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書籍
Allan Kaprow, “from Assemblages, Environments and Happenings,” in Harrison and Wood eds., Art into Theory.
Arthur C. Danto,林雅琪、鄭惠雯 譯。《在藝術終結之後》。台北:麥田出版,2004。
Bill Gates,樂為良譯。《數位神經系統》。台北:商周出版社,1999。
J. Culler,方謙 譯。《羅蘭‧巴特》。桂冠:台北。
Johann Chria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Sigmund Freud。《文明的代價》。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Sigmund Freud。《論創造力與無意識》。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Walter Benjamin.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Frankfur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63.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88。頁525。
呂炳川。《台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事業公司,1982。頁65-66。
明立國。《台灣原住民的祭禮》。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89。頁185。
吳宏凱。《藝術家茶座》。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吳榮順。《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台北市:漢光文化,1999,頁33。
吳榮順。《布農族音樂在傳統社會中的功能與結構》。南投縣: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3。頁105。
吳榮順。《布農音樂》。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5。頁33。
章光和。《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2005。
陳朝平。《藝術概論》。台北市:五南,2000。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台北市:遠流,2000。
葉謹睿。《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3。
歐崇敬。《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台北市:揚智。
論文期刊
Bendtsen. “Noise-reducing pavements for urban roads ”. Nordic Road & Transport Research, Number 3, 1999.
Dieter Daniels。〈互動性的策略〉。漫遊者 2004 國際數位藝術大展。2004。頁1。
Gilber Rouget, Music and Trance:A The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Music and Possession. p. 65-73.
Lim, D.J. and Melnick ,W. Acoustic damage of the cochlea:A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94,1971.pp 294-305.
Marko Daniel。吳介禎譯。〈當代美學的科技與空虛〉。台北:《藝術家》,第336期。2003。頁232-235。
Mihai Nadin . Emergent Aesthetics --Aesthetic Issues in Computer Arts ,LEONARDO,Computer Art in Context Supplemental Issue.1994.p43-48.
Orchik DJ.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cordless telephone injury.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96, 1987.pp 30-3
Reginald Byron, “The Ethnomusicology of John Blacking,” in Music, Culture, Experience, ed. Philip Bohlman and Bruno Nettl. Chicago Studies in Ethnomusic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 1.
Singleton GT, Whitaker DL, Keim RJ, Kemker FJ. Cordless Telephons:A Treat to Hearing.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93,1984. pp 565-8.
Vaughan.T. “Multimedia: Making It Work”. New York:McGraw-Hill, 1993. p.15-16.
Wu TN, Liou SH, Shen CY, et. al. Surveillance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in Taiwan, ROC: a report of the PRESS-NHL results. Preventive Medicine;27(1),1998.pp 65-9。
XFUNS。〈Golan Levin 極致聲光表演〉。第13期。頁62-67。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布農族歲時祭儀序列〉。《山棕月影-卡那卡那富社區報》。2003年02月28日。
卜袞‧伊斯瑪哈‧伊斯立端。〈漫談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 (拔西瀑布)〉。《山海文化雙月刊》,23卷 24期,1990.08。頁56。
王俊傑。〈接受、交往與漫遊:論數位時代的藝術傾向〉。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2004。頁8。
呂清夫。〈鏡花水月的解剖—錄影藝術之父白南準〉。台北:《雄獅美術》,第163期,1984,頁75。
林怡芳。〈布農族射耳季音樂之宗教與社會功能〉。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3,頁12-18。林珮淳、范銀霞。〈從數位藝術探討互動的觀念、媒介與美學〉。《藝術學報2004年第74期》。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頁100。林麗梅。〈廢紙回收再製廠勞工噪音暴露對聽力與DNA的損傷〉。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4。頁23。李戊崑。<用傻子精神與數位藝術交陪─專訪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李戊崑先>。《PC OFFICE第77期》。2003。
李道明。〈回顧歐美電子影音藝術的發展〉。美育,115。1990。頁12-21。李賢輝。<表演藝術的多媒體新樂園‧多媒體網際科技對表演藝術的衝擊與影響>。《科技與人文對話》。台北市:雄師,1999。117頁。
曾鈺涓。〈電玩成為藝術形式的可能性〉。《中外文學》。34:3=399。2005/08。頁65-84。吳鼎武.瓦歷斯。<電腦多媒體在視覺藝術之應用>。電腦空間與人文論文集。台北:田園城市,1999。頁70-80。
沈秋萍。〈互動藝術家〉。《講義》23:4=136。1998/07。頁 74-78。
