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2 12: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俊翰
研究生(外文):Chun-Han Wang
論文名稱:台東南島文化節之意象構築、在地認同與主體性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age Shaped, Local Identification and Subjectivity of the Festival of Austronesian Cultures in Taitung
指導教授:夏黎明夏黎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Ming Hsi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意象節慶南島文化主體性在地認同
外文關鍵詞:ImageFestivalAustronesian CultureSubjectivityLocal Identifi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3
  • 點閱點閱:17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8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這是一項重要發展的策略,以面對全球化的挑戰,特別是對處在邊陲的在地社會而言,強調特殊節慶活動,形塑在地文化想像、建構在地認同,並行銷在地文化產業。本研究以台東南島文化節為個案分析,採文本分析為中心的研究,並配合文獻資料、深入訪談之資料以輔助說明。本研究分析活動背景、構成、效益與意象構築,透過活動內容、執行層面的分析,進而探討活動之主體性與在地認同。
台東南島文化節是由國家所支持、主導策劃,透過活動強調台灣是南島民族發源地之可能性。活動主要由四大要素所構成:物質文化、文化展演、部落體驗和知識探索。在台灣,台東的能見度與在地居民的認同感,透過南島文化節的舉辦,因此受到關注、被瞭解、被發現。同時,藉由本節慶活動的舉辦,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刻板印象再次被固定,並且商業化地販售著。而節慶的觀光效益遠比事先所預估的低。
台東南島文化節的舉辦確實帶給地方些許的助益,包括觀光開發展、形象塑造等。台東南島文化節是一種精心策劃下的產物,透過觀光的社會行為,達到行銷在地文化、促進在地參與的目的。然而,本研究同時發現,整個活動的策劃與安排缺乏原住民的參與與聲音,同時,南島文化定位不明確、原住民文化商業化,可以說,台灣原住民在「台東南島文化節」之中並非整個活動的主體。
This is an important evolutional strategy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peripheral local society that focused on a special festival to shape local cultural imagination, to build local identity, and to market local cultural industry. The textual analysis w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in this research, and combines the datum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to account for it.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Festival of Austronesian Cultures in Taitung” as a case study,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s, structures, main statements and aims, festival benefits, image shaped, so that to discuss the subjectivity and local identity in the festival.

The festival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 and emphasized on the probability that Taiwan was the original place of Austronesian people. The main contents of festival were constructed by four elements: handicrafts exhibitions, cultural performances, tribe life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events. The visibility of Taitung and local identification of residents both are raised through the festival in Taiwan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ereotype of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s was shaped and commercialized again. The tourist income from the festival was less than the estimated number before.

The festival of Austronesian cultures in Taitung actually brings more benefits to local society, includ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mage shaped, and so on. The festival of Austronesian cultures in Taitung indeed is a kind of the choreographed production, in order to arrive the festival aims, to market the local culture, to improve the local participation. However this research finds a phenomenon that the whole plan and arrangement of this festival was lack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to participate. At the same time, fixed position of Austronesian cultures indecisively, commercialization of indigenous cultures, so to speak, the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were not to be the subjectivity in the Festival of “Austronesian” cultures in Taitung.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05
