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GMT+8:2024/09/17 19:04
Font Size: Enlarge Font   Word-level reduced   Reset  
Back to format1 :::

Browse Content

Author my cdr record
 
twitterline
Author:劉孝湘
Author (Eng.):Liu Xiao Xian
Title:中國大陸資訊化網絡發展與社會變遷之研究--「資訊社會」的觀點
Title (Eng.):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aliz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of Mainland China-------View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dvisor:高輝高輝 author reflink
advisor (eng):Kao Huei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中國文化大學
Department:中國大陸研究所
Narrow Field: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Detailed Field: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Types of papers: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Publication Year:2006
Graduated Academic Year:94
language:Chinese
number of pages:165
keyword (chi):中國大陸資訊社會資訊主義資訊資本主義資訊化網絡發展網路管制十一五規劃自主創新科技民族主義數位落差
keyword (eng):mainland chinainformation societyinformationalisminformational capitalisinformationaliz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internet control11th Five--Year Planindependent innovationTechno-Nationalismdigital divede
Ncl record status:
  • Cited Cited :2
  • HitsHits:1240
  • ScoreScore: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
  • DownloadDownload:0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Fav:8
Manuel Castells指出,資訊科技革命的出現,經複雜的科技與社會的之
間的互動,而使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社會變遷。網際網路的興起,是在資本主義重組後的全球化經濟發展的環境下產生的,而中國大陸資訊化網絡發展亦深受其牽引。

本文研究目的擬從「資訊社會」理論的觀點以及反思全球化的角度探
討中國大陸資訊化網絡發展與資訊社會型塑的相關問題。本文從全球資訊主義的盛行所給中國大陸帶來的影響切入,由中國大陸國家信息化的發展策略、資訊化網絡發展等面向,探討中國大陸面對全球化所無可避免的制度接軌問題以及政治體制上的衝擊。其次,中共在十一五規劃中所提出的「自主創新」的概念,對於中國大陸整體資訊化發展戰略的意函為何?此外,資訊資本主義相對亦蘊含極大的割裂、排除與遺棄之能量,中共在因應資訊全球化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必須嚴肅面對國內外、區域及城鄉間的不平衡與「數位落差」的事實。
Manuel Castells pointed out: the vital change of human society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 with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complicate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appearance of internet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environment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the capitalism restructure itself, which guides the informationaliz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in the mainland.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explore issues that related to inform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and forming of information society for the mainland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society」theory and the aspect of reflection of globalization. The thesis begins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vasion of global informationalism to the mainland , and discuss the impact mainland china faces on inevasible institutional accommodation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 Reform. Issu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informationaliz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etc. For another thing, since the PRC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in Eleventh Five--Year Plan (2006-2010),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whol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mainland China? Moreover, informational capitalism relatively also implicates the power of separation, exclusion and desertion. Therefore, when PRC is making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it has to face seriously the facts that the development is out of balance between regions, cities and rural areas, foreign countries and home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digital divid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假設與概念界定…………………………………………………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0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12


第二章 建構中國資訊社會之理論基礎及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資訊社會理論分析與釐清…………………………………………..13
一、資訊社會語源………………………………………………………..13
二、Frank Webster以系統的斷裂性歸類各家學說……………………..14
三、Manuel Castells論網絡社會之崛起……………………………….…20
四、科技烏托邦論…………………………………………………………23

第二節 資訊科技與全球化理論的反思…………………………………….26

第三節 中國大陸網絡社會發展文獻摘整…………………………………..30
一、網絡社會的興起及資訊化網絡發展的全球接軌………………..…30
二、新經濟發展與資訊商品化…………………………………………..36
三、數位落差與社會排除…………………………………………………39
四、監視社會下的網路管控及資訊主義對中共政治體制的挑戰………42


第三章 向資訊主義轉折…………………………………………………...47

第一節 資訊主義的起源與發展………………………………………..……47

第二節 中國大陸資訊化網絡空間之型塑與推展……………………….….49

第三節 資訊主義對中共政治體制的挑戰……………………………..……54

第四章 資訊化發展的戰略與抉擇—自主創新………………………….63

第一節 資訊產業全球分工觀點……………………………………………..64

第二節 科技民族主義的觀點………………………………………………..66

第三節 帶有民族意涵的標準及產業………………………………………..73
一、 中國大陸制定的3G標準--TD-SCDMA 時分同步碼分多址
(Time Division - Synchroniz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74
二、 WAPI 無線區域網路鑑別與保密基礎架構
(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80
三、中國龍芯(Godson)…………………………………………………84
四、Linux作業系統與辦公室套件組合方案……………………………..87
五、中國C網………………………………………………………………90


第五章 資訊主義的黑洞-中國大陸的數位落差現象…………………...93

第一節 數位落差理論的定義與衡量………………………………………..94

第二節 中國大陸與世界的數位落差………………………………………..97

第三節 中國大陸區域及城鄉間的數位落差………………………………108

第四節 消弭數位落差的措施及手段………………………………………12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33


