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23: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濠吉
研究生(外文):Tsai, Hao-ji
論文名稱:《巴西布布》互動裝置藝術之探討與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Pasi but but》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Art
指導教授:林珮淳林珮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9
中文關鍵詞:互動裝置藝術總體藝術品多媒體跨領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3
  • 點閱點閱:24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過度都市化的過程已大幅影響原住民傳統生活,使得人類純真原始的音樂逐漸消失。台灣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pasi but but)為一首八部合音的歌曲,而布農族語巴西布布(pasi but but)原是「大家互相拉拔」的意思,衍生成大家來拉動這些音群。本作品以音樂、視覺與觀眾參與表演之「互動裝置」為創作表現形式,以同時播放多個音樂聲部,允許觀者移動身體去控制聲部音量,而也藉著投影之光影像隨著音量大小作高低起伏的改變。因此,文獻的部份包含從總體藝術品之概念分析互動藝術的定義、特質及思想脈絡,並對作者權的轉移、遊戲的概念、多媒體與跨領域趨勢等美學觀念以及相關作品進行探討,最後再完整呈現整個創作理念、過程與結論。除了將巴西布布原有字意反應在互動行為上,也希望藉此提出原始音樂逐漸消失的省思。
The traditional lifestyles of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due to excessive urbanization. Because of this backdrop, their purely primitive musical styles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Pasi but but” (“Prayer for the Millet Harvest”), a traditional song of Taiwan Bunun Tribe, is performed with a unique musical style called “eight-part harmonic singing”. “Pasi but but” means “lift up each other” in Bunun language, now it has a derivational meaning, “lift up the tone clusters together.” This work is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involving music, visual images and the performance. In this way, different tones are simultaneously held. The participants can move their bodies respectively to change the volume of each tone. Their positions vary from high to low, according to the volume, along with the projected visual image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idea of Interactive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tal Artwork, to discuss issues about shifting of authorship, the concept of the game, the trend of multimedia and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aesthetics and related works, and finally to comprehensively present the whole idea to create this work, the process and the conclusion. In doing so, not only can this interactive performance reflect the original linguistic meaning of “pasi but but”, but it also can hopefully draw public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primitive musical styles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摘 要 1
Abstract 2
誌 謝 3
圖 次 6
壹、緒論 8
一、創作背景 8
二、創作動機 9
三、研究與創作程序與架構 10
貳、文獻探討 11
一、總體藝術美學 11
(一) 作者權的轉移 12
1. 作者概念形成 12
2. 觀者地位抬頭 13
3. 作者權的釋放 14
4. 數位時代作者權的轉移 14
(二) 互動性 18
1. 互動的思想脈絡 18
2. 遊戲的概念 24
3. 互動裝置藝術 31
(三) 多媒體與跨領域趨勢 35
1. 多媒體呈現 35
2. 跨領域趨勢 36
(四) 小結 41
二、祈禱小米豐收歌 (pasi but but) 43
(一) 音樂與人類社會 43
(二) 儀式音樂特質 44
1. 音樂與儀式 44
2. 原住民與儀式音樂之關連性 44
3. 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45
(三) 小結 48
參、創作理念與方法 50
一、創作理念 50
(一) 合音之美 50
(二) 場域與能量 51
二、創作元素分析 54
(一) 聽覺元素 54
(二) 視覺元素 56
1. 能量 56
2. 靈 59
三、創作方法 62
(一)互動機制與程式流程 62
1.互動機制 62
2.程式流程 67
(二) 創作工具與媒體 68
肆、創作呈現 69
伍、結論 71
一、觀者互動與回饋 71
二、消逝的文化 72
陸、參考文獻 73
中英文書籍 73
論文期刊 74
網路資料 77
中英文書籍
Allan Kaprow, “from Assemblages, Environments and Happenings,” in Harrison and Wood eds., Art into Theory.
Arthur C. Danto,林雅琪、鄭惠雯 譯。《在藝術終結之後》。台北:麥田出版,2004。
Bill Gates,樂為良譯。《數位神經系統》。台北:商周出版社,1999。
J. Culler,方謙 譯。《羅蘭‧巴特》。桂冠:台北。
Johann Chria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Sigmund Freud。《文明的代價》。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Sigmund Freud。《論創造力與無意識》。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Walter Benjamin.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Frankfur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63.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88。頁525。
呂炳川。《台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事業公司,1982。頁65-66。
明立國。《台灣原住民的祭禮》。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89。頁185。
吳宏凱。《藝術家茶座》。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吳榮順。《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台北市:漢光文化,1999,頁33。
吳榮順。《布農族音樂在傳統社會中的功能與結構》。南投縣: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3。頁105。
吳榮順。《布農音樂》。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5。頁33。
章光和。《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2005。
陳朝平。《藝術概論》。台北市:五南,2000。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台北市:遠流,2000。
葉謹睿。《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3。
歐崇敬。《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台北市:揚智。

論文期刊
Bendtsen. “Noise-reducing pavements for urban roads ”. Nordic Road & Transport Research, Number 3, 1999.
