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10: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尹曼娜
研究生(外文):Yi, Man-na
論文名稱:台灣第一代女性舞蹈家劉鳳學、李彩娥創作題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creative themes of the first Taiwanese generatiion female choreographers-Liu Feng-Shueh and Lee Tsai-Oe
指導教授:蔣嘯琴蔣嘯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Hsiao-Ch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表演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中文關鍵詞:劉鳳學李彩娥台灣第一代女性舞蹈家創作題材動作質感拉邦動作分析
外文關鍵詞:Liu Feng-ShuehLee Tsai-Oethe first Taiwanese generation female choreographerscreative themesmovement qua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26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台灣第一代舞蹈家中,女性所佔的比例相當高,假如以對臺灣舞蹈界的影響,包括其本身之表演與創作,以及對舞蹈相關人才之培育等方面而言,則女性舞蹈家的貢獻更遠超過男性,因此對台灣第一代女性舞蹈家之研究,更有其必要性,然而過往的研究大多屬於綜述其生平的傳記性質的文章,或是偶而對某支舞作演出後的評論,至於就有關彼等歷年作品作有系統之整體研究,遑論將同時代不同女性舞蹈家作比較研究則更尚未見。然而,台灣第一代女性舞蹈家中本土與光復後始由大陸來台兩者之間所受之教育訓練、社會文化背景及光復後所受的文化衝擊有頗大的差異,臺灣近幾十來年政治、文化、社會、經濟、環境也有急遽的發展與變遷,而藝術是文化的產物,究竟這些差異與變遷對於她們的舞蹈作品構成什麼影響,是相當有意義而值得探討的題目。因此,本研究擬針對目前仍活躍於臺灣舞壇的兩位八十高齡的台灣第一代女性舞蹈家─劉鳳學與李彩娥─為研究對象,她們一位為光復後始來台,另一位在本土成長;研究者透過觀察現場演出與影像資料、訪問、相關文獻的探討,以及對她們不同時期的舞蹈作品之題材屬性與動作質感予以分析、比較,藉以瞭解她們作品的特色及其演變、發展,並進一步比較她們的共通性與殊異性。最後,藉由排比她們不同時期的舞蹈作品之題材屬性與當時的社會政、經、文化思潮等狀況,以分析她們各自的創作題材與文化變遷之關係。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dancers in Taiwa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is female. If one considers the impact on Taiwan dance, including the choreography, performance and the training of young dancers and so on, 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female dancers has far outweighed that of the male dancers. As a result, the first generation female dancers of Taiwan are well worth studying. Previous works on them were limited to biographical sketchs and occasional criticisms of some of their works. Systematic chro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ir works is still lacking, let alone comparison between any first generation female dancers with their contemporary.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female dancers, two distinct groups may be identified. One of which are native Taiwanese who received their training when Taiwan was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who more often than not further their dance study in Japan. The other group arrived at Taiwan following the defeat of the Japanese. Although the latter group often owed their dance education to the Japanses as well, their cultural upbringing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first group. With the handover of Mainland China to the Communists, social upheaval occurred in the island. This was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development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study how these social impacts affect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se two groups of female dancers. The current work attempts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ee Tsai-Oe, whowas born natively, with Liu Feng-Shueh, who came after the the Japanses surrendered. Both of them are still active in the Taiwanese dance arena.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s, in-situ or via photo/video records, surve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s, it is hoped to analyse the themes and the eukinetics of their works as well as to examine them against the time frame of social developments in the last five decades.

