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引書目
一、史料
〈那桐口述日記〉,北京檔案館(編),《北京檔案史料》,北京:新華出版社。
《大公報》(天津),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83。
《中華新報》(上海),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1970。
《太平洋報》(上海),微捲,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孔學會會刊》,奉天:孔學會編輯部。
《民國日報》(上海),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81。
《申報》(上海),上海:上海書店,1982-1987。
《東方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
《政府公報》,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據北京政事堂印鑄局影印。
《故宮周刊》(北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6。
《時報》(上海),微捲,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庸言》(天津),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1。
《教育雜誌》,上海:教育雜誌社編,據臺北:商務印書館影印,1975。
《晨報》(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朝鮮日報》,〈朝鮮王朝最後一個皇世孫李玖靈堂倍顯冷清〉,網址: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5/07/21/20050721000023.html,2005年11月6日。
Johnston, Reginald F. 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 London: Victor Gollancz, 1934.
Wilhelm, Richard. The Soul of China. trans. by John Holroy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28.
丁志安,〈丁闇公先生年譜〉,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鎮江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鎮江文史資料》,輯6,鎮江,1983. 10。
三田史學會(編),《田中萃一郎史學論文集》,東京:編者印行,昭和7年(1932)。
不著撰人,〈胡適九封未刊信稿〉,《明報月刊》,卷27期2,香港,1992. 2。
不著撰人,《翰墨流芳》,香港:學海書樓,2003。
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合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偽滿傀儡政權》,北京:中華書局,199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資料」編輯部(主編),鍾碧容、孫彩霞(編),《民國人物碑傳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197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特刊輯2,北京:中華書局,1974。
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榮孟源(審校),《吳虞日記》,冊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溥儀出宮後圖謀恢復優待條件史料〉,《歷史檔案》,總期77,北京,200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輯3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中國歷史博物館(編),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3。
公孫訇,《馮國璋年譜》,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卞孝萱、唐文權(編),《民國人物碑傳集》,北京:團結出版社,1995。
卞孝萱、唐文權(編),《辛亥人物碑傳集》,北京:團結出版社,1991。
太平洋戦争研究会,《図說滿州帝国》,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96。
孔德懋,《孔府內宅軼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方觀瀾(編),《方山民紀年詩》,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據民國間刻本影印。
毛大奉、王斯琴(編注),《近百年詩鈔》,長沙:岳麓書社,1999。
毛注青(編),《黃興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王力,〈挽王靜安師詩〉,《國學月刊》,號8、9、10合刊,北京,1927. 10。
王不遐(周作人),〈閒話三十一:請教歷史家〉,《語絲》,期112,北京,1927. 1. 1。
王中秀(等編著),《近現代金石書畫家潤例》,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4。
王平陵,《卅年文壇滄桑錄》,臺北:中國文藝社,1965。
王仲鏞(主編),《趙熙集》,成都:巴蜀書社,1996。
王宇、房學惠(整理),〈柯劭忞致羅振玉手札廿三通〉,《文獻》,總期87,北京,2001. 3。
王舟瑤(編),王敬禮(續編),《默盦居士自訂年譜》,民國間鉛印本。
王季烈,《螾廬未定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0輯。
王重民,《冷廬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家儉,《魏源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
王晉光(編著),《1919-1949舊體詩文集敘錄》,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王國維,《王國維全集•書信》,臺北:華世出版社,1985。
王國維,《王國維學術隨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臺二版。
王開文(編),《王新楨詩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
王煦華,〈王國維致顧頡剛的三封信〉,《文獻》,輯18,北京,1983. 12。
王爾敏(編),《袁氏家藏近代名人手書》,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王爾敏(編),《康有為手書真跡》,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王慶祥、蕭立文(校注),羅繼祖(審訂),長春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王樹枬,《陶廬文集》,清光緒/民國年間新城王氏刊本。
王樹枬,《陶廬老人隨年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收在:《近代稗海》第12輯。
王錫彤(著),鄭永福、呂美頤(點注),《抑齋自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王簡齋,〈我跟隨了溥儀二十八年〉,《大成》,期175,香港,1988. 6。王蘧常,《清末沈寐叟先生曾植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玄同,〈什麼話?(三)〉,《新青年》,卷6號2,1919. 2. 15。
玄同,〈隨感錄(二九)〉,《新青年》,卷5號3,北京,1918. 9. 15。
玄同,〈隨感錄(五五)〉,《新青年》,卷6號3,北京,1919. 3. 15。
由國慶(編著),《再見老廣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申君,《清末民初雲煙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矢原謙吉,《謙廬隨筆(初集)》,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
石繼昌(著),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春明舊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任建樹、張統模、吳信忠(編),《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卷3。
吉川幸次郎(著),錢婉約(譯) ,《我的留學記》,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吉迪(整理),〈胡嗣瑗致劉廷琛密函〉,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室(編),《近代史資料》,總號7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9。
安岡正篤,《東洋政治哲学:王道ソ研究》,東京:玄黃社,昭和16年(1941)。
安部健夫,《中國人の天下観念》,東京:同志社大学出版会•東方文化講座委員会,1956。
朱孝臧(著),白敦仁(箋注),《彊村語業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2。
朱家溍,《故宮退食錄》,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朱師轍,《清史述聞》,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
朱維幹(等編),《江春霖集》,吉隆坡:馬來西亞興安會館總會文化委員會,1990。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朱德裳,《三十年聞見錄》,長沙:岳麓書社,1985。
