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6: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菀菁
研究生(外文):WAN-JING,CHAN
論文名稱:中國大陸分稅制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之研究—以上海市為例
指導教授:唐彥博唐彥博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社會主義中央稅地方稅分稅制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論文摘要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不對等、對利益要求的目標不一致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都同樣存在著資訊不對稱與目標不一致的特性。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一切矛盾與問題起源自中央權力大過地方,因此中央動輒使用「決定」與通知這類的行政性指令,取代應該經由制度或是法制的模式來調整諸如財政管理體制等政策,造成地方擁有較多的資訊,但在權力上卻無法脫離中央而獨立。
換言之,地方在某些程度上仍受中央所控制,在分稅制實施之後,中央與地方雖然各自有其所屬的稅種,但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的分成比例以及何種稅種屬中央抑或地方,這些事項縱然不致於全盤由中央決定,但未來中央與地方定會共同協議與決定財政資源的分配比例。

  希望藉由本論文研究發現中央與地方之間所產生種種問題,乃是因為缺乏制度化以及法制化所致,中國大陸中央以行政性指令來達到其分權、集權的目的,這些措施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係為促進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及中央、地方之間財政資源配置產生變動的重要誘因。
在此前提下,制度變遷促成市場機能逐漸恢復,以及經濟發展使得生產、就業結構改變。是以由中國大陸的財政收入結構產生根本的改變、中央與地方對於財政資源的配置仍未訂定合理的比例,未來可能只有在中央主導下與地方協調共同決定財政資源的分配比例。
中國大陸目前實行的分稅制,有許多不如人意之處,需要繼續深化改革。因為,中國大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當迅速,地區差距很大;社會主義市場體系雖已初步形成,但尚不夠健全;中央與地方的事權範圍雖已初步劃分,但尚不夠規範,各級事權事責還有待明確;稅收制度也不夠完善,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試圖實行徹底分稅制是不實際的。所以,分稅制的改革仍應以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共存的不徹底型分稅制為主,進行逐步的、漸進式的改革。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主題與範圍……………………………………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7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文獻探討 ……………………………………… 10
第一節 概念釐定…………………………………………… 10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7
第三節 集權與分權………………………………………… 23
第三章 省級在分稅制下的財政概況………………………………… 29
第一節 中央與省級的財政分析…………………………… 29
第二節 省級的財政收支…………………………………… 39
第三節 分稅制的出現與影響……………………………… 49
第四章 分稅制的運行及問題分析…………………………………… 53
第一節 現行分稅制………………………………………… 53
第二節 分稅制運行中的問題……………………………… 60
第三節 完善分稅制的對策建議…………………………… 63
第五章 中央與上海財政關係的制度面向變遷分析 ……………… 71
第一節 恩庇侍從時期的財政管理體制:1985年以前…… 72
第二節 抗衡扈從時期的財政管理體制:1985-1993年…… 79
第三節 新抗衡扈從時期的分稅制:1994年以後………… 88
第六章 結 論 …………………………………………………… 10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0
第二節 研究檢討與建議…………………………………… 117
參考書目 ……………………………………………………………… 119
附 錄一 ………………………………………………………………… 142
附 錄二 ………………………………………………………………… 144
附 錄三 ………………………………………………………………… 146

圖目錄

【圖1-1】研究架構圖……………………………………………………6
【圖3-1】全國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率………………………………30
【圖3-2】全國財政收入和GDP增長幅度的對比……………………38
【圖3-3】中央與省級預算外資金收支及比例 ………………………48