一、中文部分
中文書籍
李小華(1998),《劉鳳學訪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趙綺芳(2004),《李彩娥—永遠的寶島明珠》,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費啟宇(1997),《舞蹈大師:李彩娥》,高雄: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
劉鳳學(1968),《倫理舞蹈「人舞」研究》,台北:現代舞蹈研究中心。
劉鳳學(2000),《與自然共舞:臺灣原住民舞蹈》,台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劉鳳學(2003),劉鳳學作品第115號舞蹈及交響詩《大漠孤煙直》,台北: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
趙莒玲(1998),〈永遠的舞蹈家—劉鳳學〉,《踏實築夢•各領風騷》,台北:驛站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彩娥(1975),《創美舞蹈教室》,高雄:李彩娥創美教室。
李怡君(1996),《蜻蜓祖母—李彩娥舞蹈生涯》,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蕭渥廷主編(1998),《台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
林智偉(2001),《20世紀臺灣舞蹈之回顧》,台北:臺灣人文。
伍湘芝(2004),《李天民—舞蹈荒原的墾荒者》,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盧玉珍(1998),〈拉邦動作分析介紹〉,《1998國際舞蹈理論技巧研習營報告書》,台北:文化大學舞蹈系。
王雲幼(1999),〈動作分析〉,《1999國際舞蹈理論技巧研習營報告書》,台北:文化大學舞蹈系。
趙玉玲(2004),〈舞蹈社會學初探〉,《臺灣舞蹈研究創刊號》台北:臺灣舞蹈學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1992),《文化統計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肯等著 (1992),〈東北俗文化史〉《東北文化叢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東京學藝大學日本史研究室(1999),《日本史年表》,東京:東京堂出版。
孟慧英(2000),《中國北方民族薩滿教》,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爾巽等撰(1977),《清史稿》,共48冊,北京:中華書局,卷一。
歷史學研究會(1995),《世界史年表》,東京:岩波書局。
愛新覺羅•溥儀(1988),《末代皇帝(我的前半生)》,台北:東門出版社。
劉小萌、定宜庄(1990),《薩滿教與東北民族》,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胡有鳴、馬欣來(1985),《台灣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
陳水源(1990),《台灣歷史的軌跡》,台中:晨星出版社。
連雅堂(1985),《台灣通史》,校正修訂版,(台北:國立編譯館)。
廖聰財(1997),〈外力衝擊下的台灣〉,《台灣歷史文化研習專輯》,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曹永和(1981),〈中華民族的擴展與台灣的開發〉,《台灣史蹟源流》,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戴國煇(2000),《台灣近百年史的曲折路》,台北:南天書局。
蔡淵洯(1986),〈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郭嘉雄(1997),〈談日據中期的非武力抗日民族運動〉,《台灣歷史文化研習專輯》,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吳三連、蔡培火等(1980),《台灣民族運動史》,第1版第6刷,台北:自立晚報。
郭嘉雄(1997),〈談日據中期的非武力抗日民族運動〉,《台灣歷史文化研習專輯》,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陳建忠(2003),〈反殖民戰線的內部批判〉,《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江映碧(2001),《拉邦動作分析與紀錄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沈約(1998),《宋書.陶淵明傳》〈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陳昭英(1999),《台灣與傳統文化》,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
林全田(1997),〈走過從前、想想現在、看看未來〉,《台灣歷史文化研習專輯》,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蔡源煌(1989),《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台北:遠流出版社頁。
張炎憲(1993),〈重構台灣研究新視野〉,《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
哲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1988),《哲學大辭典》邏輯學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伍曼麗(1999),《舞蹈欣賞》,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1998) ,《兩岸表演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平珩編(1994),《舞蹈欣賞》,台北:三民書局。
盧健英 (1994),〈台灣舞蹈史〉,《舞蹈欣賞》,台北:三民書局。
吳士宏(2001),《舞蹈評析與身體觀》,台北:五南出版社。
Marion North主講、平珩整理(1987)〈拉邦動作分析法簡介〉、《第一屆拉邦系統舞蹈研習會報告書》,(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盧玉珍(1998),劉鳳學作品第115號舞蹈交響詩《1998國際舞蹈理論技巧研習營報告書》,(台北:文化大學舞蹈系)。
余英時(1998),〈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杜維運(2003),《史學方法論》,臺北市:杜維運發行 三民總經銷。
Ziaudin Sardar、陳貽寶譯(1999),《文化研究》,台北:立續文化出版社。
Zygmunt Bauman、郭國良、歐徐建華譯(2001),《全球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Claes G. Ryn、張沛.張源譯(2001),《異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勰著、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台北:里仁書局。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廷以(1988),《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
陳碧笙(1993),《台灣人民歷史》,台北:人間出版社。
周婉窈(2001),《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育德(1999),《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草根出版社。