參考書目…………………………………………………………………………...149







表 目 錄

表4-1 中國大陸與已開發國家及其它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水平比較……….98
表4-2 1990-1996年擴展信息化指數法所測量之中國大陸相對美國的信息
化指數………………………………………………………………..….99
表4-3 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資訊能力研究」28個國家信息能
力排序……………………………..…………………………………..100
表4-4 World Bank於2000年所做各國(地區)信息化發展水平分類……..100
表4-5 ITU於2003年首度公佈之數位整備度指標(DAI)中國大陸與前十
大國家一覽表……………………………………………………………101
表4-6 UNPAN之標竿電子化政府指標(BEG)2001~2005年排名…….….102
表4-7 IDC於2002~2005年公佈之資訊化社會指標(ISI)中國大陸與前十
大國家一覽表…………………………………………………………..103
表4-8 亞太主要國家在EIU電子化整備度(EI)各項指標的評比表現……….104
表4-9 WEF網路整備度(NRI)評比一覽表………………………………….105
表4-10 中國信息化水平綜合指數測算與評價指標體系……………………..109
表4-11 1998年中國大陸全國各地區信息化水平總指數和分類指數………..110
表4-12 網路使用者的年齡分布…………………………………………………111
表4-13 依地域劃分的網路使用者人數與比例…………………………………112
表4-14 網路使用者的職業分布…………………………………………………113
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資料
(一)專書:
丁柯譯,Ethan Gutmann著(2005),《失去新中國-美商在中國的理想與背叛》,台北:博大出版。
大中華EC工作室編著(2000),《大陸電子商務實戰手冊》,台北市:高寶國際。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課題組主編(2002),《2001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2002),《信息革命與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
尹建中、李英明、羅曉南等著(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發行。
王柏鴻譯,杭廷頓、柏格主編(2002),《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市:時報文化。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佳煌(2003),《資訊科技與社會變遷》,台北市:韋伯文化。
王孟平、李英明著(2000),《電信固定網路開放對兩岸政經發展影響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王春源、錢淑芬編著(2001),《資訊經濟學》,台北縣:空大。
王樂成等譯,James Slevin著(2002),《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市:弘智文化。
王學鋒(2001),《誰來網絡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王鐵生,葛立成譯,John S. Brown, Paul Duguid著(2003),《信息的社會層面》,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之鑫主編(2000),《國際統計年鑒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朱玉生編(2001),《中國互聯網概覽》,北京:新華出版社。
江淑琳譯,Gordon Gragam著(2002),《從哲學看網際網路》,台北:韋伯文化。
江淑琳譯,Gordon Gragam著(2003),《網路的哲學省思》,台北:韋伯文化。
江淑琳譯,John Downey, Jim McGuigan著(2003),《科技新城鎮》,台北:韋伯文化。
江靜之譯,Tim Jordon著(2000),《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
江靜之譯,Tim Jordon著(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2),《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彙編》,台北市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3),《2010年社會發展策略 : 網路化社會研究報告》,台北市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4),《電子化政府》,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冷則剛(2002),《資訊產業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發展為例》,台北市:
INK印刻出版社。
吳元其、周業柱等著(2003),《公共決策體制與政策分析》,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吳季松(1999),《知識經濟學:理論、實踐和應用》,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吳國光(2002),《自由的民族與民族的自由》,台北:大屯出版社。
吳基傳編(2001),《領導幹部信息網絡化知識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琮璠、謝清佳著(2003),《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智勝文化。
呂廷杰、徐華飛主編(2003),《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研究報告》,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宋玲主編(2001),《信息化水平測度的理論與方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宋國誠主編(2002),《21世紀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台北市 :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宋國誠主編(2002),《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市 :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明譯,Joseph E. Stiglitz著(2002),《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台北市:大塊文化。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臺灣和兩岸關係》,台北市: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1),《虛擬的極限 : 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市:台灣書店。
李英明(2002),《中共發展「信息戰」及對我國建立資訊安全制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李英明(2002),《全球治理、認同多元與兩岸關係的新定位》,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金會。
李英明(2002),《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台北市: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市:生智文化。
李惠斌主編(2003),《全球化與公民社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宗瑞等譯,David Held等著(2002),《全球化衝擊》,台北:韋伯文化。
沈偉光(1997),《新戰爭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汪向東(1998),《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汪向東等著(2003),《中國: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汪堯田、汪明、汪成(2001),《國際規則發展契機:加入WTO後的中國》,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拓墣產業科技研究所(2003),《洞察中國IT產業及市場脈動》,台北市:拓墣科技。
拓墣產業科技研究所(2003),《透析中國IT產業與市場之轉折點》,台北市:拓墣科技。
林銘貴、王韻筑、林韡晨(2003),《由大陸寬頻網路與應用加值服務分析臺商之發展契機》,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林銘貴、呂懿慧、楊仲偉、陳旻菱(2003),《全球化下兩岸通訊產業互動模式與臺灣競爭優勢分析》,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邱海雄編(2001),《中國互聯網產業與發展》,香港:三聯書店。