朱慶瀾、梁鼎芬、鄒魯(等編),《廣東通志稿》,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朱羲胄,《林琴南先生學行譜記四種》,臺北:世界書局,1965。
江瀚,《慎所立齋文詩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據1924年太原排印本,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1輯。
江獻珠,《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200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計畫「謝鴻軒先生收藏名人手札數位化計畫」。網址:http://cls.admin.yzu.edu.tw/digital/xie/latejing/org/12.jpg,2004年6月15日。
何智霖(編注),《閻錫山檔案:要電錄存》,冊2,臺北:國史館,2003。
何藻翔,《鄒崖詩集:附年譜》,香港:何鴻平自刊本,1958。
伯子,〈辛亥革命後前清遺老在香港的活動〉,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總144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 10。
佚名(輯),《清代粵人傳》,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吳士鑒,《含嘉室文存》,1941年葉景葵鈔本。
吳天任(編著),《梁節庵先生年譜》,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1998,冊1。
吳宓,〈順德黃先生晦聞事略〉,收在:黃節,《蒹葭樓自定詩稿原本》,佛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吳宓,《吳宓詩集》,上海:中華書局,1935。
吳道鎔,《澹盦文存》,臺北:大華印書館,1968,據民國三十二年[1943]吳氏門人陳善伯編印本影印。
吳道鎔,《澹盦詩存》,丁丑年(1937)刊本。
吳慶坻,《蕉廊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吳瀛,《故宮博物院前後五年經過記》,臺北:世界書局,1971。
吳瀛,《故宮塵夢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呂長賦(等編),《溥儀離開紫禁城以後》,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
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1992,據開明書店版影印,收在:民國叢書第4編第70輯,冊7上編,顧頡剛,〈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
李一華(等編),《藝風老人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李于鍇(著),李鼎文(校點),《李于鍇遺稿輯存》,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7。
李永翹,《張大千年譜》,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李肖聃(著),絳希(點校),《星廬筆記》,長沙:岳麓書社,1983。
李定夷,《民國趣史》,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
李家驥(等整理),《林紓詩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李恩績,《愛儷園夢影錄》,北京:三聯書店,1984。
李國慶(編著),周景良(校定),《弢翁藏書年譜》,合肥:黃山書社,2000。
李雲光(編),《南海康先生法書》,香港:明謙有限公司,1985。
李瑞清,《清道人遺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1,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2輯。
李詳,《李審言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濟(著),賈士蘅(譯),《安陽》,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李濟,〈俯身葬〉,收在:氏(編),《安陽發掘報告》,期3,北平,1931. 6。
李濟,〈現代考古學與殷墟發掘〉,收在:氏(編),《安陽發掘報告》,期2,北平,1930. 12。
杜如松,〈民初修建清室崇陵和光緒「奉安」實況〉,收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員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輯10,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60。
沈亦雲,《亦雲回憶》,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沈兼士(著),葛信益、啟功、葛信益(等整理),《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沈瑜慶,《濤園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據庚申年(1920)刊本影印,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輯。
汪兆鏞(著),葉晉斌(圖釋),《澳門雜詩圖釋》,澳門:澳門基金會,2004。
汪兆鏞(編纂),汪宗衍(增補),周錫馥(點校),《嶺南畫徵略》,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
汪兆鏞,《元廣東遺民錄》,壬戌年(1922)刊本。
汪兆鏞,《清汪微尚老人兆鏞自訂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汪兆鏞,《微尚齋詩續稿》,庚辰年(1940)刊本。
汪兆鏞,《微尚齋雜文》,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據壬午年(1942)排印本,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83輯。
汪辟疆,《汪辟疆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沃邱仲子,《當代名人小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據1926年崇文書局版影印。
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臺北:著者印行,1994。
那志良,《故宮博物院三十年之經過》,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
周一良,《周一良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卷5《雜論與雜記》。
周一良,《鑽石婚雜憶》,北京:三聯書店,2002。
周作人,《談虎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君適,《偽滿宮廷雜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周延祁(編),《吳興周夢坡(慶雲)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據1934年刊本影印,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2輯。
周傳儒,〈自傳〉,收在:北京圖書館文獻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輯2,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
房學惠、王宇(整理),〈寶熙致羅振玉信札十七通〉,《文獻》,總期92,北京,2002. 6。
易宗夔,《新世說》,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易順鼎(著),王飈(校點),《琴志樓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林庚白(著),周永珍(編),《麗白樓遺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林紓,《畏廬三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林紓,《畏廬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林紓,《畏廬續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松浦嘉三郎,〈斯文之厄運〉,《文字同盟》,號4,北京,1927. 7。
芥川龍之介,《上海游記•江南游記》,東京:講談社,2001。
金兆梓(編),《涉岡集》,上海:中華書局,1949。
金武祥,《粟香行年錄》,1920年鈔本,藏上海圖書館。
金梁,〈記鐵良〉,《古今半月刊》,期13,香港,1942. 12,據上海刊本影印。
金梁,〈遇變日記〉,收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輯13,北京,1961。
金梁,《瓜圃叢刊敘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29輯。
金毓黻,《靜晤室日記》,瀋陽:遼瀋書社,1993。
金蓉鏡,《滮湖遺老集》,民國刊本,藏上海圖書館。
侯毅,《洪憲舊聞》,收在:王建中(等),《洪憲慘史》,上海:上海書店,1998。
俞萊山,〈談萬繩栻與張勳〉,收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軍政人物》,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冒懷蘇(編著),《冒鶴亭先生年譜》,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柯劭忞,《蓼園詩鈔》,上海:中華書局,1924。
柯璜(編),《孔教十年大事記》,太原:宗聖會排印本,1924。
