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02: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筠舒
研究生(外文):Yun-Su Huang
論文名稱:1945年以後的臺北酒廠---華山文化園區的形成與變遷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of Huashan Culture Park since 1945
指導教授:王惠君王惠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ei-jun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系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台北酒廠華山文化園區再利用都市發展
外文關鍵詞:Taipei WineryHwa Shun Culture Parkreuseurban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6
  • 點閱點閱:35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3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戰後,台北酒廠歷經生產的輝煌時期,直至因政府政策、都市發展、社會變遷、環保考量等種種因素最後導致遷廠,遷廠後因都市計畫的不明,使得公民力量的進入,讓閒置中的台北酒廠轉化成為在臺灣為一重要的藝文空間,並成為現今的中央藝文公園內的華山文化園區,扮演臺北市東西軸帶串連的重要節點。本研究主要討論酒廠生產閒置時期、再利用時期至今,台北酒廠沒落以及華山文化園區形成的過程,並且分為歷史、空間、都市發展三個主軸為探討方向。
主要以文獻蒐集、訪談、田野調查的方式,歸納分析生產變遷過程,並解析遷廠與閒置原因,再者探討再利用時期不同營運單位的營運模式對於整體發展的影響。經由歷史的分析後,找尋空間發展脈絡,酒廠時期因產業建築以機能為首要考量,所以主要探討生產硬體空間改變的原因,以及再利用時期因管理單位僅有空間使用權的情況下,營運方向對於空間使用的影響與變遷。最後以整體都市環境分析華山文化園區在整體區域上所扮演的角色,與在都市計畫的變遷下,所導致的整體發展結果。另外並討論在整體形成與過程間,官方力量帶給華山文化園區的影響。
After the War World Ⅱ, the Taipei winery had a splendid time until it was moved due to government policy, urban development, sociological transform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Because the urban planning was unclear, the citizen decided to make the Taipei winery an important artist gallery. Today it became a part of the Central Arts Park, where is an important node of western and eastern connection in Taipei.
The topic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which considers to history, space, and urban planning in order to study the transition of the manufacture production to abundance and adaptation of Taipei winery.
By looking at the past manufacture data, it analyzes various reasons for the relocation of the winery.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
From historic analysis, it searches the context of spatial development. Because function is the main consideration in an influence of manufacture model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During adaptive process, administers only has the right of spatial usage. It then becomes crucial to discuss the operational direction in relationship to spatial usage.
With the general urban development, it further investigates the parks distinctive character within the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It will also analyze the governmental manipulation to the over all formation and process of the Hwa Shun Culture Park.
目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謝誌 Ⅲ
目錄 Ⅴ
圖目錄 Ⅵ
表目錄 Ⅸ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架構 1-3
第四節 文獻回顧 1-6

第二章 華山文化園區使用歷程
第一節 台北酒廠成為華山文化園區的轉變過程 2-1
2-1-1 臺北酒廠的演變 2-1
2-1-2 閒置時期 2-15
2-1-3 小結 2-19

第二節 再利用後營運單位管理模式與理念的變遷 2-21
2-2-1 華山藝文特區時期—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2-21
2-2-2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時期—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 2-25
2-2-3 華山文化園區---華山文化園區行政管理中心 2-28
2-2-4 小結 2-29

第三章 華山文化園區空間使用變遷
第一節台北酒廠時期配置與空間變遷 3-1
3-1-1 日治末期 3-1
3-1-2 光復初期(民國34年~民國40年) 3-2
3-1-3 開發生產期(民國40年~民國60年) 3-4
3-1-4 停滯與遷廠期(民國60年~民國76年) 3-8
3-1-5 遷廠後時期(民國76年~民國86年) 3-13
3-1-6 小結 3-17

第二節 再利用時期空間使用歷程與藝術活動關係 3-19
3-2-1 華山藝文特區時期—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3-19
3-2-2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時期—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 3-29
3-2-3 華山文化園區---華山文化園區行政管理中心 3-32
3-2-4 小結 3-33

第四章 華山地區都市發展歷程
第一節酒廠時期周圍都市發展變遷 4-1
4-1-1 日治時期的樺山町 4-1
4-1-2 戰後初期台北酒廠周圍環境變遷 4-5
4-1-3 小結 4-6

第二節 由都市計畫發展看戰後華山地區變遷 4-7
4-2-1 1970~1980年(民國59~69年) 4-8
4-2-2 1980~1990年(民國69~79年) 4-12
4-2-3 1990~2000年(民國79~89年) 4-18
4-2-4 2000年~迄今 4-20
4-2-5 小結 4-24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結論 5-1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5-10
參考書目 5-11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范雅鈞
2005,《尋酒香訪酒鄉》,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編,
1997,《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誌》,臺北市,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林鍬、黃瑞茂,
2002,《華山藝文特區建築環境暨使用需求調查總結報告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編,
1992,《台北市都市計畫參考圖集》,臺北市,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編
2001,《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計畫書》,臺北市,中華民國藝術環境改造協會,無出版
2002《華山年鑑1999-2001》,臺北市,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橘園國際藝術策展股份有限公司編
2004,《華山創意文化園區九十三年成果報告書》,無出版
王惠君
2006,《臺北市定古蹟華山創意文化園區高塔區、烏梅酒廠、煙囪修復工程施工紀錄報告書》,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
1988,《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公共建設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8,《臺北市志卷六經濟志交通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淑清編
1952,《臺北市街路史》,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正祥著
1985,《臺北市誌》,臺北市,南天書局


【論文類】
陳嘉萍
2001,《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論
林宏政
1997,《公地再利用與都市轉化-臺北市個案》,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陳嘉萍
2001,《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論
張瑞峰
2004,《空間再生與觀眾互動:博物館學的觀點》,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碩論
郭子瑩
2004,《日治時期台北酒工場建築之形成與變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陳欽河
2002,《華山藝文特區活動形塑場所精神關係之探討》,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劉雯婷
2004,《華山藝文特區之藝文生態及社會關係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論
【報紙雜誌類】
祈止戈
1997.6.3,《當地里長反對 風水景觀欠佳 張景森 台北酒廠 不適合立法院》,中國時報
蘇嘉俐
1997.6.24《機關用地 不得建停車場》,中國時報
洪茗馨
1998.5.15,《台北酒廠舊址 擬列古蹟 民政局率學者鑑定 若通過立院遷建案將生變》中國時報
王墨林
2002,《後華山的心理地理學》,空間重塑簡訊(四)—空間性創作,中華民國藝術環境改造協會
石隆盛
2000,《華山藝文特區跨界藝術的經營與挑戰》,藝術99專輯3—閒置空間新造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政府公報類】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統計室
1948,《臺灣省菸酒事業概況》,臺北市,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1954-1972,《臺灣省菸酒事業統計年報》,台北市,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1973-1990,《臺灣省菸酒事業統計年報》,台北市,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交通部
1991,《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交通建設部分—鐵路建設(民國八十一年至民國八十八年)》,臺北市,交通部

【公文檔案類】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公文,公文字號:七六公財字第三一八六0號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公文,公文字號:七七公財字第四二五七六號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公文,公文字號:七六公財字第三一七六六號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1991,《台北酒廠遷廠後舊址土地處分執行報告》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公文,公文字號:七六公財字第三一八六0號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課,1991.6,《華山附近地區都市計畫案簡報資料》

【網路資料】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計畫整合查詢系統http://www.budwebgis.tcg.gov.tw/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網站,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2.htm
新臺灣藝文之星網站,http://www.cca.gov.tw/cforum/culture_meeting4/culture_meeting4.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