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專書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1987,北京:人民出版社。
《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1986,北京:人民出版社。
《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2000,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全鑒》第五卷,1996,北京:團結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2002,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財政年鑒》1998年版,1998,北京:中國財政雜誌出版社。
《中國財政年鑒》2003年版,2003,北京:中國財政雜誌出版社。
丁望,1997,《北京跨世紀接班人》,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丁望,1999,《溫家寶與接班群:北京新世紀領袖》,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丁望,2000a,《曾慶紅與夕陽族強人》,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丁望,2002a,《接班群的亮點》,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丁望,2003,《十六大與後影響力》,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丁望,2005,《胡錦濤與共青團接班群》,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丁樹範主編,2002,《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
丁樹範主編,2004,《中國大趨勢:2003-3004》,台北:新新聞文化。
伊銘,2002,《中共第四代權力部署》,香港:明鏡出版社。
朱光磊,1997,《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李英明,1995,《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
李惠仁,2002,《滄桑流年》,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何頻、高新,1992,《中共太子黨》,台北:時報文化。
呂亞力,1990,《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宋國誠主編,2002,《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吳國光,1997,《逐鹿十五大:中國權力棋局》,台北:遠景。
吳國光、鄭永年,1995,《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
宗海仁,2002,《第四代》,香港:明鏡出版社。
帕累托等著,劉北成、許虹編譯,1993,《菁英的盛衰》,台北:桂冠。
林聚任、劉玉安主編,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林蘊暉等著,1989,《1949-1989年的中國:凱歌行進的時期》,河南:人民出版社。
邱平,2003,《第四代權爭內幕》,香港:夏菲爾。
邱平,2005,《中共第五代》,香港:夏菲爾。
高新,1999,《降伏廣東幫》,香港:明鏡出版社。
高新,2001,《中共黨政軍中央領導層》,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高新,2003,《領導中國的新人物(下)─中共十六屆政治局委員》,香港:明鏡出版社。
康照祥,2003,《中國權力遊戲》,台北:宇河文化。
寇健文,2005,《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
陳永生主編,1998,《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陳德昇,2003,《中共「十六大」政治菁英甄補之研究─兼論中共對台人事佈局與取向》,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楊鴻烈,1975,《歷史研究法》,台北:華世。
寧鄉漢、文思詠,1998,《朱鎔基的內閣》,香港:明鏡出版社。
鄭永年,2002,《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和改革之間》,八方文化。
謝慶奎主編,1991,《當代中國政府》,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謝慶奎、燕繼榮、趙成根合著,1998,《中國政府體制分析》,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謝慶奎、楊鳳春、燕繼榮合著,1999,《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
蘇嘉宏,1992,《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台北:永然文化。
二、中文期刊
「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組建新軍委意涵和影響」,《2005年中共重要人事評析專輯》,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印,2005,頁42-59。
丁望,2000b,「溫家寶 北京國務院總理接班人」,《投資中國》,2000年12月,頁50-55。
丁望,2002b,「中共第十六屆領導層的佈局與生態」,《投資中國》,2002年12月,頁16-17。
王玲玲,1993,「中共「十四大」人事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1期,1993,頁14-26。王肇隆、郭瑞華,1995,「中共政治菁英結構研究─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探討」,《國立屏東商專學報》,第3期,1995年,頁111-131。朱蓓蕾,1999,「從中央與地方關係論地方精英在權力結構中的角色分析」,《東亞季刊》,第30卷第1期,1999,頁39-58。李成,2002,「十六屆中委會人事構成及其權力均衡」,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頁16-48。
李芙桃,1997,「共軍領導班子進行跨世紀調整」,《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4期,1997年4月,頁43-53。李芙桃,1998,「共軍人事調整的意義與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6期,1998年6月,頁67-79。李華球,2002,「中共『十六大』後─『黨、槍』的權力互動及未來建軍走向」,投資中國雜誌,2002年12月20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1/NS-C-091-598.htm。
沈德聰,1997,「地方諸侯挑戰中央?地方與中央關係進入調整期」,中國通,1997年10月,頁26- 29。
吳仁傑,2003,「近期中共省級四套領導班子調整意涵」,《中共研究》,37卷5期,2003,頁27-47。林嘉誠,1988,「政治菁英的研究探討」,《東吳政治與社會學報》,第12期,1988,頁65-82。
垂水健一,1998,「第十五屆中國共產黨大會後的情勢─向中央反映地方意見的趨勢」,收錄於陳永生主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8,頁33-49。
馬堯,1996,「中共十五大政治局初探」,《鏡報月刊》,1996年10月號,頁92。
康橋,1994,「淺論以江澤民為首的『上海幫』」,《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11期,1994年,頁5-7。
張濤,2002,「通向權力之路─剖析中共中央委員會中的地方高官」,《信報財經月刊》,307期,2002年10月,頁25-29。
寇健文,2000,「中共幹部年輕化與政治繼承」,《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5期,2000年5月,頁1-17。寇健文,2002a,「中共『幹部年輕化』與政治繼承」,收錄於宋國誠主編,《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頁119-139。
寇健文,2002b,「權力轉移與『梯隊接班』機制的發展」,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頁62-63。
寇健文,2004a,「中共菁英政治的研究途徑與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3期,2004,頁1-21。寇健文,2004b,「中國政治情勢:高層政局的演變」,收錄於丁樹範主編,《中國大趨勢:2003-3004》,台北:新新聞文化,2004,頁22。
寇健文、黃霈芝、潘敏,2005,「制度化對中共菁英甄補之影響:評估十七屆政治局委員的可能人選」,發表於:2005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台灣民主的挑戰與前景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10日,頁1-17。