柳亞子(著),中國革命博物館、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磨劍室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柳亞子(著),柳無忌(編),《南社紀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柳無忌(編),《柳亞子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柳詒徵,〈述社〉,《學衡》,期54,上海,1926. 6。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據正中書局1947年影印,收在:民國叢書第2編第42輯。
柳詒徵,《國史要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
津田左右吉,《王道政治思想》,東京 : 岩波書店,昭和9年(1934)。
津隱,〈觀堂遺書刊行會之成立〉,《文字同盟》,號5,北京,1927. 8。
狩野直喜,〈王靜安君を憶ふ〉,《藝文》,年18號8,京都:京都文學會,昭和2年8月(1927. 8)。
胡平生(編),《復辟運動史料》,臺北:正中書局,1992。
胡先驌,〈書評:評俞恪士觚庵詩存〉,《學衡》,期11,南京,1922. 11。
胡先驌,〈書評:評趙堯生香宋詞〉,《學衡》,期4,南京,1922. 4。
胡思敬,《退廬全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1,據民國十三年(1924)刊本影印。
胡嗣瑗,《直廬日記》,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4。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
胡適,〈我們今日還不配讀經〉,《獨立評論》,號146,北京,1935. 4. 14。
胡適,《胡適文存》,臺北:遠流圖書公司,1991。
胡適紀念館(編),《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胡懷琛,〈上海學藝概要(三)〉,《上海通志館期刊》,卷1期4,上海,1934. 3,香港:龍門書店影印。
倫明(著),楊琥(點校),《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倉石武四郎(著),榮新江、朱玉麒(輯注),《倉石武四郎中國留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
唐晏,《海上嘉月樓》,1921年排印本。
唐晏,《涉江先生文鈔》,民國十年(1921)刊本。
夏承燾,《夏承燾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冊5,《天風閣學詞日記》。
夏孫桐,《觀所尚齋文存》,民國己卯年(1939)排印本。
孫玉聲,《退醒廬筆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孫雄,《舊京詩文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據1931年排印本影印。
徐世昌,《韜養齋日記》,天津:天津圖書館出版社,2004。
徐珂,《康居筆記匯函》,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冊4。
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隨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徐悲鴻(著),徐伯陽、金山(合編),《徐悲鴻藝術論文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7。
徐道鄰(編述),徐櫻(增補),《徐樹錚先生文集年譜合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桑原騭藏,《桑原騭藏全集》,東京:岩波書店,昭和43年(1968)。
浙江圖書館(編),《浙江圖書館館藏名人手札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祝秀俠,《粵海舊聞錄》,臺北:聖文書局,1987。
秦國經,《遜清皇室軼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5。
秦綬章,《萼盦吟稿》,民國三十□年合眾圖書館據稿本傳鈔本,藏上海圖書館。
秦綬章,《靈香館文稿》,民國三十□年合眾圖書館據稿本傳鈔本,藏上海圖書館。
秦翰才,《滿宮殘照記》,上海:上海書店,1998,據1946年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出版整理。
耿雲志、歐陽哲生(主編),《胡適書信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袁金鍇,《傭廬日記語存》,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袁思亮,《蘉菴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據民國手寫稿影印,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21輯。
袁英光、劉寅生(等編),《王國維年譜長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袁嘉穀,《袁嘉穀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
高一涵,〈回憶五四時期的李大釗同志〉,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高覲昌(編),《葵園遯叟自訂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據1925年鉛印本影印。
商公澤,〈張勳策動丁巳復辟失敗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輯3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崔振化,〈柯劭忞軼事〉,收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晚清北洋(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康有為(著),蔣貴麟(編),《萬木草堂遺稿外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
康有為,〈憂問〉,《不忍雜誌》,冊1,上海,1913. 2。
張元濟(著),張人鳳(整理),《張元濟日記》,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張元濟、汪兆鏞(著),張人鳳(編注),〈張元濟汪兆鏞往來書札〉,《學術集林》,卷6,上海,1995. 12。
張允僑(總纂),劉廣京、陳絳(校訂),《閩縣陳公寶琛年譜》,陳立鷗自刊本,1997。
張伯駒(主編),《春游社瑣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張志強(主編),《偽滿洲國的「照片內參」》,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張其淦(著),祁正(注),《元八百遺民詩詠》,臺北:明文書局,1991,收在:明代傳記叢刊,冊71。
張其淦,《五代詠史詩鈔》,上海:寓園,戊午年(1918)刊本。
張其淦,《松柏山房駢體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張啟煌,《殷粟齋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古典精華編輯室,1998。
張壽崇(整理),〈那桐日記(續七)〉,收在:北京檔案館(編),《北京檔案史料》,期4,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張爾田,〈與黃晦聞書〉,《學衡》,期60,南京,1926. 12。
張爾田,《遯堪文集》,上海:張芝聯自刊本,1948。
張澍棠,《張提法公(學華)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61,據1952年鉛印本影印,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3輯。
張學華,《闇齋稿》,廣州:蔚興印刷場,1948。
張樹年(主編),《張元濟年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張樹年(編),《張元濟友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張樹年、張人鳳(編),《張元濟書札(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張耀曾,〈一個強健而中和的政治家〉,收入:金問泗(等著),《黃膺白先生故舊感憶錄》,臺北:文星書店,1962。
曹元忠,《箋經室遺集》,吳縣:學禮齋,1941。
曹元弼,《復禮堂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據1917年刊本影印。
曹允源,《復盦續稿》,民國壬戍年(1922)刊本。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據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版影印。
梁鼎芬,《節庵先生遺詩》,臺北:廣文書局,1972,重印本。
梁鼎芬,《節庵先生遺稿》,香港:楊敬安自刊本,1962。
梁慶桂,《式洪室詩文遺稿》,1931年刊本。
梁濟(著),梁煥鼐、梁煥鼎(編),《桂林梁先生(濟)遺書》,臺北:文海出版社重印本,1969,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4輯。
許玨,《復庵遺集》,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民國鉛印本影印。
許金城、許肇基(輯),《民國野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許衍董(等編纂),《廣東文徵續編》,冊1,香港:編者印行,1986。
許師慎(編),《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彙編》,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9,冊上。
許廣平,《魯迅回憶錄》,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
