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GMT+8:2024/09/18 10:55
Font Size: Enlarge Font   Word-level reduced   Reset  
Back to format1 :::

Browse Content

Author my cdr record
 
twitterline
Author:林奕辰
Author (Eng.):Lin yi-chen
Title:族群衝突與文化認同─馬來西亞白沙羅小學保校運動案例分析
Advisor:姚蘊慧姚蘊慧 author reflink
advisor (eng):Yao yun-hui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中國文化大學
Department:中山學術研究所
Narrow Field: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Detailed Field: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Types of papers: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Publication Year:2006
Graduated Academic Year:94
language:Chinese
number of pages:142
keyword (chi):救救白小運動馬來西亞社會運動族群政策馬華
keyword (eng):SOS movementMalaysiaSocial movement
Ncl record status:
  • Cited Cited :0
  • HitsHits:515
  • ScoreScore: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
  • DownloadDownload:0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Fav:4
馬來西亞於其憲法中規定馬來人以及土著有特殊地位,在日後一直引起非馬來人、非土著之不滿,成為日後族群衝突的重要因素;而政府視教育政策為文化傳統整合與團結社會的重要工具,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國民教育體系」,卻因而使促進民族團結為目的之一的教育,本身即潛藏不團結的因素。

「白小保校」運動,又稱「救救白小」運動,係於吉隆坡市郊八打靈再也的白沙羅新村發生,由於七十多年歷史的白沙羅華文小學被教育部要求關閉,是以在2001年一月村民展開了護校運動,並最後演變為全國的民主教育運動,歷時五年餘,更由於其運動之核心問題在於「文化認同」,是以至今仍牽動馬來西亞華人的神經,加重族群之間之對立與衝突。

本文整理做為淵源的「華文教育運動」所處之政、經、社會環境,瞭解獨立前後華人之地位,並從華文教育界爭取華文成為官方語文,與在迥然不同的國家教育體系下推動華文教育加以說明,論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與其對華文教育產生之影響,進一步闡述1990年代後華文教育運動衰微的情況,發現其與「白小保校」運動之壯大有莫大關係,進一步分析運動的組織領導、群眾動員、策略模式、與政治勢力之間的關係,與馬來西亞留台知識份子在該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從而得知該運動對華文教育政策構之改變對,以及其對族群議題,與其他社會運動之影響與啟發,並發現「白小保校」運動所產生之根源,以及馬來西亞各族群間之問題,期望能對該運動,以及馬來西亞族群關係有基本之理解與詮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3
第二章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運動 …………………………………… 25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運動的政經社會背景………… 25
第二節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運動的淵源…………………… 33
第三章 白小保校運動的始末 ……………………………………… 47
第一節 白小保校運動之背景……………………………… 47
第二節 白小保校運動之歷程……………………………… 54
第四章 白小保校運動之分析 ……………………………………… 77
第一節 白小保校運動之組織與領導 …………………… 77
第二節 白小保校運動之參與群眾與動員網絡…………… 83
第三節 白小保校運動之策略運用………………………… 87
第四節 白小保校運動與政治勢力之關係………………… 104
第五節 白小保校運動中留台學生之作用………………… 110
第五章 結論:白小保校運動之影響與省思………………………… 113
第一節 白小保校運動之影響……………………………… 113
第二節 白小保校運動之省思……………………………… 117
參考書目……………………………………………………………… 121
壹、中文文獻:

