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9: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弘文
研究生(外文):Hung-wen chang
論文名稱:我國犯罪組織抗制政策之研究-以太陽會之取締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criminal org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resists the research of making the policy--The ones that know ban it as the example with the sun
指導教授:蕭全政蕭全政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6
中文關鍵詞:關鍵詞:犯罪組織犯罪組織抗制政策太陽會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檢肅流氓條例
外文關鍵詞:Key words: organized crimecriminal justice policies on organized crimethe Sun ClubCodes of Preventing Organized CrimeCodes of Monitoring Gang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8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論文提要內容:台灣的犯罪組織,從歷史的發展看,顯然直接涉及台灣的黑道幫派組織及其發展;而從其組織型態和犯罪內容看,正是反映台灣從威權時期、威權轉型到民主鞏固時期,其政治、經濟與社會特質的發展過程。
過去五十多年來,政府面對台灣地區犯罪組織的發展與作為,雖也有各種不同的抗制政策,無論是國民黨執政時期,抑或二○○○年政黨輪替之後,都曾多次執行掃黑行動。
本文希望從內外政經變遷的過程,重新釐清黑幫組織及犯罪組織的發展,並分析政府相應的抗制政策,且以基隆市警局取締「太陽會」案作例證,檢討當前犯罪組織抗制政策的得失。
It is obvious that the organized crim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angs in Taiwan. The types of organized crime reflect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uthorities and democracy in Taiwan.
There were a lot of programs and controlling policies enforced by officials in fighting with the organized crime in Taiwan both in KMT and DPP government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ed crime is introduc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The criminal justice polices regarding the organized crime are also discussed. And the Sun Club, an organized criminal association in Keelung, was introduced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Keelung Police Station’s policies on organized crim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第三節 分析架構與研究方法…………………………………………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五節 研究目的………………………………………………………14
第二章 我國犯罪組織之發展與變遷………………………………………15
第一節 犯罪組織的特性………………………………………………15
第二節 我國犯罪組織的發展…………………………………………30
第三節 我國犯罪組織在各方面的影響………………………………50
第三章 我國犯罪組織抗制政策的特性與發展 …………………………55
第一節 我國犯罪組織抗制政策的特性………………………………55
第二節 我國犯罪組織抗制政策的發展………………………………65
第三節 當前犯罪組織抗制政策之法令依據…………………………81
第四章 個案分析—以基隆市警察局取締「太陽會」案為例…………105
第一節 太陽會的發展…………………………………………………106
第二節 太陽會組織成員………………………………………………111
第三節 取締太陽會的緣由……………………………………………115
第四節 執行取締太陽會過程…………………………………………121
第五節 取締太陽會之司法判決………………………………………137
第五章 我國犯罪組織抗制檢討…………………………………………161
第一節 政策制定………………………………………………………161
第二節 執行取締犯罪組織目前所遇之困境…………………………168
第三節 當前犯罪組織抗制政策之檢討………………………………182
第四節 相關法律的檢討………………………………………………1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97
第一節 結論…………………………………………………………197
第二節 建議…………………………………………………………198
參考書目……………………………………………………………………205
表圖目次
表1-1.2001至2004年台灣地區實施取締組織犯罪
專案查獲之成果統計表……………………………………………3
表2-1.台北市本省幫與外省幫(94)年從事違法活動統計表……46
表3-1.台灣地區抗制政策各時期演變發展表………………………79
表3-2.抗制犯罪組織相關法律規範比較表…………………………81
表3-3.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重要條文解析表…………………………99
表4-1.太陽會重要成員在幫中地位與是否為治平對象分析表……153
圖2-1.竹聯幫組織圖…………………………………………………42
圖2-2.竹聯幫組織活動………………………………………………43
圖2-3.天道盟組織架構圖……………………………………………49
圖3-1.掃黑專案執行模式圖…………………………………………58
圖4-1.太陽會之組織架構圖…………………………………………112
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毓仁,1997,《我國反毒政策之執行評估分析》,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嘉源譯,1996,《黑道入侵》,台北,時報文化。
內政部警政署,1994,八十三年檢肅流氓工作講習教材,未出版。
內政部警政署,1997,八十六年檢肅流氓工作講習教材,未出版。
內政部警政署,1992,警政白皮書。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998年,儲備刑事警察幹部講習班第二期教材。
江玉女,2003,《日本組織犯罪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岷欽、林鍾沂,1999,《公共組織理論》,台北,空中大學。
江明修、梅高文,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
江偉平,1997,〈政策制定與執行—以警政作業為例〉,《研考雙月刊第21卷第5期》。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編》,台北,巨流出版社。
丘昌泰,200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社。
司法院, 1997年6月,刑事法律專題研究(十二)。
朱志宏,1991,《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朱志宏,1999,《公共政策》,修訂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江玉女,2003,組織犯罪之研究ー以日本暴力團犯罪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
池宗憲,1985,《夜壺》,台北,焦點。
行政院研考會,2006,引自91年12月13日至91年12月31日天下雜誌調查資料,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12138&ctNode=3537。