張勝彥等(1996),《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戴國煇(1985),《台灣史研究:回顧與探索》,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筱峰(2002),《60分鐘快讀臺灣史》,台北:玉山社出版。
林美容(1996),《台灣文化與歷史重構》,台北:前衛出版社。
曾逸昌編著(1997),《悲情島國四百年》,台北:曾逸昌出版。
黃美英(1990),《台灣文化斷層》,台北縣:稻香出版社。
林衡道(1981),《台灣史蹟源流》,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鐘雄(1987),《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陳昭瑛(1999),《台灣與傳統文化》,台北:臺灣書店。
張炎憲、陳美容(1993),《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劉寧顏主編(1999),《臺灣史蹟源流》,臺北:臺灣書店。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台北:帕米爾出版社。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1985),《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雜誌出版。
辛旗著(2003),《時代悲情•文化變遷•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出版。
鄭曉云著(1992),《文化認同与文化變遷》,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2003),《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 》,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陳偉(1993),《島國文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王曉波編(1985),《台灣的殖民地傷痕 》,臺北縣:帕米爾出版社。
吳密察(1990),《臺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戴國煇(1985),《台灣史研究回顧與探索》,台北:遠流出版社。
古鴻廷、黃書林、顏清苓編(1999),《臺灣歷史與文化》,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林熊祥等撰(1954),《臺灣文化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彭懷恩(1987),《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林衡道述、洪錦福整理(1984),《臺灣一百位名人傳》,台北:正中書局。
胡友鳴,馬欣來(1998),《台灣文化》,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
林佩淳主編(1998),《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
王世慶著(2004),《臺灣史料論文集》,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莫光華著(2004),《臺灣本土文化論集》,臺北:雨天書局。
臺灣文化協進會編(1946-1950),《台灣文化》,臺北:臺灣文化協進會。
瞿海源,章英華主編(1986),《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宏(2001),《生命是一首澎湃的歌》,(台北:有容工作室)。
陳宏(2001),《群賢雅集》,(台北:有容工作室)。
于平(2002),《舞蹈欣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劉鳳學(1986),《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芭蕾分級檢定實驗演出》板橋: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舞蹈科編印。
蔣中正(1976),《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實踐出版社)。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1989年),台北:中華書局
大美大英百科全書(1991年),台北:光復書局
國立編譯館(2004),〈江口龍哉—張麗珠、富燦霞撰〉,《舞蹈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4),〈浪漫主義—李小華撰〉,《舞蹈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4),〈李彩娥—蔣嘯琴〉,《舞蹈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4),〈劉鳳學—李小華撰〉,《舞蹈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4),〈拼貼主義—李小華撰〉,《舞蹈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4),〈達克羅茲,愛彌兒—賈克—李小華撰〉,《舞蹈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
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下)(1984),(台北:正中書局)。
論文 (含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及學位問文)
李天民(1995),〈舞拓〉,《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雅萍(1995),〈見證歷史的舞蹈先驅—蔡瑞月〉,《臺灣舞蹈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麗珠(1995),〈烙印在半世紀軌道上的舞跡—記中國近代舞蹈巨擘劉鳳學〉,《臺灣舞蹈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趙綺芳(1995),〈南台灣的長青樹—李彩娥〉,《臺灣舞蹈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盧健英(1995),〈為中國文化而跳的臺灣舞蹈家—李淑芬〉,《臺灣舞蹈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玉秀(1995),〈台灣的表演舞蹈—光復前後〉,《臺灣舞蹈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楊杜煜(2003),《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趙綺芳(2004),〈南台灣舞蹈文化史—以李彩娥為例之初探〉,《李彩娥舞蹈學術研討會論文》,鄭炯明編,高雄:高雄市文化局。
胡民山(2004),〈春風作育化雨綿綿—台灣舞蹈發展的另一章〉,《李彩娥舞蹈學術研討會論文》,鄭炯明編,高雄:高雄市文化局。
中文期刊
郭水潭(1955),《音樂舞蹈運動專號》,第四卷第二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張中煖(1994年),〈原舞新貌~劉鳳學博士的新作《沉默的杵音》〉,《表演藝術》第23 期,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周素玲(1997),〈記述一段活歷史—舞蹈先驅蔡瑞月與李彩娥高峰會〉,《表演藝術》,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第58期。

