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一、檔案部份
1.國史館,「李副總統左右擬呈蔣總統,民37年12月28日,建議書,南京」,蔣中正革命文獻-國共和談,分類名:戡亂時期,冊號:30,目次號:1。
2.國史館,「鄭秘書長彥棻致蔣委員經國,民38年2月26日,有電,廣州」,蔣中正革命文獻-國共和談,分類名:戡亂時期,冊號:30,目次號:12。
二、中文專書
1.A. M. 列多夫斯基著,陳春華、劉存寬等譯,斯大林與中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1月。
2.Alan C. Issak著,黃紀、陳忠慶合譯,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78年1月。
3.Carl W. Stern and George Stalk, Jr.編,何喻方譯,大策略-管理新視野,台北: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4.James H. McMillan, Sally Schumacher著,王文科編譯,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民83年8月。
5.M‧貝洛夫著,明君譯,蘇聯的遠東政策,香港:友聯出版社,1955年8月。
6.丁永隆、孫宅巍,南京政府崩潰始末,台北:巴比倫出版社,1992年1月10日。
7.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六冊(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
8.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七冊(一九四八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
9.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八冊(一九四九年一月至九月),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
10.中共中央文獻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11.中共中央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898~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傳(1989~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13.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
14.中共中央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15.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陳雲文選(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
16.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斯大林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
17.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第11冊,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79年4月。
18.毛磊、范小方,國共兩黨談判通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19.王海琳、劉宋榮、胡江濱主編,美國與國共關係和臺海兩岸關係,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年10月。
20.王靜,折衝樽俎-周恩來與國共談判,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年2月。
21.司徒雷登著、陳禮頌譯,司徒雷登日記,美國調停國共爭持期間前後,香港:香港文史出版社1982年7月。
22.瓦.伊.崔可夫(蘇),在華使命 - 一個軍事顧問的筆記,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年9月。
23.田保國,民國時期中蘇關係:1917~1949,濟南:濟南出版社,1999年12月。
24.申曉雲,桂系元戎-李宗仁,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25.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國命運的大決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26.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淮海戰役親歷記,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年6月。
27.向青、石志夫、劉德喜主編,蘇聯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央編譯社,1994年6月。
28.安徽大學蘇聯問題研究所,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會編譯,蘇聯「真理報」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選編 : 1937年7月-1949年,第3輯,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88年11月。
29.何智霖執行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年。
30.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編輯委員會,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4月。
31.余科杰、程杞國主編,開國奠基 中國1949年紀實,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32.余湛邦,張治中與中國共產黨-張治中機要秘書回憶錄,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10月。
33.冷杰甫,三年解放戰爭,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
34.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年12月。
35.林桶法,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1945-1949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11月。
36.邵玉銘,傳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台北:九歌文庫,2003年7月。
37.美國國務院出版品,美國與中國的關係-著重一九四四年 - 一九四九年時期(上、下卷),北京:中國現代史資料編輯委員會,1957年9月。
38.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解放戰爭史,第五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8月。
39.孫其明,中蘇關係始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40.師哲回憶,李海文整理,在歷史巨人身邊 師哲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12月。
41.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 第七編 戰後中國(一)、(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9月。
42.秦孝儀,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卷七(上、下),台北:中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78年10月。
43.袁明,(美)哈里.哈丁主編,中美關係史上沉重的一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3 月。
44.高建中,毛澤東與李宗仁,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年6月。
45.張公權著、楊志信譯,中國通貨膨脹史(1937-1949),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8月。
46.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修訂版,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7月。
47.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2月。
48.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五篇-戡亂與復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4月。
49.梁升俊,蔣李鬥爭內幕-蔣介石與李宗仁的是非恩怨,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1992年10月。
50.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四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5月。
51.郭緒印,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52.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修訂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8月。
53.陳高山著,洪明洲編審,企業致勝之道策略規劃實務,台北: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54.陶文釗,中美關係史(上卷)1911~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55.傅政主編,雷震全集第 第一個十年 31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3月。
56.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組,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資料選輯,下卷,第二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9月。
57.湯尼‧古倫迪(Tony Grundy)著,傅悅齊譯,大師解讀策略,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58.程思遠,白崇禧傳,香港:南粵出版社,1989年5月。
59.程思遠,李宗仁先生晚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12月。
60.程思遠,政海秘辛,香港:南粵出版社,1988年1月。
61.費正清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9月。
62.費爾南多.克勞丁,中共中央黨校外文組譯,共產主義運動-從共產國際到共產黨情報局(下),北京:求實出版社,1982年12月。
63.黃修榮主編,蘇聯、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的關係新探,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9月。
64.楊培新,舊中國的通貨膨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65.楊蔭溥,民國財政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5年8月。
66.楊錦洲,策略創造優勢,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2004年4月。
67.董顯光,蔣總統傳,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年10月。
68.資中筠,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和發展(1945-1950),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6月。
69.鄒讜著,王寧、周先進譯,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
70.廖蓋隆,攻擊與鬥爭-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與延續,台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71.熊樹忠,中共策略及其作法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77年11月。
72.赫伯特.菲斯,中國的糾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
73.劉馥著,梅寅生譯,中國現代軍事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2月。
74.潘振球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1948年)7至12月份,台北:國史館,1995年10月。
75.潘振球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1949年)1至6月份,台北:國史館,1996年2月。
76.蔣總統編輯委員會,蔣總統集第二冊,台北:國防研究院,1960年10月。
77.蔡國裕,中共黨史第二冊-延安時期,台北:國史館,1980年6月。
78.蔡國裕,歷史的教訓-為何不與中共和談,台北:共黨問題研究雜誌社,1982年6月。
79.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二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2年1月。
80.戰後世界歷史長編編委會,戰後世界歷史長編 1949年,第一編,第五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
81.蕭甡、周炳欽,兩種命運的決戰,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82.薄一坡,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83.薄一波,七十年奮鬥與思考 上卷(戰爭歲月),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年3月。
84.薛銜天,中蘇關係史(1945-1949),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85.魏汝霖,孫子兵法大全,第四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4月。
86.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6月。
87.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縮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6月。
三、英文專書
1.Historical Office Bureau of Public Affairs,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8, Volume VII,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3.
