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7: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文志
研究生(外文):Wen-chih Huang
論文名稱: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解釋-以實務見解之演繹為中心
指導教授:姚志明姚志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ming Ja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碩士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8
中文關鍵詞:一般交易條款定型化契約定型化契約條款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解釋
外文關鍵詞:Allgemeinen GeschäftsbedingungenAGBGAGB-Gesetz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16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3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產業革命發生後,由於科技的快速進步,導致產品及服務不論在種類與數量上均大量增加,再加上大眾傳播媒體的發達與國際貿易的興盛,各種行銷方法及管道不斷推陳出新,從而形成一個大量生產、大量銷售、大量消費的社會。消費者處於此種環境中,往往容易在龐大的消費資訊中迷失,無法從事公平合理的消費行為,甚至由於危險商品與服務的充斥市面,使消費者的生命、身體、健康、財產等暴露在不可預知的危險中。其次,因為人人都是消費者,故消費者被害事件之發生,已不是個別消費者之問題,而是整體消費者之問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確保消費者之生命、身體、健康、財產之安全,維護交易公平,因而發動了消費者保護運動,促使政府透過立法、司法與行政措施,來保護消費者應有的權益。
消費者保護的問題,在產業革命後即已發生而逐漸嚴重,惟並未為國際社會所重視。因此,消費者保護工作,雖然在歐美先進國家已經進行了百多年,但真正受到國際間各國政府的重視並且有系統的加以推動,一般認為是始自西元一九六二年三月十五日美國總統甘迺迪提出「保護消費者權益致國會特別咨文」(Special Message to The Congress on Protectiong The Consumer Interest)。甘迺迪總統在該咨文中明白揭示消費者有四大基本權利:求安全的權利(the right to safety)、明瞭事實真相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informed)、選擇的權利(the right to choose)以及意見受尊重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heard),並認為政府負有採取各種措施及推動各種立法以保護消費者四大權利之職責。此四大權利再加上一九六九年美國統統尼克森所提出之政府應強化消費者受害求償的權利(the right to redress),乃構成了消費者五大基本權利。
美國甘迺迪總統於一九六二年發表上開咨文後,不僅促成美國政府全面積極推動消費者保護工作,也促使其他各國因此開始重視消費者保護問題。我國於八十三年一月十一日三讀通過並經總統公佈施行,為我國消費者保護開闢一新的里程碑,我國自此即正式進入消費者保護法時期。
消費者保護法的立法目的,固在保證消費者權益,但事實上也具有社會政策與經濟政策的使命。其不但對消費關係加以合理的規範,並對企業經營者經營活動的責任範圍予以界定,是一攸關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互動,以及國民消費生活安全與公平的根本大法。未來,由於消費者保護法的落實執行,將不但使消費者應有權益能獲得合理的保障,也能帶動商品與服務品質的提升,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定型化契約是私法自治、契約自治的極致表現,卻也是契約自治原則濫用的典型表現,對契約自由原則之規制(內容控制),初始雖不是針對定型化契約而來,但在操作上多是針對定型化契約,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就定型化契約之規制,除一般規定(民法第七十一條、七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項)外,尚有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一條至十七條及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之一,自民國八十三年頒佈消費者保護法、九十二年再次修正及八十八年通過民法債編修正案,公布第二百四十七條之一(定型化契約),經過十二年學者的爭辯、討論,從意見紛歧到意見相一致;對法條從陌生探索到熟捻、操作、運用,這一路來實務一直跟者學者的腳步,亦步亦趨發展著實務的見解。
本文希望能藉著歸納實務見解,再加以分析演繹,期望能導出實務在操作消費者保護法及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之一時,其所持之推理依據(判決理由),理出一個適用法條之準則。如此不僅可以了解實務與學說的差距,亦可使法院在面對類型眾多、利益錯雜的個案時,便於正確的解釋法條及妥適的適用法條。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定型化契約之意義 9
第一節 契約自由原則與契約正義 9
第一項 契約自由之沿革 9
第二項 契約自由在私法上之角色與定位 10
第三項 小結 11
第二節 定型化契約之角色與功能 12
第一項 定型化契約之意義 12
第二項 定型化契約之功能 17
第三項 定型化契約之流弊 18
第四項 小結 20
第三節 定型化契約之認定 20
第一項 契約當事人一方提出 20
第二項 擬與多數人交易之用 22
第三項 附合性 23
第四項 小結 23
第四節 定型化契約之性質 24
第三章 定型化契約條款 27
第一節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意義於立法例之演進 27
第二節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功能與流弊 29
第三節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認定 30
