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台灣地區
(一)專書
1.司法院編印,司法院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研究修正資料彙編(一),2002年11月。
2.林益山,國際私法新論,國立中興大學法學叢書,台北,作者自版,1998年12月修訂再版。
3.林益山,國際私法與實例解說,國立臺北大學法學叢書,台北,作者自版,1999年修訂再版。
4.柯澤東,國際私法,台大法學叢書(55),台北,作者自版,2003年二版。
5.洪應杜,國際私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印行,1982年再版。
6.陳隆修,國際私法管轄權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6年11月初版。
7.陳隆修,美國國際私法新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7年1月初版。
8.陳隆修,比較國際私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9年10月初版。
9.陳金池主編,國際法、國際經濟法論文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9月初版。
10.馬漢寶,國際私法:總論各論,作者自版,2004年9月。
11.馬漢寶主編,國際私法論文選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4年初版。
12.曾陳明汝,國際私法原理(上集)總論篇,曾宛如發行;學林文化總經銷,2003年6月改訂七版。
13.曾陳明汝,國際私法原理(續集)各論篇,曾宛如發行;學林文化總經銷,2003年6月改訂再版。
14.梅仲協,國際私法新論,三民書局,1990年8月九版。
15.楊崇森等,仲裁法新論,台北,中華民國仲裁協會,1999年。
16.張元宵、呂思家、尹章華編著,國際私法判決彙編,台北,文笙,2000年4月。
17.劉甲一,國際私法,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10月再修訂再版。
18.劉鐵錚,國際私法論叢,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8月六版。
19.劉鐵錚、陳榮傳,國際私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3月修訂三版。
20.劉鐵錚等,瑞士新國際私法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
21.劉鐵錚等,國際私法論文集─慶祝馬教授漢寶六秩華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9年4月再版。
22.劉鐵錚等,國際私法論文集─慶祝馬教授漢寶七秩華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23.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一)(二) ─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學林文化,1998年9月。
24.賴來焜,國際(私)法之國籍問題,台北,作者自版,2000年9月。
25.賴來焜,當代國際私法學之構造論─建立以「連結因素」為中心之理論體系,台北,作者自版,2001年9月。
26.賴來焜,當代國際私法學之基礎理論,台北,作者自版,2001年1月。
27.賴來焜,基礎國際私法學,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28.賴來焜編,兩岸國際私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玄奘大學法律學院,2005年9月。
29.蘇遠成,國際私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10月五版。
30.藍瀛芳,國際私法導論—附:國際私法的立法趨勢,1995 年1 月初版。
(二)碩博士論文
1.王國治,一九九九年後台灣、香港、澳門與大陸地區民事法律衝突之理論與實務,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博士論文,2000年。2.伍偉華,海牙國際私法公約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3.江松鶴,國際私法上有關自然人國籍之法律問題,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4.何佳芳,論國際私法上屬人法之連繫因素,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阮國禎,論涉外民事適用法第六條與其在我國最高法院判決實務之適用分析,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李後政,國際私法上選法理論之趨勢,台灣大學博士論文,1994年。7.林凱,國際私法上本國法主義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8.吳光平,代理法律衝突及其選法之國際私法問題─準據法選擇方法論的回顧與前瞻,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9.徐維良,國際裁判管轄權之研究─以財產關係事件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0.陸尚乾,國(區)際私法上契約新選法理論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1.許淑清,我國海事優先權之定性及其準據法適用範圍的限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2.彭洪媛,國際私法上合意管轄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3.郭豫珍,涉外民事之國際管轄的確定,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14.鄭國銘,由美國國際私法新理論探討開放性選法規則,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5.謝宜伶,國際間訴訟競合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三)期刊論文