俞可平、黃衛平編(1998),《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段偉文編著(2000),《網絡先鋒:中國網絡產業透視》,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洪榮昭譯,Yoneji Masuda著(1987),《21世紀的資訊社會:電腦理想國的省思》,台北市:幼獅。
胡元梓、薛曉源編(1998),《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胡延平編(2001),《2000~2001年中國網絡經濟發展生態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延平編著(2002),《跨越數字鴻溝:面對第二次現代化的危機與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鞍鋼主編(2003),《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著(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卷一)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市:唐山。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著(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卷二)認同的力量》,台北市:唐山。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著(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卷三)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市:唐山。
孫以清、郭冠廷主編(2003),《政治與資訊科技》,台北市:揚智文化。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主編(2003),《2003網際網路應用及發展年鑑》,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馬豔、楊小勇、龔曉鶯(2003),《知識經濟 Knowledge economy》,台北市:揚智文化。
高銛,王宏周,魏章玲等譯,Daniel Bell著(1989),《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張亞中(2003),《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市:聯經。
張茂桂、鄭永年主編(2003),《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張順教(2003),《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半導體、通訊、網路經濟學》,台北市:雙葉書郎。
張壽萱(2002),《中國寬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張維安主編(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清大出版社。
曹榮湘選編(2003),《解讀數字鴻溝—技術殖民與社會分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許光泰主編(2003),《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台北市: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許志龍編(2000),《中國網絡問題報告》,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
陳玉京、馮海霞(2000),《網路時代的經濟安全》,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陳昌柏(2001),《WTO-ITA與中國IT產業發展》,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陳炎(1999),《Internet改變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湛勻編(2000),《改變世界的網絡經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傳剛、謝永亮(2000),《網路時代的政治安全》,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傅振焜譯,Peter Drucker著(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市:時報。
彭蘭等譯,David Gautlett編著(2003),《網絡研究:數字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北京:新華出版社。
曾強主編(2001),《中國電子商務藍皮書:2001年度》,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游五洋、陶青(2003),《信息化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馮之浚編(1998),《知識經濟與中國發展》,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馮建三等譯,Simon Nora, Alain Minc著(1988),《社會電腦化-呈法國總統報告書》,台北市:駱駝出版。
馮建三譯,Frank Webster著(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明堅譯,Alvin Toffler著(1981),《第三波》,台北:經濟日報社。
黃淑芬譯,美國白宮著(2003),《確保安全網路空間的國家戰略》,台北市:史政編譯室。
黃維明譯,Cass Sunstein著(2002),《Republic.com : 網路會顛覆民主嗎》,台北市 : 新新聞文化出版。
楊永生譯,John Arquilla, David Ronfeldt著(2003),《網路及網路戰》,台北市:史政編譯局。
楊帆等(2002),《中國走勢:WTO後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趨勢分析》,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楊玟萍、呂懿慧(2002),《解構大陸無線通訊產業評析兩岸競合》,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楊玟萍、呂懿慧(2002),《解構大陸無線通訊產業評析兩岸競合》,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楊玟萍、葉宗道(2002),《兩岸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與競合分析》,新竹縣竹東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楊振富等譯,Thomas Friedman著(2005),《世界是平的》,台北市:雅言文化。
楊雪冬(2003),《全球化》,台北市:揚智文化。
溫世仁(2002),《中國西部:台商投資新熱點》,台北市:未來書城。
溫世仁(2002),《未來經濟新模式》,台北市:未來書城。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葉欣怡譯,Christopher May著(2004),《質疑資訊社會》,台北:韋伯文化。
熊澄宇(2005)《資訊社會4.0》,台北市:商周。
赫伯.朵迪克、汪琪(1995),《尋找資訊社會》,台北市:三民書局。
齊若蘭譯,Nicholas Negroponte著(1995),《數位革命》,台北:天下文化。
劉文富(2002),《網絡政治-網絡社會與國家治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文富等著(2001),《全球化背景下的網絡社會》,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劉世平譯,Laurence J. Brahm編著(2002),《中國的世紀-全球景氣與和平的最後倚仗》,台北市:商周。
劉韌(2002),《知識英雄2.0:中國科技鬥士》,台北市:武陵客資訊。
劉韌(2002),《知識英雄2.0:中國資訊強人》,台北市:武陵客資訊。
劉靜宜譯,Andrew L. Shapiro著(2001),《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台北市:臉譜。
蔡明志譯,Andrew S. Tanenbaum著(1997),《電腦網路Computer Networks》,台北市:台灣東華。
賴世培等編著(2003),《數位化政府》,台北縣:空大。
鮑宗豪主編(2003),《數字化與人文精神》,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謝俊貴(2004),《信息的富有與貧乏:當代中國信息分化問題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魏艾等著(2003),《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市:揚智文化。
羅曉軍(2001),《WTO中國大商機》,台北市:靈活文化。
蘇健華(2003),《科技未來與人類社會:從Cyborg概念出發》,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出版。
顧朝林等著(2002),《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跨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