(一)中文專書:
王國璋
1997,《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1955─1995)》,台北:唐山。1998,《族群與政黨政治》,吉隆坡:東方企業出版社。
王康睦
2001,《非暴力的方法與實例》,台北: 前衛出版社。
安煥然
2003《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吉隆坡:南方學院出版社。
任軍鋒
2004,《地域本位與國族認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江蓋世
2001,《非暴力的理論與實踐》,台北: 前衛出版社。
李長貴
1987,《社會運動學》,台北: 水牛出版社。 1992,《激進社會運動》,台北: 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何明修
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何啟良
1995,《面向權威》,吉隆坡:十方出版社。
1995,《政治動員與官僚參與:大馬華人政治述論》,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1996,《故事的另一面:民主、人權、法律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東方。
2001,《匡政與流變: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政治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
何國忠
2002《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
柯嘉遜
2003《馬來西亞少數民族母語教育》,吉隆坡:新紀元學院。
周世輔、周陽山
1980,《中山思想新詮,總論與民族主義》,臺北:三民書局。
林若雲
2001,《馬哈迪主政下的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關係(1981-2001) 》 ,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林開忠
1999,《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吉隆坡:華社研究出版中心。
林嘉誠
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韋紅
2003,《東南亞五國民族問題研究》,北京:民族。
徐光正、宋文里合編
1990,《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 台北:巨流。
祝家華
1994,《解構政治神話——大馬兩線政治的評析(1985—1992)》,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張茂桂
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4,《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出版社。
陳淑彬
2001,《理智與哀傷:島國文化的斷裂與延續》,吉隆坡:大將事業社。
陳曉律、王成、陸艷、何方
2000,《馬來西亞》,四川:人民。
麥留芳
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策略資訊研究中心資料組
2000,《人民力量:一個不間斷的傳統》,雪蘭莪:策略資訊研究中心。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1987,《馬來西亞種族兩極化之根源》,吉隆坡:馬來西亞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辜瑞榮
1999,《內安法令(ISA)四十年》,吉隆坡:朝花。
楊培根
1993,〔1990〕《法律常識第八集──人權》(修訂版),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楊建成
1982《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探討(1957-1978)》,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蕭新煌、林國明主編
2001,《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厚生基金會。
謝詩堅
1984,《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演變》,檳城:友達。
1988《林蒼佑評傳》,檳城:檳榔出版社。
吳前進
2003,《國家關係中的華僑華人和華族》,北京:新華出版社。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編撰
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范珍輝、黃維憲等
1998 ,《社會運動》,台北:空中大學。
饒尚東
2005《馬來西亞華族人口問題研究》,砂拉越: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
鄭良樹
2003《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四分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雪隆捍衛華教權益工委會
2001《還我白小-2》,吉隆坡:雪隆捍衛華教權益工委會,2001。
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2004《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八十週年堂慶紀念特刊》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迪特‧森格哈斯著,張文武譯
2004,《文明內部的衝突與世界秩序》,北京:新華出版社。
蔡英文譯
1989,《群眾的反叛》,台北:遠流。
孟祥森譯
1978 ,《近代社會運動》,台北:牧童。
蘇德賽著,蔡百詮譯
2001,《東南亞史》,台北:麥田出版。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
2000《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Porta, Donatella & Diani, Mario,苗延威譯 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

(二)中文期刊、專文
王甫昌,1999a,〈社會運動〉,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501-536。 1999b,〈社會運動〉,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501-536。
王振寰
1980,〈社會權與社會運動〉,《當代》,第69卷,頁54-63。
王賡武
1970,〈馬來亞華人的政治〉,《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頁155-192,北京:友誼。
江亮演
1999〈社會運動與集體行為的關係〉,《立法院院聞》,第27卷,第11期,頁92-97。
朱自存
1998,〈獨立前西馬華人政治演變〉,《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編,頁3─68,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
何明修
2003a,〈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年會,2003年11月29-30日。台北:政治大學
2003b,〈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年會,2003年11月29-30日。台北:政治大學。
何啟良
1997,〈路慢慢其修遠兮:馬來西亞國家機關、公民社會與華人社會〉,《馬來西亞華人研究期刊》,第1期,頁1-16。
1998,〈獨立後西馬華人政治演變〉,《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編,頁69─126,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
1999,〈新者未立、悵然無歸:九十年代後期動蕩中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海外華社之變遷與發展──市民社會之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利亮時
2002,〈1969年馬來西亞種族衝突事件及其對華文教育的影響〉,《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2卷,第1期,頁90-108。海華文教出版社。
范雲
2003,〈政治轉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台灣社會學》,5:頁133─194,南港:中研院社會所。
呂大樂
2002,〈重建社會契約與社會〉,《信報》(香港)。8月28日
李永達
1996,〈社會運動與政黨政治〉,《敢言》。香港:民主黨。六月號。
古鴻廷
2002,〈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5期,頁57-83。
林鶴玲、鄭陸霖
2001a,〈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學刊》,第25期,頁111-156。
2001b,〈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台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台灣社會學》,第12期,頁55-96。
徐世榮
2000 〈如何規劃一個永續發展的社會?〉,《經社法制論叢》,第25期。
張茂桂
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四期,頁33-66。
陳和順
2003,〈新社會運動的開始〉,收錄於葉健民 編,《以香港方式繼續愛國:解讀二十三條爭議及七一大遊行》。香港:新力量網路。頁89-97。
陳光興
1991,〈社會運動的危機及轉進〉,《中國論壇》,第32卷,第2期,頁49-52。
黃賢強
2000,〈新馬華人聯合抵制美國貨:論20世紀初的一個社會運動〉,《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1卷,第3期,頁52-83。
潘永強
2002,〈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的政治化〉,《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5期,頁13-39。
戴小華
2002,〈傾聽馬來西亞〉,《文訊雜誌》,第195期,頁26-30。
鍾玉蓮
2001,〈“梅花香自苦寒來”: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的重新出發〉,《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4期,頁1-16。
顏長城
2000,〈馬來西亞華文小學當前的發展難題〉,《華文世界》,第95期,頁94-97。
曾松華
1998,〈華人社會發展(1957─1990),《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一冊,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編,頁173─196。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
葉瑞生
1996,〈進來打造公民社會──談我國非政府組織運動的發展〉,《資料與研究》,22:頁8─12,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三)中文雜誌專文:

陳寶琳
2002,〈白小保校運動500天紀念日〉,《小辣椒》,第19期,頁28,小辣椒出版社。
曾慶豹
1996,〈華教運動,動或不動〉,《南洋商報》,吉隆坡:南洋商報。
楊善永
2002a,〈馬華和華社分手〉,《小辣椒》,第21期,頁24,小辣椒出版社。
2002b,〈馬華一定要懂的遷校理念〉,《小辣椒》,第20期,頁19,小辣椒出版社。

(四)中文報紙:


〈圓桌會議─被遺忘的歷史片段〉《南洋商報》,1993年3月6日。

〈吳清德:留台人應力爭考慮承認學位問題〉《星洲日報》1994年3月21日。

〈鄭玉輝:留台聯總三大計劃推動本地文教事業〉《南洋商報》1994年5月20日。

〈留台人要參政〉《星洲日報》1994年7月18日。

〈為什麼要華文教育?─為華文教育180週年而作〉《南洋商報南洋論壇》,2000年1月23日。

〈華教的鞏固時代─《大馬華教發展史第二冊》序言〉《南洋商報南洋論壇》,2000年1月30日。

〈九人今早剃頭請願〉《星洲日報》2001年1月7日。

〈行動黨反駁馬華指責,捍衛白小華教為重〉《南洋商報》2001年1月8日。

〈白小風波無關政治,阿茲莎:純粹為教育問題〉《星洲日報》2001年1月10日。

〈為學生安全著想,馬華支持教部決定〉《星洲日報》2001年1月10日。

〈公正黨將向反貪局報案收集白沙羅華小遷校資料〉《星洲日報》2001年1月15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南洋商報》,2001年1月15日。