郭長海、金菊貞(編),《柳亞子文集補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郭則澐,《郭則澐遺稿三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郭曾炘,《邴廬日記》,民國二十三年(1934)侯官郭氏刊本。
郭肇民,〈我所知道的陳寶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編輯室(編),《福建文史資料》,輯5,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7。
陳三立(著),李開軍(校點),《散原精舍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子善、張鐵榮(編),《周作人集外文》,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5。
陳平原、王楓(編),《追憶王國維》,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陳步(編),《陳石遺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陳問濤,〈國學之「遺老化」〉,《學燈》,卷5號16,上海,1923. 10. 16。
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覆〉,在: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寅恪,《詩集附唐篔詩存》,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陳曾壽,《蒼虬閣詩》,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5輯。
陳曾壽、陳曾植,〈局中局外人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輯19,北京,1961. 9。
陳慎言,《故都秘錄》,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重印本。
陳毅,《郇廬遺文》,民國二十五年(1936)刊本。
陳獨秀,〈一九一六年〉,《新青年》,卷1號5,上海,1916. 1。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卷2號6,上海,1917. 2。
陳獨秀,〈本誌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卷6號1,北京,1919. 1. 15。
陳獨秀,〈通訊:覆吳又陵〉,《新青年》,卷2號5,上海,1917. 1。
陳獨秀,〈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新青年》,卷2號2,上海,1916. 10。
陳獨秀,〈談政治〉,《新青年》,卷8號1,北京,1920. 9. 1。
陳獨秀,〈憲法與孔教〉,《新青年》,卷2號3,上海,1916. 11。
陳翰珍,《荔園瑣記》,臺北:現代國家雜誌社,1972。
陳聲聰,《兼于閣雜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謙,《香港舊事見聞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
陳寶琛,《滄趣樓文存》,陳懋隨自刊本,1988。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陳灨一,《新語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陸殿輿,〈清末重慶府中學堂〉,收在: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輯2上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陶希聖,〈關於敦請胡先生出任行政院長及其他〉,《傳記文學》,卷29期5,臺北,1976. 5。
章太炎(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章太炎(講演),〈再釋讀經之爭議〉,《國風半月刊》,卷6期7-8,1935. 4。
章太炎,〈救學弊論〉,《華國月刊》,卷1期12,上海,1924. 8. 15。
章梫,《一山文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據1918劉氏嘉業堂刊本影印,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3輯。
章鈺,《四當齋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影印民國廿六年(1937)排印本,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編第18輯。
傅振倫,《傅振倫文錄類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勞乃宣,《桐鄉勞先生遺稿》,1927年桐鄉盧氏校刊本。
單士元,《故宮札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
喻長霖(等纂修),《台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民國25年(1936)鉛印本影印。
富察•敦崇,《隆裕太后大事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民國2年刊本影印。
湖北文徵出版工作委員會(主編),《湖北文徵》,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卷13。
湖南《大公報》(長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番禺縣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番禺縣人物志》,番禺:編者印行,1991。
辜鴻銘(著),黃興濤(等譯),《辜鴻銘文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閔爾昌(編),《碑傳集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據1932年北平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排印本影印。
開明(周作人),〈林琴南與羅振玉〉,《語絲》,期3,北京,1924. 12. 1。
馮玉祥(著),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冊2。
馮玉祥,《我的生活》,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
馮玉祥,《馮玉祥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黃侃,《黃侃日記》,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黃榮康,《求慊齋文集》,甲戌年(1934)刊本。
黃蔭普,《近代名人翰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63輯。
黃濬(著),許晏駢、蘇同炳(合編),《花隨人聖盦摭憶全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
黃警頑,〈記徐悲鴻在上海的一段經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徐悲鴻:回憶徐悲鴻專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
惲毓鼎(著),史曉風(整理),《惲毓鼎澄齋日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北京:群眾出版社,1964。
楊天石、王學庄(編著),《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楊世驤,《文苑談往》,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1946)。
楊令茀(著),翟國瑾(譯),《翠薇嶂》,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
楊圻(著),馬衛中、潘虹(校點) ,《江山萬里樓詩詞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楊紀璋(編),《姚鵷雛剩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
楊鈞,《草堂之靈》,長沙:岳麓書社,1985,據1928年成化書局刻本排印。
楊愷齡,《民國李石曾先生煜瀛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楊敬安(輯),《梁節菴(鼎芬)先生賸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3輯。
楊壽枬,《雲在山房類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1994。
楊蔭杭(著),楊絳(整理),《老圃遺文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
楊學為(主編),《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卷7「民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楊樹達,《積微居詩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楊鍾羲(著),禮廣貴、路明義(等整理),《雪橋詩話》,瀋陽:遼瀋書社,1991,重印本。
楊鍾羲,〈哀靜安〉,《文字同盟》,號4,北京,1927. 7。
溥佳,〈溥儀大婚紀實〉,收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
溥偉,〈遜國御前會議日記〉,《社會科學戰線》,總期19,長春,1982. 7。
溫肅,《溫文節公集》,香港:學海書樓,2001,重印本。
葉昌熾,《緣督廬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葉恭綽(著),姜緯堂(選編),《遐庵小品》,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葉參、陳邦直、黨庠周(合編),《鄭孝胥傳》,上海:上海書店,1989,據滿洲圖書株式會社1938年版影印。
葉德輝(著),葉啟倬(輯),《郋園先生全書》,長沙:中國古書刊印社,1935。