(二)期刊:
John Gerstner訪問(2001),「網際空間的另一面-卡斯提爾訪談錄」(黃慧琦譯),《當代》,171,34-45。
Manuel Castells(2001),「權力式微的國家與國家認同危機」(黃慧琦節譯),《當代》,172,42-59。
方念萱(2001),「資訊社會的女性與研究」,《當代》,172,68-75。
毛榮富(2001),「從APARNET到沖繩IT憲章--數位落差的政治經濟考察」,《思與言》,39(1),29-87。
王信賢(1999),「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角色分析」,《東亞季刊》,30(4),17-34。
王敏晰、李新(2005),「西部地區應對“數字鴻溝”的策略分析」,《經濟問題探索》,1,100-102。
石計生(2001),「資訊社會與社會學理論」,《當代》,171,10-33。
左正東(2005),「全球網路治理中的知識與權力」,《問題與研究》,44(5),103-142。
安戈、陳佩華、史禾(2001),「中國、組合主義及東亞模式」,《戰略與管理》,1,52-60。
朱冠舟(2003),「2002~2003對岸ERP研究(上)--難騙錢的2002年!中國大陸ERP市場回顧」,《資訊與電腦》,275,48-51。
朱冠舟(2003),「2002至2003對岸ERP研究--2003年中國ERP市場:深耕防流失! (下)」,《資訊與電腦》,276,66-69。
朱蓓蕾(2003),「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46(6),75-108。
江小涓(2003),「吸引外資、對外投資和中國的全面小康目標」,《WTO經濟導刊》,Z1,頁46-50。
江明修、曾德宜(2003),「資訊科技與政府轉型:社會建構的觀點」,《研考雙月刊》,27(3),78-87。
江芳韻(2001),「揭開大陸Internet發展內幕」,《網路通訊》,118,20-24。
余小玲(2002),「網路社會的形構-Castells論流動空間」,《資訊社會研究》,3,239-250。
余紹逖(1996),「大陸網際網路與跨國資訊流通」,《中國大陸研究》,39(10),81-91。
余紹逖、陳嘉正、林永豐(1996),「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之初探」,《廣播與電視》,2(4),109-129。
吳秀光、吳宗憲(2004),「中共網際網路管制政策之分析」,《展望與探索》,2(7),54-67。
吳基傳(1999),「積極推動電信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求是雜誌》,12,19。
吳齊殷、莊庭瑞(2004),「超連結網絡分析:一項分析網路社會結構的新方法」,《資訊社會研究》,6,127-148。
呂育誠(2003),「電子化政府對地方政府管理的意涵與影響」,《法政學報》,16,147-178。
呂建良(2005),「從「市民社會」評析2005年4月中國反日示威運動」,《展望與探索》, 3(11),51-66。
宋保強(2004),「中國Linux策略為人作嫁﹖」,《資訊與電腦》,287,40。
宋國誠(2002),「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中國大陸研究》,45(2),1-32。
宋學文、陳鴻基(2002),「從全球化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政策管理」,《資訊管理學報》,8(2),153-173。
宋興洲(2003),「論網路民主的理論與發展現況-網路民主是科幻小說」,《全球政治評論》,3,1-28。
李曉華(2004),「對加入WTO後“以市場換技術”的思考」,《中國工商經濟》,4,21-26。
李大衛(1995),「大陸電腦網路應用發展現況分析」,《大陸經濟研究》,17(2),45-55。
李明哲、唐志宏(2002),「路商業化與網路民主:資訊政治經濟學觀點下的討論」,《資訊社會研究》,3,251-268。
李武強(2003),「“縮小數字鴻溝——西部行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西藏科技》,1,13-15。
李國杰(2005),「實現自主創新跨越式發展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數碼世界》, 21,5-6。
李國杰(2005),「自主創新能力: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中國集成電路》,3, 39-40。
李國杰(2006),「在信息化中堅持自主創新」,《數碼世界》,1,3-4。
汪明峰(2005),「互聯網使用與中國城市化— 「數位鴻溝」的空間層面」,《社會學研究》,6,112-244。
汪星明、梁雨谷(2000),「歐盟在華投資企業成功因素研究」,《決策借鑿》,6,23-26。
周方銀(2001),「信息革命對軍事與安全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7,28-32。
周光輝、周笑梅(2001)9月,「互聯網對國家的衝擊與國家的回應」,《新華文摘》(政法版),4-5。
周甄武(2004),「數字鴻溝的多維透視」,《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7,54-57。
昕華(2004),「中國加快制定linux標準」,《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5,55-56。
林恩瑋(2000),「全球化、全球網際網路與國家意義」,《新世紀智庫論壇》,9,93-99。
林逢慶(2003),「消弭數位落差:政府的責任與對策」,《國家政策季刊》,2(1),29-52。
林逢慶(2003),「資訊國力的內涵.意義與展望」,《資訊與電腦》,274,6-11。
林義夫(2003),「數位經濟發展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2(1),91-114。
林嘉誠(2003),「電子化政府與轉型中的公共服務典範」,《研考雙月刊》,27(1),16-29。
武陵客(2004),「中國互聯網2004產業調查報告 - 下 -」,《資訊與電腦》,292,66-71。
武陵客(2004),「中國互聯網2004產業調查報告 - 上 -」,《資訊與電腦》,291,64-71。
邵波(2005),「網絡信息資源配置中的“數字鴻溝”問題——以中國東西部的差距為參照」,《情報雜誌》,11,86-88。
邱魏頌正、陳嘉駿(2004),「數位落差現象再探討-多國比較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3(2),1-30。
施盈志(2004),「大陸地區數位落差之探討」,《展望與探索》,2(10),84-97。
施哲雄(1999),「從法輪功事件的中共對大陸社會的控制」,《共黨問題研究》,25(6),1-3。
洪貞玲(2005),「社區科技中心發展對數位落差的啟示」,《新聞學研究》,85, 191-197。
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6,341-364。
科歡(2000),「對中共科技發展趨勢之探討」,《中共研究》,34(12),77-88。
紀建良、鄭伊萍(2001),「根植於樂土的夢魘-論資訊焦慮與資訊社會」,《當代》,172,60-67。
紀國鐘(2003),「普及政府服務、縮短數位落差」,《研考雙月刊》,27(1),30-39。
胡鞍鋼(2004),「中國崛起需要軟力量的建構」,《中關村》,15,33。
胡鞍鋼(2004),「如何認識中國的技術追趕效應」,《科學中國人》,6,34-38。
胡鞍鋼、熊義志(2003),「中國的長遠未來與知識發展戰略」,《中國社會科學》, 2,126-137。
倪光南(2005),「LINUX等開源軟件與政府採購」,《中國政府採購》,7,30。
倪光南(2005),「以開源軟件為基礎 走自主創新的信息強國之路」,《數碼世界》,13,13-14。
孫煒(2004),「全球化對於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及其回應」,《理論與政策》,17(3),103-117。
徐斯儉(2000),「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3(4),1-25。
國安民(2002),「中國大陸網路普及化對和平演變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28(2),86-94。
國安民(2006),「中國大陸網路控管現況與發展」,《展望與探索》,4(3),11-15。
寇健文(2001),「中共對於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40(2),33-53。