表目錄

【表2-1】中國現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 14
【表2-2】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比較表……………………………… 28
【表3-1】全國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30
【表3-2】中央與省級財政收入及比率……………………………… 32
【表3-3】中央與省級財政支出及比率 ……………………………… 33
【表3-4】全國財政收支總額及增長速度…………………………… 37
【表3-5】補助省級(省級上交)後的中央財政收支……………………42
【表3-6】中央與省級預算外資金收支及比例 ………………………46
【表4-1】分稅制下各部門各稅種的稅收徵收管理範圍一覽表..……57
【表5-1】1949 -1994 年中央與上海財政體制與財政關係變動表 …74
【表5-2】1949-1998年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結構一覽表 ……………79
【表5-3】1979-2004年中國大陸中央與國家財政能力一覽表 ………87
【表5-4】分稅制後中央與上海地方收入劃分一覽表 ………………91
【表5-5】分稅制與包乾制時期上海地方財政支出項目比較表 ……94
【表6-1】中央與上海市財政關係類型轉換表………………………113
【表6-2】1988年至1998年中央與上海財政能力變化一覽表 ………114
壹、中文書目
(一)專書
上海經濟體制改革十年編輯部編
1989《上海經濟體制改革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市財政局等編
2000《企業財稅法規選編(17)》,上海:上海市財稅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001《企業財稅法規選編(18)》,上海:上海市財稅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002《企業財稅法規選編(19)》,上海:上海市財稅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002《企業財稅法規選編(20)》,上海:上海市財稅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003《企業財稅法規選編(21)》,上海:上海市財稅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004《企業財稅法規選編(22)》,上海:上海市財稅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005《企業財稅法規選編(23)》,上海:上海市財稅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編
1999 《1999 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0 《2000 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 《2001 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2 《2002 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3 《2003 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4 《2004 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5 《2005 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上海統計年鑑編輯委員會編
2004 《上海統計年鑑(2003)》,上海:三聯書店。
上海統計年鑑編輯委員會編
2005 《上海統計年鑑(2004)》,上海:三聯書店。
《上海經濟分析與預測》課題組
1999 《上海經濟:1998年分析與1999年預測》,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0 《上海經濟:1999年分析與2000年預測》,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 《上海經濟:2000年分析與2001年預測》,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2 《上海經濟:2001年分析與2002年預測》,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3 《上海經濟:2002年分析與2003年預測》,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4 《上海經濟:2003年分析與2004年預測》,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5 《上海經濟:2004年分析與2005年預測》,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
1997《分權的底線》,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1997《挑戰市場神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
1993《中國國家能力報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4 《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9 《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中國計劃出社。

2000 《政府與市場》,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康曉光編著
1996《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台北:致良出版社。
王渭泉等編
1995 《上海財政稅務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王 戰
1997 〈中國經濟成長中的「上海現象」-經濟成長與財稅負擔相關因素分析〉,徐滇慶、李金艷編。
尹繼佐編
2005 《2005年:上海經濟發展藍皮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2005 《新時期經濟體制改革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國財政年鑑編輯委員會編
2005 《中國財政年鑑(2004)》,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
中國財政年鑑編輯委員會編
2006 《中國財政年鑑(2005)》,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預算司編
2005 《2004年中國財政經濟運行分析》,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平新喬
2004《財政原理與比較財政制度》,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編。
史晉川、金祥榮、趙偉、羅衛東等著
2002《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遷:溫州模式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石之瑜
1992《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田穗生、羅斌編
1994 《地方政府知識大全》,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吉林省財政稅務學會編
1993 《國家實施新稅制匯編》,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宇劍、杜蒲、胡洋
1999 《國力論:國家、國力、國人命運的世紀嬗變與抉擇》,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朱光磊
1996《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華等編
1999 《上海一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希仁
1978 《五權憲法論文選集》下冊,台北:中國五權憲法學會,二版。
朱浤源主編
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江春澤、陳耀庭、雷達
1997 《國際比較中的中國經濟體制轉軌》,北京:不詳。
沈立人
1998 《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經濟行為》,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李英明
1996《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風聖主譯,Lars Werin & Hans Wijkander 編
1999《契約經濟學》,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李松森
1997 《兩種屬性分配理論與財政政策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李壽初
1997《中國政府制度》,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李偉光、王晶
1998 《市場經濟中的財政政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李萬甫
1998 《中國經濟轉型期的稅制建設》,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
辛向陽
1995 《大國諸侯: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之結》,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0《百年博奕: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100年》,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何 帆
1998 《為市場經濟立憲:當代中國的財政問題研究》,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何盛明編
1998 《中國財政改革20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何景榮譯,Jan-Erik Lane & Svante Ersson合著
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宋井源等編
1998 《政府與國有企業的財政關係》,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余天心、王石生編
1998 《財經改革與發展》,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吳國光、鄭永年
1995《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吳玉山
1997 《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的關係》,台北:正中書局。
吳敬璉
1998《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戰略與實施》,上海:遠東出版社。
尚慶飛譯,艾倫.伍德原著
2002《新社會主義》,江蘇人民出版社。
周其仁
2002《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濟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毅夫、蔡昉、李周
2000《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邱榮舉
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胡書東
2001《經濟發展中的中央與地方關係— 中國財政制度變遷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鞍鋼
1994《中國經濟波動報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9《中國發展前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鄒平
2000 《社會與發展:中國社會發展地區差距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郭北辰主編
2001《現代財政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許善達
2000《國家稅收》,中國稅務出版社。
陳水逢
1965《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馬起華
1977《政治理論》第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金鑑
1968《均權主義與地方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張金男、於鼎丞、張正忠
2001《中國大陸稅務制度》,台北:誠宏國際。
黃佩華(Christine P.W Wong)編著
1999《中國地方財政問題研究》,北京:中共檢察出版社。
黃仁德、鄭文發
1997《中共改革開放後的財政調控》,台北:華泰文化。
楊培新
1996《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建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賈康、閻坤
2000《中國財政:轉軌與變革》,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劉國光編
1990《體制變革中的經濟穩定增長》,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劉 佐
2000《中國稅制概覽》,經濟科學出版社。
劉溶滄、趙志耘編
2000《中國的財政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魏禮群、李金早主編
1994《市場經濟中的中央與地方經濟關係》,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薩孟武
1989《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8 版。
顏愛靜等譯,(Eric G. Furubotn & Rudolf Richter)
2001《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台北:五南。
薄慶玖
1981《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薄慶玖
1975《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編印。
鄒繼礎
2001《大陸財政制度改革:經濟制度轉型與財政分權》,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鐘曉敏主編
2001《地方財政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羅伊˙鮑爾(許善達等譯)
2000《中國的財政政策:稅制與中央及地方的財政關係》,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財政部預算司編
2000《財政若干問題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國史全鑑編輯委員會編
1999《中國過渡期財政轉移支付》,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編
199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全鑑(1989-1995)》,北京:團結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編
2005《中國統計年鑑(200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編
2006《中國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編
2005《中國稅收實務手冊》,北京:法律出版社。
稅務總局辦公廳編
2006《中國工商稅收法規匯編》,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1. 期刊
王紹光
2002<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的政治邏輯>,《戰略與管理》,北京,第3期。
1994<再論中國政府的汲取能力—―兼答楊大利、崔之元、饒餘慶、蕭耿諸先生>,《二十一世紀》,香港,4月號。