葉德輝(編),《觀古堂藏書目》,民國四年(1915)長沙葉氏觀古堂排印本。
葉德輝,《書林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57,據1920年長沙觀古堂刻本排印。
裘毓麐,《清代軼聞》,臺北:華文書局,1969,據1928年鉛印本影印。
解志熙、王文金(編校),《于賡虞詩文輯存》,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翟立偉、成其昌(編注),《成多祿集》,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聞一多(著),孫黨伯、袁謇正(主編),《聞一多全集》,冊2,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趙一生、王翼奇(主編),《香書軒秘藏名人書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趙炳霖,《趙柏巖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據1922年排印本,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1輯。
趙啟霖,《趙瀞園集》,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
趙翼(著),欒保群、呂宗力(校點),《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劉大鵬(遺著),喬志強(標注),《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劉太希,〈記康有為先生〉,收在:夏曉虹(編),《追憶康有為》,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劉北汜、徐啟憲(主編),《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劉成禺,《世載堂雜憶》,北京:中華書局,1960。
劉成禺、張伯駒(等著),《洪憲紀事詩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劉廷琛,《劉廷琛文稿》,民國稿本,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
奭良,《野堂軒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據1929年吉林奭氏排印本,收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7輯。
樓宇烈(整理),《康有為自編年譜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1992。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蔣兆蘭、蔣兆燮(編),《醉園府君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據1916年鉛印本影印。
蔣君章,〈倉聖明智大學的回憶〉,《傳記文學》,卷9期6,臺北,1966. 12。
蔣復璁(等口述),黃克武(編撰),《蔣復璁口述回憶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蔣貴麟(輯),〈康有為收文錄〉,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部(編),《近代史資料》,總號9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
衛聚賢(編),《中國考古小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
鄭孝胥(著),黃坤、楊曉波(校點),《海藏樓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鄭孝胥,〈輓忠慤公〉,《文字同盟》,號4,北京,1927. 7。
鄧之誠(著),王鍾瀚(整理),〈五石齋日記選鈔〉,《學術集林》,卷2,上海,1994. 12
魯迅,《魯迅日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學海書樓董事會(編),《學海書樓八十年》,香港:編者印行,2003。
橋川時雄,《中華文化界人物總鑑》,北京:中華法令編印館,昭和十五年(1940)。
獨秀,〈隨感錄(一)〉,《新青年》,卷4號4,北京,1918. 4. 15。
錢玄同,〈告遺老〉,《語絲》,期4,北京,1924. 12. 8。
錢玄同,〈寫在半農給啟明的信底後面〉,《語絲》,期20,北京,1925. 3. 30。
錢仲聯(主編),《廣清碑傳集》,揚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
錢仲聯(校注),《海日樓詩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錢仲聯(編校),《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1978初版)。
錢穆,《政學私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臺二版。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臺北:書林出版社,1989。
閻伯川先生紀念會(編),《閻伯川先生要電錄》,臺北:該會自印,1996。
駱惠敏,《清末民初政情內幕――《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袁世凱政治顧問喬•厄•莫理循書信集》,上海:知識出版社,1986,冊下。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戴正誠(編),《鄭叔問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戴季陶,《日本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
戴家祥,〈讀陸懋德個人對王靜安先生之感想〉,《文字同盟》,號4,北京,1927. 7。
繆荃孫,《藝風堂文漫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據民國排印本影印。
繆荃孫、吳昌綬、董康(合撰),吳格(整理),《嘉業堂藏書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謝榮滾(主編),《陳君葆日記全集》,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
謝興堯(整理點校注釋),《榮慶日記》,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6。
韓同文,〈花之安、尉禮賢與禮賢書院和文德女中〉,《山東文獻》,卷22期1,臺北,1996. 6。韓行方、房學惠(整理),〈勞乃宣致羅振玉書札十六通〉,《文獻》,總期82,北京,1999. 12。
韓達(編),《評孔紀年》,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
歸莊,《歸莊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瞿鴻禨(撰),瞿宣穎(續纂),《止盦年譜》,民國刊本,藏上海圖書館。
藍公武,〈闢近日復古之謬〉,《大中華》,卷1號1,上海,1915. 1。
顏富山(主編),江西省蓮花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末代帝師朱益藩》,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魏源,〈擬進呈元史新編序〉,收在:鄭振鐸(編),《晚清文選》,上海:上海書店,1987。
羅正鈞,《劬盦文稿》,民國庚申年(1920)湘潭羅氏養正齋刊本。
羅正鈞,《辛亥殉節錄》,臺北:明文書局影印,1985,收在:清代傳記叢刊,冊64。
羅家倫、黃季陸(主編),《吳稚暉先生全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羅振玉,《羅雪堂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1973。
羅惇曧,《羅癭公筆記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羅福頤,〈僂翁七十自述〉,收在:北京圖書館《文獻》叢刊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輯2,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
羅繼祖(撰),蕭文立(編校),《永豐鄉人行年錄》,大連:遼寧出版社,2004。
羅繼祖,《楓窗三錄》,大連:大連出版社,2000。
羅繼祖,《蜉寄留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羅繼祖,《魯詩堂談往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嚴修(自訂),高凌雯(補),嚴仁曾(增編),王承禮(輯注),張平宇(參校),《嚴修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90。
顧廷龍(校閱),《藝風堂友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顧廷龍(編),《王同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顧廷龍,《顧廷龍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顧炎武(著),黃侃、張繼(校勘),徐文珊(點校),《原抄本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9。
顧潮(編著),《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顧頡剛,〈我在辛亥革命時期的觀感〉,《中國哲學》,輯9,北京,1983. 2。
顧頡剛,〈悼王靜安先生〉,《中國文化》,期11,北京,1995. 7。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香港:龍門書店,1964。
龔嘉儁(修),李楁(纂),《杭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民國11年(1922)鉛印本影印。