〈利用學生請願遂政治目的,副揆譴責不負責任人士〉《星洲日報》2001年1月17日。

〈韓春錦:家長受影響不願搬遷,行動黨玩弄白小課題〉《星洲日報》2001年1月18
日。

〈教部確保2年內建好麗陽鎮白小〉《南洋商報》2001年1月28日。

〈限8個月建竣,緩和遷校風波,內閣諭新白小動工〉《南洋商報》2001年2月1日。

〈劉天球:大臣應公佈期限,延長地契事不宜遲〉《星洲日報》2001年2月2日。

〈周美芬:白小遷校不影響家園,延長地契可安民心〉《星洲日報》2001年2月2日。

〈政府送2份新春大禮,白沙羅村民仍憂心〉《星洲日報》2001年2月2日。

〈霹州14華團代表蒞訪白小支持保校〉《南洋商報》2001年2月4日。

〈警方警告解散不果,3村民靜坐絕食被捕〉《星洲日報》2001年2月6日。

〈南大校友會指白小事件肇因政府未公平對待〉《星洲日報》2001年2月7日。

〈料近日寄信首相教長,替陣要求重開白小原校〉《星洲日報》2001年2月9日。

〈行動黨武吉免登區部18日“一步一步救白小”〉《南洋商報》2001年2月11日。

〈雪州行動黨挑戰馬華,針對白小風波公開辯論〉《星洲日報》2001年2月13日。

〈參加一步一步救白小競走,46人分批被捕〉《南洋商報》2001年2月18日。

〈行動黨將總動員支持簽名救白小〉《星洲日報》2001年2月18日。

〈救救白小簽名運動展開,備忘錄下月呈首相〉《星洲日報》2001年2月18日。

〈白小演成教育運動〉《南洋商報》,2001年2月18日。

〈莫泰熙促馬華討論華小法定地位〉《南洋商報》2001年2月20日。

〈韓春錦一再強調白小倘不搬,新校舍或改國淡小〉《南洋商報》2001年2月21日。

〈巫青向教長呈備忘錄,促維持白小遷校決定〉,《星洲日報》2001年3月3日。

〈白小原校生若被開除,董教總協助進獨中〉《南洋商報》2001年3月24日。

〈韓春錦:白小新校建竣後是全國最大華小〉《南洋商報》2001年3月24日。

〈葉新田:若被拒參加評估試,董教總領養原校生〉《星洲日報》2001年3月24日。

〈建立增建華校的制度〉《南洋商報》2001年4月2日。

〈『白小課題結束』 馬哈茲教長決定依規定行事〉《星洲日報》2001年5月16日。

〈掀開社區運動新篇章〉《星洲日報》2004年7月3日。

〈僅需5個月半明年啟用,白小校舍提前竣工〉《南洋商報》2001年7月28日。

〈白小新校舍建好了!校方準備就緒,只待搬遷函件〉《南洋商報》2001年9月4日。

〈劉天球:率村民往選區,提名日將提重開白小訴求〉《星洲日報》2001年12月22日。

〈白小保校運動晉1000天,舉行開放日展出圖片資料〉《星洲日報》2003年9月26日。

〈翁詩佣:11人考小六評估試 白小原校有49學生〉《星洲日報》2003年9月26日。

〈白小原校沒重開,韓春錦:純屬傳言〉《星洲日報》2003年12月8日。

〈2千人出席白小晚宴,林傳盛:爭取重開校門精神可嘉〉《星洲日報》2004年1月28日。

〈與馬華華團交流會:白小課題已結束〉《東方日報》2004年1月10日。

〈關注安華獲釋的後續發展〉《星洲日報》2004年9月2日。

〈難接受關閉白小原校的理由〉《星洲日報》2003年9月11日。

〈雪隆缺103間華小〉《星洲日報》,2003年9月11日。

〈華小環境不如人意〉《東方日報》2004年1月26日。

〈關注安華獲釋的後續發展〉《星洲日報》2004年9月2日。

〈安華獲釋與公正黨的展望〉《星洲日報》2004年9月7日。

〈保校工委痛惜教師隊死,白小設備完善應重開〉《東方日報》2005年9月19日。

〈雪華堂:工委會堅持教部終回函,白小重開露契機〉《東方日報》,2005年10月6日。

〈白小原校是否重開,教部暫無妥善方案〉《南洋商報》2005年10月12日。

〈4年熱誠不退,白小原校站穩腳步〉《東方日報》2005年12月16日。

〈工程師會計師送孩子入學,白小原校新生增加〉《光明日報》2006年1月3日。

貳、英文文獻:
(一)Books

Andaya, Barbara Watson and Andaya, Leonard
2001 (1982) A History of Malaysia. (2nd Edition ). Houndmills: Palgrave.

Dahl, Robert A.
1966 Political Opposi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alton, Russell
1996 Citizen Politics: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

Emile Durkheim
1957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ivic Morals. Cornelia Brookfiel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yerman, Ron and Andrew Jamison
1991 Social Movement: A Cognitive Approach.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Gamson, William
1990 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 Belmont, Calf.: Wadsworth.

Gurr, Ted Robert
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Cheng─Feng, Shin
1991 A Multivariate Model of Ethnic Diversity andViolent Polical Behavio.r Ph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Hechter, Michael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1536-1966.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Jenkins, J. Craig and Bert Klandermans
1995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rotes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tates and Social Movements.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

Khoo, Boo Teik
1995 Paradoxes of Mahathirism: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of Mahathir Mohamad. Kuala Lumpu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 Doug,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Adam, Doug
1983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197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Morristown, N.J.:General Learning.

