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3: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桂宏誠
研究生(外文):kuei, Hong-Chen
論文名稱:議會制度在中國趨向式微的考察:憲政觀念與制度選擇的原意
論文名稱(外文):The Observation of Fading Parliamentarianism in China: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Constitutionalism” and Institutional Choices
指導教授:周陽山周陽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ou, Yung-Se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24
中文關鍵詞:議院國會立憲政體憲政憲法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總統制民權共和民主
外文關鍵詞:yi-yuan、parliament(Kuo-Huei)、constitutionalismparliamentarism、presidential system、responsible-cabinet systempeople’s rights、ming-quan、gon-ho、ming-chu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7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最主要的研究內容,在於嘗試重新理解與建構我國的憲政理論,並進而說明我國的憲政理論雖肇端於「議會」思想,但卻無建立「議會內閣制」(parliamentarism)的意圖。由於我國形成「民主憲政」的思想,乃肇端於清末倡言民權與立憲運動,清末政治菁英所主張的政治制度,便成為本文研究其背後之理論思想的起點。並且,本文將針對下列主題,做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
第一,在過去的相關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均將中文裡的「議院」和「國會」等同視之,但這樣的看法卻過於簡化。基本上,清末以來所講的「議院」與「國會」,固然都是指立法機關,但「議院」最早應為「議政」機關的意思,而未必即為立法機關。並且,雖然兩者也都是「民權」機關,但使用「議院」與「國會」詞彙的不同,則意味在角色功能的期待,及性質與地位上均有所不同。
第二,清末形成的立憲思想或憲政觀,並不是追求當前所講「憲政」或「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本文經由分析梁啟超與孫中山等重要政治菁英的言論及思想,說明中文裡的「立憲政體」或「憲政」,實係指以開議院或國會為根本的政體而言。從而,也論證了我國制定憲法以實施「憲政」,並不具有「有限政府」、「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及「法治」(rule of law)的意圖。
第三,民國初年建構的「過渡憲政」,採取了所謂的「責任內閣制」,並係因防範袁世凱專制的可能,而為「因人設制」下的抉擇。同時,「責任內閣制」的確切涵義及其實踐,仍涉及了從中國傳統政治制度來理解。此外,民初實施國會制度的失敗,直接影響了孫中山的憲政觀念與制度規劃,並為我國日後無法形成「議會主治」(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的重要關鍵。
第四,孫中山的「訓政」思想,正反映出他對實現「民權」的議會制度,在角色功能上均有所保留。並且,孫中山提出的「權能區分」理論,乃針對國會的「權能合一」而做區分。事實上,孫中山提出「訓政」主張的原因,係因他所持的「民權」概念,實為積極為國貢獻的責任觀。此外,本文還論證了孫中山所講的「約法之治」,其實並不等同於「訓政」,並對其所規劃設計的憲政體制,另有新的理解與詮釋。
第五,從歷史新制度主義的途徑,探討我國做出憲政選擇時的原始意圖,說明我國憲政選擇與制度變遷路徑,其實已為歷史事件與政治文化所「鎖定」(lock in)。從「五五憲草」以迄現行憲法中的制度結構,若追溯其變遷的路徑,以及分析其設計的原意,則可說明我國憲政選擇的侷限,係因已廢除了世襲君主,而難以再採行「議會內閣制」。
第六,本文經由研究清末以來的政治菁英與政黨領袖,對「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行政權—立法權」關係及總統角色的不同看法,除了勾勒出我國憲法中的政治理論外,還將參酌西方民主與制憲經驗,進而對於「議會內閣制」何以在中國難以實踐,提出本文的具體意見。
【Abstract】
This study tries to understand and reconstruct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Chinese Constitutionalism,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reason why ‘Parliamentarism’ is hardly established. Because the thought of democratic constitution was formed in late Chin Dynasty, the political system proposed by elites in late Chin Dynasty becam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This study wa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whose topics follow the historical proceeding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tries to generally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meaning, research question of this paper. It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to adopt a Chinese culture-based approach, and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analytical structure.
The second chapter, titled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for Yi-Yuan and Kuo-Huei’ (parliament), tries to analyze the meanings of ‘Yi-Yuan’ and ‘Kuo-Huei’ by linguistic analytical approach. It is obviously too oversimplied to consider Yi-Yuan as the same as Kuo-Huei in previous literature. Basically, there will be no big mistake to consider the above two terms as legislative organs. However,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Yi-Yuan should be a government organ for discussion, rather than a legislative one. Therefore, the meanings of the two terms should be differ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Establishing a Yi-Yuan or Kuo-Huei’s perspective of constitutionalism’. This chapter shows t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or ‘constitutionalism’ is the basic system of how to assemble a meeting. Therefore, this chapter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include the intents of ‘limited government’,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rule of law’.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topic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ransitional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legislative system failed. Besides, this study adopts a political historical approach to explain that the parliamentarism was to check and balance the power of a president. In the mean time, this paper will elaborate what role and function that the Kuo-Huei is expected to play, for whom it is responsible.
