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資料
(一)專書:
丁柯譯,Ethan Gutmann著(2005),《失去新中國-美商在中國的理想與背叛》,台北:博大出版。
大中華EC工作室編著(2000),《大陸電子商務實戰手冊》,台北市:高寶國際。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課題組主編(2002),《2001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2002),《信息革命與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
尹建中、李英明、羅曉南等著(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發行。
王柏鴻譯,杭廷頓、柏格主編(2002),《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市:時報文化。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佳煌(2003),《資訊科技與社會變遷》,台北市:韋伯文化。
王孟平、李英明著(2000),《電信固定網路開放對兩岸政經發展影響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王春源、錢淑芬編著(2001),《資訊經濟學》,台北縣:空大。
王樂成等譯,James Slevin著(2002),《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市:弘智文化。
王學鋒(2001),《誰來網絡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王鐵生,葛立成譯,John S. Brown, Paul Duguid著(2003),《信息的社會層面》,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之鑫主編(2000),《國際統計年鑒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朱玉生編(2001),《中國互聯網概覽》,北京:新華出版社。
江淑琳譯,Gordon Gragam著(2002),《從哲學看網際網路》,台北:韋伯文化。
江淑琳譯,Gordon Gragam著(2003),《網路的哲學省思》,台北:韋伯文化。
江淑琳譯,John Downey, Jim McGuigan著(2003),《科技新城鎮》,台北:韋伯文化。
江靜之譯,Tim Jordon著(2000),《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
江靜之譯,Tim Jordon著(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2),《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彙編》,台北市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3),《2010年社會發展策略 : 網路化社會研究報告》,台北市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4),《電子化政府》,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冷則剛(2002),《資訊產業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發展為例》,台北市:
INK印刻出版社。
吳元其、周業柱等著(2003),《公共決策體制與政策分析》,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吳季松(1999),《知識經濟學:理論、實踐和應用》,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吳國光(2002),《自由的民族與民族的自由》,台北:大屯出版社。
吳基傳編(2001),《領導幹部信息網絡化知識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琮璠、謝清佳著(2003),《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智勝文化。
呂廷杰、徐華飛主編(2003),《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研究報告》,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宋玲主編(2001),《信息化水平測度的理論與方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宋國誠主編(2002),《21世紀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台北市 :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宋國誠主編(2002),《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市 :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明譯,Joseph E. Stiglitz著(2002),《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台北市:大塊文化。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臺灣和兩岸關係》,台北市: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1),《虛擬的極限 : 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市:台灣書店。
李英明(2002),《中共發展「信息戰」及對我國建立資訊安全制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李英明(2002),《全球治理、認同多元與兩岸關係的新定位》,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金會。
李英明(2002),《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台北市: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市:生智文化。
李惠斌主編(2003),《全球化與公民社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宗瑞等譯,David Held等著(2002),《全球化衝擊》,台北:韋伯文化。