洪仁威(2002),《一襟香袖話從頭-臺灣第一代舞蹈家》,(傳統藝術雙月刊9月第22期)。

林亞婷(1995),〈在地的星星—他們演出港都的舞台人生〉,《表演藝術雜誌》第30期,(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席慕德(2000年),〈美麗的遠景—期待「定目劇院」的成立〉,《表演藝術》,第91期,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李彩娥(1994),〈回顧來時路-李彩娥五十年舞蹈生涯〉,台北:臺灣舞蹈雜誌,第6期。

吳士宏 (1995),〈再談台灣舞蹈史研討會-座談會紀實〉,台北:臺灣舞蹈雜誌,第13期,頁9-12。

蘇倩蕙(1995),〈阿媽舞蹈家李彩娥11月過七十大壽〉,(台北:臺灣舞蹈雜誌),第14期。
林亞婷(1996),《劉鳳學的「星座誕生」—新古典舞團新作《黑洞》》,(台北:表演藝術,第47期),頁14-15。
康來新(1996),《邀文學起舞—劉鳳學的《曹丕與甄宓》,(台北:表演藝術,第42期),頁18-22。
陳雅萍(1996),《空間與肢體的書寫—評新古典舞團的《曹丕與甄宓》》,(台北:表演藝術,第44期),頁72-73。
陳珮真(1996),《舞步、身段與劉鳳學、魏海敏的對話》,(台北:表演藝術,第44期),頁54-59。
林亞婷(1995),《穩立於古今中外的舞蹈家—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台北:表演藝術,第36期),頁68-71。
張維文(1995),《讓音樂與肢體共舞—劉鳳學談新舞作《青春之歌》兼及卡爾•奧福的音樂創作理念》,(台北:表演藝術,第31期),頁4-7。
王墨林(1999),《你看到黃河?還是肉體?劉鳳學肉體死亡的悼念文》,(台北:表演藝術,第79期),頁10-11,34-38。
陳品秀(2002),《舞蹈與多媒體(上)、(下)》,(台北:表演藝術,第33期),頁10-12。
張中煖,〈原舞新貌~劉鳳學博士的新作《沉默的杵音》〉,《表演藝術》23 期(1994年9月),(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頁14-15。
王凌莉(2000),《獨行大漠展心境評新古典舞團的《大漠孤煙直》》,(台北:表演藝術,第91期),頁72-73。
陳雅萍(1995),《揭開劉鳳學的神秘面紗,評李小華的《劉鳳學訪談》》,(台北:表演藝術,第77期),頁90-91。
黃彩雲、黃文杰(2003),〈閱讀古根漢〉,《美育》第133期,台北:國立藝術教育館。

〈歷史年曆—台灣經驗四十年〉,(1991),歷史月刊雜誌社。
影音資料
劉鳳學(1992),《布蘭詩歌》(作品103),首演地點:台北市,國家戲劇院
劉鳳學(1996),《曹丕與甄宓 》(作品109),首演地點:台北市,國家戲劇院
劉鳳學(2000),《無尾熊與符號》(作品117)),首演地點:台北市,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邀舞—李彩娥舊作重現,《憶》、《母子鵝》、《觀世音》、《金蛇狂舞》、《明妃出塞》、《覓》、《台灣組曲—望春風、月夜愁、望你早歸》、《少女的祈禱》、《邀舞》、《黑之瞳》、《三潭印月》、演出地點: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演出日期:2004年7月8日
認識前輩藝術家—蜻蜓祖母李彩娥2004年7月,製作單位民視電視公司,」出版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網路資料
教育部(200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第五版網路版,網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dict/
demo1.nkhc.edu.tw/~t0015/history2.htm
www.taoism.org.hk/taoist-scriptures/major-scriptures/pg4-2-75a.htm
報紙
《聯合報》,1951年10月12日,版5

