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10: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藍意茹
研究生(外文):Yi-Ju Lan
論文名稱:「癒す」玩具之設計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of Healing Toys
指導教授:劉素真劉素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 chen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玩具設計、療傷特質、少子高齡化
外文關鍵詞:toy designedhealing characteristicslow birth rate and aged socie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0
  • 點閱點閱:59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0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摘 要
透過設計能反映出當下社會的價值觀與潮流趨勢。日本引發的療傷系風潮,便是由於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因應生活型態需求下的產物,療傷系風潮下的設計,其成因的背後必然有深度的社會現象支持。本研究即以此社會現象所產生的玩具設計作為研究主題,目的在於探討這樣的潮流所反映出的訊息,以及療傷系玩具所傳達出的效果,期待藉此拋磚引玉,使設計朝向更多元化的角度發展。

根據本研究的文獻調查,台灣的社會結構近似日本,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生活型態的改變(少子、不婚、高齡),台灣的上班族工作壓力過大,人際的冷漠疏離使寂寞感倍增,進而也產生了相同的需求。針對具有療傷特質的玩具,想更了解其存在意義。本研究根據先前在心理學方面(需求層級理論等)的探討,再對日本的療傷系玩具作現況調查分析,從中找出能紓解這些壓力的造形與色彩特質,藉由進行問卷的設計調查後,得到以下結論:

1.療傷系玩具在造形方面,具有可愛、圓潤、惹人憐愛等的造形特徵。
2.在色彩上則以柔和的色調為主,屬自然、爽朗的色彩意象。
3.整體而言,療傷系玩具對於觀者而言的確具有良好的好感度。
4.療傷系玩具對台灣的上班族具有正面的情感價值。

這樣的結果可以證明療傷系玩具在造形與色彩的特質,符合先前的理論研究,可以理解到療傷系玩具不僅在造型方面掌握了視覺形象的特徵,也滿足了人類的基本需求。本研究僅針對療傷系玩具作初步的探討,期能提供後續與玩具設計相關研究領域之具體建議與參考價值。

關鍵字:玩具設計、療傷特質、少子高齡化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toys can reflect the current social values and fashion trend. The wave of stress-relief toys in Japan was the by-product of their lifestyle need, which is caused by the rapid changes of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 The social phenomenon must be the reason behind the wave of design for stress-relief toy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will be on the issue of stress-relief toy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alize what message the trend reflects and what the message the stress-relief toys convey. I hope that this will encourage a more diverse development in the toy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aiwan is similar to that of Japan. Becaus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lifestyle (low birth rate, un-marriage, aged society) are changed, the working pressure of office worker in Taiwan is larger. These changes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cool, make people feel lonelier, and make people have the same demand. This report is based upon psychological studies (Need-hierarchy theory etc.). At first,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for Japan healing toys were done, and the characters of modeling and color of healing toys were found. Then we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rom questionnaire survey:

1.The healing toys have lovable, mellow and pitying features in the modeling.
2.The soft shade in color represents nature and refreshing feeling.
3.The healing toys convey good feeling to looker.
4.Taiwan office workers have positive feeling value to healing toy.

This result can verify that modeling and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healing toys match what previous theory studies concerned. The healing toys not only have the visual features but also satisfy human basic demand. This report only studied healing toys initially and is expected to offer concret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toy desig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oy designed, healing characteristics, low birth rate and aged society