1995<地區差別與中央政府的介入>,《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7月。
、胡鞍鋼
1994 <中國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中國國家能力報告》。

1994 <再論中國政府的汲取能力— 兼答楊大利、崔之元、饒餘慶、蕭耿諸先生>,《二十一世紀》,香港, 2月號。

1994 <中國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二十一世紀》,香港,2月號。
王 怡
2000 <關於稅權劃分的幾點認識>,《稅務與經濟》,第6 期。
王選匯
2001 <分稅制與地方稅制改革>,《中國稅務報》,7月13日。
古德曼( David S. G. Goodman)
2000<改革二十年以後的中心與邊緣:中國政體的重新界定>,《二十一世紀》,香港,10月號,總第61期。
宋新中
20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時代財會》第6期。
李實、John Knight(奈特)
1996<中國財政承包體制的激勵和再分配效應>,《經濟研究》,北京,第5 期。
地方稅收研究課題組
1996 〈分稅制後地方稅稅源建設及徵管問題的研究〉,《江海學刊》,南京,第6期。
吳擷英
1994 〈中國財政鉅額赤字的原因及法律對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總第9期。
陳立宏
199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債簡史>,《財政》,北京,第3期。
郭慶旺、趙志耘
2002<中國財政赤字的規模與作用>,《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第2期。
周 湘
1999<當前我國財政收支的現狀和癥結>,《戰略與管理》,北京,第2期。
姚洋、楊雷
2003 <制度供給失衡和中國財政分權的後果>,《戰略與管理》,北京,第3期。
胡鞍鋼
1997 〈艱難的制度創新:對分稅制改革的初步評價〉,《東亞季刊》,台北,第28卷,第1期。
胡祖六
1994<中國財政赤字彌補戰略與宏觀經濟效應>,《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北京,第1期。
項懷誠
2002 <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實踐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經濟學動態》,第6期。
項中新
2005<政府間轉移支付理論與中國的實踐>,《中國的財政理論前沿》。
曾軍平
2001<分稅制運行績效的實證研究─從效率與公平角度進行的分析>,《財政與稅務》,北京,第2期。
張曙光
1996 <國家能力與制度變革和社會轉型>,《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建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高 潔
2002<中國農村稅費改革正遭遇體制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
高培勇
2000<舉借國債的經濟作用機制>,《中國的財政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許夢博
2002<關於財政赤字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財經研究》,上海,第3期。
許毅主編
1993<走向新世紀:財政經濟運行卷>,《中國財政經濟理論叢書》,第2卷,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逄豔紅 孫曉峰
2001 <地方稅權建設的借鑒與思考>,《稅務與經濟》第3期。
楊大利
1994 <對『瀕危論』的幾點反駁>,《二十一世紀》,香港,2月號。
、魏后凱
1997<地方分權與中國地區教育差異>,《中國社會科學》,北京,第1期。
楊永東、戴小明
2003<實現地方財政平衡,建立綜合財政預算>,《廣西財政》,南寧,第5期。
鄭方傑
2002<政治(財政)承包制與農民貧困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
鄭晚賓
2002 <構建地方公共財政基本框架探索>,《四川財政》,第8期。
趙曉斌、關榮佳
1994〈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總第9期。
趙志耘
2000<中國財政赤字的規模分析>,《中國的財政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樊 綱
1995<論公共收支的新規範—我國鄉鎮『非規範收入』若干個案的研究與思考>,《經濟研究》,北京,第6期。
薄慶玖、几桂美、呂育誠
2002 <中共省制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3卷第11 期。
蕭公秦
1995<改革中期的社會矛盾與政治穩定>,《戰略與管理》,北京,第1期。
魏 杰
1994<必須注重中央與地方的兩個積極性>,《生產力研究》,北京第3期。