第一項 定型化契約條款認定之基準 30
第四節 定型化契約條款與個別磋商條款 56
第一項 個別磋商條款之意義 56
第二項 個別磋商條款之認定 56
第三項 個別磋商條款之效力 57
第四項 爭議問題研究 58
第五項 小結 61
第五節 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與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之一之糾纏 62
第一項 前言 62
第二項 民法與消費者保護法之適用範圍-以定型化契約為中心 85
第三項 民法與消費者保護法之競合關係 87
第四項 小結 90
第四章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內容控制 92
第一節 前言 92
第二節 內容控制的途徑 93
第一項 立法控制 93
第二項 行政控制 95
第三項 司法控制 100
第四項 其他 101
第五項 小結 102
第三節 司法控制之判斷標準 102
第一項 前言 102
第二項 公序良俗 103
第三項 誠實信用原則 112
第四項 權利濫用 121
第五項 給付顯失公平 129
第六項 小結 135
第四節 內容控制之效力 137
第一項 前言 137
第二項 違誤之效力類型 137
第三項 定型化契約條款違誤法律規定對契約影響之範圍 140
第四項 定型化契約條款無效不構成契約內容後之處置(契約漏洞之補充) 143
第五項 小結 147
第五節 小結 148
第五章 就定型化契約條款之內容控制論定型化契約條款之適用 150
第一節 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之一之探討 150
第一項 前言 150
第二項 顯失公平之意涵 150
第三項 推定類型 151
第四項 實務見解 152
第五項 小結 154
第二節 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之探討 155
第一項 前言 155
第二項 要件 156
第三項 顯失公平之推定 158
第四項 爭議問題研究 174
第五項 小結 177
第六章 實務對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於個案表示見解之演繹 179
第一節 案例檢討 179
第一項 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第一項 179
第二項 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第二項 192
第七章 結論 207
參考文獻 211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按姓氏筆劃排列)
1.、王澤鑑教授,債法原理(第一冊), 2003年10月七版。
5、王澤鑑,民法總則,2001年2月四版。
6、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1999年10月。
王澤鑑,消費者的基本權利與消費者的保護,收於氏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1994年10月
2、王澤鑑,定型化旅行契約的司法控制,收於氏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七),1998年9月。
7、王傳芬,網路交易法律錦囊,2000年10月。
8、史尚寬,債法總論,民國79年8月。
9、史尚寬,民法總論,民國79年8月。
10、朱柏松,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解釋及其效力之論斷,消費者保護法施行五週年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民國88年1月9日。
11、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1998年
12、朱柏松,台灣和日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範之比較研究,收於,私法學之傳統與現代(上)-林誠二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4年2月。
13、台大法律學研究所編譯,德國民法,1965年25月。
14、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2001年10月。
1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2001年2月
16、邱聰智,民法研究(一),2002,二版。
17、邱聰智,民法總則(上),2005初版。
18、李鐘範,契約法思想之趨勢,收於民法債編論文選輯,鄭玉波主編,民國73年7月初版。
19、李伸一,消費者保護法論,民國84年4月。
20、何孝元,民法總則,民國82年8月。
21、何孝元,誠實信用原則與衡平法,66年3月再版。
22、沐芮,民法法律行為理論之全部,2002初版。
23、林益山,消費者保護法,88年二版。
24、林益山,商品責任及保險與消費者保護,民國78年8月。
25、林誠二,民法理論與問題研究,1991年7月。
26、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上),民國83年11月。
27、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下),民國84年1月。
28、范建得,消費者保護法-基礎理論,1999初版
29、馬維麟,民法債編註釋書(一),1997年6月。
30、馬維麟,民法債編註釋書(二),1997年7月。
31、洪遜欣,中國民法總則,民國86年10月修訂五版。
32、施啟陽,民法總則,2003年8月。
33、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隨附義務之研究,2003年2月初版。
姚志明,消費爭議與民法及消保法適用之問題-以商品買賣責任為例,收於消費者保護法制論文集,楊美玲主編,民國93年7月,68頁。
34、徐立德,消費者保護理念與展望,民國86年8月。
35、消費者保護法彙編,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民國93年11月。
36、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民國89年9月。
37、孫森焱,公序良俗與誠信原則,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楊與齡主編,民國87年10月初版。
38、39、陳自強,民法講義Ⅰ-契約之成立與生效,2002年3月一版。