The fifth chapter is ‘Dr. Sun Yat-Sen’s Political Tutelage and Constitutional Planning’. This chapter emphasizes the core concept of Dr. Sun’s ‘people’s right’ which lies in people’s contribution to our country. Further, this chapter will explain how Dr. Sun understands constitution, and reconstruct the theory of ‘Division between Political Right and Governmental Power’ and ‘Five- Powers Constitution’.
The sixth chapter is ‘Limitation and constrain of our constitutional choices’. By adopting historical neo-institutionalism, the study tries to discuss the original intent of our constitutional choice. It further explains that the historical event and political culture have a lock-in effect which determines the constitutional choic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is chapter will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itutions, explore the content of our constitutionalism and describe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constitution. Due to the previous choice,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choose ‘parliamentarism’ again.
The seven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This paper proposes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bout parliamentarism, executive-legislative relationship, and the role of a president.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why it is hard to establish parliamentarism in China by reference to the western democratic and constitutional experiences.
目 錄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主題與範圍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27
第二章 從「議院」到「國會」:語境分析及其思想淵源 35
第一節 議院:「謀及庶人」及「通上下之情」 36
壹、《四洲志》對西方議會的初步觀察:官衙 38
貳、議院的屬性:君民共主的議政官制 42
參、議院的功能:通上下之情與「群心智」 45
第二節 國會:代表國民意思或主權在國民 52
壹、「君主」與「國民」共主的國會 52
貳、象徵主權在國民的國會 60
第三節 我國議會思想的淵源 67
壹、謀及庶人的議政與自主之權 67
貳、傳統的公、私觀念及其運用 72
參、成德成賢的內聖外王思想 78
第四節 小結 80
第三章 建立議院或國會的憲政觀 85
第一節 「民主」、「民權」與「共和」的涵義 86
壹、「民主」與「民權」的辨明 86
貳、孫中山的「共和政體」即「代議政體」 92
第二節 無「憲政主義」的「立憲政體」 99
壹、「憲法」與「憲政」的關係 100
貳、中文語境下的「憲法」概念 105
參、「憲政」為開議院或開國會的政體 112
第三節 小結 122
第四章 過渡憲政的建構與實踐 125
第一節 影響政治菁英制度選擇的原因 126
壹、國家建構的方式與「因人設制」 127
貳、對共和國元首應有角色的不同期待 135
第二節 實行「責任內閣制」的分析 140
壹、英國「議會內閣制」的起源與形成 141
貳、「內閣」代元首負責任 143
參、副署權被運用為使元首免責的制度 147
第三節 民初議會的演變及其走向式微 153
壹、議會的演變及其原因 153
貳、國會缺乏社會的普遍支持 160
第四節 小結 166
第五章 孫中山的訓政思想與憲政規劃 169
第一節 「訓政」與「約法之治」的辨析 170
壹、「治天下」與「打天下」的不同路徑 171
貳、從「天賦人權」到「革命民權」的轉變 180
參、國會與憲法、約法的關係 188
第二節 追求善治的憲政理論 196
壹、以「人」達到「善治」的五權分立 197
貳、「民智未開」與「權能區分」 203
參、國民大會、分縣自治與全民政治 210
第三節 小結 216
第六章 我國憲政選擇的理論與侷限 219
第一節 國會權能在憲政選擇中的分化 220
壹、孫中山的構想:「五全(權)憲法」草案 220
貳、「五五憲草」中的國民大會:「無形化」本質 224
參、1947年憲法的國民大會、立法院與監察院 232
第二節 「強總統」與「弱國會」的基本格局 241
壹、共和國體「鎖定」非虛位元首的制度路徑 242
貳、「責任內閣制」與「議會內閣制」的差異 252
參、立法院的同意權為「制衡」總統的機制 265
第三節 小結 273
第七章 結論 277
第一節 我國憲政理論的形貌 277
第二節 我國實施「議會內閣制」的困境 282
參考書目 293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一)專書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
1983 《廖仲愷先生文集》,台北: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
1968 《國民日日報彙編》,第二冊,第3集,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影印本。
———
1978 《胡漢民先生文集》,第三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編纂委員會編纂
1965 《清廷之改革與反動(下):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編第八冊》,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編纂委員會。
———
1974 《開國規模: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二篇第二冊,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毛澤東
1991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牛 彤
2003 《孫中山憲政思想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
王 磊
2002 《憲法的司法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王 韜
2002 《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王人博
2003 《憲政的中國之道》,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永祥
1996 《中國現代憲政運動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樂夫、郭巍青等
2002 《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王孟平
1994 《訓政時期憲政準備歷程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孔祥吉編著
1998 《救國圖存的藍圖:康有為變法奏議輯證》,台北:聯合報系文化。
丘 桑主編
1998 《護法使者(民國奇才其文系列:宋教仁卷)》,北京:東方出版社。
石之瑜、李念祖著
2002 《當代台灣憲政文化省思》,台北:五南圖書。
石之瑜
2003 《政治文化與政治人格》,台北:揚智出版社。
———
2002 《後現代的政治知識》,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
2001 《政治學的知識脈絡》,台北:五南圖書。
———
1998 《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文化篇:集體主義的民主)》,台北:桂冠圖書。
李炳南編著
2001 《九七修憲記實》,台北:世新大學出版中心。