Onmen, T. K.
1996 Social Movement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ituating Alain Touraine, London: Falmer Press.

Tan, Liok Ee.
1997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a,1945-1961,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S.:Addison-Wesley Publushing Company.

Wilson, John
1973 Introduction to Social Movements, N.Y.: BasicBooks.



(二)Articles
Brockett, Charles D
1991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Peasant Mobilization in Central America,”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23, pp.253-274.

Buechler, Steven M
1995 “New Social Moment Theorie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36, pp.441-464.

Cheung, Anthony B. L.
2002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China’s Hong Kong. pp.166-188 in Ming K. Chan and Alvin Y. So(eds.)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Cynthia Hewitt de Alcántara
1998 “Uses and Abuses of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UNRISD.

Eisinger, Peter
1973 “The Condition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7. pp.11-28.

Fox, Elizabeth
1998 “Latin American Broadcasting and the State: Friend and Foe.” pp.21-38 in Patrick H O’Neil(ed.) Communicating Democracy: The Media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s. Boulder: Lynne Rienner.

Francis Loh
2002 “NGOs and Non-Electoral Politics,” Aliran. Vol. 22, 11/12: pp.2-9.

Gamson, William, and David Meyer
1996 “The Framing of Political Opportunity,” pp.275-290 in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mson, W. and Mayer, D.S.
1996. “Fram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 in D. McAdam, J.D. McCarthy and M.N. Zald (eds)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Framing, New York a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rney, Joan Neff, and Kathleen J. Tierney.
1982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Critical Look at Twenty Yea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23. (Winter): pp.33-47.

Hannum, Hurst
1992 “Autonomy, Sovereignty and Self- Determin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ipcher, Patricia L.
1998a “Democratic Transi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 Outcomes” pp.149-167 in Marco G. Giugni, 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 From Contention to Democrac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Hipcher, Patricia L.
1998b, “Democratic Transitions as Protest Cycles: Social Moment Dynamics in Democratizing Latin America.” in Meyer, David, and Sidney Tarrow.(eds.), The Social Movement Societ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Hobsbawn, Eric John
1990 “Nation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J. Craig and Charles Perrow
1977 “Insurgency of the Powerless: Farm worker Movements-1946-1972.”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2. pp. 249-268.


Jessop, Bob
1998 “the rise of the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NRISD.

Kaneko, Yoshiki
2002 “Malaysia: Dual Structure in the State-NGO Relationship,” Shigetomi, Shinichi (ed.), The State and NGOs: Perspective from A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Kitschelt, Herbert
1991 “Resources Mobilization Theory: A Critique,” Dieter Rucht (ed.), Research on Social Movement: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A. Colorado: Westview.

Kyu Ho Youm
1998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Press: The Case of South Korea,” pp.171-189 in Patrick H O’Neil(ed.), Communicating Democracy: The Media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s. Boulder: Lynne Rienner.

Mayall, James
1990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1977 “Resources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2(6): pp.1212-1241.
Mellor, Roy E. H.
1982 “Nation,State and Territory ”, New York.

Olzak, Susan, and Nagel, Joane,
1986 “Competitive Ethnic Relations” , Boston :academic Press.

Mohamad Abu Bakar
2001 “Islam, Civil Societ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Malaysia,” Mitsuo, Nakamura, Sharon Siddique & Omar Farouk Bajunid (eds), Islam, Civil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agata, Judith
2001 “Heritage as a Site of Resistance: From Architecture to Political Activism in Urban Penang,” Mohamad, Maznah & Wong, Soak Koon (eds), Risking Malaysia: Culture, Politics and Identity. Bangi: Penerbit UKM.

Nair, Sheila
1999 “Constructing Civil Society In Malaysia: Nationalism, Hegemony and Resistance,” Jomo K.S. (ed.) Rethinking Malaysia, Kuala Lumpur: Malaysia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Smith, Anthony D.
1987 “The Ethnic Origine of Nations” , Oxford:Basil Blackwall LTD.
QRCODE
 
 
 
 
 
                                                                                                                                                                                                                                                                                                                                                                                                               
First Page Prev Page Next Page Last Page top
system icon system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