.15
3. 林鍾隆主編〈月光光創刊宗旨〉 《月光光》第1期 頁1 1977.04.01
4.  林芳騰〈大雨創刊宗旨〉 《大雨》第1期 頁1 1980.01.01
5.  林加春主編〈風箏創刊宗旨〉 《風箏》第1期  頁3  1980.04.20
6.  林煥彰〈布榖鳥創刊宗旨〉 《布榖鳥》第1期  頁1  1980.04.04
7.  林煥彰〈台灣兒童詩的回顧〉39年~71年 《中外文學》第10卷12期  
頁58-82 1982.05
8.  林鍾隆〈兒童詩的創作方向〉 《兒童詩觀察》 頁36-42 1982.09初版
9.  洪中周〈滿天星發行緣起與未來走向〉 《國語日報兒童文學週刊》第9輯 1988.01.03
10.林煥彰〈漫談台灣的兒童詩刊〉 《認識兒童期刊》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頁54-67 1989.12 
11. 黃基博〈台灣兒童詩的拓荒者-黃基博〉《兒童文學家》第8卷 頁4-5   
1992.10
12. 林武憲〈從播種到豐收-台灣兒童詩四十年〉 《兒童文學與兒童讀物的探 
索》 頁220-243  1993.06
13. 洪中周〈滿天星創刊宗旨〉 《滿天星》第1期 頁1 1987.09.01
14. 林煥彰〈童詩組選書報告〉 《台灣(1945~1998)兒童文學100》頁134~135 2000.03
15. 岩上<編輯手記> 《笠詩刊》第222期 頁144 2001.04.15

六、彰化縣文化局兒童詩畫創作比賽專輯(依屆別編排)
1. 天使花園《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第一屆兒童詩畫創作比賽作品輯》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9.09
2. 《彰化縣文化局第二屆兒童詩畫創作比賽作品輯》 彰化縣文化局  2000.05
3. 《第三屆兒童詩畫創作比賽作品輯》 彰化縣文化局  2001.05
4. 《第四屆兒童‧第一屆青少年詩畫創作比賽作品輯》 彰化縣文化局  2002.05
5. 《第五屆兒童‧第二屆青少年詩畫創作比賽作品輯》 彰化縣文化局  2003.06
6. 《第六屆兒童‧第三屆青少年詩畫創作比賽作品集》 彰化縣文化局  2004.05
7. 《第七屆兒童‧第四屆青少年詩畫創作比賽作品輯》 彰化縣文化局  2005.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7.趙建智(2005)。〈臺灣新興宗教的「正統」與「異端」研究--兼論「彌勒大道」的宗教型態與發展策略〉。《臺灣史料研究》。26。頁63-98。
2. 26.林谷芳(2005)。〈現代生活中的傳統藝術〉。《傳統藝術》。56卷。頁8-14。
3. 23.林本炫(2004)。〈新興宗教運動」的意義及其社會學意涵〉。《世界宗教學刊》。3卷。頁1-26。
4. 14.林谷芳(2001)。〈林谷芳談大陸與臺灣的新興宗教現象〉。《新新聞》。727。頁100-102。
5. 12.劉麗婷(2000)。〈道與藝的殊途與同歸--宗教與藝術的多方對談〉。《表演藝術》。88卷。頁36-41。
6. 11.宋光宇(2000)。〈為什麼會有新興宗教〉。《文化視窗》。17卷。頁12-23。
7. 10.林谷芳(1999b)。〈從文化與生命的角度親近中國音樂〉。《文化生活》。2:5=11卷。頁31-33。
8. 9.林谷芳(1999a)。〈如何契入中國音樂〉。《文化視窗》。11卷。頁6-11。
9. 24.游謙(2004)。〈從歷史脈絡談新興宗教與主流教派的關係〉。《慈濟通識教育學刊》。1卷。頁124-144。
10. 22.范麗珠(2004)。〈全球化的新興宗教現象的理論與探討〉。《理論與政策全球化探索專輯》。17:3=67卷。頁119-134。
11. 20.陳杏枝(2002)。〈新興宗教團體與社區研究〉。《二十一世紀》。73卷。頁127-132。
12. 19.瞿海源(2002)。〈臺灣的新興宗教〉。《二十一世紀》。73卷。頁103-113。
13. 18.蔡文婷(2002)。〈修行人看靈修風--林谷芳的八個建議〉。《光華[中英文國內版] 》。27:3卷。頁78-79。
14. 17.鄭志明(2001)。〈臺灣新興宗教的宗教對話〉。《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1卷。頁34-56。
15. 16.宋光宇(2001)。〈二十世紀臺灣的疾病與宗教〉。《佛光人文社會學刊》。1卷。頁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