李學智
2004 《民國初年的法治思潮與法制建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曉東
2001 《東亞的民本思想與近代化—以梁啟超的國會觀為中心》,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
李劍農
1998 《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台1版。
谷鍾秀
1966 《中華民國開國史》,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任德厚
2005 《政治學》,台北:自版,增訂版7。
———
1993 《政治學》,台北:自版,版2。
朱浤源
1995 《同盟會的革命理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再版。
汪榮祖
2001 《從傳統中求變—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呂亞力
2000 《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余英時
1987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 新、李宗一主編
1982 《中華民國史》,第二編: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年。
李宗侗主編
1971 《中國學術名著第七輯:嚴幾道文鈔》,台北:世界書局,根據蔣貞金輯,1922年上海國華書局刻本影印,第一卷。
李酉潭
1999 《自由、平等與民主:約翰彌勒與孫中山的政治思想》,台北:國立編譯館。
吳宗慈編纂
1973 《中華民國憲法史:前編》,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年,影印本。
吳經熊、黃公覺
1937 《中國制憲史》,下冊,出版地不詳:商務。
沈雲龍主編
1981 《中華民國憲法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
林則徐著,張 曼評註
2002 《四洲志》,北京:華夏出版社。
林家有主編
1990 《辛亥革命運動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林毓生
1983 《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
林載爵主編
1998 《嚴復合集‧嚴復文集編年(二)》,台北: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周陽山編著
2005 《憲政主義與憲政改革—七次修憲條文逐條分析》,台北:東大圖書。
———
1993 《自由憲政與民主轉型》,台北:東大圖書。
———
1993 《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
金耀基
1997 《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觀濤、劉青峰
2000 《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法治斌、董保城編著
2001 《中華民國憲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修訂版3。
———
2003 《憲法新論》,台北:作者自版。
胡 佛、沈清松、石之瑜及周陽山合著
2001 《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台北:三民書局,修訂版4刷2。
胡 佛
1998 《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一):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
1998 《政治科學的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書局。
———
1998 《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五):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
胡康大著、李炳南主編
1997 《英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胡漢民著、傳記文學出版社編輯
1969 《胡漢民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洪泉湖、盧瑞鍾、劉阿榮、李炳南及樊中原合著
1993 《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馬漢寶
1999 《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台北:翰蘆圖書。
姚 誠
1990 《訓政時期政治體系之研究(1929-194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段云章、倪俊明編
1998 《陳炯明集》,下卷,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袁 林、沈同衡原著,王靜芝、陳新雄審訂
1999 《紅葉活用成語典》,台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荊知仁
1984 《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時報文教基金會編
2002 《近代中國的變遷與發展—人文及社會科學的探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桂宏誠
2005 《中國立憲主義的思想根基—道德、民主與法治》,北京: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論文。
秦孝儀主編
1989 《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主編
1979 《革命文獻第七十九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徐祥民等
2002 《中國憲政史》,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孫廣德
1999 《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論集》,台北:桂冠圖書。
夏 勇
2004 《中國民權哲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殷嘯虎
1997 《近代中國憲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 峰
2003 《中國憲政史綱要》,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陳茹玄
1985 《中國憲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陳新民
1995 《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作者自版。
———
1991 《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冊,台北:作者自版,再版。
陳敦源
2002 《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陳鵬仁
2000 《孫中山先生思想初探》,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郭廷以
1979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 枬、王忍之編
1977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三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年。
張 灝
2004 《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及聯經出版公司。
張 灝
2000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版2。
張之洞,何啟及胡禮垣撰,馮天瑜、蕭 川評注
2002 《勸學篇‧勸學篇書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張玉法
1977 《中國現代史》,上冊,台北:東華書局。
———
1998 《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主編
1980 《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四輯:民初政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張金鑑