1.王志文,「國際私法上『不便利法庭』原則之發展及應用」,華岡法粹,第18期,台北,1987年11月。2.王志文,「海峽兩岸法律衝突規範之發展與比較」,華岡法粹,第21期,台北,1992年7月。3.王志文,「中國大陸國際私法之發展與演變」,華岡法粹,第25期,台北,1997年10月。4.王志文,「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檢討與修正」,華岡法粹,第31期,台北,2004年5月。5.何其生,「民法典草案中國際私法述評」,法令月刊,第54卷,第5期,台北,2003年5月。6.林益山,「國際私法上定性問題之探討」,軍法專刊,第42卷,第7期,台北,1996年7月。7.林益山,「慣居地在國際私法上之適用」,台灣本土法學,28期,台北,2001年11月。
8.李開遠,「國際私法上『合意選則法院條款』之研究」,法律評論,第47卷,第6期,台北,1981年6月。
9.吳光平,「論國際私法發展之新趨勢」,軍法專刊,第48卷,第3期,台北,2002年3月。10.吳光平,「論最密切牽連關係理論之立法化」,法學叢刊,第47卷,第4期,台北,2002年10月。11.吳光平,「國際私法上的先決問題」,法律評論,69期,台北,2003年6月。12.吳光平,「從國際私法體系論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修正」,立法院院聞,第31卷,第7期,台北,2003年7月。13.柯澤東,「國際私法之發展與理想--邁向新境界」,月旦法學,100期,台北,2003年9月。14.徐慧怡,「美國法律衝突中『住所』意義之檢視」,中興法學,第40期,台北,1996年3月。15.徐維良,「國際裁判管轄權」,法學叢刊,第183期,台北,2001年7月。
16.許耀明,「歐明統一國際私法之發展-以『管轄權規約』與『契約準據法公約』為例」,月旦法學,第110期,台北,2004年7月。17.陳隆修,「一九七八年奧地利聯邦新國際私法總論篇評論」,東海學報,第30卷,台中,1989年6月。
18.陳啟垂,「英美法上『法院不便利原則』的引進」,台灣本土法學,第30期,台北,2002年1月。
19.陳榮傳,「國際私法立法的新思維--衝突規則的實體正義」,月旦法學,第89期,台北,2002年10月。20.陳榮傳,『國際私法的定性、再定性』,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台北,2002年11月。
21.陳榮傳,「二○○二年國際私法實務見解回顧」,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2期,台北,2003年11月。
22.黃進,「國際私法上的公共秩序問題」,華岡法粹,第21期,台北,1992年7月。23.曾陳明汝,「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探微」,台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1期,台北,1993年。
24.曾陳明汝,「淺論拉丁美洲國際私法之發展」,法令月刊,第45卷,第11期,台北,1994年。25.游啟忠,「從最高法院裁判論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一條、第六條及第二十九條之適用」,法學叢刊,第189期,台北,2003年1月。26.黎文德,「我國司法實務上國際私法之發展」,月旦法學,第89期,台北,2002年10月。27.劉鐵錚,「論『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修正」,法令月刊,第20卷,第5期,台北,1999年5月。28.賴來焜,「德國一九九九年國際私法」,法令月刊,第51卷,第4期,台北,2000年。29.賴來焜,「我國國際私法百年判解之理論體系(1)--以「反致條款」為問題中心 (上)」,法學講座,21期,台北,2003年9月。30.賴來焜,「我國國際私法百年判解之理論體系(1)--以「反致條款」為問題中心 (下)」,法學講座,22期,台北,2003年10月。(五)研討會論文(含英文)
1.Kurt Siehr,“General Problem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 Modern Codification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國際私法立法與實務國際研討會,國際私法研究會、台北大學法律學院、東吳大學法律學院,台北,2005年3月25日。
2.王志文,“Jurisdictional Rules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國際私法立法與實務國際研討會,國際私法研究會、台北大學法律學院、東吳大學法律學院,台北,2005年3月25日。
3.金彭年、吳德昌,「法律規避中的強制性和禁止性法律規範研究」,玄奘大學第一屆兩岸法學會議研討會(上),玄奘大學法律學院,台北,2005年6月10日。
4.陳榮傳,「國際私法的新走向—鳥瞰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玄奘大學第一屆兩岸法學會議研討會(上),玄奘大學法律學院,台北,2005年6月10日。
5.張瀟劍,「國際私法上的公共政策機制剖析」,玄奘大學第一屆兩岸法學會議研討會(上),玄奘大學法律學院,台北,2005年6月10日。
6.廖蕙玟,「附隨問題準據法之研究」,玄奘大學第一屆兩岸法學會議研討會(上),玄奘大學法律學院,台北,2005年6月10日。
7.賴來焜,「國際私法立法體系中『通則』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五十年」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國際私法研究會,臺北,2003年12月26日。
二、大陸地區
(一)專書
1.中國國際私法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私法示範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
2.中國國際法學會,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創刊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9月。
3.王鐵崖,國際法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4.余先予,衝突法,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5.余先予,台灣民商法與衝突法,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6.李雙元,國際私法衝突篇,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1987年 。
7.李雙元等譯,J.H.C.莫里斯主編,戴西和莫里斯論衝突法(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第1版。
8.李雙元,走向21世紀的國際私法─國際私法與法律趨同化,北京,法律,1999年。
9.李雙元,國際私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10.李雙元、謝石松,國際民事訴訟法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版。