陳文鴻,2003,「地方技術官僚主導中央」,《明報月刊》,2003年1月,頁29。
陳梓龍,2003a,「中共新軍事領導階層的特點與影響評析」,《展望與探索》,2003,第1卷第3期,頁8-22。陳梓龍,2003b,「中共新一屆省級黨政首要調整與地方動向」,《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6期,2003,頁32-45。郭瑞華,2003,「中共十六大之人事布局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1期,2003年1月,頁9-24。
曾振隆,2000,「中共黨中央人事權運用對政權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3期,2000年3月,頁84-89。閔琦,1995,「改革以來的結構分化」,收錄於李英明主編,《轉型期的中國大陸: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1995,頁320。
黃秋龍,2005,「中共第十六屆五中全會與政治繼承」,《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1期,2005,頁13-17。
黃烈修,1991,「中共政治領導精英變遷之研究」,《東亞季刊》,第22卷第3期,1991,頁16-39。楊開煌,2002,「中共十六大之接班與人事安排─內在邏輯之探討」,《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卷第3期,2002,頁103-135。趙成根,2000,「轉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3期,頁45-46。
趙建民,1995,「條條壓塊塊─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6期,1995,頁66-80。魯競,1997,「中共中央領導機構人事布局分析」,《中共研究》,第31卷第11期,1997年11月,頁61-74。歐陽新宜,1994,「『天安門事件』對大陸省級精英任命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9期,1994,頁26-40。閻淮,1991,「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淺論」,《中國大陸研究》,第34卷第8期,1991年8月,頁19。鍾穎盛,2000,「中共中央政治局角色之探討─兼論其黨政關係」,《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7期,89年7月,頁7-15。羅冰,1997,「喬石出局與十五大選舉內幕」,《爭鳴》,240期,1997年10月,頁8。
三、學位論文
王光正,1996,《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飛生,2003,《中共政治菁英甄補之研究:以十六大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張天送,2003,《江澤民政治權力鞏固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毅平,2000,《中共省級領導人政治甄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其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國共產黨章程
五、外文資料
Andrew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 no.53(January 1973), pp.33-66.
Cheng Li, “After Hu, Who? –China’s Provincial Leaders Await Promotion,”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1(2002), pp. 1-3.
Cheng Li, China’s Leader: The New Generations(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1), pp.217-232
Cheng Li and Lynn White, “Elite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 Change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Empirical Data and the Theory of Technocracy”, China Quarterly, np.121, (March 1990), p.19.
Cheng Li and Lynn White, “The Thirteen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Mobilizers to Managers,” Asian Survey, vol. 28, no.4(April 1988), pp.371.
Damkwart A. Rustow, “Success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18, no.1(1964), pp.104~113.
Federick C. Twiwes, “Normal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45(January 2001), pp.69-82.
Harry Harding, “On the Four Great Relationships: the Prospect for China,” Survivak, vol.36, no.2(1994),pp.22-42.
Hong Yung Lee, From Revolutionary Cadres to Party Technocrats in Socialist China(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pp.406-407.
Jason Kornai,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37-38.
Lucian W. Pye,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1981), p.6.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under Mao, 1949-1968,” in John M. H. Lindbeck ed., China: Management of a Revolutionary Society(Seattle,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1), pp.79-115.
Robert D. Putnam,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1976).
Shiping Zheng, “The New Era in Chinese Elite Politics,” Issues & Studies, vol.41, no.1(March 2005), pp. 190-198.
Susan Shirk, “The Delaye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Leadership Politics,” in Jonathan Unger ed.,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From Mao to Jiang(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2002), pp.297-311.
T. B. Bottomore,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Elitism: A Critique,” (Boston: Little Brown,1967), pp.14-15.
Zhiyue Bo,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Since 1949, (New York: M. E. Sharpe,2002), p.9.
Zhiyue Bo, “The Provinces: Training Ground for National Leader or a Power in Their Own Right?”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No.13(39),(May 2004), pp.223-256.
三菱總合研究所編,1999,《中國最高指導者WHO’S WHO》,1999年新版,東京:蒼蒼社。
六、網路資料
中共歷屆黨代表大會回顧,http://ihome.cuhk.edu.hk/~z044128/old/china/china/c16/1.htm
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知識,http://www.nihaotw.com/zhuanti/16da/pages/dyxz_dahu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