張妍(2001),「信息時代地緣政治與科技權」,《現代國際關係》,7,18-23。
張佩珍(2000),「中共嚴控網際網路政策之分析---兼論對「中」美關係之影響」,《經濟前瞻》,68,76-82。
張樊(2004),「法律滯後,中國電子商務亟需產業規範」,《資訊與電腦》,290,44-45。
張懷文(2002),「數位落差初探」,《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會臺北學生分會會訊》,15,75-96。
曹俊漢(2004),「兩岸公務人員對全球化議題的認知調查分析」,《理論與政策》,17(3),1-36。
曹寬增(1998),「中美國家資訊政策比較分析」,《中國資訊導報》,11,13-15。
梁正清(2002),「中國大陸對其「互聯網」的管制措施及其影響」,《復興崗學報》,75,53-72。
梁正清(2003),「中國大陸網路傳播的發展與政治控制」,《資訊社會研究》,4,211-252。
莊永耀等(2003),「ERP在中國大陸企業的應用」,《資訊與電腦》,273,19-23。
莊伯仲(2004),「網路投票有何不可﹖」,《Hopenet科技月刊》,94,12。
許清琦、曾淑芬、劉靜怡、吳鴻煦(2003),「公元2010年台灣網路化社會之發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2(1),71-90。
郭良文、柯裕棻(2000),「網路空間之型塑與臺灣網際網路的發展」,《世新大學學報》,10,187-219。
陳延林(2004),「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和技術進步的影響分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44-48。
陳恆鈞(2003),「以政府網際網路作為政策執行工具之可行性分析:由工具與系絡觀點探討」,《法政學報》,16,127-146。
彭慧鸞(1997),「亞太地區的科技競爭與合作:「科技資訊協定」的政治經濟意涵」,《問題與研究》,36(2),33-47。
彭慧鸞(2000),「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9(5),1-15。
彭慧鸞(2001),「電信自由化建制與數位落差的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40(4),25-40。
彭慧鸞(2002),「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資訊化發展的全球化接軌」,《中國大陸研究》,45(6),1-26。
彭慧鸞(2002),「資訊化與中國大陸西部的跨越式發展」,收錄於宋國誠主編《21世紀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台北市: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301-329。
曾怡仁(2003),「從政治經濟學到國際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35,165-194。
曾淑芬(2002),「數位落差」,《資訊社會研究》,2,234-237。
曾淑芬、李孟壕(2005),「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 9,89-124。
曾淑芬、謝豫立(2001),「資訊社會、全球化經濟與福利國家」,《當代》,171,46-55。
華川仁(2001),「互聯網對中共官方宣傳的挑戰」,《中共研究》,35(2),118-125。
項靖(2003),「邁向資訊均富:我國數位落差現況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16,125-178。
黃少華、韓瑞霞(2004),「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東西部地區的數字鴻溝」,《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2),95-102。
黃東益、黃佳珊(2003),「地方政府「數位民主」機制-以台灣省二十一縣市政府網站為例」,《法政學報》,16,179-202。
黃東益、蕭乃沂、陳敦源(2003),「網際網路時代公民直接參與的機會與挑戰--臺北市「市長電子信箱」的個案研究」,《東吳政治學報》,17,121-151。
黃建邦(2000),「資訊時代大陸地區網際網路(Intenet)發展概況」,《華岡印刷傳播學報:印刷傳播管理》,31,22-30。
黃璿芳(2003),「推動NII的科技政策:由美、歐和日等國政策回看臺灣的方法」,《臺灣銀行季刊》,54(1),20-41。
楊帆(2001),「新經濟:新科技革命與全球化的結合」,《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19-20。
楊家誠(2001),「『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27(10),85-92。
楊素(1998),「中共對網路的管制作為」,《交流》,55,55-58。
葉自強(2003),「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海軍學術月刊》,37(11),92-105。
葉至誠(2003),「傳播媒介新天地-網路社會的君臨」,《立法院院聞》,31(3),36-51。
董娟娟(2004),「威權政治與知識經濟並進下的監視社會發展:以新加坡的網路管制體制為例」,《東南亞學刊》,1(2),85-135。
董晶(2005),「軟件採購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信息化》,10,25-29。
雷祥麟(2002),「變中的科技、民主與社會:STS(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挑戰」,《臺灣社會研究》,45,123-171。
管中祥(2001),「從「資訊控制」的觀點反思「電子化政府」的樂觀迷思」,《資訊社會研究》,1,299-316。
網路社會小組(2004),「網路社會-建立人文與科技並重之優質網路社會」,《研考雙月刊》,26(6),122-131。
劉久清(2004),「網路民主與網路公民」,《哲學與文化》,31(6),63-80。
劉衛東(2005),「西部欠發達地區實施“校校通”工程的實踐與思考」,《教育信息化》,13,4-6。
樊綱(2000),「21世紀中國的太陽昇起來」,《上海改革》,5,4-7。
歐陽新宜(1998),「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41(8),41-57。
蔡晨瑞(2002),「西部地區應對“數字鴻溝”的策略分析」,《兩岸關係》,10, 38-40。
蔡裕明(2001),「資訊性民族主義--Linux對中國大陸的意義」,《中國大陸研究》,44(12),21-36。
鄭菀瓊(2004),「智慧財產權之政治經濟分析--一項科際整合的初步嘗試」,《月旦法學》,104,147-164。
蕭立承(1999),「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之發展現況與趨勢」,《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2,9-14。
蕭全政(2003),「何謂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35,1-34。
賴祥蔚(2005),「資訊社會的傳播權」,《資訊社會研究》,9,185-203。
薛瀾(2001),「科技全球化及中國的對策」,《中國科技論壇》,3。收錄於《新華文摘》(科學技術版), 2001年8月,149-152。
謝宗學(2003),「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踐: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會研究》,4,87-139。
謝俊貴、陳軍(2003),「數字鴻溝——貧富分化及其調控」,《湖南社會科學》, 6,123-125。
謝豫立、何錦昌(2001),「資訊社會中主權國家的角色發展」,《資訊社會研究》,1,201-228。
魏澤民(2000),「山雨欲來風滿網: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析論」,《共黨問題研究》,26(2),44-60。
魏澤民(2003),「中國大陸網路社會圖像:發展與侷限」,《遠景基金會季刊》,4(4),155-186。
魏澤民、林志昶(2004),「資訊時代的國際關係圖像:以Internet為例」,《展望與探索》,2(2),17-33。
羅家德(2002),「資訊社會中之經濟行為研究」,《資訊社會研究》,2,238-241。


