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01:0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許英毅
研究生(外文):
Ying-Yi Shyu
論文名稱:
公共建築物更新流程架構系統之探討「以文教設施類為主」─以參與高雄公共建築更新經驗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Study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Building Renewal Process “Mainly on Educ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Projects”– with the example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Kaohsiung public projects
指導教授:
黃世孟
指導教授(外文):
nonoe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
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公共建築
、
專業者
外文關鍵詞:
Public Building
、
Designer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248
評分:
下載:72
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務單位執行者與設計專業者的不同角色,在面對希望共同營造良好的空間目標下,因不同的價值考量與不同思維的兩端關係中,於面臨時間壓力下執行更新工程過程,以實證演練記錄,探討其作業流程中產生之問題,作為日後國內在參與公共建築再造設計過程辨證上的參考比對。
本研究係針對筆者近年實際參與之五個公共建築的改造案例過程中予與詳載,並從中尋求其潛藏的實質影響因素。同時在公共建築更新執行的反省上,不論是從制度面、法規或是結構安全等實質面向檢討起,都期望有再行整合理性思考的必要性。在更新案執行過程中的參與者包含:公務單位執行者、使用單位與設計專業者各持己見的考量下,於實現的目標過程中所透露的訊息,亦將是影響整個規劃過程的因子,並希望藉此強調本論述中設計者的「創造性主體」。
本研究內容共分為三個主要部份:(1)研究各更新案例執行前之脈絡彙整(2)分析歸納研究各個案例執行過程問題產生因素(3)建立更新流程及問題影響因子之解決建議。
在研究五個更新案例後從中歸納出空間使用評估與結構體使用評估為公共建築物更新時之主要考量因素;經由各案例流程評估後彙整出建議理想之更新流程架構系統如下:1、開始取得更新案。2、著手對現況之調查分析。3、對設施劣化之診斷。即是判斷結構之安全評估。4、機能設定。即是對空間之使用評估。5、更新之主要計劃。即是改善方式與項目。6、設計。即是手法與模式之建立操作。7、施工計劃。8、施工。即是工程工法之運用。9、維護管理。即是延續公有建築之生命以創造永續之精神。而建立起設計者正確之更新流程之執行以明確而有效率執行方案亦是本研究之最大期許。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rying to sort out the issues between the governmental client and professional designer, during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renewal projects within limited time schedule. These two parties both have same objective of creating a friendly man-made environment, yet they are in different shoes. Therefore various consideration and judgment of values, and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causes the issues. The method is to record my own practical experiences. Wish this study could dedicate as a reference to similar debates on domestic public reform projects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detailed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five public building reformation projects, which I was deeply involved in recent years, and is trying to find the substantial factors to affect the process. However, in the review of the execution aspect, I personally hopes there could be more rational thinking and somehow re-consolidate from the spectra of public policies, codes, and structural safeties. The participants within the process include: in charge officers from government sector (client), users, and professional designers. Each party has it’s own opinions and statements. The information revealed from each party during the project execution maybe the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overall planning process. I also would like to stress the designer’s “Subjectivity of Creativity” within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chief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1) Data collection of each project and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se data. (2) Analysis and study the factors that cause problems during project execution. (3) Suggestions on creating renewal process and resolving problems causing factors.
After study these five renewal projects, I concluded that “ Spac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and “ Structur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are the two main considered factors during public building renewal proces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each project’s process, I also summarized my suggested ideal structure of renewal process: 1. Obtaining the renewal project. 2. Starting the survey of existing site conditions. 3. Diagnosing the deteriorating facilities – the structural safety evaluation. 4. Determining functionality – to evaluate space utilization. 5. Primary renewal plans –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items for improvement. 6. Design – methodology and setting up patterns. 7. Construction plans. 8. Construction – utilization of prop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9.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 prolong the life of public buildings to largely achieve sustainability. The greatest attempt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proper and suitable process for designers to follow, so that the renewal projects could proceed precisely and efficiently.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 誌…………………………………………………………………………………Ⅲ