第四節 資料、方法與研究流程…………………………………………… 06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第一節 主要概念…………………………………………………………… 11
一、意象………………………………………………………………… 11
二、異國/異文化情調……………………………………………………12
三、節慶活動…………………………………………………………… 14
第二節 南島文化…………………………………………………………… 15
一、南島民族之界定…………………………………………………… 15
二、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 16
三、台東與南島文化…………………………………………………… 17
四、本土思維、多元台灣與南島文化………………………………… 21
第三節 節慶活動、文化觀光與在地認同………………………………… 22
一、節慶活動創造商機………………………………………………… 22
二、節慶活動之效能…………………………………………………… 23
三、節慶之研究回顧…………………………………………………… 24
四、文化觀光之概念…………………………………………………… 25
五、文化觀光的推動與意義…………………………………………… 26
第四節 原住民觀光………………………………………………………… 27
一、標榜異族觀光的社會行為………………………………………… 27
二、原住民觀光的衝擊………………………………………………… 29
三、原住民文化展演舞台化…………………………………………… 30
四、文化展演的真實性與主體性……………………………………… 31
第三章 活動效益之探究
第一節 活動起源…………………………………………………………… 33
一、文化交流與異文化消費…………………………………………… 33
二、活動標章意涵……………………………………………………… 35
三、活動四大元素……………………………………………………… 36
四、活動目標…………………………………………………………… 36
第二節 活動經濟效益分析與探討………………………………………… 37
一、節慶預期效益……………………………………………………… 38
二、主流社會結構下的文化產業……………………………………… 39
三、節慶實際效益……………………………………………………… 40
第三節 政治/文化效益:台東南島文化園區的跨界想像…………………47
一、新十大建設-南島文化園區……………………………………… 47
二、他山之石-波里尼西亞文化中心………………………………… 49
三、新國族打造與社會認同之建構…………………………………… 50
第四章 活動構成與意象構築
第一節 物質文化…………………………………………………………… 52
一、文物展售空間…………………………………………………………52
二、活動內容與方式………………………………………………………53
三、行銷在地文化…………………………………………………………56
四、原住民文化商業化……………………………………………………56
第二節 文化展演…………………………………………………………… 57
一、展演團隊組成背景……………………………………………………57
二、南島展演團隊…………………………………………………………57
三、促進在地參與…………………………………………………………60
四、南島文化定位不夠明確………………………………………………61
第三節 部落體驗…………………………………………………………… 61
一、南島生活體驗營與文化想像…………………………………………62
二、部落體驗營與時空壓縮………………………………………………64
三、營造異國情調與族群交流……………………………………………70
第四節 知識探索 ……………………………………………………………70
一、學術演講會……………………………………………………………71
二、南島文物特展…………………………………………………………74
三、去商業化與衝突………………………………………………………76
第五節 異文化之意象構築 …………………………………………………77
一、文字、圖像的傳播與描繪…………………………………………… 77
二、活動構築南島意象與成效……………………………………………82
三、意象、台東與發展…………………………………………………… 87
第五章 在地認同與主體性
第一節 活動主體:文化展演…………………………………………………91
一、展演團隊:經費、場次之分析……………………………………… 91
二、遊客青睞文化展演……………………………………………………93
三、文化展演觀光化………………………………………………………94
第二節 行銷主體:台灣主流社會……………………………………………95
一、行銷訴求:西部客源…………………………………………………95
二、行銷的時空權力結構…………………………………………………96
三、展演的時序變化………………………………………………………97
第三節 權力主體:誰的節慶?………………………………………………99
一、「南島文化節」挪移為「國際民族文化節」………………………… 99
二、誰是主體、誰的節慶…………………………………………………101
三、主流社會、權力與資本主義……………………………………… 102
第四節 在地化、節慶與認同……………………………………………… 105
一、在地化發展與節慶………………………………………………… 105
二、節慶同質化與標準化……………………………………………… 108
三、在地化與文化展演………………………………………………… 110
四、台東南島文化節與在地發展………………………………………112
五、節慶利益、誰的利益……………………………………………… 116
第六章 結 論…………………………………………………………………117
參考文獻………………………………………………………………………… 124
附錄一:南島文化園區興建計畫…………………………………………… 128
附錄二: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簡介…………………………………………136