(三)未出版之碩博士論文:
毛榮富(2001),<網路社會的神話塑造—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牛萱萍(1999),<公共資訊政策之探究:理論、方法與議題>,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占璽(2000),<90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立德(2000),<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慧(2002),<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研究---以政治向度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文進(2003),<中國大陸網路佈線產品市場營銷之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翰(2002),<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概念觀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孟哲(2003),<中國大陸數位鴻溝現象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孟壕(2003),<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呈潢(2003),<從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建構我國國家資訊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佳欣(2002),<中國大陸互聯網產業之現況與經營模式探討>,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志衛(2004),<網際網路與民主政治:論網際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可能性>,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婉華(2003),<網際網絡時代資訊政策工具的定性、功能與應用>,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光邦(2004),<中國大陸「網路社會」之研究 >,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振興(2001),<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俊宏(2003),<中國大陸網路文化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凱(2001),<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東亮(1998),<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康華(2001),<兩岸電子商務發展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健群(2001),<解讀九十年代晚期中國城市流行文化-由文化研究向度看網際網路發展現象>,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彥廷(2003),<由網際網路論對中國大陸市民社會的再認識>,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家凱(2003),<中國大陸網路資源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華胤(2004),<全球化下網際網路與政府關係之探討—以中國大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劉燕青(2003),<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興一(1999),<中國大陸資訊產業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弘宙(2001),<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國家發展-治理觀點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景文(2003),<網路社會興起對中共國家能力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侯彰(2000),<網際網路歷史的政經分析:美國與台灣經驗>,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四)研討會論文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6),《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一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7),《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二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9),《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三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第四屆》,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左正東,「中國大陸的網路發展與網路治理」,發表於《2005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1日~10月2日,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所與近史所。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佛光人文社學院研究發展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1),《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第一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佛光人文社學院研究發展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2),《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第二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佛光人文社學院研究發展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2003),《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第三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張成洪,「中國大陸地區企業資訊化及電子商務的現狀和策略研究」,發表於《海峽兩岸青年學者經濟金融資訊與管理論壇會議論文集》,2002年7月20日,87-107,台灣省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系。
劉靜怡,「從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的成形與發展看網際網路公共資源分配機制的政策與法律問題: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的國際趨勢觀察和省思」,發表於1999年12月20日~12月21日「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五)網路轉載之論文
胡獻紅(2003),「中國五小城市互聯網個案研究報告之--義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轉載自http://www.wipchina.org/?p1=content&p2=05013000082(2006/3/24瀏覽)
胡獻紅(2004),「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發達和不發達地區的“數位鴻溝”新探—以北京和義馬兩地互聯網擴散為例」,發表于2004年于武漢大學舉辦的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轉載自http://www.wipchina.org/?p1=content&p2=05013000102(2006/3/24瀏覽)
張小蒂,李曉鐘(2001),「經濟全球化與我國比較優勢理論的拓展」,《學術月刊》, 6,轉載自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gjixue/05116/1841.html(2006/3/16瀏覽)
郭良、胡獻紅(2005),「從“網吧一條街”到“城市資訊化”:河南省義馬市2003、2005年互聯網追蹤調查報告」,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005 年互聯網調查子項目:河南省義馬市互聯網追蹤調查,轉載自http://www.wipchina.org/?p1=content&p2=06032920360(2006/3/24瀏覽)