沈偉光(1997),《新戰爭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汪向東(1998),《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汪向東等著(2003),《中國: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汪堯田、汪明、汪成(2001),《國際規則發展契機:加入WTO後的中國》,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拓墣產業科技研究所(2003),《洞察中國IT產業及市場脈動》,台北市:拓墣科技。
拓墣產業科技研究所(2003),《透析中國IT產業與市場之轉折點》,台北市:拓墣科技。
林銘貴、王韻筑、林韡晨(2003),《由大陸寬頻網路與應用加值服務分析臺商之發展契機》,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林銘貴、呂懿慧、楊仲偉、陳旻菱(2003),《全球化下兩岸通訊產業互動模式與臺灣競爭優勢分析》,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邱海雄編(2001),《中國互聯網產業與發展》,香港:三聯書店。
俞可平、黃衛平編(1998),《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段偉文編著(2000),《網絡先鋒:中國網絡產業透視》,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洪榮昭譯,Yoneji Masuda著(1987),《21世紀的資訊社會:電腦理想國的省思》,台北市:幼獅。
胡元梓、薛曉源編(1998),《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胡延平編(2001),《2000~2001年中國網絡經濟發展生態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延平編著(2002),《跨越數字鴻溝:面對第二次現代化的危機與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鞍鋼主編(2003),《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著(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卷一)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市:唐山。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著(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卷二)認同的力量》,台北市:唐山。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著(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卷三)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市:唐山。
孫以清、郭冠廷主編(2003),《政治與資訊科技》,台北市:揚智文化。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主編(2003),《2003網際網路應用及發展年鑑》,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馬豔、楊小勇、龔曉鶯(2003),《知識經濟 Knowledge economy》,台北市:揚智文化。
高銛,王宏周,魏章玲等譯,Daniel Bell著(1989),《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張亞中(2003),《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市:聯經。
張茂桂、鄭永年主編(2003),《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張順教(2003),《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半導體、通訊、網路經濟學》,台北市:雙葉書郎。
張壽萱(2002),《中國寬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張維安主編(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清大出版社。
曹榮湘選編(2003),《解讀數字鴻溝—技術殖民與社會分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許光泰主編(2003),《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台北市: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許志龍編(2000),《中國網絡問題報告》,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
陳玉京、馮海霞(2000),《網路時代的經濟安全》,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陳昌柏(2001),《WTO-ITA與中國IT產業發展》,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陳炎(1999),《Internet改變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湛勻編(2000),《改變世界的網絡經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傳剛、謝永亮(2000),《網路時代的政治安全》,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傅振焜譯,Peter Drucker著(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市:時報。
彭蘭等譯,David Gautlett編著(2003),《網絡研究:數字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北京:新華出版社。
曾強主編(2001),《中國電子商務藍皮書:2001年度》,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游五洋、陶青(2003),《信息化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馮之浚編(1998),《知識經濟與中國發展》,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馮建三等譯,Simon Nora, Alain Minc著(1988),《社會電腦化-呈法國總統報告書》,台北市:駱駝出版。
馮建三譯,Frank Webster著(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明堅譯,Alvin Toffler著(1981),《第三波》,台北:經濟日報社。
黃淑芬譯,美國白宮著(2003),《確保安全網路空間的國家戰略》,台北市:史政編譯室。
黃維明譯,Cass Sunstein著(2002),《Republic.com : 網路會顛覆民主嗎》,台北市 : 新新聞文化出版。