1998 《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書局,版6。
張君勱著,張君勱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輯
1971 《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台灣商務,台1版。
張東蓀
1946 《理性與民主》,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朋園
1999 《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版2。
張明貴
2005 《Top 100憲政用語熱門榜》,台北:書泉出版社。
———
1986 《約翰彌爾》,台北:東大圖書。
張翰書
1961 《西洋政治思想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慶福主編
1999 《憲法學基本原理(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晉藩
2004 《中國憲法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許南雄
1992 《各國人事機關體制》,台北:中華民國公共行政學會。
許秀碧
1977 《民國二年的國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崇德
2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許寶強、袁 偉選編
2000 《語言與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梁啟超著,吳 松等點校
2001 《飲冰室文集點校》,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梁啟超
1989 《飲冰室合集》,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
梁啟超
1979 《戊戌政變記》,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賀凌虛
1995 《孫中山政治思想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華力進
1987 《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曾一士總編輯
2005 《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
國民參政會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
1962 《國民參政會史料》,台北:國民參政會在臺歷屆參政委員聯誼會。
康有為
1985 《戊戌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
1996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康有為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麥仲華編
1972 《皇朝經世文新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光緒戊戌年影印本。
湯志鈞編
1981《康有為政論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
黃 年
1998 《李登輝的憲法變奏曲》,台北:聯經出版。
黃克武、張哲嘉主編
2000 《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宗羲
1968 《明夷待訪錄》,台北:新興書局,清道光十九年原刻本影印。
黃季陸主編
1983 《民 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本,再版。
黃彰健
1970 《戊戌變法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
1974 《康有為戊戌真奏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馮桂芬
1971 《校邠廬抗議》,下卷,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楊 度著、劉晴波主編
1986 《楊度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楊泰順
2001 《被誤解的國會》,台北:希代書版公司。
楊鴻年、歐陽鑫
2005 《中國政制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修訂版。
鄒 讜
1994 《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臧云浦、朱崇業、王云度
1987 《歷代官制、兵制、科舉制度表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蔣中正
1984 《國父遺教概要》,收錄於秦孝儀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三,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蔣永敬
1993 《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鄭欽仁主編
1982 《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鄭觀應著、王貽梁評註
1998 《盛世危言》,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盧瑞鍾
1995 《內閣制優越論》,台北:作者自版。
錢端升、薩師炯等七人著
1996 《民國政制史》,收於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一編:24,上海:上海書店,依據商務印書館1945年版影印。
劉慶瑞
1990 《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作者自版。
熊月之
2002 《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 彬
1962 《民國政黨史》,台北:文星出版社。
謝政道
2001 《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出版社。
薩孟武
1986 《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增訂再版。
羅志田
2001 《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羅志淵主編
1985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版7。
羅家倫主編
1984 《革命文獻》,第七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影印再版。
薛化元編
1989 《一九四九年後張君勱言論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繆全吉編著
1991 《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憲法篇》,台北:國史館,再版。
顧炎武
1987 《亭林文集》卷一,收於《四部叢書》(07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Andrew Heywood,楊日青等譯
1999 《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Gillbert Rozman主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比較現代化課題組譯,沈宗美校對
1988 《中國的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Hans Kelsen(克魯孫),雷崧生譯
1976 《法律與國家》,台北:正中書局,台3版。
Hao Chang(張 灝),崔志海、葛夫平譯
1997 《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Jan-Erik Lane & Svante Ersson,何景榮譯
2002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
John King Fairbank(費正清),張理京譯
2003 《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Benjamin Schwartz(史華茲),葉鳳美譯
2005 《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程 鋼譯,劉 東校對
2004 《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方維規