11.李旺,國際私法新論,北京,人民法院,2001年。
12.李旺,國際訴訟競合,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13.李旺主編,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轄權制度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8月。
14.蕭永平,肖永平論衝突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15.蕭永平,國際私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
16.徐卉,涉外民商事訴訟管轄權衝突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17.馬丁•沃爾夫著,李浩培等譯,國際私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 年。
18.徐冬根、薛凡,中國國際私法完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1998年。
19.陳衛佐,瑞士國際私法法典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20.章尚錦,國際私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1年。
21.黃惠康、黃進,國際公法國際私法成案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
22.黃進,中國國際私法,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7年。
23.董立坤,國際私法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
24.張仲伯主編,國際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修訂第一版 。
25.張瀟劍,國際民商事及經貿爭端解決途徑專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26.張瀟劍,國際私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27.趙相林主編,國際私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28.鄭傑,國際私法總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12月。
29.廣東省高級法院編,中國涉外民商事審判熱點問題探討,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
30.劉力,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3月。
31.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新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32.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33.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問題專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二)碩博士論文
1.侯永珍,論國際私法中的法院地法傾向,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2.淩嵐,法律趨同化與中國國際私法的完善,浙江大學經濟法學碩士論文,2001年。
3.陳林娟,論國際私法中的最密切聯系原則,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三)期刊
1.丁偉,「世紀之交中國國際私法立法回顧與展望」,政法論壇,2001年03期。
2.王國征,「我國涉外民事訴訟程式中協議管轄若干問題探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1997年05期。
3.王霖華,「國際民事訴訟中的協議管轄問題研究」,河北法學, 2002年02期。
4.王霖華,「論自然人屬人法及其歷史發展趨勢」,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04期。
5.朱志晟,「國際民事訴訟中的協議管轄原則比較研究」,時代法學,2004年05期。
6.宋航,「屬人法的發展趨向及其在中國的適用」,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7.杜瑞平,「簡論中國國際私法立法」,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李浩培,「瑞士新國際私法」,法學雜誌,1989年04期。
9.李浩培,「論瑞士國際私法關於國際裁判管轄權的規定」,中國國際法年刊,1991。
10.金彭年,「國際私法上的公共秩序研究」,法學研究,1999年04期。
11.金振豹,「論國際私法上識別沖突的解決」,比較法研究,2003年03期。
12.蕭永平、鄧朝暉,「國際私法中法律規避問題比較研究」,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
13.呂曉莉,「國際民事訴訟中的協議管轄制度—兼評我國大陸相關立法」,河北法學,2002年06期。
14.吳德昌,「論國際私法中法律規避的方式」,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15.吳曉紅,「國際私法上法律規避問題的分歧」,平原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16.徐偉功,「美國國際環境訴訟中的不方便法院原則」,政法論叢,2002年06期。
17.徐功偉,「試析《魁北克民法典》第1315條關於不方便法院原則的規定」,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6期,2002年11月。
18.徐偉功,「不方便法院原則在中國的運用」,政法論壇,2003年02期。
19.徐偉功,「日本不方便法院原則問題的探討」,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3年03期。
20.徐偉功,「中國國際私法立法的理想與現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第九編評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總第83期,2004年02期。