楊永生譯,John Arquilla, David Ronfeldt著(2003),《網路及網路戰》,台北市:史政編譯局。
楊帆等(2002),《中國走勢:WTO後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趨勢分析》,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楊玟萍、呂懿慧(2002),《解構大陸無線通訊產業評析兩岸競合》,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楊玟萍、呂懿慧(2002),《解構大陸無線通訊產業評析兩岸競合》,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楊玟萍、葉宗道(2002),《兩岸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與競合分析》,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楊振富等譯,Thomas Friedman著(2005),《世界是平的》,台北市:雅言文化。
楊雪冬(2003),《全球化》,台北市:揚智文化。
溫世仁(2002),《中國西部:台商投資新熱點》,台北市:未來書城。
溫世仁(2002),《未來經濟新模式》,台北市:未來書城。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葉欣怡譯,Christopher May著(2004),《質疑資訊社會》,台北:韋伯文化。
熊澄宇(2005)《資訊社會4.0》,台北市:商周。
赫伯.朵迪克、汪琪(1995),《尋找資訊社會》,台北市:三民書局。
齊若蘭譯,Nicholas Negroponte著(1995),《數位革命》,台北:天下文化。
劉文富(2002),《網絡政治-網絡社會與國家治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文富等著(2001),《全球化背景下的網絡社會》,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劉世平譯,Laurence J. Brahm編著(2002),《中國的世紀-全球景氣與和平的最後倚仗》,台北市:商周。
劉韌(2002),《知識英雄2.0:中國科技鬥士》,台北市:武陵客資訊。
劉韌(2002),《知識英雄2.0:中國資訊強人》,台北市:武陵客資訊。
劉靜宜譯,Andrew L. Shapiro著(2001),《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台北市:臉譜。
蔡明志譯,Andrew S. Tanenbaum著(1997),《電腦網路Computer Networks》,台北市:台灣東華。
賴世培等編著(2003),《數位化政府》,台北縣:空大。
鮑宗豪主編(2003),《數字化與人文精神》,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謝俊貴(2004),《信息的富有與貧乏:當代中國信息分化問題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魏艾等著(2003),《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市:揚智文化。
羅曉軍(2001),《WTO中國大商機》,台北市:靈活文化。
蘇健華(2003),《科技未來與人類社會:從Cyborg概念出發》,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出版。顧朝林等著(2002),《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跨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
(二)期刊:
John Gerstner訪問(2001),「網際空間的另一面-卡斯提爾訪談錄」(黃慧琦譯),《當代》,171,34-45。
Manuel Castells(2001),「權力式微的國家與國家認同危機」(黃慧琦節譯),《當代》,172,42-59。
方念萱(2001),「資訊社會的女性與研究」,《當代》,172,68-75。毛榮富(2001),「從APARNET到沖繩IT憲章--數位落差的政治經濟考察」,《思與言》,39(1),29-87。王信賢(1999),「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角色分析」,《東亞季刊》,30(4),17-34。王敏晰、李新(2005),「西部地區應對“數字鴻溝”的策略分析」,《經濟問題探索》,1,100-102。
石計生(2001),「資訊社會與社會學理論」,《當代》,171,10-33。
左正東(2005),「全球網路治理中的知識與權力」,《問題與研究》,44(5),103-142。安戈、陳佩華、史禾(2001),「中國、組合主義及東亞模式」,《戰略與管理》,1,52-60。
朱冠舟(2003),「2002~2003對岸ERP研究(上)--難騙錢的2002年!中國大陸ERP市場回顧」,《資訊與電腦》,275,48-51。
朱冠舟(2003),「2002至2003對岸ERP研究--2003年中國ERP市場:深耕防流失! (下)」,《資訊與電腦》,276,66-69。
朱蓓蕾(2003),「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46(6),75-108。江小涓(2003),「吸引外資、對外投資和中國的全面小康目標」,《WTO經濟導刊》,Z1,頁46-50。
江明修、曾德宜(2003),「資訊科技與政府轉型:社會建構的觀點」,《研考雙月刊》,27(3),78-87。江芳韻(2001),「揭開大陸Internet發展內幕」,《網路通訊》,118,20-24。
余小玲(2002),「網路社會的形構-Castells論流動空間」,《資訊社會研究》,3,239-250。余紹逖(1996),「大陸網際網路與跨國資訊流通」,《中國大陸研究》,39(10),81-91。余紹逖、陳嘉正、林永豐(1996),「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之初探」,《廣播與電視》,2(4),109-129。
吳秀光、吳宗憲(2004),「中共網際網路管制政策之分析」,《展望與探索》,2(7),54-67。吳基傳(1999),「積極推動電信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求是雜誌》,12,19。
吳齊殷、莊庭瑞(2004),「超連結網絡分析:一項分析網路社會結構的新方法」,《資訊社會研究》,6,127-148。
呂育誠(2003),「電子化政府對地方政府管理的意涵與影響」,《法政學報》,16,147-178。呂建良(2005),「從「市民社會」評析2005年4月中國反日示威運動」,《展望與探索》, 3(11),51-66。宋保強(2004),「中國Linux策略為人作嫁﹖」,《資訊與電腦》,287,40。
宋國誠(2002),「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中國大陸研究》,45(2),1-32。宋學文、陳鴻基(2002),「從全球化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政策管理」,《資訊管理學報》,8(2),153-173。宋興洲(2003),「論網路民主的理論與發展現況-網路民主是科幻小說」,《全球政治評論》,3,1-28。李曉華(2004),「對加入WTO後“以市場換技術”的思考」,《中國工商經濟》,4,21-26。
