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07: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吉秀珉
研究生(外文):Soo-Min Kil
論文名稱:《老子》「道」與「物」之關係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Dao and Things in the Laozi
指導教授:陳鼓應陳鼓應引用關係杜保瑞杜保瑞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中文關鍵詞:老子自然無為虛靜
外文關鍵詞:LaoziDaoThingsWhat-is-so-of-itselfNon-actionproducereturnKnowledgeDesireMindemptycalmcontemplateclea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30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以《老子》「道」與「物」之關係為研究主題,本文從《老子》是積極的哲學思想的觀點出發,探討「道」與「物」之間的關係如何。
老子哲學的目的在於改變亂世社會,是非常積極的,只是它所提供的方法上比較曲折難解,而被視為消極。老子哲學的核心是「道」,「道」是不能規定之根源存有,不可言說的。《老子》善於描述「道」的性質,表達出「道」與「物」之間的關係。而《老子》提出形上意義之「道」,解釋「道」與「物」之間應有之存在模式,是另有目的,這就是要積極地建立更有智慧的人文社會理想。
本研究從分析《老子》中「道」,「物」概念的哲學意涵開始,由「生」與「歸」概念說明「道」與「物」之間的根本聯繫,由「知」與「欲」概念中看到二者間的脫節,最後由「虛靜」、「觀」、「明」概念中找到「道物關係」的和諧。
在老子哲學中,「道」是最核心的哲學概念,它以「自然」和「無為」為其運行原理。「自然」與「無為」是貫穿《老子》全書的基本思想。對道而言,「自然」是「道」所具有的性質,是道的屬性。「無為」就是道本身的自然而然的存在狀態和運行原理。在「道」的運行下,「物」是平等對待的,沒有毫無差別。《老子》並未直接說明「物」之性質如何,但間接地多處提到「物」本身擁有自行發展和變化的性質。
《老子》的「自然」與「無為」的思想並不是提倡什麼也不作為,而是反對許多人為的作為。因為人用很多人為的因素,開始與自然對立,漸漸破壞安定的自然秩序,擾亂了自然的和諧,而造成了社會之亂。
本文由「生」與「歸」概念說明「道」、「物」之間的根本聯繫。「道」是「物」所依循的運行原理。「物」由「道」生出來,而且必須依「道」而成長與發展,最後依循著「道」的運行原理而回歸於其生命根源。
繼而本文以「知」與「欲」兩個方面為切入點,探討《老子》「道物關係」
脫節的原因。從「知」的方面來看,有三個原因。第一,人間社會的價值概念,都是人為的相對假立,根本就沒有絕對標準。而天下人往往被這些社會的價值觀所捆住,造成盲目的追逐這些相對的價值觀而造成不幸。第二,人的自以為是的聰明、才智,會阻撓人對道的體認,以及造成社會的禍患。第三,人缺乏對真知的領悟。從「欲」的方面來看,因為人天生擁有耳目口的欲望,所以人為了滿足這些不當的欲望無止境的貪求。這種無止境的貪求最後帶來人間社會的不平衡而造成整個社會的不幸。
本文最後由「虛靜」、「觀」、「明」概念中找到「道物關係」的和諧之方法。「虛、靜」概念是針對「心」的修養工夫而言。《老子》所謂的「心」,具有很多缺點。「虛其心」與「致虛極」的工夫所追求的目標皆是人能夠驅除心中所有外在事物的貪欲和追逐。也就是說,能「虛」就能「靜」,心中不再有對外界事物的執著與欲念,就能保持內心寧靜,這樣才能夠維持「常無欲」的境界。《老子》所謂的「觀」,是說用冥想的態度去深味而體驗萬事萬物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由「致虛」、「守靜」的工夫,能夠使心智達到純一不雜的清明境界,然後我們才能有深入了解天地造化之妙的「觀照」作用。《老子》的「觀」,是一種修養境界而言。《老子》以「明」為人生最高的修養境界。「明」是人所固有的某種能力。但人由其自身的私欲所蒙蔽失去了這天真素樸而自然生發出的「明」的能力,所以《老子》提出修養工夫,使得我們能夠找回我們本身固有的「明」。
《老子》提出形上意義之「道」,而解釋「道」與「物」之間應有之存在模式,其實都是為了使得我們復歸於自然的「明」,進而能夠解決時代所面臨的問題。
緒論 ………………………………………………………………………… 1
第一章 「道」概念的哲學意涵 ……………………………………… 9
第一節 由道的相關概念說明道的意涵…………………………… 9
一、「常」…………………………………………………………… 9
二、「有」與「無」…………………………………………………… 17
三、「大」與「小」…………………………………………………… 24
第二節 由作用原理說明道的意涵…………………………………… 29
一、「道法自然」…………………………………………………… 30
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6
第二章 「物」概念的哲學意涵……………………………………… 43
第一節、當代學者對「物」與「萬物」概念的解讀……………………… 43
第二節、《老子》中「萬物」一詞的使用意義………………………… 47
第三節、《老子》中「物」一詞的使用意義……………………………… 52
第四節、由「自然」概念說明《老子》的物觀………………………… 57
第三章 「道物關係」的聯繫………………………………………… 67
第一節、由「生」概念說明「道」與「物」的聯繫………………… 68
第二節、由「歸」概念說明「道」與「物」的聯繫………………… 74
第四章 「道物關係」的脫節………………………………………… 83
第一節、由「知」概念說明「道」與「物」的脫節………………… 83
第二節、由「欲」概念說明「道」與「物」的脫節………………… 95
第五章 「道物關係」的和諧………………………………………… 103
第一節、由「虛、靜」概念說明「道」與「物」的和諧……………… 104
第二節、由「觀」概念說明「道」與「物」的和諧…………………… 111
第三節、由「明」概念說明「道」與「物」的和諧…………………… 114
結論 ………………………………………………………………………… 123
參考書目…………………………………………………………………… 127
一﹒中文書目