目 錄…………………………………………………………………………………Ⅳ
表 目 錄…………………………………………………………………………………Ⅵ
圖 目 錄…………………………………………………………………………………Ⅵ
第一章 緒 論
1-1 緣起—背景、動機、目的……………………………………………1-1
1-2 研究範疇-對象、範疇、定義………………………………………1-3
1-3 研究方法-論點、方法………………………………………………1-4
1-4 架構與流程……………………………………………………………1-8
第二章 國內外公共建築評估指標發展概況
2-1 公共建築更新再利用相關研究文獻及觀點…………………………2-1
2-2 公共建築物更新評估方法分析………………………………………2-32
2-3 公共建築物評估更新再利用為經營的觀點…………………………2-35
2-4 小結……………………………………………………………………2-36
第三章 公共建築物更新規劃觀點
3-1 舊有公共建築更新規劃之困境…………………………………… 3-1
3-2 相關法令探討研究………………………………………………… 3-1
3-3 公有建築更新流程架構系統……………………………………… 3-12
3-4 小結………………………………………………………………… 3-16
第四章 公共建築物更新流程之案例模擬演練-以參與高雄公共建築更新經驗為例
4-1 案例選定因素分析………………………………………………… 4-1
4-2 高雄縣鳳山市中心圖書館………………………………………… 4-1
4-3 高雄縣鳳山市地方文化館………………………………………… 4-7
4-4 高雄縣彌陀鄉圖書館……………………………………………… 4-12
4-5 高雄市監理處辦公室更新工程…………………………………… 4-17
4-6 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辦公室更新工程………………………… 4-22
第五章 案例模擬之歸納評估
5-1 各案例綜合評估…………………………………………………… 5-1
5-2 各案例更新流程問題之演練……………………………………… 5-6
5-3 各案例更新流程架構系統之探討與建構………………………….5-12
5-4 小結………………………………………………………………….5-1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1
6-2 建議…………………………………………………………………… 6-3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一 高雄縣鳳山市中心圖書館相關圖說………………………………………附-1
附錄二 高雄縣鳳山市地方文化館相關圖說………………………………………附-4
附錄三 高雄縣彌陀鄉圖書館相關圖說……………………………………………附-5
附錄四 高雄市監理處辦公室相關圖說……………………………………………附-6
附錄五 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辦公室相關圖說…………………………………附-7
附錄六 高雄縣鳳山市中心圖書館相關現況照片…………………………………附-8
附錄七 高雄縣鳳山市地方文化館相關現況照片…………………………………附-10
附錄八 高雄縣彌陀鄉圖書館相關現況照片………………………………………附-11
附錄九 高雄市監理處辦公室相關現況照片………………………………………附-14
附錄十 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辦公室相關現況照片……………………………附-16
附錄十一 更新案例相關基本資料及訪談人士…………………………………… 附-19
附錄十二 專家訪談問卷…………………………………………………………… 附-20
個人經歷……………………………………………………………………………… 附-36
表 目 錄
表2-1-1 永續發展的定義一覽表……………………………………………………2-2
表3-2-1 公共建築物更新相關法規彙整表…………………………………………3-3
表5-1-1 各案例綜合性評估表………………………………………………………5-1
表5-1-2 各案例空間之面積比較表…………………………………………………5-4
圖 目 錄
圖1-3-1 公共建築更新論述實質內容關係圖………………………………………1-4
圖1-3-2 參與觀察的實質內容………………………………………………………1-5
圖1-4-1 研究架構流程圖……………………………………………………………1-8
圖3-3-1 公共建築物更新評估流程架構系統………………………………………3-15
圖5-3-1 理想之更新關係圖…………………………………………………………5-13
圖6-1-1 更新作業之流程與注意事項………………………………………………6-2
中文文獻
1、王偉光,2003,<對於台灣過度開發之容積探討置入與抽取之建物更新策略>,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P82-P85
2、王惠君,<各縣市可成為藝文資源之公有閒置空間土地初步調查與評估報告>,行政院。P12-P20
3、尤嘉宏,2000,<台中市舊屋新用之餐飲空間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P25-P28
4、台大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1998,<台北市古蹟及歷史保存區周邊都市設計準則之擬定>。
5、<台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城市篇>,1988。
6、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都市設計研究室, 1990<台北市衡陽路都市再發展區都市設計之研究>。
7、田鴻偉,2002,<中古辦公大樓購買評估模式之研究-以建築設備更新觀點探討>,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
8、朱淑慧,2004,<從經營觀點談歷史空間再利用修復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9、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有建築作業手冊簡介經費估算編列與規範標準化資訊化相關措施講習會。
10、何和明,1993,<商業空間動線研究>。
11、<見證-台灣總督府 1895~1945(上、下)>,1996。
12、李琬琬,1983/11,<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建築師雜誌。P32-P35
13、李清全,1993,<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劃程序初探-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P51-P55
14、李述蘭,2002,<南投縣國民中學校園重建用後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15、李乾朗,1993,<台灣近代建築>。P56
16、巫基福,1995,<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以台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17、涂明達,建築師雜誌,2005、07<特輯二舊建築再利用>。P100-P104
18、羅潔尹,建築師雜誌,2005、08<特輯二延伸話題-舊建築再利用外一章>。P118-P123
19、吳清如,1991,<建築物壽命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20、施進宗,1992,<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探討-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碩士論