2004 〈『議會』、『民主』與『共和』概念在西方與中國的嬗變〉,《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58期,頁49-61。
石之瑜
2001 〈總統權力的文化意涵〉,《理論與政策》,第15卷,第4期,頁1-16。
———
2001 〈台灣本土憲政主義中的德治與權力〉,《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19期,頁1-28。
———
1999 〈William Riker的「理性」概念試評—非理性抉擇模式初探〉,《美歐季刊》,第13卷,第3期,頁229-260,
———
1997 〈新制度主義建構理性中國的成本〉,《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1期,頁1-22。
石之瑜、凌煥銘
1997 〈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賢人期待〉,《東亞季刊》,第28卷,第3期,頁124-140。
王業興
1996 〈論民國初年議會政治失敗的原因〉,《歷史檔案》(北京),第4期,頁107-117。
朱 勇
2000 〈論民國初期議會政治失敗的原因〉,《中國法學》(北京),第3期,頁134-143。
李 龍、周葉中
1996 〈憲法學基本範疇簡論〉,《中國法學》(北京),第6期,頁63-71。
李酉潭
1988 〈約翰彌勒與中山先生權能區分理論之比較研究〉,《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3卷,第3期,頁162-174。
李念祖
2002 〈憲政發展中我國總統權力的演變〉,輯於高 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396-421。
李學智
2001 〈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歲費的制定〉,《近代史研究》(北京),第6期,頁194-206。
———
1998 〈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人數及變動情況考〉,《近代史研究》(北京),第4期,頁230-239。
李國雄
1997 〈我國的修憲過程與政治改革:從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4期,頁51-72。
李貴連、俞 江
2002 〈簡論中國近代法學的翻譯與移植—以我國第一部國際私法譯著為例〉,輯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編,《價值共識與法律合意》,北京:法律出版社,頁334-366。
沈松僑
2002 〈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頁685-734。
何高潮
1995 〈理性選擇方法與中國政治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頁89-114。
吳玉山
2001 〈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第32期,頁1-30。
吳貫因
1912-1913 〈共和國體與責任內閣〉,輯於經世文社編,《民國經世文編》,第一冊,台北:文星出版社,1962年,影印本,頁35-36。
周育仁
2001 〈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之定位〉,輯於陳建民、周育仁主編,《九七修憲與憲政發展》,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1-37。
———
1996 〈總統直選對我國憲政體制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62-74。
周陽山
2005 〈芬蘭新憲法與憲政體制之變遷—兼論芬蘭監察使制度〉,《立法院院聞》,第33卷,第6期,頁23-53。
金觀濤、劉青峰
2004 〈中國個人觀念的起源、演變及其形態初探〉,《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總第84期,頁52-66。
———
2001 〈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頁5-66。
———
1999 〈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意義演變--從晚清到「新青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頁209-260。
胡 佛
1993 〈總統民選與總統在憲法中職權的變化〉,輯於中國政治學會主辦,《中華民國政治轉型的新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政治學會,頁13-25。
胡春惠
1998 〈抗戰前國民政府之訓政與憲政之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5期,頁129-158。
———
1980 〈民國初年制憲活動及其特質〉,《近代中國雙月刊》,第19期,頁113-114。
英倫羈客
1911 〈敬告國人中國民主政府當倣法國絕不可仿美國之制〉,《東方雜誌》,第8卷第10號,頁11-14。輯於王雲五主持,《重印東方雜誌全部舊刊五十卷》,第2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1976年,總頁20994-20996。
高 朗
1993 〈內閣制與總統制之比較分析〉,《政治學報》,第21期,頁53-76。
———
2002 〈總統制是否有利於民主鞏固〉,輯於高 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15-143。
荊知仁
1996 〈憲法修改與憲政改革建言〉,《政策月刊》,第12期,頁2-5。
桂宏誠
2005 〈孫中山的「民權」、「民主」及「共和」之涵義〉,《近代中國》,第162期,頁32-53。
———
2003 〈科舉考試制度與文治政府的鞏固—兼論廢科舉與民初軍閥亂政的關係〉,《考銓季刊》,第34期,頁81-92。
———
1997 〈政黨與選舉制度中一些觀念的釐清〉,《空大學訊》,第204期,頁44-48。
孫 煒
2002 〈教育政策的治理結構:新制度論的觀點〉,《理論與政策》,16卷,第2期,頁91-110。
孫廣德
1982 〈戊戌前後的民權思想(1894-1903)〉,輯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輯,《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2-20。
孫寶琦
1904 〈出使法國大臣孫上政務處書〉,《東方雜誌》,第1年第7期,「內務」,頁80-85。輯於王雲五主持,《重印東方雜誌全部舊刊五十卷》,第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1976年,總頁1578-1583。
陳敦源、郭承天
2001 〈基督教倫理與民主制度發展—從美國經驗看台灣〉,《公共行政學報》,第5期,頁67-99。
郭承天
2001 〈民主的宗教基礎:新制度論的分析〉,《政治學報》,第32期,頁171-208。
張君勱
1946 〈中國新憲法起草經過〉,原載《再生》上海版,總220期,收錄於中國民主社會黨國民大會代表黨部編,《中華民國憲法與張君勱》,台北:中國民主社會黨國民大會代表黨部,1986,頁5-7。
張東蓀(筆名:北溟)
1922 〈憲法上的議會問題〉,《東方雜誌》,第19卷第21號。輯於王雲五主持,《重印東方雜誌全部舊刊五十卷》,第7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1976年,總頁52395-54412。
———
1912-1913 〈內閣制之精神〉,輯於經世文社編,《民國經世文編》,第一冊,台北:文星出版社,1962年,影印本,頁32-35。
———
1912-1913 〈行政權消滅與行政權轉移〉,輯於經世文社編,《民國經世文編》,第一冊,台北:文星出版社,1962年,影印本,頁272-273。
張朋園
2004 〈議會思想之進入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頁1-19。
許世雨
2001 〈公共選擇理論反思:「理性」與「自利」之迷思〉,《人事月刊》,第33卷,第1期,頁17-26。
許慶復
1994 〈憲政改革與臺灣地區的民主化〉,《理論與政策》,第8卷,第4期,頁3-14。
曾建元
2003 〈臺灣憲政體制原理與民主治理實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7期,頁129-141。
———
1999 〈民族主義、民主轉型與憲政改革—一九九O年代台灣憲政改革研究方法論〉,《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7卷,第2期,頁59-93。
曾憲義、馬小紅
2003 〈中國傳統法的結構與基本概念辨正—兼論古代禮與法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北京),第5期,頁61-73。
強世功