何鐺,1993,台灣綠林傳,萬象圖書,初版。
法務部,1996a,《各國反黑法律彙編》,台北,法務部編印。
法務部,1991a,《掃黑白皮書》,台北,法務部印。
法務部,1991b,《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立法資料彙編》,台北,法務部印。
法務部,1996b,《各國反黑法律彙編》,台北,法務部編印。。
余致力等編著,2001,《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韋伯。
良瑜榮,1986,〈台灣重要幫派經濟實力〉,《財訊》,第175 期。
邱柏嘉,2002,《治安策略之決策、執行與評估—以雲林縣警察局取締盜採砂石為例》,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防所碩士論文。
柯三吉,1991,《政策評估在公共行政上的應用》,台北:時英出版社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台灣經驗》,台北,時英。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
李允傑、丘昌泰,1998,《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空中大學。
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元照出版公司。
李建廣,1999,組織犯罪偵查活動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廣,2001,我國組織犯罪實體面及其偵查策略之探討,收錄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四),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頁101-104。
李美華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時英出版社。
李茂生,1991,〈暴力組織犯罪之防制〉,《刑事法雜誌》,第25 卷第6 期
李釗,1992,《黑手黨》,香港,中原。
林山田,1995,《刑罰學》,台北,台灣商務。
林山田,1998,《刑法特論》,台北,三民。
林山田,1998,《刑法通論》,台北,三民。
林山田、林東茂,1997,《犯罪學》,台北,三民。
林水波,2001,《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出版社。
林水波、施能傑、葉匡時,1992年,《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林水波、張世賢,1990,《公共政策》,修訂五版,台北,五南。林水波、張世賢,199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199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東茂,1999,《危險犯與經濟刑法》,台北,五南。
林東茂,1999,德國的組織犯罪及其法律上的對抗措施,收錄於氏著「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176以下。
林鍾沂,1984,《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林信睿,2006,我國警察機關實施戶口查察之政策可行性分析,國立台灣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
侯友宜、侯崇文,1999,幫派介入校園面面觀。警政論壇。
周文勇,1996,組織犯罪,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張景然譯,1991,少年幫派與犯罪行為,警學叢刊,頁136-145。
張景然,1992,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張世熒,2000,〈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第9卷第3期。
許士軍,1985,《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春金、鄭善印、林東茂,1993,「不良幫派處理模式之泛文化比較研究」研究報告,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印行。
許春金,1997,犯罪學,中央警察大學印行,增修二版。
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
許春金,2003,犯罪學,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許春金,2003,〈論組織與犯罪〉,警察大學,《警政學報》第22期。
許福生,1999,從刑事政策觀點論台灣地區當前犯罪控制對策之研究,向陽基金會網站。
許福生,2001,法院審理組織犯罪案件之實證分析(一),司法周刊第1026期第2版。
許福生,2002,台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與防制策略之探討,刊登向陽基金會網站。
吳雪如、陳怡成,2002,青少年法律常識—從少 年參加幫派談起。
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作者發行。
高金桂,1999,論參與犯罪組織之刑事責任,學生輔導,65 期,頁 18-25。
高政昇,1984,高雄市幫會組織之研究,警政學報第5期,頁77。
高政昇,1996,「修正檢肅流氓條例之芻議」,警學叢刊第27卷1期,頁106。
高哲翰、謝文彥,1990,美國打擊犯罪組織的運作取向,美國月刊第四卷第十一期,頁53、54。
徐呈璋,2000,青少年不良幫派形成過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淑菀等,2001,台北縣幫派入侵國民中學之探討,台北縣國民中學設置專業輔導人員計劃成果研討會手冊。
翁玉榮,2001,《檢肅流氓條例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宜安,2003,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我國國家體制與警政發展(1950∼1987年)。
陳宜安,2003,《我國國家體制與警政發展(1950∼1987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長風,1986,《竹聯幫興衰始末》,台北,薪火雜誌社。
陳義勝,1985,《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陳皎眉,1986,少年十五、二十時。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世煌,2002,《非營利組織參與治安政策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銘,2001,《警察政策形成之利害關係人研究—台北市取締陽金公路飆車之個案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龍,1992,《人性尊嚴與刑法體系入門》,台北,薪火雜誌社。
陳國霖,1992,《華人幫會與華人次文化》,台北,臺灣商務。
陳國霖,1995,《華人幫派》,台北,巨流圖書。
陳國霖,2004,黑金,商周出版社。
章光明,1997,〈從政黨政治塑造警察政策倫理〉,《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1期。
黃有志,1995,台灣青少年問題,台北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錦堂,2000,《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翰蘆圖書。
黃秀真,1995,《我國警政政策對犯罪防制之影響評估》,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正,1998,《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研究》,台北,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正,1998,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黃明正,1998,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章光明,1999,《警察業務之社會科學分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章光明,2001,〈警察政策的形成、執行與評估〉,《警學叢刊》,第29卷第4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章光明、許福生,2001,台灣地區組織犯罪幾個現象面之觀察,警學叢刊,第31卷第5期,中央警察大學印行,頁75-76。