2.K.M. Panikkar, In two Chinas : memoirs of a diplomat, London : G. Allen & Unwin, 1955.
四、期刊論文
1.牛軍,「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美蘇國共關係」,歷史研究(北京),總第276期(2002年4月)。
2.布賴恩‧默里著、張盛發譯、沈志華校,「斯大林、冷戰與中國的分治」,中共黨史研究(北京),總第166期(1997年3月)。
3.申曉雲,「李宗仁當上代理總統以後」,民國春秋(南京),總第56期(1996年3月)。
4.安.列多夫斯基(俄),李玉貞譯,「米高揚與毛澤東的秘密談判(1949年1-2月)」,黨的文獻(北京),總第49期(1996年1月)。
5.江基桓,「共黨在平津的經濟措施」,新聞天地,第62期(1949年3月)。
6.余湛邦,「一九四九年國共北平和談始末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6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7.余湛邦,「毛澤東與張治中的一次重要談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資料,第48輯(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12月)。
8.吳桐,「南京政府和談代表團中的中共黨員」,文史春秋(南寧),第6期(2000年)。
9.李以劻,「蔣介石下野後在福州召開軍事會議的前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32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11月)。
10.李任仁,「國民黨崩潰前夕的和談內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僮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廣西西寧: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63年6月)。
11.李黎明,「國民黨統治區財政經濟的總崩潰與國民黨在大陸的敗亡」,曲阜師範大學齊魯學報(山東曲阜),第5期(1997年)。
12.屈武,「在歷史轉折的年代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73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年8月)。
13.邵玉銘,「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美國、蘇聯與國共四角關係之研究」,美國研究,第10卷第1、2期合刊(1980年6月)。14.青石,「李宗仁白崇禧密謀反蔣-1949年國共和談內幕(之三)」,百年潮(北京),總第24期(1999年12月)。
15.施芬舞,「和談代表團的成敗」,新聞天地(上海),第65期(1949年4月)。
16.紀敏,「四十四名內戰戰犯名單形成的前後,」,縱橫(北京),總第119期(1999年11月)。
17.商新仁,「總統匆遽引退」,新聞天地(上海),第57期(1949年2月)。
18.張小滿,「張治中與北平和談」,南都學壇(河南南陽),第23卷第6期(2003年11月)。
19.張盛發,「論1945-1949年斯大林對中國革命的立場和態度」,世界歷史(北京),總第139期(1999年12月)。
20.張連富,「1949年黨的聯桂反蔣方針」,理論探討(大慶),第4期(1994年)。
21.張富祥、王英春,「國共北平和談中的盧郁文」,前進論壇(北京),第12期(1996年)。
22.張軫,「我與李宗仁白崇禧的關係和搞五省聯盟的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僮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廣西西寧: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63年6月)。
23.張豐冑,「北平國共『和談』的有關史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精選,第15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9月)。
24.黃啟漢,「一九四九年『和談』的回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精選,第15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9月)。
25.黃清富整理,「台灣民意如何看待反分裂國家法」記者會會議實況,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2期(2005年3月)。
26.黃紹竑,「李宗仁代理總統的前前後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精選,第15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9月)。
27.黃運麗,「論章士釗的中共情結」,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武漢),第6卷第3期(2004年9月)。
28.楊青,「解放戰爭時期黨的城市私營工商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黨的文獻(北京),總第103期(2005年1月)。
29.趙志邦,「國共和談代表李蒸」,傳記文學,第70卷第5期(1997年5月)。30.劉必榮,「不對稱結構下的談判行為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2期(1993年3月)。31劉仲容,「回憶我在桂系工作時的幾件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73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年8月)。
32.劉斐,「我在一九四九年北平『和談』前後的經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精選,第15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9月)。
33.劉維開,「蔣中正第三次下野之研究」,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七期分冊(2000年6月)。
34.劉維開,「關鍵歷史/國共談判回顧最終皆以破裂收場」,新新聞週刊,總第947期(2005年4月)。35.劉鳳翰,「大陸陷共研析-當時政府所面臨軍事以外的問題」,近代中國,第138期(2000年8月)。36.謝清正,「解放戰爭中李宗仁白崇禧為何『倒蔣主和』」,益陽師專學報(湖南益陽),第18卷第2期(1997年)。
37.鞠連和,「論解放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社會科學輯刊(瀋陽),總第109期(1997年3月)。
38.龐貫卿,「李宗仁乾坤一擲」,新聞天地(上海),第58期(1949年2月)。
39.羅平漢,「鄧小平與新解放區急性土改的停止」,文史天地(貴陽),第3期(2004年)。
40.蘭建英,「淺析1945-1949年美國的對華政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成都),增刊(2004年)。
41.顧曉靜,「渡江戰役前夕的『劃江而治』論」,民國春秋(南京),總期第76期(1999年7月)。
五、報紙
1.中央日報,上海。
2.華商報,香港。
3.聯合報,台北。
六、網路資源
TVBS民意調查中心,http://www.tvbs.com.tw/FILE_DB/DL_DB/yijung/200503/yijung-2005031519041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