〈李彩娥赴大武營慰勞公演」,《聯合報》,1951年10月21日,版5

〈敬軍與助軍,有李彩娥女士領導之反共抗俄舞蹈〉,《聯合報》,1952年4月8日、1951年5月1日,版2

〈屏東縣婦女會舉行盛大勞軍晚會,名舞蹈家李彩娥參加演出〉,《聯合報》,1957年5月10日。

〈李彩娥舞蹈義演〉,《聯合報》,1957年9月23日,版6

〈李彩娥為盲人樂團籌募基金〉。《中央日報》,1961年10月2日。

〈民族舞運新方向〉,《聯合報》,1961年2月20日版3

〈民族舞賽的問題〉,《聯合報》,1961年3月24日版6

〈民族舞蹈式微-比賽無人參加〉,《聯合報》,1963年4月19日版7
蔡瑞月,〈台灣光復二十年感言 舞蹈 舞步二十年〉,《聯合報》,1965年10月25日,版11。
〈兒戲-有感於民族舞蹈〉,《聯合報》,1966年4月16日版14

桂務敏〈劉鳳學獨創現代舞〉,《聯合報》,1967年6月25日,版6。

〈民族舞蹈的發展方向-有感於世運中國文化節目的預演失敗〉,《聯合報》,1968年9月23日版2
劉鳳學(1973),〈老兵不死〉、〈囚〉、〈殉舞〉、〈從綠桌、回聲到超現代〉、〈流落他鄉〉、〈一代人傑(上)〉、〈一代人傑(下)〉、〈拓荒者 (上)〉、〈拓荒者(下) ,《自由談》,第24卷第1至6、8,10至12期。
〈提高民族舞蹈水準平時應作適當輔導〉,《聯合報》,1974年7月1日版9

〈六三年台灣區運動會今在高市隆重揭幕〉,《聯合報》,1974年10月26日版3

〈台灣區運動會昨天揭幕 蔣院長會中致詞強調我必能解救大陸同胞〉,《聯合報》,1974年10月27日版3

〈首屆台灣區運動會競技六天下午閉幕〉;1974年10月31日版3。

呂惠美〈舞蹈融入文學創新古典〉,《台灣時報》,1974年11月13日
楊明〈外在動作內在情懷和諧美妙交響詩〉,《中華日報》,1974年12月16日版6
〈民族舞賽揭開序幕-質的方面尚待提高,教育工作者分別提出改進意見〉,《聯合報》,1975年3月31日版9。

蔡德昌〈將帶給南部一股強烈震撼力〉,《台灣時報》,1978年11月16日
〈將帶給南部一股強烈震撼力〉,《台灣時報》,1978年11月16日
陳小君(1978),〈劉鳳學二十年的舞影展痕〉,《婦女雜誌》,1978年7月號。
〈舞蹈教育實驗班〉,《聯合報》,1981年8月03日版7。
〈七年一貫制舞蹈系〉,《聯合晚報》,1997年10月24日版7。
〈劉鳳學的舞蹈世界恢復古舞創造新舞〉《中央日報》1969年3月3日。
歌劇工作室1989年7月24日《民生報》版14文化新聞
歌劇工作室1989年6月20日《民生報》版14文化新聞