欒寶德(口述),陳仰之(整理),〈德國人在青島辦教育的片段回憶〉,收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期1,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
二、近人研究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Almond, Gabriel.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Journal of Politics, 18 (1956).
Althusser, Louis. Reading “Capital”. trans. by Ben Brewster, London: NLB, 1970.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1991.
Baker, Keith M. Inventing the Frech Revolution: Essays on French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Barraclough, Geoffrey. History in a Changing World.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55.
Bellah, Robert N. Tokugawa Religion: the Cultural Roots of Modern Japan.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Bix, Herbert P.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0.
Blanning, T. C. W. The French Revolution: Class War or Culture Clas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8.
Bonner, Joey. Wang Kuo-Wei: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Brown, Shana Julia. Pastimes: Scholars, Art Dealer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1870-1928.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3.
Burke, Peter. 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ahill, James. The Painter’s Practice: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Casey, Edward S. Remembering: Phenomenological Study.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ang, Hao.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en, Hsi-yuan. “Last Chapter Unfinished: the Making of the Draft Qing History and the Cri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istoriography East and West (forthcoming)。
Ching, May-bo. “Literary, Ethic or Territial? Definitions of Guangdong Culture in the Late Ching and the Early Republic,” in Liu Tao and David Faure(ed.), Unity and Diversity, 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Cobban, Alfred.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1965).
Connerton, Paul.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Crossley, Pamela K. 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zier, Bria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oviet Empire. Rocklin, CA.: Forum, 1999.
Dardess, John W. Confucianism and Autocracy: Professional Elite in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 1983.
Davis, Richard L. Wind Against the Mountain: the Crisi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6).
Dennis, Kavanagh. Political Culture. London: Macmillan, 1972.
Dickens, Charles. A Tale of Two C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Dikö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Duara, Prasenjit.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Lanham,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3.
Duara, Prasent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Durkheim, Emile. 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trans. by John A. Spaulding and George Simps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7.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5.
Eastman, Lloyd E. “Fascism in Kumingtang China: the Blue Shirts,” The China Quarterly 49 (1972).
Eastman, Lloyd E.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MA.: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Eisenstadt, Shmuel N.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3.
Elvin, Mark.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n Shanghai,”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29(1984).
Erikson, Erik H.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62.
Fitzgerald, John.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Furet, Francois. Interpre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1981).
Gasster, Michael. “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China’s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n Mary C. Wright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Gluck, Carol. Japan’s Modern Myths: Ideology in the Late Meiji Perio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Goffman, 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59.
Gumperz, John J. Discourse Strateg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Harrison, Herietta.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1857-1942. Stan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Hobsbawm, Eric and Terence Ranger ed.,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Honig, Emily. Creating Chinese Ethnicity: Subei People in Shanghai, 1850-198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Hunt, Lynn.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Iriye, Akira. China and Japan in the Global Sett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ay, Jennifer W. A Changing in Dynasties: Loyalism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Bellingham: Western Washinton University,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1991.