附錄三:交通部觀光局「94年大型節慶活動效益評估」遊客訪談表...138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專 書
丁錫鏞(2004),《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發展》,台北:德蘭出版。
王志弘、李根芳 譯(2003),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出版。
王秋桂、莊英章、陳中民(2001),《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方世榮 譯(1998),P, Kotler著,,《行銷管理學》東華出版:台北。
方益萍、何曉軍 譯(2001),凱文.林奇(Kevin Lynch)著,《城市意象》,北京:華夏出版社。
汪琪(1984),《文化與傳播》,台北:三民出版。
宋伯欽 譯(1986),Kevin Lynch著,《都市意象》,台北:台隆書局。
李壬癸(1997),《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
沈台訓 譯,蘇珊‧謝區(Susanne Schech)、珍‧哈吉斯(Jane Haggis)著(2003),《文化與發展-批判性導論》,台北:巨流出版。
吳潛誠(1999),《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文化。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出版。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9),《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
莊翰華(1998),《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二) -都市行銷規劃理念中的定位行銷策略》,台北:淑馨出版。
許功明(2004),《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台北:南天出版。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陳慧玲、蘇麗英、林美齡(1999),《博覽台灣》,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美岑 譯(2001),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等原著,《全球化競爭優勢》,台北:商周出版。
陳希林、閻蕙群 譯(2004),Willian O’Toole, Ian McDonnell, Robert Harris, Johnny Allen原著,《節慶與活動管理》,台北:五觀出版。
陳柏州、簡如邠(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台北:遠足文化。
黃國禎(2002),《解構宜蘭經驗 邁向想像的地方認同:1990-2000》,台北:黃國禎出版。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11屆民藝華會為例,霧峰: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
劉建基 譯(2003),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關鍵詞-文化與會的辭彙》,台北:巨流出版。
張君玫 譯(2002),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消費文化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出版。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由晚報社。
孫武彥(1995),《文化觀光,文化觀光之研究》台北:三民出版。
孫清山 譯(2004),Mike Savage, Alan Warde著,《都市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
簡逸姍 譯(2000),Malcolm Miles著,《藝術‧空間‧城市》台北:創新出版。
期刊論文
瓦歷斯‧尤幹(1992),〈從灰燼中重建—由台灣原住民族群標織談起〉,《中國論壇》,32 期,頁39-43。
林玉茹(2000),〈國家在東台灣歷史上的角色〉,《東台灣研究7》,台東:東台灣研究會出版,頁103-134。
馮品佳(2001),〈華埠文學中的空間再現〉,《文化研究月報》,第5期。
研討會/學位論文
王俊翰、夏黎明(2006),〈節慶、地方認同與主體性:試析台東南島文化節的文化展演〉,第五屆未來學研討會-社會變遷、發展與未來圖像,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會議論文集。
吳秋田(2001),〈社區居民之意識與產業文化活動認同度關係之研究-以白河蓮花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英(2005),〈「扭斷天鵝的脖子」:異國情調和本土化--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轉折〉,國科會86-90年度外文學門專題計畫研究成果發表,專書論文集。
楊嵐雅(1993),〈台灣主要民俗活動運用於文化觀光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舒彥(2003),〈從藝文活動探討城市行銷-以台北市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忠華(2005),〈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東南島文化節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勁甫、蘇佳鈴(2003),〈遊客對觀光節慶活動意象、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關聯之研究-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民國92年4月26日,第三集。
趙綺芳(2002),〈跨文化展演的分析與詮釋:以台灣原住民舞樂展演為例〉,第四屆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回家的路」,會議論文集。