2001 〈法律移植、公共領域與合法性—國家轉型中的法律(1840~1980)〉,輯於蘇 力(朱蘇力)、賀衛方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法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頁47-171。
黃克武
1991 〈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意義與淵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中國現代化論文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55-392。
黃金麟
1997(實際為1998) 〈革命/民權:訓政的敘事建構〉,《清華學報》,新27卷,第4期,頁459-492。
黃俊傑、蔡明田
2000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論〉,輯於謝復生、盛杏湲主編,《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頁5-41。
楊泰順
2005 〈憲政困局與國家認同:形似獨立的兩個糾結議題〉,《台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3期,頁1-31。
———
2002 〈美國總統地位:憲政面與實然面的探討〉,輯於高 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47-166。
———
2000 〈美國人認同的形成〉,《美歐季刊》,第14卷第2期(年夏季號),頁214-220。
溝口雄三
1991 〈中國民權思想的特色〉,輯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43-362。
趙小平
1995 〈論民初國會的失敗〉,《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66-70。
翟志成
2000 〈宋明理學的公私之辨極其現代意義〉,輯於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57。
臧運祜
2005 〈孫中山先生五權憲法的文本體現—葉夏聲《五權憲法草案》研析〉,輯於曾一士總編輯,《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頁273-274。
墨子刻
1988 〈從約翰彌爾民主理論看臺灣政治言論〉,《當 代》,第24期,頁78-95。
盧瑞鍾
2002 〈試論國父的兩大失策〉,輯於曾一士總編輯,《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頁247-272。
劉廣京
1994 〈晚清人權論初探—兼論基督教思想之影響〉,《新史學》,第5卷,第3期,頁1-23。
謝 放
2001 〈戊戌前後國人對「民權」、「民主」的認知〉,《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65期,頁42-51。
———
1998 〈“張之洞反對民權”說剖析—兼析19世紀後期中文辭彙“民權”與“民主”的涵義〉,《社會科學研究》(北京),第2期,頁99-105。
謝欣如
2002 〈孫中山有關『國會』理念之剖析〉,《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0期,頁97-116。
謝復生
1995 〈內閣型態與憲政運作〉,《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2期,頁1-10。
蕭功秦
1997 〈近代中國人對立憲政治的文化誤讀及其歷史後果〉,《戰略與管理》(北京),第4期,頁27-35。
羅志田
2005 〈數千年中大舉動--科舉制的廢除及其部份社會後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89期,頁19-27。
———
1995 〈科舉制的廢除與四民社會的解體—一個內地鄉紳眼中的近代社會變遷〉,《清華學報》,新第25卷,第4期,頁345-369。
魏千峰
2000 〈第三波民主潮下之憲政改革—臺灣與捷克比較〉,《思與言》,第38卷,第1期,頁1-44。

貳、西文書目

(一)BOOKS

Almond, Gabriel A. &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ew Jessery: Princeton University.
Bagehot, Walter
1898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New York: D. Appleton & Company.
Berlin, Isaiah
1969 Four Essays on Libe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ckel, Alexander M.
1986 The Least Dangerous Branch: The Supreme Court at the Bar of Politics, 2nd ed. New York: Josephine Ann Bickel.
Bruke, Edmund, Peter J. Stanlis, ed.
1991 Selected Writings and Speech. Washington: Regnery Gateway,.
Churchill, Winston Sr.
1956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s. Vol.Ⅰ, London: Cassell.
Dahl, Robert A.
1998 On Democracy. New Haven&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
1998 Asian Values and Human Rights: A Confucian Communitarian Perspectiv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icey, A. V.
1915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8th ed.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Dragnich, Alex N. & Jorgen S. Rasmussen
1986 Major European Governments, 7th ed.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Elster, Jon
1989 Solomon Judg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ster, John & Rune Slagstad eds.
1988 Constitution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lster, Jon
1984 Ulysses and the Sirens: Studies in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Rev.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y, John Hart
1980 Democracy and Distrus: A Theory of Judicial Revie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rdon, Scott
1999 Controlling the State: Constitutionalism from Ancient Athens to Toda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ywood, Andrew
2000 Key Concepts in Politics. New York: Andrew Heywood.
Holcombe, Arthur N.
1974 The Chinese Revolution. New York: Howard Testing, Inc.
Holmes, Stephen
1995 Passions and Constraint: On the Theory of Liberal Democrac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Samuel P. Huntington.
Lijphart, Arend
1999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s in Thirty-Six Countr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84 Democracy: 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r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utz, Donald S.