(一)原典資料
河上公注、呂祖謙重校,《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經》,臺北︰廣文書局,1990。
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收錄於《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
王弼註,《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宋•范應元撰,《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上海︰上海古籍,1995,《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
元•吳澄述,《道德真經注》,臺北︰新文豐,1987。
明•焦竑撰,《老子翼》,臺北︰新文豐,1987。
明•憨山大師著,《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1996。
清•魏源撰,《老子本義》,土城︰頂淵文化公司,2005。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7。
王德有,《老子指歸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朱謙之釋,《老子釋譯》,臺北︰里仁書局,1985。
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
吳 怡,《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3。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臺北︰韜略,2003。
孫以楷,《老子通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高 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2002重印)。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崔仁義,《荊門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張松如,《老子說解》,高雄︰麗文文化,1993。
張默生,《老子章句新解》,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
郭建勳,《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
郭慶潘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7。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2000。
陳錫勇,《郭店楚簡老子論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
陳錫勇,《老子釋義》,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
傅佩榮,《解讀老子》,新店︰立緒文化,2003。
黃 釗,《帛書老子校注析》,台北︰學生書局,1991。
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東昇出版社,1970。
鄭成海,《老子河上公注斠理》,臺北︰東昇出版社,1970。
聶中慶,《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二)研究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93。
王 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王德有,《道旨論》,濟南市︰齊魯書社,1987。
宇野精一主編,《中國思想(二)︰道家與道教》,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
吳 怡,《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
吳 怡,《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1960。
吳 康,《老莊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
吳汝均,《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李 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1991。
金忠烈,《時空與人生》,臺北︰華岡書局,1970。
胡哲敷,《老莊哲學》,上海︰中華書局有限公司,1935。
胡適,《中國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1986。
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張成秋,《老子王弼學》,臺北︰中華民國老莊學會,1992。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公司,1992。
張松如﹐邵漢明,《道家哲學智慧》,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張起鈞,《老子研究》,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張起鈞,《老子哲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
張起鈞,《智慧的老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
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陳鼓應,《老莊新輪》,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
傅佩榮,《中西十大哲學家》,臺北︰臺灣書店,199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台北︰藍燈文化公司,1991。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葛榮晉,《中國哲學概念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
葛榮晉主編,《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鄭成海,《老子學說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92。
嚴靈峰,《老子研讀須知》,臺北︰正中書局,1996。
嚴靈峰,《老子達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嚴靈峰,《老莊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66。


(三)其 他(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帕瑪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1992。
胡菊人譯著,《李約瑟與中國科學》,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79。
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童笙,《淡泊人生—老子》,臺北︰正展出版社,2000。
漢、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6。
聞章,《老子趣讀》,臺北︰金銀樹出版文化,2005。
蔣永福、吳可、岳長齡主編,《東西哲學大辭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二﹒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丁原植,〈《老子》哲學中「自然」的觀念〉,《哲學與文化》,二十卷一期,1993,頁108-123。
杜保瑞,〈律則中心的老子詮釋進路〉,《哲學雜誌》,第三期,頁一四三。
沈清松,〈老子形上思想〉,《哲學與文化》第五卷第十二期,1988。
林義正,〈中國哲學中「虛」概念的演變及體系〉,《哲學與文化》,十八卷第七期,1991﹐7。
林義正,〈先秦儒道兩家的哲學方法-以《論語》、《老子》為中心〉,《哲學論評》,第十四期,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1991。
陳鼓應,〈道家的社會關懷〉,《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1998,頁100-116。
陳鼓應,〈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二期抽印本,2005。
傅佩榮,〈從比較哲學的角度反省老子「道」概念的形上性格〉,《哲學雜誌》,第七期,頁二五。
傅佩榮,〈道家的邏輯與認識方法〉,《哲學論評》,第十四期,八十年一月,頁99-111。
陽淼,〈《老子》中“物”的生態價值〉,《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第二十五卷第二期,2005。
鄔昆如,〈原始道家哲學「生」概念之詮釋〉,《哲學與文化》,十八卷。
鄔昆如,〈道家生命哲學的歷史演變〉,《哲學與文化》,十八卷二、三期,1991。
鄔昆如,〈道德經「歸」概念之研究〉,《哲學年刊》,第三期,1985。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概念新詮〉,《中國社會科學》,北京,1996,第六期。
嚴靈峰,〈道家哲學中的「有」、「無」問題〉,文史哲學報,第二十七期。


三﹒博碩士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林秀茂,〈老子哲學之方法論〉,國立台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4。
金容沃,〈老子「自然」哲學中「無為」之功能〉,國立台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74。
曾崑崙,〈老子哲學中自然無為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83。


四﹒韓文書目(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申永福,《我的東洋古典讀法—講義》,京畿︰베개 ,2005。
金容沃,《老子哲學 것다》,京畿︰통나무 ,1989。
金容沃,《老子與21世紀(1)》,首爾︰통나무 ,2000。
金容沃,《老子與21世紀(下)》,首爾︰통나무 ,2000。
金容沃,《老子與21世紀(3)》,首爾︰통나무 ,200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