21.徐偉功,「述評《國際私法示範法》中的不方便法院條款」,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3期,2004年5月。
22.徐偉功,「中國國際私法典體系結構初探」,法商研究,2005年02期。
23.徐偉功、楊冠燦,「論國際私法總則體系的構建」,武漢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58卷,第2期,2005年3月。
24.徐羽中,「論國際私法上的法律規避」,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5.崔曉靜、鄧勇,「當代屬人法的趨同化」,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年06期。
26.奚曉明,「論我國涉外民商事訴訟中協議管轄條款的認定(上)」,法律適用,2002年03期。
27.奚曉明,「論我國涉外民商事訴訟中協議管轄條款的認定(下)」,法律適用,2002年04期。
28.孫南申,「論國際私法中協議管轄的法律效力」,政治與法律,1999年02期。
29.孫建,「對國際私法中法律規避問題的探討」,河北法學,2003年02期。
30.孫建,「國際私法中的法律規避問題研究」,天津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31.郭樹理,「不方便法院原則在中國的適用」,法學雜誌,1999年06期。
32.郭玉軍、車英,「乘東風完善國際私法 繼前賢共創法治明天—中國國際私法學會2003年年會綜述」,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1期,2004年。
33.黃進,「國際私法上的法律規避」,百科知識,1995年03期。
34.黃進、郭華成「澳門國際私法中的法律欺詐」,法學研究,1997年02期。
35.黃進、郭華成,「論澳門國際私法的反致」,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7年04期。
36.黃進、郭華成,「澳門國際私法中的國籍、住所和慣常居所」,政法論壇 ,1997年04期。
37.張蘭蘭,「國際民事訴訟協議管轄制度的發展趨勢」,法學雜誌,2000年03期。
38.張淑鈿,「論解決國際訴訟競合的四種國內法機制」,前沿,2005年03期。
39.趙生祥,「禁止法律規避制度在中國國際私法中的地位—對《民法典草案》第九編禁止法律規避條條款的思考」,現代法學,2004年05期。
40.劉煉,「關於國際私法中反致制度的幾點思考」,當代法學,2003年10期。
41.劉益燈,「慣常居所:屬人法趨同化的必然選擇」,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03期。
42.劉衛祥、鄭自文,「國際民事訴訟中『不方便法院』原則論」,法學評論,1997年04期。
43.鄧傑,「論國際民事訴訟中的協議管轄制度」,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06期。
44.謝俊英、呂中行,「加入WTO與加快我國國際私法立法步伐」,經濟與管理,2002年07期。
45.蕭子華,「國際私法上的傳統公共秩序理論評析」,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3年。
貳、外文(依作者之姓氏首字字母排列)
一、專書
1.CURRIE, DAVID P., CONFLICT OF LAWS (6th ed. 2001).
2.DICEY AND MORRIS, THE CONFLICT OF LAWS (13th ed. 2000).
3.MORRIS, J.H.C. , THE CONFLICT OF LAWS (4th ed. 1993).
4.STONE, PETER, CONFLICT OF LAWS (1st ed. 1995).
5.ROSENBERG, MAURICE & HAY, PETER & WEINTRAUB, RUSSELL J., CONFLICT OF LAWS : CASES AND METERIALS (10th ed. 1996).
二、期刊
1.Alexander, Ann, Forum Non Conveniens in the Absence of An Alternative Forum, 86 CLMLR 1000 (1986).
2.Beaumont, Paul R., Conflicts of Jurisdiction in Divorce Cases:Forum Non Conveniens, 36 ICLQ 116 (1987).
3.Bermann, George A., The Use of Anti-Suit Injunctions in International Litigation, 28 CLMJTL 589 (1990).
4.Cuniberti, Gilles, Forum Non Conveniens and the Brussels convention, 54 ICLQ 973 (2005).
5.Fiorini, Aude, The Codification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The Belgian Experience, 54 ICLQ 499 (2005).
6.Gotlieb, A.E., The Incidental Question Revisited--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nflict of Laws, 26 ICLQ 734(1977).
7.Ismail, Hilmy, Forum Non Conveniens, United States Multinational Coporations, and Personal Iinjuiries in Third Word: Your Place or Mine?, 11 BCTWLJ 249 (1991).
8.Roosevelt III, Kermit, Resolving Renvoi: The Bewitchment of Our Intelligence by Means of Language, 80 NTDLR 1821 (2005).
9.Schuz, Rhona, Policy Considerations in Determining the Habitual Residence of a Child and The Relevance of Context, 11 JTLP 101 (2001).
10.Schwartz, Stephen E., The Myth of Habitual Residence: Why American Courts Should Adopt the Delvoye Standard for Residence the Hague Convention on Civil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hild Abduction, 10 CDZWLJ 69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