Johnson, Chalmers. “The Patterns of Japanese Relations with China, 1952-1982,” Pacific Affairs 59. 3 (1986).
Johnson, David.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Ritual Opera,” in David Johnson ed., Ritual Opera, Operatic Ritual: ‘Mu-lien Rescues his Mother’ in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9.
Ju, Jane C. “The Palace Museum as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Exhibitions an Canon of Chinese Art History,” 收在: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Kwok, Daniel W. K.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t, 1900-195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65.
Leach, Edmund R.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the Logic by Which Symbols are Connecte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e of Structuralist Analysi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5.
Lin, Yü-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Liu, 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nslated Modernity China, 1900-193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etzger, Thomas A. 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Miller, G. E. Shanghai, 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 New York: Orsay Publishing House Inc., 1937.
Mills, C. Wright.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itter, Rana. The Manchurian Myth: Nationalism,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 Moder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Mote, F. W. “Conhcian Eremitism in the Yuan Period,” in Arthur F. Wright ed.,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eterson, Willard J. “The Life of Ku Yei-Wu (1613-1682),”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8-9 (1968-1969).
Polanyi, Karl. “Aristotle Discovers the Economy,” in Karl Polanyi, Conrad M. Arensberg and Harry W. Pearson eds.,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Economies in History and Theory. New York: Free Press, 1957.
Pratkanis, Anthony. and Elliat Aronson, Age of Propaganda: the Everyday Use and Abuse of Persuas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2001.
Pye, Lucian 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sychocultural Study of the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M. I. T. Press, 1968.
Reynolds, Douglas R. China, 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hoads, Edward M.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Rhoads, Edward.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 the Case of Kwangtung, 1895-1913.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ichter, Ursula. “ Richard Wilhelm ― Founder of a Friendly China Image in 20th Century German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20,臺北,1991. 6。
Ricoeur, Paul. “The Model of the Text: Meaningful Action Considered as a Text,” Social Research 38. 3 (1971).
Ricoeur, Paul. Oneself as Another. trans. by Kathleen Blame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Robinson, Paul. The White Russian Army in Exile, 1920-1941.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2.
Rosenbaum, Walter A.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5.
Schama, Simon Dead Certainties: Unwarranted Specula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2.
Schneider, Laurence A. 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tory: Nationalism and the Quest for Alternative Tradi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Schrecker, John E. Imperialism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Germany in Shantu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Scott, James C.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e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Shi, Mingzheng. “From Imperial Gardens to Public Parks: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c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Beijing,” Modern China, 24 (1998).
Skocpol, Theda.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now, David A. and Richard Machalek, “The Convert as a Social Type,” in Randall Collins ed., Sociological Theory.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1983.
Solomon, Richard H. Mao’s Revolution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Staples, Clifford L. and Armand L. Mauss, “Conversion or Commitment? A Reassessment of the Snow and Machalek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nvers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6. 2 (1987).
Sturman, Peter C. “Sung Loyalist Calligraph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Yuan Dynasty”,《故宮學術季刊》,卷19期4,臺北,2002。
Thompson, E. P. Customs in Common. New York: New Press, 1991.
Tucker, David Vance. “Building ‘Our Manchukuo’: Japanese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Nation-Building in Occupied Northeast China, 1931-1945.”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Iowa, 1999.
Tully, James ed., Meaning and Context: Quentin Skinner and His Cr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Turner, Victor W.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1969.
Wakeman, Jr. Frederic.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Wakeman, Jr. Frederic.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Watkins, Frederick M. and Isaac Kramnick, The Age of Ideology: Political Thought, 1750 to the Pres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4.
Weber, Max.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 by Talcott Parsons, London: Unwin University Books, 1970.
Wright, Mary C.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n Restoration, 1862-1874.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Young, Louise. Japan’s Total Empire: Manchuria and the Culture of Wartime Imperiali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Zarrow, Peter. “Old Myth into New History: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ang Qichao’s ‘New History’,” Historgriphy East and West 1. 2(2003).
Znaniecki, Florian. The Social Role of the Man of Knowledge. New York: Columnbia University Press, 1940.