二、外文參考資料
(一)外文專書
Baudrillard, Jean, 1983,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or, The End ofthe Social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Semiotext(e).(Translated by Paul F-oss, John Johnson and Paul Patton)
Bell, Daniel., 1976,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1973). Harmondsworth: Penguin, Peregrine Books.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Bourdieu, Pierre.,et al., 1999,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Social Suffer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Translated by P. Parkhurst Ferguson, S. Emanuel, J. Johnson, S.T. Waryn)
Brin, David, 1998, The Transparent Society.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Castells, Manuel, 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Oxford: Blackwell.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Informational Cit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Castells, Manuel, 1999,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Castells, Manuel, 2001, The Internet Galax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1999, Publisher: Dragonomics, Published: April 15, 1999. 1st Quarter 1999, Section 2: Special Subject-E-China, IV: Controlling the Content.
Drucker, Peter F., 1968,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for Our Changing Society. NY: Harper and Roe Publishers.
Giddens, Anthony, 1985,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ce: Volume Two of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mbridge: Polity.
Held, Davi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eds.,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Stanford,
C.A: Stanford.
Holub, Robert C., 1991, Jürgen Habermas: Critic in the Public Sphere. Routledge.
Graham, Steve, and Simon Marvin, 1996,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City:ElectronicSpaces,Urban Places. London:Routledge.
Kalathil, Shanthi, and Taylor C. Boas, 2003, Open Networks, Closed Regime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A-uthoritarian Rule.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Tinbergen, Jan,. eds., 1955,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mesterdam.
University.
Laudon, Kenneth C., and Jane Price. Laudon, 2005,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ing the Digital Firm, 9/e. NJ: Prentice Hall Publishers.
Lynch, Daniel C., 1999, After the Propaganda State.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hlup, Fritz., 1962,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William J., 1995,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Aldershot and Brookfiel-d, Vt., USA: Aslib Gower and Gower.
Miller S.E., 1996, Civilizing Cyberspace: Policy, Power, and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New Yrok, NY: ACM Press.
Naisbitt, John., 1984,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F-utura. London: Futura Publications.
Nordenstreng, Kaarle., 2001, “So What?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in Erkki Karvonen, ed., Information Society: Understand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amper University Press.
Norris, Pippa, 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New York,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ore, Michael and Charles Sabel., 1984,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 New York: Basic Books.
Porat, Marc Uri., 1977,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Sourc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Primary Information Sector(Detailed Industry Reports).
OTSpecial Publication 77-12(2). 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ffice of Telecommunications.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 free Press, fourth edition.
Robins, Kevin and Frank Webster., 1999, Times of the Technoculture: From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o the Virtual Life. London: Routledge.
Schiller, Dan, 1982, Telematics and Government. NJ: Ablex.
Schiller, Dan, 1999, Digital Capitalism: Networking in the Global Market Syst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chiller, Herber I., 1981, Who Knows: Information in the Age of the Fortune 500. Norwood, NJ: Ablex.
Schiller, Herber I., 1984, Information and the Crisis Economy. Norwood, NJ: Able-x.
Schiller, Herber I., 1989, Culture, Inc.: The Corporate Takeover of Public Expressi-on. NJ: Ablex.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tallings, W., 1999, 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teinfield, Charles and Jerry L. Salvaggio., 1989, “Toward a Defin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Jerry L. Salvaggio. E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Eco-nomic, Social, and Structural Issues.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Toffler, Avain, 1980, The Third Wave. New York: Morrow.
Toffler, Avain, 1990, Powershifts Knowledge. ealth and Violence at 21st Century. Bantam Books.
Toffler, Avain, 1993, War and Anti-war:Survival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Boston: Little, Brown.
Warschauerl, Mark, 2003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clusion: 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Webster, Frank, 1995,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二)外文期刊
Dirlik, Arif., 1994,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Critical Inquiry, 20:328-356.
Held, Davi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1997,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Shifting Balances of Power,” Al-ternatives, 22:269-285.
Gunkel , David., 2003,“Second Thoughts: Toward a Critique of the Digital Divide,” New Media & Society, 5:499-522.
McChesney, Robert W., 1996,“The Internet and U.S Communication Policy-Making i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Winter:98-124.
Masao, Miyoshi., 1993, “A Borderless world? From colonialism to transnationlism and the decline of the nation state,” Critical Inquiry, 19(4):726-751.
Prusak, Laurence., 2005, “The World Is Round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pril:18-19.
Suttmeiter , Richard and Xiangkui Yao., May 2004, “China's Post-WTO Technology Policy: Standards, Software,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echno-Nationalism, ” NBR Special Report, 7.