李大衛(1995),「大陸電腦網路應用發展現況分析」,《大陸經濟研究》,17(2),45-55。李明哲、唐志宏(2002),「路商業化與網路民主:資訊政治經濟學觀點下的討論」,《資訊社會研究》,3,251-268。李武強(2003),「“縮小數字鴻溝——西部行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西藏科技》,1,13-15。
李國杰(2005),「實現自主創新跨越式發展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數碼世界》, 21,5-6。
李國杰(2005),「自主創新能力: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中國集成電路》,3, 39-40。
李國杰(2006),「在信息化中堅持自主創新」,《數碼世界》,1,3-4。
汪明峰(2005),「互聯網使用與中國城市化— 「數位鴻溝」的空間層面」,《社會學研究》,6,112-244。
汪星明、梁雨谷(2000),「歐盟在華投資企業成功因素研究」,《決策借鑿》,6,23-26。
周方銀(2001),「信息革命對軍事與安全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7,28-32。
周光輝、周笑梅(2001)9月,「互聯網對國家的衝擊與國家的回應」,《新華文摘》(政法版),4-5。
周甄武(2004),「數字鴻溝的多維透視」,《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7,54-57。
昕華(2004),「中國加快制定linux標準」,《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5,55-56。
林恩瑋(2000),「全球化、全球網際網路與國家意義」,《新世紀智庫論壇》,9,93-99。林逢慶(2003),「消弭數位落差:政府的責任與對策」,《國家政策季刊》,2(1),29-52。林逢慶(2003),「資訊國力的內涵.意義與展望」,《資訊與電腦》,274,6-11。
林義夫(2003),「數位經濟發展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2(1),91-114。林嘉誠(2003),「電子化政府與轉型中的公共服務典範」,《研考雙月刊》,27(1),16-29。武陵客(2004),「中國互聯網2004產業調查報告 - 下 -」,《資訊與電腦》,292,66-71。
武陵客(2004),「中國互聯網2004產業調查報告 - 上 -」,《資訊與電腦》,291,64-71。
邵波(2005),「網絡信息資源配置中的“數字鴻溝”問題——以中國東西部的差距為參照」,《情報雜誌》,11,86-88。
邱魏頌正、陳嘉駿(2004),「數位落差現象再探討-多國比較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3(2),1-30。施盈志(2004),「大陸地區數位落差之探討」,《展望與探索》,2(10),84-97。施哲雄(1999),「從法輪功事件的中共對大陸社會的控制」,《共黨問題研究》,25(6),1-3。洪貞玲(2005),「社區科技中心發展對數位落差的啟示」,《新聞學研究》,85, 191-197。
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6,341-364。科歡(2000),「對中共科技發展趨勢之探討」,《中共研究》,34(12),77-88。
紀建良、鄭伊萍(2001),「根植於樂土的夢魘-論資訊焦慮與資訊社會」,《當代》,172,60-67。
紀國鐘(2003),「普及政府服務、縮短數位落差」,《研考雙月刊》,27(1),30-39。胡鞍鋼(2004),「中國崛起需要軟力量的建構」,《中關村》,15,33。
胡鞍鋼(2004),「如何認識中國的技術追趕效應」,《科學中國人》,6,34-38。
胡鞍鋼、熊義志(2003),「中國的長遠未來與知識發展戰略」,《中國社會科學》, 2,126-137。
倪光南(2005),「LINUX等開源軟件與政府採購」,《中國政府採購》,7,30。
倪光南(2005),「以開源軟件為基礎 走自主創新的信息強國之路」,《數碼世界》,13,13-14。
孫煒(2004),「全球化對於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及其回應」,《理論與政策》,17(3),103-117。徐斯儉(2000),「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3(4),1-25。國安民(2002),「中國大陸網路普及化對和平演變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28(2),86-94。國安民(2006),「中國大陸網路控管現況與發展」,《展望與探索》,4(3),11-15。寇健文(2001),「中共對於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40(2),33-53。張妍(2001),「信息時代地緣政治與科技權」,《現代國際關係》,7,18-23。
張佩珍(2000),「中共嚴控網際網路政策之分析---兼論對「中」美關係之影響」,《經濟前瞻》,68,76-82。張樊(2004),「法律滯後,中國電子商務亟需產業規範」,《資訊與電腦》,290,44-45。
張懷文(2002),「數位落差初探」,《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會臺北學生分會會訊》,15,75-96。曹俊漢(2004),「兩岸公務人員對全球化議題的認知調查分析」,《理論與政策》,17(3),1-36。曹寬增(1998),「中美國家資訊政策比較分析」,《中國資訊導報》,11,13-15。
梁正清(2002),「中國大陸對其「互聯網」的管制措施及其影響」,《復興崗學報》,75,53-72。梁正清(2003),「中國大陸網路傳播的發展與政治控制」,《資訊社會研究》,4,211-252。莊永耀等(2003),「ERP在中國大陸企業的應用」,《資訊與電腦》,273,19-23。
莊伯仲(2004),「網路投票有何不可﹖」,《Hopenet科技月刊》,94,12。
許清琦、曾淑芬、劉靜怡、吳鴻煦(2003),「公元2010年台灣網路化社會之發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2(1),71-90。郭良文、柯裕棻(2000),「網路空間之型塑與臺灣網際網路的發展」,《世新大學學報》,10,187-219。陳延林(2004),「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和技術進步的影響分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44-48。