賴沁沁(2003),〈節慶活動公關策略之研究-以2004年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焜祺(2001),〈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大鈞(2005),〈異國餐飲業之經營模式對消費者知覺及購買意願的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政府出版品
台東縣政府(2001),《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合輯》。
台東縣政府(2001),《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活動成果專輯》。
台東縣政府(2002),《2001南島文化國際學術演講合輯》。
台東縣政府(2002),《2001台東南島文化節活動成果專輯》。
台東縣政府(2002),《2002台東南島文化節-南島民族樂器專刊》。
台東縣政府(2003),《2002台東南島文化節活動成果專輯》。
台東縣政府(2004),《2003台東南島文化節活動成果專輯》。
台東縣政府(2004),《2004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專輯-南島祭儀與神話》
台東縣政府(2004),《2004台東南島文化節&福爾摩沙藝術節活動成果專輯》。
台東縣政府(2005),《2005台東南島文化節&福爾摩沙藝術節活動成果專輯》。
台東縣政府(2005),《2005台東南島文化節&福爾摩沙藝術節-活動手冊》。
中華民國觀光局(2005),《94年台灣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評估報告書》。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3),《南島民族領袖會議會議實錄》。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九十一年台灣原住民族統計年鑑》。
〈2005南島民族論壇:海洋文化的傳統與當代發展-活動實錄〉。(未出版)
〈台東縣八十八年度辦理小型國際展演活動-南島文化節企劃書〉。(未出版)
網路資源
2005日本國際博覽會網站:http://www.expo2005.or.jp
2005台東縣南島文化主題網站:http://tour.taitung.gov.tw/festivity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網站:http://www.eif.co.uk
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網站:http://www.polynesia.com
福爾摩沙藝術節官方網站:http://formosa-festival.cca.gov.tw
其他
王俊翰(2006),〈誰是主體?誰的節慶?論2005台東南島文化節〉,《東海岸評論》,205期,頁70-75。2006年4月。
江冠明,〈還是唱唱跳跳嗎?歷年南島文化節有感〉,《更生日報》,94年8月12日。
明立國,〈從瓦解的邊緣躍出〉,《中國時報》,1990年9月2日。
陳嘉信,〈沙爹、大馬美食、台東吃得到〉,《聯合報》,93年8月3日。
藍國揚,〈外國表演團體,舞蹈豐富〉,《更生日報》,94年8月22日。
藍國揚,〈捺安那?半數台東人不知道南島文化節〉,《更生日報》,94年8月20日。
〈學者談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文化〉,《東台灣永續發展論壇》,第六期,1999,夏季號。
〈從南島文化節談台東如何辦理大型活動〉,《東台灣永續發展論壇》,第七期,1999,秋季號。
〈從南島文化節談原住民國際交流〉,《東台灣永續發展論壇》,2001,秋季號。
《遠見》,217期,2004年7月,頁129-180。
《遠見》,第229期,2005年7月,頁114-189。
《遠見》,241期,2006年6月,頁328-355。
(二)西文部份
Getz, D.(1991). 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 New York, NY: Van Nostrand Reinhold.
McDonnell, I., Allen, J., & O’Toole, W. (1999).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Robert Jackson (1997). Marking special event fit in the 21th century, xiv-xv.
Li-Ming, Hsia and Ethan Yorgason(2006).”Hou Shan”:Orientalism in Taiwan’s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2006 Annual Meeting,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Chicago.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俊翰(2006),〈誰是主體?誰的節慶?論2005台東南島文化節〉,《東海岸評論》,205期,頁70-75。2006年4月。
2. 黃書禮、廖文弘(1991)應用能值分析對台北都會區生態經濟系統之初探。都市與計劃18(1):19-36
3. 黃宗煌(1991)現階段農地保育的經濟效益分析。農業金融論叢。25:271-297。
4. 王瓊珠(2000)。腦的研究與閱讀障礙。國教新知,47(1),34-43。
5. 王瓊珠(2001)。普通班教師如何協助學習障礙學生。國小特殊教育,31,55-60。
6. 王瓊珠(2004)。學習障礙學生鑑定問題探討—以臺北市國小為例。國小特殊教育,37,39-46。
7. 江美娟(2001)。淺談學習障礙口語表達問題及有效教學方法。特教園丁,17(2),52-57。
8. 何雅竹、江惠瑩(2002)。淺論特殊兒童與音樂治療。花蓮師院特教通訊,28,4-7。
9. 李麗真(1994)。音樂治療在兒童團體輔導上的應用。學生輔導,35,118-123。
10. 林朱彥(1989)。兒歌與童謠在唱遊教學中的運用。音樂教育,12,29-51。2005年7月18日,取自http://140.122.127.251/absimg/78/781985.pdf
11. 林武憲(2001)。馬景賢兒歌探討。兒童文學學刊,6,104-133。
12. 林慧芳、江美娟(2001)。學習障礙口語表達困難之個案探討。特教園丁,17(2),46-51。
13. 林鎮坤(1996)。音樂治療與自閉症兒童。高市文教,58,62-65。
14. 孟瑛如、陳麗如(2000)。學習障礙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上顯現之特質研究。特殊教育季刊,74,1-11。
15. 孟瑛如(2003)。營造學障兒的無障礙教育環境。教師天地,125,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