1988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Baton Rouge and Lond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yon, Ann
2003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UK. London: Cavendish Publishing Litited.
Nathan, Andrew J.
1997 China’s Trans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85 Chinese Democra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Brien, David M.
2005 Storm Center: The Supreme Court in American Politics, 7th e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Ostrom, Vincent
1987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a Compound Republic. 2nd ed.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Paine, Thomas, Bruce Kuklick ed.
2000 Political Writing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s, B. Guy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ew York: Pinter.
Pye, Lucian W. with Mary M. Pye
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W.
1966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Inc.
Ranney, Austin
2001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8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Rossiter, Clinton, ed.
1961 The Federalist Papers.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of World Literature, Inc.
Sartori, Giovanni
1997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2nd e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chroeder, Richard C.
1989 An Outline of American Government, Nathan Glick, revised.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Smith, Gordon
1989 Politics in Western Europe, 5th ed. New York: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Wanlass, Lawrence C.
1953 Gettell’s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2nd ed.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
Zakaria, Fareed
2004 The Future of Freedom: Illiberal B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 New York: Fareed Zakaria.

(二)ARTICLES

Carothers, Thomas
1998 “The Rule of Law Revival,” Foreign Affairs. Vol.77. Issue 2 , pp.95-106.
Diamond, Larry
1996 “Is the Third Wave Over?”,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7. No. 3,pp.20-37.
Elazar, Daniel J.
1980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Covenant: Biblical Origins and Modern Developments,” Publius: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10. Fall, pp.3-30.
Elster, Jon
2003 “Don’t Burn Your Bridge Before You Come To It: Some Ambiguities and Complexities of Precommitment,” Texas Law Review. Vol. 81. No.7., pp.1752 -1787.
Graglia, Lino A.
1995 “Does Constitutional Law Exist?” National Review. June 26, pp.31-34.
———.
1987 “A Theory of Power,”National Review,July 17,pp33–36.
Hall, Peter A. & Rosemary C.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pp.936-957.
Huntington, Samuel P.
1997 “After Twenty Years: 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8, No.4, pp.3-12.
Immergut, Ellen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6, No.1,pp.5-34.
Liebowitz, S. J. & Stephen E. Margolis
1995 “Path dependence, lock-in and history,”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Vol.11.No.1, pp.205-226.
Lutz, Donald S.
1980 “From Covenant to Constitution in American Political Thought,” Publius: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10,Fall, pp. 101-133.
Maddox, Graham
1982 “A Note on the Meaning of ‘Constitu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6, pp. 805-809.
March, James G. & Johan P. Olsen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pp.734-749.
Meese Ⅲ, Edwin
1987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National Review. July 17,pp.30-33.
Nathan, Andrew J.
2000 “Chinese Democracy: The Lessons of Failure,” in Suisheng Zhao, ed., China and Democracy. New York: Routledge, pp.21-32.
Sartori, Giovanni
2001 “How Far Can Free Government Travel?”, in Larry Diamond and Marc F. Plattner, eds., The Global Divergence of Democracies.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National Endoement for Democracy, pp.52-62.
———.
1962 “Constitutionalism: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6. No.4. , pp. 853-864.
Scharpf, Fritz W.
2000 “Institu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cy Research”,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 33., pp.762-790.
Yu, Ying-shih (余英時)
1997 “China’s New Wave of Nationalism,” in Larry Diamond, Marc F. Plattner, Yun-han Chu(朱雲漢), and Hung-mao Tien(田弘茂), eds.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ave Democracie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257-264.
———.
1989 “Sun Yat-sen’s Doctr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n Chu-yuan Chen(鄭竹園), ed. Sun Yat-sen’s Doctrine in the Modern World. Boulder & London: Westview Press, Inc., pp.79-102.
Zakaria, Fareed
1997 “The Rise of Illiberal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Vol.76. No.6, pp.22-43.