麥留芳,1991,《個體與集團犯罪》,台北,巨流圖書。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473號判決。
曹俊漢,1997,《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彭淮南,1995,當前美國聯邦政府防制犯罪組織策略(中),法務通訊第1732期。
楊士隆、程敬閏,2001, 分析少年參與幫派之型態、成長歷程及副文化,行政院國科會。
楊永年,1999,《警察組織剖析》,警政叢書。
楊嘉銘,1999,當前台灣地區組織犯罪現象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永茂,2002,《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翰蘆圖書。
趙永茂,1994a,《台灣地區黑道與選舉之關係》,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
趙永茂,1994b,台灣地區黑道對選舉的影響與防制,革命實踐研究院。
鄧湘全,1998,《組織犯罪之研究—理論與現實面的考察》,台北,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鄧煌發,1999,學校因應校園幫派之對策,學生輔導 65 期,頁26-31。
盧金波,1988,幫派犯罪之預防與處理,刊登於中美犯罪防制研究會論文集,頁135-36。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蕭全政等,1999,《「民主化對經濟發展之衝擊與因應之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政治學系。
蕭全政等譯,2001,《行政學新論》,台北,韋伯。
塗志葆,1995,《政策制定過程中的民意:概念性分析》,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輝、楊士隆合著,1994,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蔡德輝、楊士隆,1998,「台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與防制對策」,載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一),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頁61。
蔡少卿,1996,《中國秘密社會》,台北,南天。
蔡福隆,2003,《我國政府改造策略下警政署定位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墩銘,,〈論刑法上之犯罪結社罪〉,《法令月刊》,第35 卷第4 期。
蔡墩銘,1977,結社自由與結社犯罪,載於氏著「現代刑法思潮與刑事立法」,漢林出版社。
蔡福隆,2003,我國政府改造策略下警政署定位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
鄭善印、章光明,1997,「當前台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之整合型實證研究ー從法制面向分析」,中央警察大學。
鄭文竹,1997年,《檢肅流氓條例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蘇南桓,1997,《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實用權益》,台北,永然文化。
傅美惠,2001,組織犯罪及其對抗措施,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6期,頁105。
貳、英文
Austin, Ranney. 1968. The Study of Policy Content: A Framework for Choice,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 Markham.
Carl, J. Friedrich. 1963,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Edwin, A. Winckler. 1984.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 99:pp: 481-499
Gabriel, A. Almond. & Powell, G. B. Jr. 1966. 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ottfredson, Mi. R.& Gottfredson, D. M.1987, Decision Making in Criminal Justice, 4thed., York & LONDON :Plenumm.
Harold, D. Lasswell. 1971.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 N.Y. A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
Harold, D. Lasswall. & Kaplan, A. 1950. Power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R. Dye. 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New Jersey: Markham.
Review, Vol.66,p121-140.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 & Soc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gel, I. A.1992. Youth Gangs-An Essay Review. Social Service.
Vernon, Van. Dyke. 1968. Process and Policy as Fo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Research,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 Markham.
參、日文
渥美東洋,1999年11月号,組織犯罪対策の基本視点,現代刑事法。
加藤久雄,1993年12月初版,組織犯罪の研究,成文堂。
暴力団対策の現状と課題,1989,警察白書,警察庁編年。
組織犯罪との闘い,2003,警察白書,警察庁編。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高政昇,1984,高雄市幫會組織之研究,警政學報第5期,頁77。
2. 蔡墩銘,,〈論刑法上之犯罪結社罪〉,《法令月刊》,第35 卷第4 期。
3. 傅美惠,2001,組織犯罪及其對抗措施,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6期,頁105。
4. 鄧煌發,1999,學校因應校園幫派之對策,學生輔導 65 期,頁26-31。
5. 章光明、許福生,2001,台灣地區組織犯罪幾個現象面之觀察,警學叢刊,第31卷第5期,中央警察大學印行,頁75-76。
6. 章光明,2001,〈警察政策的形成、執行與評估〉,《警學叢刊》,第29卷第4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7. 章光明,1997,〈從政黨政治塑造警察政策倫理〉,《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1期。
8. 高哲翰、謝文彥,1990,美國打擊犯罪組織的運作取向,美國月刊第四卷第十一期,頁53、54。
9. 高政昇,1996,「修正檢肅流氓條例之芻議」,警學叢刊第27卷1期,頁106。
10. 高金桂,1999,論參與犯罪組織之刑事責任,學生輔導,65 期,頁 18-25。
11. 許福生,2001,法院審理組織犯罪案件之實證分析(一),司法周刊第1026期第2版。
12. 許春金,2003,〈論組織與犯罪〉,警察大學,《警政學報》第22期。
13. 張世熒,2000,〈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第9卷第3期。
14. 李茂生,1991,〈暴力組織犯罪之防制〉,《刑事法雜誌》,第25 卷第6 期
15. 江偉平,1997,〈政策制定與執行—以警政作業為例〉,《研考雙月刊第21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