40、陳洸岳,動機與違背公序良俗之約定,收於民法總則實例問題分析,楊與齡主編,民國90年5月初版。
41、陳鈨雄,民法總則新論,民國71年3月。
42、馮震宇、姜志俊、謝穎清、姜炳俊等四人合著,消費者保護法解讀,2000年,一版。
43、黃立,民法債編總論,2002年9月,二版
44、黃立,民法總則,2001年2月
45、黃立,違反審閱期間之效力,收於消費者保護法制論文集,楊美玲主編,2004年7月。
46、黃村力,民法總則新論,民國83年3月初版。
47、黃茂榮,民法總則(判解實例),1993年9月三版。
48、黃越欽,新勞動法,2000年7月,
49、曾世雄,民法總則的現在與未來,1993年。
50、趙萬一,民法的理論分析,2005年5月初版。
51、詹森林,民法實例與判決研究,1998年。
詹森林,民法第一一三條與其他規定之競合關係,收於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二),2003年。
52、詹森林,定型化契約之基本概念及其效力之規範-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之分析,收於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2003年9月。
詹森林,定型化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信用卡為例,收於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2003年9月。
詹森林,消費者保護法與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收於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2003年9月。
詹森林,消費者保護法對法人之適用問題,收於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2003年9月。
53、詹森林、馮震宇、林明珠,消費者保護法問答資料,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2005年。
55、楊淑文,預售屋交易契約之法律關係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收於氏著,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1999年5月。
楊淑文,消費者保護法關於定型化契約規定在實務上之適用與評析,收於氏著,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1999年5月。
56、粱慧星,民法解釋學,1999年8月。
57、劉清景,債編總論逐條整理,2000年3月。
58、劉宗榮,定型化約款之訂入契約,收於氏著,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民國82年9月。
劉宗榮,定型化約款之規制,收於氏著,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民國82年9月。
劉宗榮,免責約款之解釋-以定型化契約為中心,收於氏著,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民國82年9月。
劉宗榮,論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之一修正草案,收於氏著,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民國82年9月。
61、劉春堂,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法,民國89年11月。
62、劉春堂,民法債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2001年9月
63、劉春堂,一般契約條款之解釋,收於氏著,民商法論集(一),1985年8月。
64、劉春堂,判解民法債編通則,民國89年1月
65、劉得寬,民法總則,民國85年6月。
66、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民國74年9月十版
67、鄭玉波,民法總則,民國74年9月三版
68、鄭玉波,民法判解輯要,民國81年4月三版。
69、戴修瓚,民法債編總論,1993年1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1995年9月。
72、蘇明詩,契約自由與契約社會化,收於民法債編論文選輯,鄭玉波主編, 73年7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按年份排列)
蘇明詩,契約自由與契約社會化,法學叢刊8卷1期,民國52年1月。
劉宗榮,定型化契約條款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4卷2期,1974年3月。
2、黃越欽,論附合契約,政大法學評論,第16期,民國66年,29-91頁。
3、藍瀛芳,法國法上的附合契約與定型契約,輔仁學誌,第9期,法國69年。
4、劉得寬,定型化契約檢討座談會,法治學刊八期,民國70年12月。
5、林榮耀,附合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令月刊,第33卷1期,1982年1月。
8、徐慧怡,定型化契約條款解釋之研究,中興法學第22期,中興法學編譯委員會,民國75年3月。
9、
10、洪俊誠,附合契約之研究,司法官訓練所,學員論文選集,第28期,民國81年2月。
11、藍瀛芳譯,聯邦德國私法的演進, 輔仁法學第8期,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2年11月。
12、詹森林,定型化契約之基本研究及其效力之規範─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之分析,法學叢刊,158期,40卷2期,1995年4月。
13、詹森林,信用卡定型化保證條款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8期,1995年12月。
劉春堂,德國一般交易條款規制法,收於消費者保護研究第二輯,劉春堂主編,民國85年1月。
14、詹森林,定型化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信用卡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1期,1996年3月。
15、劉宗榮,定型化契約與保險契約,保險專刊,第三輯,民國85年3月。
16、李昭碧,論消費者保護法中定型化契約之解釋與適用-從契約自由原則之演進談起,警學叢刊,27卷3期,民國85年11月217-232。