陳恆鈞(2003),「以政府網際網路作為政策執行工具之可行性分析:由工具與系絡觀點探討」,《法政學報》,16,127-146。彭慧鸞(1997),「亞太地區的科技競爭與合作:「科技資訊協定」的政治經濟意涵」,《問題與研究》,36(2),33-47。彭慧鸞(2000),「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9(5),1-15。彭慧鸞(2001),「電信自由化建制與數位落差的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40(4),25-40。彭慧鸞(2002),「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資訊化發展的全球化接軌」,《中國大陸研究》,45(6),1-26。彭慧鸞(2002),「資訊化與中國大陸西部的跨越式發展」,收錄於宋國誠主編《21世紀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台北市: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301-329。
曾怡仁(2003),「從政治經濟學到國際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35,165-194。曾淑芬(2002),「數位落差」,《資訊社會研究》,2,234-237。曾淑芬、李孟壕(2005),「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 9,89-124。曾淑芬、謝豫立(2001),「資訊社會、全球化經濟與福利國家」,《當代》,171,46-55。華川仁(2001),「互聯網對中共官方宣傳的挑戰」,《中共研究》,35(2),118-125。項靖(2003),「邁向資訊均富:我國數位落差現況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16,125-178。黃少華、韓瑞霞(2004),「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東西部地區的數字鴻溝」,《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2),95-102。
黃東益、黃佳珊(2003),「地方政府「數位民主」機制-以台灣省二十一縣市政府網站為例」,《法政學報》,16,179-202。黃東益、蕭乃沂、陳敦源(2003),「網際網路時代公民直接參與的機會與挑戰--臺北市「市長電子信箱」的個案研究」,《東吳政治學報》,17,121-151。黃建邦(2000),「資訊時代大陸地區網際網路(Intenet)發展概況」,《華岡印刷傳播學報:印刷傳播管理》,31,22-30。黃璿芳(2003),「推動NII的科技政策:由美、歐和日等國政策回看臺灣的方法」,《臺灣銀行季刊》,54(1),20-41。楊帆(2001),「新經濟:新科技革命與全球化的結合」,《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19-20。
楊家誠(2001),「『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27(10),85-92。楊素(1998),「中共對網路的管制作為」,《交流》,55,55-58。葉自強(2003),「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海軍學術月刊》,37(11),92-105。葉至誠(2003),「傳播媒介新天地-網路社會的君臨」,《立法院院聞》,31(3),36-51。董娟娟(2004),「威權政治與知識經濟並進下的監視社會發展:以新加坡的網路管制體制為例」,《東南亞學刊》,1(2),85-135。董晶(2005),「軟件採購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信息化》,10,25-29。
雷祥麟(2002),「變中的科技、民主與社會:STS(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挑戰」,《臺灣社會研究》,45,123-171。管中祥(2001),「從「資訊控制」的觀點反思「電子化政府」的樂觀迷思」,《資訊社會研究》,1,299-316。網路社會小組(2004),「網路社會-建立人文與科技並重之優質網路社會」,《研考雙月刊》,26(6),122-131。
劉久清(2004),「網路民主與網路公民」,《哲學與文化》,31(6),63-80。劉衛東(2005),「西部欠發達地區實施“校校通”工程的實踐與思考」,《教育信息化》,13,4-6。
樊綱(2000),「21世紀中國的太陽昇起來」,《上海改革》,5,4-7。
歐陽新宜(1998),「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41(8),41-57。蔡晨瑞(2002),「西部地區應對“數字鴻溝”的策略分析」,《兩岸關係》,10, 38-40。
蔡裕明(2001),「資訊性民族主義--Linux對中國大陸的意義」,《中國大陸研究》,44(12),21-36。鄭菀瓊(2004),「智慧財產權之政治經濟分析--一項科際整合的初步嘗試」,《月旦法學》,104,147-164。蕭立承(1999),「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之發展現況與趨勢」,《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2,9-14。
蕭全政(2003),「何謂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35,1-34。賴祥蔚(2005),「資訊社會的傳播權」,《資訊社會研究》,9,185-203。薛瀾(2001),「科技全球化及中國的對策」,《中國科技論壇》,3。收錄於《新華文摘》(科學技術版), 2001年8月,149-152。
謝宗學(2003),「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踐: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會研究》,4,87-139。謝俊貴、陳軍(2003),「數字鴻溝——貧富分化及其調控」,《湖南社會科學》, 6,123-125。
謝豫立、何錦昌(2001),「資訊社會中主權國家的角色發展」,《資訊社會研究》,1,201-228。魏澤民(2000),「山雨欲來風滿網: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析論」,《共黨問題研究》,26(2),44-60。魏澤民(2003),「中國大陸網路社會圖像:發展與侷限」,《遠景基金會季刊》,4(4),155-186。魏澤民、林志昶(2004),「資訊時代的國際關係圖像:以Internet為例」,《展望與探索》,2(2),17-33。羅家德(2002),「資訊社會中之經濟行為研究」,《資訊社會研究》,2,238-241。(三)未出版之碩博士論文:
毛榮富(2001),<網路社會的神話塑造—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牛萱萍(1999),<公共資訊政策之探究:理論、方法與議題>,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占璽(2000),<90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立德(2000),<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雅慧(2002),<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研究---以政治向度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文進(2003),<中國大陸網路佈線產品市場營銷之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宗翰(2002),<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概念觀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孟哲(2003),<中國大陸數位鴻溝現象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孟壕(2003),<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呈潢(2003),<從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建構我國國家資訊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佳欣(2002),<中國大陸互聯網產業之現況與經營模式探討>,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洪志衛(2004),<網際網路與民主政治:論網際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可能性>,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婉華(2003),<網際網絡時代資訊政策工具的定性、功能與應用>,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光邦(2004),<中國大陸「網路社會」之研究 >,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振興(2001),<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陳俊宏(2003),<中國大陸網路文化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英凱(2001),<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東亮(1998),<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馮康華(2001),<兩岸電子商務發展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健群(2001),<解讀九十年代晚期中國城市流行文化-由文化研究向度看網際網路發展現象>,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彥廷(2003),<由網際網路論對中國大陸市民社會的再認識>,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家凱(2003),<中國大陸網路資源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華胤(2004),<全球化下網際網路與政府關係之探討—以中國大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劉燕青(2003),<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戴興一(1999),<中國大陸資訊產業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弘宙(2001),<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發展-治理觀點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景文(2003),<網路社會興起對中共國家能力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蘇侯彰(2000),<網際網路歷史的政經分析:美國與台灣經驗>,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四)研討會論文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6),《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一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7),《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二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9),《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三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四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左正東,「中國大陸的網路發展與網路治理」,發表於《2005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1日~10月2日,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所與近史所。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佛光人文社學院研究發展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1),《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第一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佛光人文社學院研究發展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2),《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第二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佛光人文社學院研究發展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3),《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第三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張成洪,「中國大陸地區企業資訊化及電子商務的現狀和策略研究」,發表於《海峽兩岸青年學者經濟金融資訊與管理論壇會議論文集》,2002年7月20日,87-107,台灣省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系。