參、報紙文章

《民立報》,1912年2月12日。
〈共和憲法意見書〉,《民立報》,1912年3月7日。
〈工商界之要求選舉之熱〉,《申 報》,1912年11月4日。
〈順直各縣行政公署組織劃一辦法〉,《大公報》,1913年5月1日。
〈議員薪俸問題〉,《大公報》,1913年6月28—29日。
〈參議院竟通過六千元之歲費〉,《大公報》,1913年7月11日。
《聯合報》,1953年11月26日,版1。
《中國時報》,1994年4月24日,版4。
王震邦專訪胡佛,〈認同差異,地基分裂了:有人過去和我主張相同,現在變了〉,《聯合報》,1990年6月28日,版3。
丘宏達,〈總統直選不等於總統制〉,《聯合報》,1994年3月28日,版4。
丘宏達,〈總統制在美國也有許多問題〉,《聯合報》,1994年3月29日,版4。
周陽山,〈修憲正當性與內容規劃〉,《蘋果日報》,2006年5月25日,版15。
范凌嘉、陳志平、尚毅夫報導,〈馬:信任投票可取代閣揆同意權〉,《聯合報》,2006年5月5日,版4。
徐東海專訪李鴻禧,〈一個主張修憲,一個主張制訂基本法:我與胡佛師承不同〉,《聯合報》,1990年6月28日,版3。
翁台生,〈CIA在台活動秘辛‧西方公司的故事〉,《聯合報》,1991年4月4日,版24。
桂宏誠,〈意識形態政黨,難擋黨政合一誘惑〉,《聯合報》,2002年3月3日,版15。
孫善豪,〈突然想起內閣制的好處〉,《聯合報》,2006年5月1日,版15。
孫善豪,〈往內閣制之路〉,《中國時報》,2006年4月28日,版19。
陳鳳馨報導,〈許信良蔡政文:修憲並無總統擴權情況〉,《聯合報》,1997年4月16日,版4。
楊泰順,〈黨主席的乞丐權〉,《聯合晚報》,2002年3月2日,版2。
蔡惠萍報導,〈弊案不斷青壯立委要扁上火線說明〉,《聯合報》,2006年4月11日,版3。

肆、網站資料

李 敖,〈以史為鑒可知得失〉,請參閱《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05/liaoshenzhou/lishi/200509/15/t20050915_4697995.shtml(2006/02/25)。
李貴連,〈話說“權利”〉,《北大法律評論》,第1卷第1輯(1998年),請參閱http://www.chinalawinfo.com/fxyj/fxqk/lawreview/doc/vol1_1/note1.asp(2005/11/18)
黃松有,〈憲法司法化及其意義—從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的一個『批復』談起〉,請參閱《公法評論網》
http://www.gongfa.com/huangsyxianfasifahua.htm
(2005/10/25)
洪朝輝,〈社會公正與中國的政治改革─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啟示〉,《當代中國研究》,1999年第1期(總第64期),參閱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990102&total=64(2006/4/11)
有關丁韙良其人之簡介,請參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1%E9%9F%AA%E8%89%AF(2005/12/18)
Daniel J. Elazar從盟約理論角度研究政治或憲政,較為新近的相關著作可參閱Jerusalem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網站為其設計的網頁http://www.jcpa.org/djeindex.htm(2006/1/16)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請參閱《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9/content_3645697.htm(2005/10/19)
civil society的基本定義,可參閱http://en.wikipedia.org/wiki/Civil_Society(2006/6/20)
Parliament的起源或定義,可參閱http://www.wordiq.com/definition/Parliament(2006/1/17)
英國內閣的緣起與發展,可參《英國首相辦公室網站》http://www.pm.gov.uk/output/Page19.asp(2006/1/15)
英國「議會內閣制」的形成與演變,可參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Parliamentarism
(2006/1/15)
Walter Bagehot著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全文內容,可見http://www.bibliomania.com/2/1/328/2415/frameset.html
(2006/5/17)
有關「慈禧訓政」的《上諭》內容可參閱http://lookin.nease.net/wx/difftalk/putsch/mhjt15.htm(2006/330)
關於王世杰遭免職,可參《民視新聞網》http://www.ftvn.com.tw/Topic/CaringTW/TWnotes/1117.htm(2006/5/1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蘇育任(2001) 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統整課程的設計實例。國教輔導,41(1),11218-11229。
2. 蘇宏仁(1999) 國小在職教師對於環境行為的認知、技能及表現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369-380。
3. 廖焜熙(2001) 中學理化教科書教材內容研究之回顧與分析。科學教育,237,2-7。
4. 靳知勤(1994a) 國民中學師生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間關係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2),143-158。
5. 楊森源(1996) 化學實驗減廢方法研究。高苑學報,5(2),175-181。
6. 楊冠政(1991) 學校課程環境化—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首要工作。環境教育季刊,11,5-20。
7. 黃文生(1999) 省立台南一中實驗廢棄物處理報告。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5,74-78。
8. 陳文典(2000) 由國民中小學課程目標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教學與教材。科學教育月刊,231,40-42。
9. 戚永年、許慧苓(2001) 新環境典範在環境態度分析之應用。臺灣林業,27(7),47-53。
10. 張簡琦麗、方金祥(2000) 微型化學實驗設計—塑膠滴管之妙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9-85。
11. 張簡琦麗(2001) 高中微型電化學實驗之設計研究—微型電化學實驗之設計研究—微型電解裝置與微型燃料電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張惠博(1993) 邁向科學探究的實驗教學。教師天地,62,12-20。
13. 張明寮(1999) 校園減量減廢—由生活科技教學談起。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5,68-73。
14. 洪木利(2000) 從環保生活到環境教育。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9,24-26。
15. 洪木利(1998b) 學校環境管理。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3,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