柴松林,消費者主義發展的新方向,收於消費者保護研究,第一輯,劉春堂主編,民國84年6月。
劉宗榮,定型化契約,消費者保護法專案研究實錄,劉春堂主編,民國1997年6月。
邱聰智,商品責任,收於消費者保護法專案研究實錄,劉春堂主編,1997年6月。
17、「消費者權利之保護」學術研討會記錄,全國律師雜誌,第2卷4期,民國87年4月。
18、馮震宇,線上定型化契約有效嗎?貿易雜誌,第14期,1998年10月。
19、楊淑文,預售屋交易契約之法律性質及其相關法律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57期,1997年6月。
19、謝銘洋,評「消費者保護法與預售屋定型化契約」,台大法學論叢,27卷4期,87年7月。
22、詹森林,消費者保護法與預售屋定型化契約,台大法學論叢,台大法學論叢,27卷4期,87年7月。
20、消費者保護法判決函示彙編(一),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民國87年12月。
21、朱柏松,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解釋及其效力之論斷,最高法院民國八十四年台上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評釋,消費者保護法施行五週年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1999年1月。
20、朱柏松,民法定型化契約規範之適用與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21、劉春堂,論定型化契約,華南金融季刊,第8期,民國88年12月。
22、消費者保護法專案研究實錄第二輯,劉春堂主編,1999年。
23、楊淑文,信用卡之冒用風險與舉證責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期,2000年3月。
24、林誠二,再論誠實信用原則與權利濫用禁止原則之機能-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二八一九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2期,2001年5月。
25、消費者保護法判決函示彙編(四),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民國91年12月。
26、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最高法院九○年度台上字第七○九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36期,2002年7月。
27、戴志傑,論消費者保護法之定型化契約-以保證契約為中心,法學評論,第68卷,第7∼9期合刊,民國91年9月。
28、詹森林,消費者保護法之定型化契約最新實務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29、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30、消費者保護法專案研究實錄,第三輯,劉春堂主編,2002年。
戴志傑,定型化契約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以我國消費者保護法為中心,收於消費者保護研究,第八輯,劉春堂主編,民國92年3月。
戴志傑,網路交易與信用卡定型化契約之法律問題-評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七年簡上字第四一九號判決,收於消費者保護研究,第八輯,劉春堂主編,民國92年3月。
31、李洙德,定型化契約之「適用」於勞動契約-兼評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一年度勞訴字第一二九號判決,法令月刊,第54卷第2期,民國92年4月。
32、曾品傑,論消費者之概念-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2003年8月。
34、消費者保護法判決函示彙編(五),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民國92年10月。
35、杜怡靜,日本消費者契約法對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啟示與影響,銘傳大學法學論叢,民國92年11月。
36、曾品傑,論消費者保護法之定型化契約規定對非消費關係之適用(上)-最高法院四則相關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3期,2003年12月。
37、曾品傑,論消費者保護法之定型化契約規定對非消費關係之適用(下)-最高法院四則相關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4期,2004年1月,151-172頁。
38、黃立,消保法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一),月旦法學教室,第15期,民國93年1月。
39、黃立,消保法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二),月旦法學教室,第16期,民國93年2月。
40、詹森林,定型化契約條款效力之規範,律師雜誌,第293期,民國93年2月。
41、陳信至,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消費者保護相關議題探討(上),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
42、林易典,德國民法典新舊法部分譯文,月旦法學雜誌,99期,2003年8月。
42、陳信至,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消費者保護相關議題探討(下),萬國法律,第137期,2004年10月。
43、消費者保護法專案研究實錄第四輯,楊美玲主編,2005年。
44、消費者保護法判決函示彙編(六),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民國94年11月。
(三)學位論文(按姓氏筆劃排列)
1、王秀鳳,論定型化契約之免責條款,東吳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2、石娟娟,論民法定型化契約規範之適用,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3、司維瑄,信用卡定型化契約條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