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21、高佳琳,2002,<台灣日式住宅空間再利用方式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22、侯平治,1980,<現代室內設計>。P25-P27
23、莊永明,1996,<台灣鳥瞰圖>。
24、莊永明,1992,<台北老街>。
25、黃世孟,大樓的經營企劃,巨安大樓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P14-P23
26、黃世孟,大樓的經營管理,巨安大樓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P102-P115
27、黃世孟,大樓的管理技術,巨安大樓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P139-P147
28、黃世孟、胡弘才、黃志瑞,<建築企劃論>,建築情報。P241-P252
29、黃金安,1994,<辦公大樓更新計畫調查診斷作業之初步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P32-P36
30、黃衍明,1990,<敘勢設計之表達理論>,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P56-P65
31、黃定國、彭光輝,1998,<都市老舊住宅社區更新規劃及開發原則之研究>,內政 部建築研究所。
32、黃建鈞,1995,<台灣日據時期建築家井手勳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33、江大學建築系淡水工作室,1997,<台北市百年老店(街區)等歷史建築附近地區都市設計規劃與經營管理>。
34、陳格理,1991,<現階段建築環境用後評估研究工作的討論>,空間雜誌,第31期。
35、陳格理,1991/31期,<現階段建築環境用後評估研究工作的檢討>,空間雜誌。
36、陳嘉萍,2000,<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華南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3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建築與閒置空間再利用」學分班,2005,<高雄市建師公會>。P7-1
38、曾梓峰,2002,<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法令之探討與研擬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P112-P123
39、曾慶正,1996,<老屋塑身:舊房子新價值>,金錢出版社。
40、張柏超,2002,<集合住宅生命週期前期之修繕模式-以建設公司之售後修繕服務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41、張旂彰,2000,<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42、張維能,<最新實用建築法規>,詹氏書局。P1-P12
43、傅朝卿,2001,<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
44、游義琦,2003,<中高層老舊建築物修繕更新案例之研究>,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研究所。
45、趙志元,1998,<歷史性建築室內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台北衡陽路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46、楊捷名,2000,<住宅更新決策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47、廖慧萍,2003,<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評估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P12-P20
48、薛琴,1999,<古蹟保存與歷史空間保存活用>,藉以認識古蹟保存與歷史空間存再利用的理論形成和發展趨勢。
49、賴榮平,1993,<自動化辦公建築設備管理維護及更新準則之訂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50、漢聲雜誌,1981<文化國寶專集>。
51、戴育澤,1986,<台灣都市中近代公共建築之維護再利用>,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P15-P17
52、劉立業,1997,<書店研究初探-新竹誠品書店設計>,東海大學碩論。
53、魏嘉雄,2003,<建築務更新計畫之生命週期管理探討-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P19-P37
外文文獻
1、(Bernard M. Feilden),1989,(Conservationof Historic Buildings )。
2、(Kevin Lynch),1996,《(Good City Form)》。
3、(David Watt)(Peter Swallow),1996,<(Surveying Historic Buildin>。
4、(Karl Chr. Heuser),1980,<(Space Design Illustration)>。
5、(Richard J. Roddewig),1983,<(Preparing a Historic Preservation Ordinance)>。
6、(Alice Meriwether Bowsher),1985,<(Design Review in Historic Districts)>。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評估模式之研究
2.
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探討─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
3.
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之研究
4.
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
5.
住宅更新決策模式之研究
6.
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
7.
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以臺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例
8.
從經營觀點談歷史空間再利用修復之研究
9.
集合住宅生命週期前期之修繕模式--以建設公司之售後修繕服務為例
10.
歷史性建築室內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台北市衡陽路為例
11.
台灣日式住宅空間再利用方式之探討
12.
臺灣日據時期建築家井手薰之研究
13.
臺灣都市中近代公共建築之維護與再利用
14.
建築物更新計畫之生命週期管理探討-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
15.
辦公大樓更新計畫調查診斷作業之初步研究
1.
34、陳格理,1991,<現階段建築環境用後評估研究工作的討論>,空間雜誌,第31期。
2.
35、陳格理,1991/31期,<現階段建築環境用後評估研究工作的檢討>,空間雜誌。
1.
公共建築物更新流程架構系統之探討(以文教設施類為主)-以參與高雄公共建築更新經驗為例
2.
都市設計管制建築退縮作為人行空間規劃與執行之研究-以高雄大學特定區為例
3.
整建專案永續績效評估模型之建構
4.
「新校園運動」從行政面檢討之-以高雄縣立鳳山國中為例
5.
台灣農村永續發展規劃策略之研究--以高雄縣旗山區城鎮風貌改造示範計畫為例
6.
大學校園戶外空間之場所設計元素
7.
從教育空間資源共享觀點探討相鄰學校校園規劃歷程模式之研究-以台中市新設學校為例
8.
民眾對溼地的知識和及其態度之探討─以高屏溪右岸舊鐵橋人工溼地為例
9.
以模糊層級分析法建構港濱觀光開發評估模式
10.
新校園運動中地域造型權之初探
11.
傳統建築穿鬬式木構架結構分析原理初探
12.
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區位配置與空間改善之研究
13.
市郊性發展地區之公園使用偏好及其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大學特定區鄰里公園為例
14.
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解釋-以實務見解之演繹為中心
15.
從店家角度探討捷運場站出入口商街步行環境改善之研究─以高雄捷運01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