〈兩廳院歌劇工作室甄選學員錄取11人〉,《民生報》,1989年07月24日,版14。

〈歌劇工作室 立意紮實〉,《民生報》,1989年6月20日,版14。

盧建英(1999),《黃河舞評》,中國時報1999年8月15日版4。
〈與大師相唱和〉,《聯合報》,1993年2月22日,版18。

徐開塵,〈半世紀的腳步系列三之三—台灣舞蹈創作的回顧與前瞻〉,《民生報》1995年3月11日,版14。

〈舞蹈三耆宿一步一腳印—李彩娥、高棪、李淑芬〉,《聯合報》1995年3月4日,版35。

季季,〈阿嬤舞姬—李彩娥的點點滴滴〉,《中國時報》,2003年4月2日,版39。
〈台北舞蹈史回首空白四十年—民國四十九年後,文獻會首度召開舞蹈文獻座談會,重建大段遺落史料〉,《中國時報》2003年4月14日,版19。
〈許博允:談藝錄—文化的豐收與養成〉,《民生報》, 2006年3月30日,藝文版。
節目單
新古典舞團(2002),《新古典舞團/唐樂舞》,第三版,(台北:新古典舞團),頁,封面、頁37。
〈44年度民族舞蹈大競賽特刊〉《舞蹈的新方向》(台北:中華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
劉鳳學(1979),〈冪零群〉、《抽象與寫實》,(台北市:新古典舞團1977抽象與寫實演出節目冊,新古典舞團出版),頁3。
「認識前輩藝術家系列2」《歲月的舞跡—李彩娥舞蹈節》,邀舞—李彩娥舊作重現節目單2004年7月8日,頁34。
俞大綱 (1968),〈介紹劉鳳學女士舞蹈發表會〉,《傳統與創造》,台北:現代舞蹈研究中心,頁3。
演講
劉鳳學在台北市社教館講演:「從《冪零群》看城市舞台的前世今生」, 2003年4月26日下午14:30 。

「認識前輩藝術家系列2」《大師對談—李彩娥V.S.劉鳳學》, 2004年7月8日,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台灣大百科全書網路版之舞蹈執行暨推動計畫—南區座談會〉,2006年3月19日,台南市國家文學館。

〈追尋舞蹈先驅的足跡—台灣舞蹈專題演講系列〉,「認識劉鳳學」,主講人張麗珠,2006年5月4日下午2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綜合大樓4008。

〈追尋舞蹈先驅的足跡—台灣舞蹈專題演講系列〉,「李彩娥舞蹈理念與創作」,主講人李彩娥,2006年6月15日下午2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綜合大樓4008。
現場演出觀察
一、新古典舞團演出
1985年「國立藝專舞蹈科&美國加州大學UCLA舞團聯合演出」,《冪零群》,12月15日台北社教館、12月16台中中山堂
1991年11月7日《圓》、《檔案》、《冪零群》、《招魂》國家劇院
1992年11月13日《布蘭詩歌》國家劇院
1992「中國之美」系列(一)《皇帝破陣樂》、《投壺戲》、《漁歌子》、《雪祭》
1994年9月23日《沈默的杵音》國家劇院
1996年4月12日《曹丕與甄宓》、11月11日《《黑洞》國家劇院
1997年11月7日《灰瀾三重奏》國家劇院
1998年6月4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國家劇院
1999年5月1日《黃河》國家劇院
2000年《大漠孤煙直》國家劇院
2003年11月21日《皇帝破陣樂》、《胡飲酒》、《團亂旋》、《春鶯囀》、《蘇合香》國家劇院
2004年5月9日《曹丕與甄宓》國家劇院
2005年1月28日《拔頭》、《潑墨》、《春鶯囀》、《蘇合香》、
《團亂旋》台北市中山堂
2006年4月《布蘭詩歌》國家劇院
二、李彩娥舞團演出
2004年7月8日「邀舞—李彩娥舊作重現」,《憶》、《母子鵝》、《觀世音》、《金蛇狂舞》、《明妃出塞》、《覓》、《台灣組曲—望春風、月夜愁、望你早歸》、《少女的祈禱》、《邀舞》、《黑之瞳》、《三潭印月》,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
2006年3月19日,〈台灣大百科全書網路版之舞蹈執行暨推動計畫—南區座談會〉,《憶》,台南市國家文學館。
通訊訪問
94年3月31日訪問李彩娥。
研討會
尹曼娜(2004),〈台灣舞蹈寫作發展—以聯合報系1961年至1976年聯合知識庫資料考察台灣舞蹈寫作之發展〉,《2004國際表演藝術評論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2004年7月29至30日。