Dieter Daniels。〈互動性的策略〉。漫遊者 2004 國際數位藝術大展。2004。頁1。
Gilber Rouget, Music and Trance:A The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Music and Possession. p. 65-73.
Lim, D.J. and Melnick ,W. Acoustic damage of the cochlea:A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94,1971.pp 294-305.
Marko Daniel。吳介禎譯。〈當代美學的科技與空虛〉。台北:《藝術家》,第336期。2003。頁232-235。
Mihai Nadin . Emergent Aesthetics --Aesthetic Issues in Computer Arts ,LEONARDO,Computer Art in Context Supplemental Issue.1994.p43-48.
Orchik DJ.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cordless telephone injury.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96, 1987.pp 30-3
Reginald Byron, “The Ethnomusicology of John Blacking,” in Music, Culture, Experience, ed. Philip Bohlman and Bruno Nettl. Chicago Studies in Ethnomusic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 1.
Singleton GT, Whitaker DL, Keim RJ, Kemker FJ. Cordless Telephons:A Treat to Hearing.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93,1984. pp 565-8.
Vaughan.T. “Multimedia: Making It Work”. New York:McGraw-Hill, 1993. p.15-16.
Wu TN, Liou SH, Shen CY, et. al. Surveillance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in Taiwan, ROC: a report of the PRESS-NHL results. Preventive Medicine;27(1),1998.pp 65-9。
XFUNS。〈Golan Levin 極致聲光表演〉。第13期。頁62-67。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布農族歲時祭儀序列〉。《山棕月影-卡那卡那富社區報》。2003年02月28日。
卜袞‧伊斯瑪哈‧伊斯立端。〈漫談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 (拔西瀑布)〉。《山海文化雙月刊》,23卷 24期,1990.08。頁56。
王俊傑。〈接受、交往與漫遊:論數位時代的藝術傾向〉。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2004。頁8。
呂清夫。〈鏡花水月的解剖—錄影藝術之父白南準〉。台北:《雄獅美術》,第163期,1984,頁75。
林怡芳。〈布農族射耳季音樂之宗教與社會功能〉。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3,頁12-18。
林珮淳、范銀霞。〈從數位藝術探討互動的觀念、媒介與美學〉。《藝術學報2004年第74期》。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頁100。
林麗梅。〈廢紙回收再製廠勞工噪音暴露對聽力與DNA的損傷〉。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4。頁23。
李戊崑。<用傻子精神與數位藝術交陪─專訪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李戊崑先>。《PC OFFICE第77期》。2003。
李道明。〈回顧歐美電子影音藝術的發展〉。美育,115。1990。頁12-21。
李賢輝。<表演藝術的多媒體新樂園‧多媒體網際科技對表演藝術的衝擊與影響>。《科技與人文對話》。台北市:雄師,1999。117頁。
曾鈺涓。〈電玩成為藝術形式的可能性〉。《中外文學》。34:3=399。2005/08。頁65-84。
吳鼎武.瓦歷斯。<電腦多媒體在視覺藝術之應用>。電腦空間與人文論文集。台北:田園城市,1999。頁70-80。
沈秋萍。〈互動藝術家〉。《講義》23:4=136。1998/07。頁 74-78。
邵大箴。〈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西方當代美術思潮述評〉,《外國美學》,第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范銀霞。〈金錢遊戲‧電腦互動式多媒體藝術研究與創作〉。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4。頁27。
陳瑞文。<當代藝術理論的源點:海德格的藝術思想>。《藝術觀點》,第57期。1993。頁78。
張恬君。〈數位時代遊戲美學之教育意義〉。《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2004年第五卷》。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2004。
張晴文。<商品與藝術品的模糊分際-王俊傑作品中的時代氛圍>。《現代美術雙月刊》。第93期。2000。頁62-74。
張恬君、李賢輝著。<科技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市:桂冠,頁308。
張曉華。〈表演學——國民中小學表演藝術的本質教學〉。《教師天地》。第130期。2004/06。頁14-21。
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2003。
蘇守政。〈淺談錄影藝術〉,台北:《藝術家》,第235 期,1994。頁332。
蔡喬安摘要整理。<台灣數位e直走>。《新潮藝術》。第25期。2000。
簡雅雯。<數位藝術基礎理論之研究>。台灣:國立嘉義大學,2003。頁 62-63。