(三)網路轉載之外文論文及研究報告
Chase, Michael S., and James C. Mulvenon, 2002, “You've Got Dissent! Chinese Dissident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Beijing's Counter-Strategies,”availableon-line at <http://www.rand.org/pubs/monograph_reports/MR1543/> accessed 2005/7/10.
Kalathil, Shanthi, and Taylor C. Boas, 2001, “The Internet and State Control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China, Cuba, and the Counterrevolution,” Carnegie Working Papers No.21, http://www.ceip.org
NTIA. 1995.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vailable on-line at
<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99/contents.html>, accessed 2006/3/20.
OECD. 2001.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available on-line at < http://www.oecd.org/dataoecd/38/57/1888451.pdf> accessed 2006/3/20.
Palfrey, John, Ronald Deibert, Rafal Rohozinski and Jonathan Zittrain, 2005, “In-ternet Filtering in China in 2004-2005: A Country Study,”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 Harvard Law School,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opennetinitiative.net/studies/china/>, accessed 2005/7/10.
QRCODE
 
 
 
 
 
                                                                                                                                                                                                                                                                                                                                                                                                               
First Page Prev Page Next Page Last Page top
1. 華川仁(2001),「互聯網對中共官方宣傳的挑戰」,《中共研究》,35(2),118-125。
2. 曾怡仁(2003),「從政治經濟學到國際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35,165-194。
3. 曾淑芬、謝豫立(2001),「資訊社會、全球化經濟與福利國家」,《當代》,171,46-55。
4. 曾淑芬、李孟壕(2005),「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 9,89-124。
5. 黃璿芳(2003),「推動NII的科技政策:由美、歐和日等國政策回看臺灣的方法」,《臺灣銀行季刊》,54(1),20-41。
6. 楊家誠(2001),「『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27(10),85-92。
7. 黃建邦(2000),「資訊時代大陸地區網際網路(Intenet)發展概況」,《華岡印刷傳播學報:印刷傳播管理》,31,22-30。
8. 林恩瑋(2000),「全球化、全球網際網路與國家意義」,《新世紀智庫論壇》,9,93-99。
9. 李明哲、唐志宏(2002),「路商業化與網路民主:資訊政治經濟學觀點下的討論」,《資訊社會研究》,3,251-268。
10. 曾淑芬(2002),「數位落差」,《資訊社會研究》,2,234-237。
11. 李大衛(1995),「大陸電腦網路應用發展現況分析」,《大陸經濟研究》,17(2),45-55。
12. 宋興洲(2003),「論網路民主的理論與發展現況-網路民主是科幻小說」,《全球政治評論》,3,1-28。
13. 宋學文、陳鴻基(2002),「從全球化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政策管理」,《資訊管理學報》,8(2),153-173。
14. 宋國誠(2002),「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中國大陸研究》,45(2),1-32。
15. 呂建良(2005),「從「市民社會」評析2005年4月中國反日示威運動」,《展望與探索》, 3(11),51-66。
 
1. Open Internet Vs. Despotical Regim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Internet Development in China
2. The Study of “Network Society(the internet society)” in Mainland China.
3. The Studying of Chines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ivic Society and The Competing of State Power
4. The Impact of Service Quality, Enterprise Image and Switching Barriers on Loyalty in Fitness Club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 a Case Study of Alexander Club
5. The Relationship of Tourist’s Leisure Lifestyle and Recreation Demand in Rural Tourism Area
6. A Case Study on the Consumption Decision of Members for the Salon in Taiwan
7. A Creative Thinking of Marketing Concept for Wedding and Funeral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Zodiac Company
8. 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研究---以政治向度探討
9. The Study of Internet in Mainland China
10. The Research of Consumer Behavior of Online Shopping on Travel Coupons of New Hotel-An Example of A Hot Springs Hotel in Guguan
11. Factor analysis of tourist's experience for the leisure farming areas in Nantou
1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onsumers’ Tast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d Sales with Different Industries
13.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of Recreation Hassles, Ecperience Use History, and Coping-The Perception of Hikers i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14.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onal Selling Behavior,Relational Benefits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15. 營利事業所得涉外課稅預先訂價協議及法律救濟之研究
 
system icon system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