二、西文部分
Books
Preston-Dunlop, Valerie (1995). Dance Words: London: Harwood Academic.
Sylphs and Sirens (1992). Women and Danc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Square.
Williams, Patrick and Chrisman, Laura (1994).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New York: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North, Marion (1978II).Person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Movement, Estover: Macdonald and Evans Ltd.
Liu, Feng-Shueh(劉鳳學)(1986),A Documented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Chinese Ritual and Ceremonial Dance from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倫敦:拉邦舞蹈學院研究所博士論文)
Paul Atkinson &; Amanda Coffey(1998) ‘Analysing Documentary Realities’. In David Silverman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Lodon: SAGE.
Layson, June (1986). Methods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Dance. In Adshead, Janet &; Laysons, June (eds.) Dance History .London: Dance Books.
Thomas, Helen (1986). Dance , Modernity and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Robert Carft (1975), Nijinsky and “La Sacr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 April 15, 1976, Kirstein’s book by Alfred A. Knopt. New York.
Horst Koegler(1987),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1994),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 Colonial The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ancy Spector(2002), Editor Guggenheim Museum Collection A to Z, N.Y.
Laban, R. and Lawrence F.C. (1974) Effort, Economy of Human Effort, Second Edition, Macdonald &; Evans Ltd., London, UK.
Dell, Cecily (1977), 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 New York: Dance Notation Bureau. Inc., p.37.
Petra Fagerberg, Anna St&;aring;hl, Kristina H&;ouml;&;ouml;k (2003), Designing Gestures for Affective Input: An Analysis of Shape, Effort and Valence

News
Susanna Slool (2002),〈T’ang Courd Music and Dance〉,Attitude, New York: Dance Giant Steps, Inc.Vol.16 No.3, pp.14-15.
Anna Kisselgoff〈Modern Forms for Ancient Roots〉,《The Arts-Dance Review New York Times》,1993年9月13
Jennie Schulman〈New Concepts for Last Taiwan Dance〉,《DanceDiary》,1993年10月8-14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智偉(2001),《20世紀臺灣舞蹈之回顧》,台北:臺灣人文。
2. 趙玉玲(2004),〈舞蹈社會學初探〉,《臺灣舞蹈研究創刊號》台北:臺灣舞蹈學會
3. 曹永和(1981),〈中華民族的擴展與台灣的開發〉,《台灣史蹟源流》,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4. 江映碧(2001),《拉邦動作分析與紀錄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5. 洪仁威(2002),《一襟香袖話從頭-臺灣第一代舞蹈家》,(傳統藝術雙月刊9月第22期)。
6. 席慕德(2000年),〈美麗的遠景—期待「定目劇院」的成立〉,《表演藝術》,第91期,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7. 林亞婷(1996),《劉鳳學的「星座誕生」—新古典舞團新作《黑洞》》,(台北:表演藝術,第47期),頁14-15。
8. 康來新(1996),《邀文學起舞—劉鳳學的《曹丕與甄宓》,(台北:表演藝術,第42期),頁18-22。
9. 陳雅萍(1996),《空間與肢體的書寫—評新古典舞團的《曹丕與甄宓》》,(台北:表演藝術,第44期),頁72-73。
10. 陳珮真(1996),《舞步、身段與劉鳳學、魏海敏的對話》,(台北:表演藝術,第44期),頁54-59。
11. 林亞婷(1995),《穩立於古今中外的舞蹈家—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台北:表演藝術,第36期),頁68-71。
12. 張維文(1995),《讓音樂與肢體共舞—劉鳳學談新舞作《青春之歌》兼及卡爾•奧福的音樂創作理念》,(台北:表演藝術,第31期),頁4-7。
13. 王墨林(1999),《你看到黃河?還是肉體?劉鳳學肉體死亡的悼念文》,(台北:表演藝術,第79期),頁10-11,34-38。
14. 王凌莉(2000),《獨行大漠展心境評新古典舞團的《大漠孤煙直》》,(台北:表演藝術,第91期),頁72-73。
15. 陳雅萍(1995),《揭開劉鳳學的神秘面紗,評李小華的《劉鳳學訪談》》,(台北:表演藝術,第77期),頁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