1996<政府經濟職能及中央與地方的經濟關係>,《集權與分權— 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建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4<必須注重中央與地方的兩個積極性>,《生產力研究》,北京,第3期。

1996<政府經濟職能及中央與地方的經濟關係>,《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建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楊培新
1994<深化改革的中心是什麼— 兼與胡鞍鋼同志商榷>,《戰略與管理》,北京,第1期。
魏鳳春、于紅鑫
2002<中國潛在財政危機的成因與對策>,《戰略與管理》,北京,第1期。
稅權劃分問題課題組
2001 <關於稅權劃分問題的研究報告>,《財貿經濟》第1期。
武漢市地方稅務局課題組
2000 <地方稅收中的稅種與稅權問題的研究>,《學習與實踐》,第12期。
國家計委宏觀研究院課題組
2001 <進一步完善分稅制>,《經濟參考報》2月28日。
湖南省地方稅務局課題組
2001 <論改革地方稅制的基本思路>,《中國稅務報》2月26日。
夏傑長
2002 <市場經濟完善過程中的稅收制度建設>,《財經論叢》第2期。
夏傑長 張光榮
2002<中國財政體制的進一步改革與創新>,《求索》,第4期。
劉溶滄
2000 <中國財稅體制改革:基本經驗與重要啟示>,《財政研究》,
第11期。


2. 論文
王鎮江
1999 <中國大陸財政收支劃分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王嘉州
2003 <理性選擇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分析>,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江咨靜
2002 <Gunnar Myrdal之制度經濟學初探:兼論台灣社會的發展過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
周代尉
2001 <由新制度論探討日本預算政策之變遷:1997-2000>,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吳怡銘
2000 <補助金制度下的台灣派系政治穩定與變遷-新制度理論分析觀點>,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林柏兆
2003 <分稅制下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委託-代理體制的轉變>,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3年。
李鳳英
1994<中共財政管理體制及其財政收支結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財政所碩士論文。
陳 霞
1996<1994年財政改革評析—兼論轉型期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北京: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碩士論文。
許 仲
1997<中共現行財政管理體制—分稅制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財政所碩士論文。
蔡嘉裕
1998<中國大陸實行分稅制對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之效果>,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大陸研究組碩士論文)。
張哲誠
1999<中國大陸地方財政收支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書彥
2000 <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歷史檢視與改革之道>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高志興
2002 <企業家「財務長」外包的理論基礎與情境分析>,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陳維禮
2000 <從代理理論探討公務人員中立之研究:貪污貪瀆之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張筵儀
2002 <不完全契約與政府外包-從代理人理論分析台北市政府拖吊業務>,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鄭文發
1995 <中國大陸中央財政調控能力變化之研究:1979-1994年>,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貳、西文書目
(一)BOOKS
Goodman, David S.G & Gerald Segal(eds)
1994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and Reg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Huang, Yasheng,
1996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Economy of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Linda Chelan
1998 Centre and Provinces--China 1978-1993: power as non-zero-sum..Oxford: Clarendon Press.
Oi, Jean C
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errow, Charles,
1986 Complex Organizations: A Critical Essay, 3rd ed.New York:McGraw-Hill.
Winckler, Edwin A.(eds)
1999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in China: 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London: Lynne Rienner .

(二)ARTICLES
David S.G. Goodman & Gerald Segal(eds.),
1994 ”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m: Economic
Development,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Cheung, Gordon C.K.
1997 “An analysis of 1993 Chinese taxation refor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27:4), 511-7.
Chung, Jae Ho
1995 “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mid-term appraisal.” The China Quarterly, 487-508.

參、報紙
中國時報,2006年1月21日,版11。
人民日報,2005年2月8日,版10。
大紀元周報,2002年11月28日/12 月4 日,版6。
大公報, 1999 年5月6日,版C5。
大公報, 1999 年2月6日,版C6。
經濟日報,1999年9月13 日,B3版。
星島日報, 1995年3月25 日, 版A10。

肆、網路
人民網
http://www.peopledaily.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http://www.mof.gov.cn/
中國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社會科學院
http://www.cass.net.cn/
台灣大紀元周報
http://www.epochtaiwan.net/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