中文專著

Anderson, B.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時報文化。
Budlan, S著,白方平譯(1998):《MIT媒體實驗室》,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CR&;LF研究所(2006):《配色王》,台北,博碩文化。
Diane E.Papalia/Sally Wendkos Olds/Ruth Duskin Feldman(2002):《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Donald A. Norman(2005):《情感設計:我們為何喜歡(或討厭)日常用品》,台北,田園城市。
Kay Deaux; Francis C.Dane; Lawrence S. Wrigbtsman著,楊語芸譯(1997):《90年代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Mark Pesce著,蔡文英譯(2001):《遊習世紀:小玩具大科學遊戲中發現宇宙》,台北,大塊文化。
Mike Baxter著,張建成譯(1998):《產品設計與開發》,台北,六合出版社。
Philip G.Zimbardo•Richard J .Gerrig(2000):《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Thomas Lewis著,陳信宏譯(2001):《愛在大腦深處》,台北,究竟出版社。
小林重順(1991):《造形構成心理》,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山田理英(2000):《如何製作有效的平面廣告》,台北,滾石文化出版。
生田哲(2005):《圖解免疫與自然自癒力》,台北,原水文化。
志水彰(2000):《笑的治癒力》,台北,暖流出版社。
李蕭錕(1986):《色彩大系》,台北,漢藝色研。
杜克•齊德瑞&;霍華•馬汀(1999):《HQ─心比腦還聰明》,台北,時報文化。
官政能(1995)《產品物徑─設計創意之生成、發展與應用》,台北,藝術家。
林書堯(2002):《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崇宏(1995):《造形基礎》,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保羅•艾克曼(2004):《心理學家的面相術─解讀情緒的密碼》,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春山茂雄(1997):《腦內革命》台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柯萊恩(2005):《不斷幸福論》,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迪倫•伊文斯(2005):《情感,來自演化?─看科學家如何發現情感的秘密》,台北,左岸文化。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
張世宗(1993):《玩遊戲》,台北,太&;#63895;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家誠主編(2004):《設計時尚:看見DIY新潮流》,台北,典藏藝術。
梁培勇(199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裕富(1999):《創意思境:視傳設計概論與方法》,台北,田園城市。
鄭國裕、林盤聳(1996):《色彩計劃》,台北,藝風堂。
蕭颯、王文欽、徐智策著(1991):《幽默心理學》,台北,智慧大學出版社。
蕭學仁(2005):《老玩具總動員懷舊專刊》,台北,上旗文化。
賴瓊琦(1997):《設計的色彩心理》,台北,視傳文化。

外文專著

Rafaeli, S. &; Sudweeks, F. (1997). Network Interactivity. CMC Magazine, 2(4).Retrieved May 30, 2002, from.
Schwier, R. A., &; Misanchuk, E. R. (1993). Interactive multimedia instruction.
Csikszentmihalyi M(1990),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Collins.
Lazarus,R.S.,&;Folkman,S.(1984)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Maslow,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Row.
&;#12452;&;#12531;&;#12468;&;#12539;&;#12524;&;#12531;&;#12481;&;#12517;&;#12521;&;#12540;,&;#12496;&;#12540;&;#12496;&;#12521;&;#12539;&;#12504;&;#12523;&;#12484;&;#12496;&;#12540;&;#12460;&;#12540;,&;#12487;&;#12452;&;#12532;&;#12451;&;#12483;&;#12489;&;#12539;&;#12456;&;#12503;&;#12473;&;#12479;&;#12452;&;#12531;編 野口 &;#34219;,苧阪直行監&;#35379;(2000):《美&;#12434;&;#33075;&;#12363;&;#12425;考&;#12360;&;#12427;∼芸術&;#12408;&;#12398;生物&;#23398;的探&;#26908;》,東京,新曜社。
小林重順(1999):《&;#12459;&;#12521;&;#12540;&;#12471;&;#12473;&;#12486;&;#12512;》,東京,講談社。
&;#24499;田智子&;#12373;&;#12435;(2002):《桃山&;#23398;院大&;#23398;原田&;#12476;&;#12511;報告書》〈現代人&;#12392;癒&;#12375;〉。

期刊

余嬪、吳靜吉(2003):〈業精於勤、荒於嬉?談成人的玩興與組織玩興氣氛〉,《2003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論文》,台北,政治大學管理學院p.318-341。
詹嘉新(2002.12):〈從AIBO開啟特定族群的少量市場AIBO Toy Eyes Target Consumers〉,《設計》第96期,p.80~82。
林榮泰(2005.15):〈科技與人性的結合─文化創意〉,《科學發展》第396期,p.71-73。
陳建雄、邱柏清、陳尤澤(2002.11):〈產品愉悅性設計構想展開數位化之探討〉,《工業設計》第三十卷第二期,p.170-175。
W. Wayt Gibbs (2004年2月號):〈機器也該有恐懼感?未來的機器也應該有情緒,才能真正可靠。〉,《科學人》。
張華憫、鄧怡莘(2004):〈情緒在人機互動之發展與挑戰〉,《銘傳大學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

論文

林英顏(2004):《員工工作投入, 工作壓力與休閒需求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琇君(2002):《可愛造型之比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忠男(2003):《產品機能之可愛意象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柏清(2004):《網頁介面愉悅性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世勛(2003):《互動美感運用於人際溝通產品之設計研究》,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彥(1988):《我國大學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景雲(1989):《寂寞感與其相關因素及輔導效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搜尋

台灣區玩具工業同業公會http://www.toys-mall.com.tw/
2003年10月「癒&;#12375;&;#12395;&;#38306;&;#12377;&;#12427;意識調&;#26619;」http://dr1.biglobe.ne.jp/business/report/re031224/
吳嘉寶(1997):《視丘影像美學的理論架構》。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2006.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