小倉芳彥,《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研究》,東京:青木書店,1970。
山根幸夫(等編),《增補近代日中關係史研究入門》,東京:研文出版,1996。
川勝義雄,《中国人の歴史意識》,東京:平凡社,1993。
孔慶茂,《辜鴻銘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王子今,《 “忠” 觀念研究:一種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與歷史演變》,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王次澄,《宋元逸民詩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卷14期4,臺北,2003. 12。王汎森,〈王國維與傅斯年:以《殷周制度論》與〈夷夏東西說〉為主的討論〉,收在:孫敦恆(等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王汎森,〈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歷史研究》,總期294,北京,2005. 4。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收在:周質平、Willard J. Peterson(主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及其演化的原質〉,收入:氏著,《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王德威,《如此繁華》,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5。
王慶祥,〈陳寶琛與僞滿洲國――兼論陳寶琛的民族立場問題〉,《社會科學戰線》,期2,長春,1996。
古偉瀛,《清廷的立憲運動(1905-1911)――處理變局的最後抉擇》,臺北:知音出版社,1989。
左玉河,〈評民初曆法上的 “二元社會” 〉,《近代史研究》,總期129,北京,2002。
白謙慎,〈傅山與魏一鼇:清初明遺民與仕清漢族官員關係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期3,臺北,1996。吉澤誠一郎,〈清末剪辮論の一考察〉,《東洋史研究》,卷56號2,京都:同朋舍,1997. 9。
安平秋、安樂哲(主編),《北美漢學家辭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有田和夫,《近代中国思想史論》,東京:汲古書院,1998。
朱浤源,《同盟會的革命理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江慶柏(等),《中國版本文化叢書•稿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牟潤孫,〈京劇的盛行與滿清政權的崩潰〉,收入:氏著,《海遺雜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
竹內弘行,《後期康有為論──亡命•辛亥•復辟•五四》,京都:同朋舍,1987。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何冠彪,《明清人物與著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何培齊,〈王國維對「京都學派」的影響〉,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佐藤武敏,《王國維の生涯と学問》,東京:風間書房,2003。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吳天任,《牧課山房隨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
吳志鏗,〈清遺民的晚清記憶――劉聲木個案研究〉,收在: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李性忠,《劉承幹與嘉業堂》,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李國慶,〈續補《藏書紀事詩》――記《清藏書紀事詩補遺》稿本〉,《藏書家》,輯8,濟南,2003. 12。
李猷,《近代詩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李猷,《龍磵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對談錄》,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
杜維運,《清代史家與史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1。
沙培德,〈溥儀被逐出宮記:一九二○年代的文化和歷史記憶〉,收在: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一九二○年代的中國》,臺北:編者印行,2002。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沈雲龍,《徐世昌評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汪宗衍,《讀清史稿札記》,香港:中華書局,1977。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0,第三次印行。
汪栢年,〈元明之際江南隱逸士人〉,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究所碩士論文,1996,未刊稿。
肖啟明,〈民国初年の国会における国教案審議について〉,《東洋學報》,卷79號2,東京:東洋文庫,1997. 9。
周全,《宋遺民謝翱及其晞髮集研究》,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87。
周明之,〈由開明而保守──辛亥政局對王國維思想與心理的衝擊〉,《漢學研究》,卷11期1,臺北,1993. 6。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臺北:南天書局,1987。
岡村敬二,《「滿州国」資料集積機關概觀》,東京:不二出版,2004。
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新史學》,卷13期3,臺北,2002. 9。林志宏,〈情感和社會的互動:清末民初文言與白話地位的轉變〉,《思與言》,卷41期2,臺北,2003. 6。林志宏,〈清遺民的心態及處境:以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為例〉,《東吳歷史學報》,期9,臺北,2003. 3。林志宏,〈蔣廷黻、羅家倫、郭廷以:建立「科學的中國近代史」及其詮釋〉,《思與言》,卷42號4,臺北,2004. 12。林志宏,〈戰時中國學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與時代》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未刊稿。林香伶,〈革命的文學與文學的革命――「南社靈魂」柳亞子與文學〉,《中國學術年刊》,期19,臺北,1998. 3。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第八次印行。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期30,臺北,2002. 6。林麗月,〈讀《海桑集》:論元明之際陳謨(1305-1400)的出處及其後世評價〉,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主編),《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1996。
松下芳男,《乃木希典》,東京:吉川弘文館,昭和60年(1985)。
社団法人国際善隣協会,《滿洲建国の夢と現実》,東京:該会印行,昭和五十年(1975)。
前田司,〈『清史稿』小考〉,收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東洋史研究室(編),《中国正史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昭和59年(1984)。
姜亞沙(編),《影印珍本古籍文獻舉要》,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姚大力,〈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係與國家認同〉,《中國學術》,總輯12,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12。
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臺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
洪國樑,《王國維著述編年提要》,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洪煥椿(編著),《浙江文獻叢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胡平生,《民國初期的復辟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倉田貞美,《清末民初メ中心とした中國近代詩ソ研究》,東京:大修館書店,昭和44年(1969)。
唐惠美,〈元明之際士人出處之研究:以宋濂為例〉,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2000,未刊稿。孫之梅,《南社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孫甄陶,《清代廣東詞林紀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島田虔次,〈辛亥革命時期の孔子問題〉,收在:小野川秀美、島田虔次(編),《辛亥革命の研究》,東京:筑摩書房,昭和53年(1978)。
徐臨江,《鄭孝胥前半生評傳》,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栗林幸雄,〈淸末における鄭孝胥の思想と行動──幕僚・官僚時期を中心に〉,《社會文化史學》,號38,茨城,1998 .3。
區志堅,〈明遺民查繼佐(1601-1676)晚年生活之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期5,臺北,1996。張世瑛,〈太原五百完人:一段國共戰爭歷史的想像與塑造〉,收在: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0。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
張錦堂,〈日本戰後硏究「九・一八」事變和僞滿洲國的主要書目和論文索引〉,《中國現代史(複印報刋資料)》,期20,北京,1981。
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臺北:世界書局,1995。
深町英夫,《近代中国における政党•社会•国家:中国国民党の形成過程》,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1999。
郭正昭,〈王光祈與少年中國學會(1918-1936):民國學會個案探討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2,臺北,1971. 6。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1,未刊稿。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