劉育東。〈數位時代的建築藝術-設計思考與呈現媒材的歷史回顧〉。美育,115,2000。頁48-59。
劉蕙綸。〈行動電話年輕使用族群之聽覺閱值〉。高雄:高雄醫學大學,2004。頁15。
劉紹興。〈台灣職業病面面觀與職業醫學之發展〉。《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2),1994。頁16-20。
葉郁田。〈關於「數位藝術」〉。《藝術觀點》,第五期。2000。頁84-85。
戴麗卿。〈超世代競逐:論當代游藝問題〉。漫遊者 2004 國際數位藝術大展。2004。頁6。
魏心怡。〈邵族儀式音樂體系之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2001,頁34。

網路資料
ARS Electronica PRIX Homepage。2005/12/12 <http://www.aec.at/en/prix/index.asp>。
bauhaus-archiv museum of design。〈Bauhaus 1919-33〉。2005/12/12 <http://www.bauhaus.de/english/bauhaus1919/>。
Daniel Rozin Trash Mirror。2005/12/15 <http://www.smoothware.com/danny/newtrashmirror.html>。
Mark Pesce's Playful World。〈Career Highlights〉。2005/12/11 <http://www.playfulworld.com/>。
Marko Daniel。”Emptiness, Technology and the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Art”。2005/12/11 <http://www.etat.com/random-ize/news_m.html>。
Roy Ascott。〈關於新媒體藝術〉。2005/12/14 <http://arts.tom.com/zhuanti/1112_04/>。
Roy Ascott,慕容青譯。〈藝術與轉化的科技〉。2005/12/14 <http://blog.maxray.net/index.php?pl=11&ct1=2&PHPSESSID=e414ba2250a65498c7aae675e331e272>。
STELARC Homepage。Ping Body。2005/12/11 <http://www.stelarc.va.com.au>。
TAIPEI TIMES。〈英國DV8肢體劇場「Just for Show」世界首演巡迴〉。2005/12/10 <http://ecommerce.taipeitimes.com/ecom/eservice/standard_html_events_b5>。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MDb)。Abre los ojos (1997)。2005/12/12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5659/>。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MDb)。Vanilla Sky (2001)。2005/12/12 <http://www.imdb.com/title/tt0259711/>。
Rafael Lozano-Hemmer。AMODAL SUSPENSION Relational Architecture 8。2005/12/12 <http://www.amodal.net/intro.html>。
王麒傑。〈二十一世紀娛樂業王者〉。2005/12/14 <http://www.21games.net/yxwh/ywxz17.htm>。
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人在MOCA」系列展覽之三「膜中魔」新聞稿。2006/6/4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5_news/3_detail.asp?ID=60>。
采風樂坊官方網站。《十面埋伏》新聞稿。2005/12/10 <http://ambush.cfmw.com.tw/>。
胡朝聖。〈沉悶太久,我們需要藉由互動創造快感〉。2005/11/14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1&f_SUB_ID=8&f_ART_ID=14302>。
徐毓莉。〈大紀元報導〉。2005/12/18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n940637.htm>。
陳怡樺、黃建邦、吳麗娟、劉建毅。〈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2005/12/13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9/29-26.htm>。
陳俊明。〈論跨領域藝術的未來性-動態的觀念意識狀態〉。2005/12/11 <http://www.sd.ksut.edu.tw/img/talk/50.pdf>。
馬雷。〈誰說藝術家不懂科學—兼談藝術與科學共舞〉。中國學術論壇。2005/12/02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7033>。
游蟲。〈觀念藝術-後現代探索〉。2005/12/12 <http://v21msd.com/arteduinfo/veiw.asp?ID=33>。
搏浪體育。〈遊戲的美與美的遊戲〉。2005/12/12 <http://keji.sportsbl.com/kjxszx/2005-08/30/19981.shtml>
蔣載榮。〈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2006/6/4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n940637.htm>。
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快感"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2006/6/4 <http://www.digiarts.org.tw/Forum/FumAtl.aspx?FumAtlFumSbjDBID=55>。
藝壇網路。〈達達主義〉。2005/12/15 <http://art.network.com.tw/01learn/ArtAppreciate/08Modernism/14.as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