劉靜怡,「從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的成形與發展看網際網路公共資源分配機制的政策與法律問題: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的國際趨勢觀察和省思」,發表於1999年12月20日~12月21日「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五)網路轉載之論文
胡獻紅(2003),「中國五小城市互聯網個案研究報告之--義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轉載自http://www.wipchina.org/?p1=content&p2=05013000082(2006/3/24瀏覽)
胡獻紅(2004),「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發達和不發達地區的“數位鴻溝”新探—以北京和義馬兩地互聯網擴散為例」,發表于2004年于武漢大學舉辦的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轉載自http://www.wipchina.org/?p1=content&p2=05013000102(2006/3/24瀏覽)
張小蒂,李曉鐘(2001),「經濟全球化與我國比較優勢理論的拓展」,《學術月刊》, 6,轉載自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gjixue/05116/1841.html(2006/3/16瀏覽)
郭良、胡獻紅(2005),「從“網吧一條街”到“城市資訊化”:河南省義馬市2003、2005年互聯網追蹤調查報告」,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005 年互聯網調查子項目:河南省義馬市互聯網追蹤調查,轉載自http://www.wipchina.org/?p1=content&p2=06032920360(2006/3/24瀏覽)
二、外文參考資料
(一)外文專書
Baudrillard, Jean, 1983,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or, The End ofthe Social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Semiotext(e).(Translated by Paul F-oss, John Johnson and Paul Patton)
Bell, Daniel., 1976,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1973). Harmondsworth: Penguin, Peregrine Books.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Bourdieu, Pierre.,et al., 1999,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Social Suffer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Translated by P. Parkhurst Ferguson, S. Emanuel, J. Johnson, S.T. Waryn)
Brin, David, 1998, The Transparent Society.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Castells, Manuel, 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Oxford: Blackwell.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Informational Cit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Castells, Manuel, 1999,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Castells, Manuel, 2001, The Internet Galax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1999, Publisher: Dragonomics, Published: April 15, 1999. 1st Quarter 1999, Section 2: Special Subject-E-China, IV: Controlling the Content.
Drucker, Peter F., 1968,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for Our Changing Society. NY: Harper and Roe Publishers.
Giddens, Anthony, 1985,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ce: Volume Two of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mbridge: Polity.
Held, Davi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eds.,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Stanford,
C.A: Stanford.
Holub, Robert C., 1991, Jürgen Habermas: Critic in the Public Sphere. Routledge.
Graham, Steve, and Simon Marvin, 1996,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City:ElectronicSpaces,Urban Places. London:Routledge.
Kalathil, Shanthi, and Taylor C. Boas, 2003, Open Networks, Closed Regime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A-uthoritarian Rule.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Tinbergen, Jan,. eds., 1955,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mesterdam.
University.
Laudon, Kenneth C., and Jane Price. Laudon, 2005,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ing the Digital Firm, 9/e. NJ: Prentice Hall Publishers.