4、李洙德,定型化勞動契約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0年9月。
5、林志輝,消費契約之安全確保與公平維護-以消費者保護法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6、吳依真,最高法院預售屋交易糾紛判決之類型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7、姜宜君,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8、徐慧怡,定型化契約條款解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9、陶德斌,定型化契約條款與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定型化契約條款內容控制上之功能與效力,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7月。
10、陳彥希,契約法之經濟分析,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3年7月。
11、張志朋,論我國商品責任之請求權主體-消費者與第三人區別之必要性與正當性?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2、張正雄,網路購物契約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3、葉啟洲,論保險契約之內容控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
14、葉淑婉,信用卡冒用風險責任分攤之探討,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5、粘毅群,從定型化契約的觀點論工作規則,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8年。
16、絲鈺雲,銀行定型化保證契約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7、馮志源,特約條款之法律性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6年。
18、劉宗榮,台灣地區定型化契約條款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7月。
19、廖建男,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行政規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7年6月。
20、薛雅之,消費者保護法與民法相關問題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21、賴淑銘,健身房(體適能中心)定型化契約條款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二、外國文獻(依日文、德文、英文及字母排序)
(一)日文
1、石原全,約款法の基礎理論,一橋大學法學部研究叢書,有斐閣初版,1995年。
2、石井照久,普通契約條款(一),法學協會雜誌,第55卷第十號。
3、米谷隆三,約款法の理論,有斐閣初版,1970年。
4、我妻榮,新訂民法總則,岩波書店,昭和45年6月。
(二)德文
1、Gerrick v. Hoyningen-Huene,Die Inhaltskontrolle nach § 9 AGB-Gesetz,Heidelberg 1991.
2、Ulrich Huebner,Allgemeine Versicherungsbedingungen und AGB- Gesetz,3.Aufl.,Koeln 1989.
3、Wolf / Horn / Lindacher,AGB- Gesetz,Muenchen 1984.
(三)英文
1、Sinai Deutch,Unfair Contracts,D.C. Heath and Company,19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黃越欽,論附合契約,政大法學評論,第16期,民國66年,29-91頁。
2. 14、詹森林,定型化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信用卡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1期,1996年3月。
3. 8、徐慧怡,定型化契約條款解釋之研究,中興法學第22期,中興法學編譯委員會,民國75年3月。
4. 5、林榮耀,附合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令月刊,第33卷1期,1982年1月。
5. 4、劉得寬,定型化契約檢討座談會,法治學刊八期,民國70年12月。
6. 15、劉宗榮,定型化契約與保險契約,保險專刊,第三輯,民國85年3月。
7. 蘇明詩,契約自由與契約社會化,法學叢刊8卷1期,民國52年1月。
8. 18、馮震宇,線上定型化契約有效嗎?貿易雜誌,第14期,1998年10月。
9. 19、楊淑文,預售屋交易契約之法律性質及其相關法律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57期,1997年6月。
10. 20、朱柏松,民法定型化契約規範之適用與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11. 28、詹森林,消費者保護法之定型化契約最新實務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12. 29、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13. 31、李洙德,定型化契約之「適用」於勞動契約-兼評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一年度勞訴字第一二九號判決,法令月刊,第54卷第2期,民國92年4月。
14. 35、杜怡靜,日本消費者契約法對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啟示與影響,銘傳大學法學論叢,民國92年11月。
15. 41、陳信至,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消費者保護相關議題探討(上),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