邵大箴。〈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西方當代美術思潮述評〉,《外國美學》,第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范銀霞。〈金錢遊戲‧電腦互動式多媒體藝術研究與創作〉。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4。頁27。
陳瑞文。<當代藝術理論的源點:海德格的藝術思想>。《藝術觀點》,第57期。1993。頁78。張恬君。〈數位時代遊戲美學之教育意義〉。《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2004年第五卷》。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2004。
張晴文。<商品與藝術品的模糊分際-王俊傑作品中的時代氛圍>。《現代美術雙月刊》。第93期。2000。頁62-74。張恬君、李賢輝著。<科技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市:桂冠,頁308。
張曉華。〈表演學——國民中小學表演藝術的本質教學〉。《教師天地》。第130期。2004/06。頁14-21。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2003。
蘇守政。〈淺談錄影藝術〉,台北:《藝術家》,第235 期,1994。頁332。蔡喬安摘要整理。<台灣數位e直走>。《新潮藝術》。第25期。2000。
簡雅雯。<數位藝術基礎理論之研究>。台灣:國立嘉義大學,2003。頁 62-63。
劉育東。〈數位時代的建築藝術-設計思考與呈現媒材的歷史回顧〉。美育,115,2000。頁48-59。劉蕙綸。〈行動電話年輕使用族群之聽覺閱值〉。高雄:高雄醫學大學,2004。頁15。
劉紹興。〈台灣職業病面面觀與職業醫學之發展〉。《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2),1994。頁16-20。葉郁田。〈關於「數位藝術」〉。《藝術觀點》,第五期。2000。頁84-85。戴麗卿。〈超世代競逐:論當代游藝問題〉。漫遊者 2004 國際數位藝術大展。2004。頁6。
魏心怡。〈邵族儀式音樂體系之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2001,頁34。網路資料
ARS Electronica PRIX Homepage。2005/12/12 <http://www.aec.at/en/prix/index.asp>。
bauhaus-archiv museum of design。〈Bauhaus 1919-33〉。2005/12/12 <http://www.bauhaus.de/english/bauhaus1919/>。
Daniel Rozin Trash Mirror。2005/12/15 <http://www.smoothware.com/danny/newtrashmirror.html>。
Mark Pesce's Playful World。〈Career Highlights〉。2005/12/11 <http://www.playfulworld.com/>。
Marko Daniel。”Emptiness, Technology and the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Art”。2005/12/11 <http://www.etat.com/random-ize/news_m.html>。
Roy Ascott。〈關於新媒體藝術〉。2005/12/14 <http://arts.tom.com/zhuanti/1112_04/>。
Roy Ascott,慕容青譯。〈藝術與轉化的科技〉。2005/12/14 <http://blog.maxray.net/index.php?pl=11&ct1=2&PHPSESSID=e414ba2250a65498c7aae675e331e272>。
STELARC Homepage。Ping Body。2005/12/11 <http://www.stelarc.va.com.au>。
TAIPEI TIMES。〈英國DV8肢體劇場「Just for Show」世界首演巡迴〉。2005/12/10 <http://ecommerce.taipeitimes.com/ecom/eservice/standard_html_events_b5>。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MDb)。Abre los ojos (1997)。2005/12/12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5659/>。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MDb)。Vanilla Sky (2001)。2005/12/12 <http://www.imdb.com/title/tt0259711/>。
Rafael Lozano-Hemmer。AMODAL SUSPENSION Relational Architecture 8。2005/12/12 <http://www.amodal.net/intro.html>。
王麒傑。〈二十一世紀娛樂業王者〉。2005/12/14 <http://www.21games.net/yxwh/ywxz17.htm>。
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人在MOCA」系列展覽之三「膜中魔」新聞稿。2006/6/4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5_news/3_detail.asp?ID=60>。
采風樂坊官方網站。《十面埋伏》新聞稿。2005/12/10 <http://ambush.cfmw.com.tw/>。
胡朝聖。〈沉悶太久,我們需要藉由互動創造快感〉。2005/11/14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1&f_SUB_ID=8&f_ART_ID=14302>。
徐毓莉。〈大紀元報導〉。2005/12/18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n940637.htm>。
陳怡樺、黃建邦、吳麗娟、劉建毅。〈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2005/12/13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9/29-26.htm>。
陳俊明。〈論跨領域藝術的未來性-動態的觀念意識狀態〉。2005/12/11 <http://www.sd.ksut.edu.tw/img/talk/50.pdf>。
馬雷。〈誰說藝術家不懂科學—兼談藝術與科學共舞〉。中國學術論壇。2005/12/02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7033>。
游蟲。〈觀念藝術-後現代探索〉。2005/12/12 <http://v21msd.com/arteduinfo/veiw.asp?ID=33>。
搏浪體育。〈遊戲的美與美的遊戲〉。2005/12/12 <http://keji.sportsbl.com/kjxszx/2005-08/30/19981.shtml>
蔣載榮。〈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2006/6/4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n940637.htm>。
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快感"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2006/6/4 <http://www.digiarts.org.tw/Forum/FumAtl.aspx?FumAtlFumSbjDBID=55>。
藝壇網路。〈達達主義〉。2005/12/15 <http://art.network.com.tw/01learn/ArtAppreciate/08Modernism/1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