Lynch, Daniel C., 1999, After the Propaganda State.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hlup, Fritz., 1962,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William J., 1995,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Aldershot and Brookfiel-d, Vt., USA: Aslib Gower and Gower.
Miller S.E., 1996, Civilizing Cyberspace: Policy, Power, and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New Yrok, NY: ACM Press.
Naisbitt, John., 1984,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F-utura. London: Futura Publications.
Nordenstreng, Kaarle., 2001, “So What?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in Erkki Karvonen, ed., Information Society: Understand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amper University Press.
Norris, Pippa, 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New York,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ore, Michael and Charles Sabel., 1984,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 New York: Basic Books.
Porat, Marc Uri., 1977,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Sourc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Primary Information Sector(Detailed Industry Reports).
OTSpecial Publication 77-12(2). 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ffice of Telecommunications.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 free Press, fourth edition.
Robins, Kevin and Frank Webster., 1999, Times of the Technoculture: From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o the Virtual Life. London: Routledge.
Schiller, Dan, 1982, Telematics and Government. NJ: Ablex.
Schiller, Dan, 1999, Digital Capitalism: Networking in the Global Market Syst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chiller, Herber I., 1981, Who Knows: Information in the Age of the Fortune 500. Norwood, NJ: Ablex.
Schiller, Herber I., 1984, Information and the Crisis Economy. Norwood, NJ: Able-x.
Schiller, Herber I., 1989, Culture, Inc.: The Corporate Takeover of Public Expressi-on. NJ: Ablex.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tallings, W., 1999, 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teinfield, Charles and Jerry L. Salvaggio., 1989, “Toward a Defin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Jerry L. Salvaggio. E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Eco-nomic, Social, and Structural Issues.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Toffler, Avain, 1980, The Third Wave. New York: Morrow.
Toffler, Avain, 1990, Powershifts Knowledge. ealth and Violence at 21st Century. Bantam Books.
Toffler, Avain, 1993, War and Anti-war:Survival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Boston: Little, Brown.
Warschauerl, Mark, 2003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clusion: 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Webster, Frank, 1995,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二)外文期刊
Dirlik, Arif., 1994,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Critical Inquiry, 20:328-356.
Held, Davi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1997,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Shifting Balances of Power,” Al-ternatives, 22:269-285.
Gunkel , David., 2003,“Second Thoughts: Toward a Critique of the Digital Divide,” New Media & Society, 5:499-522.
McChesney, Robert W., 1996,“The Internet and U.S Communication Policy-Making i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Winter:98-124.
Masao, Miyoshi., 1993, “A Borderless world? From colonialism to transnationlism and the decline of the nation state,” Critical Inquiry, 19(4):726-751.
Prusak, Laurence., 2005, “The World Is Round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pril:18-19.
Suttmeiter , Richard and Xiangkui Yao., May 2004, “China's Post-WTO Technology Policy: Standards, Software,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echno-Nationalism, ” NBR Special Report, 7.
(三)網路轉載之外文論文及研究報告
Chase, Michael S., and James C. Mulvenon, 2002, “You've Got Dissent! Chinese Dissident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Beijing's Counter-Strategies,”availableon-line at <http://www.rand.org/pubs/monograph_reports/MR1543/> accessed 2005/7/10.
Kalathil, Shanthi, and Taylor C. Boas, 2001, “The Internet and State Control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China, Cuba, and the Counterrevolution,” Carnegie Working Papers No.21, http://www.ceip.org
NTIA. 1995.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vailable on-line at
<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99/contents.html>, accessed 2006/3/20.
OECD. 2001.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available on-line at < http://www.oecd.org/dataoecd/38/57/1888451.pdf> accessed 2006/3/20.
Palfrey, John, Ronald Deibert, Rafal Rohozinski and Jonathan Zittrain, 2005, “In-ternet Filtering in China in 2004-2005: A Country Study,”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 Harvard Law School,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opennetinitiative.net/studies/china/>, accessed 20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