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05: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蔣蕙嫺
研究生(外文):HUI,SHIEN-CHIANG
論文名稱:土地使用管制對都市熱島效應影響之探討-以台北市士林、北投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Zoning Controls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Examples fromTaipei City’s Shilin and Beitou districts
指導教授:張效通張效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HSIAO-T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都市氣候熱島效應微氣候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外文關鍵詞:Urban ClimateUrban Heat Island EffectMicroclimateZoning Contr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1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都市化是人類文明無法避免的腳步,而在此過程中形成的都市環境特徵為都市高溫化、全球溫暖化,形成「都市熱島」效應,導致居住條件日益惡劣,其所反應出的微氣候改變,影響生活環境舒適度。都市熱島氣溫變化受自然氣候與人造環境所影響,天氣變化非為人所能控制,但塑造都市發展卻受人為管控;我國都市計劃管制與規劃體系皆受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影響,因此本論文旨在探討都市熱島現象與土地使用之間二者的互動關係,瞭解土地使用管制對熱島氣溫影響。
本論文共分成六章,分別論述如下:
第一章先敘述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以士林、北投地區為研究範圍探討土地使用管制與都市熱島效應之關係,主要目的為:(1)建構熱島效應與土地使用制規則之關連性。(2)分析分區管制規則對熱島效應的影響,檢討熱島效應與分區管制課題及對策,藉以降低熱島效應。
第二章藉由國內外相關文獻定義「都市熱島效應」意義及其對生活環境之影響,歸納出都市熱島效應形成因素,並由都市計畫法相關法系以及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檢討都市熱島效應之成因,建構出兩者關係影響體系。藉由此相關基礎研究並加以評析,以作為論文的理論與研究依據。
第三章建構本研究工具運用體系、分析方法;目的在於建構都市熱島效應之模擬及實測方法。
第四章透過士林、北投地區的現地實測並利用GIS進行圖示化與相關分析,探討土地使用管制項目中的土地使用類別、建蔽率、容積率、建築物高度等各項管制項目,檢討現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中各項目對都市熱島效應影響。
第五章,透過數值模擬與GIS圖示化之功能,對各項管制項目進行模擬,藉此了解各項管制項目調整對於都市熱島效應之影響程度。
第六章,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建議:(1) 降低「建蔽率」管制規定:以不調降容積率,降低建蔽率之方式,或以減少建蔽率,增加容積率之方式,進行街廓的開發。(2) 增列「綠化率」、「貯留水池面積」管制規定:基地面積扣除可建築面積之建蔽率即為空地面積,增列規定空地面積應有定值之綠化和貯留水池面積,以增進水循環能力、調節微氣候、緩和都市熱島的高溫化現象。(3)在高度發展地區考量採用之色彩、材質對都市高溫之影響 (4)合理控制人口密度:熱島因人口聚集而增強,考量都市容受力,使都市均衡發展。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During this process, urban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urban heating and global warming develop, resulting in the “Urban Heat Island” (UHI) phenomenon that increasingly degrades habitability. The changes in the microclimate it causes also affect the comfor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Natural weather and man-made environments influence UHI temperature changes. Though changes in the weather are beyond control, control of urban developments rests with human beings; in Taiwan, urban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are all influenced by zoning controls.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HI and zoning as well as how they inte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zoning controls affect Heat Island temperature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s described below:
Chapter 1 explains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is study and its objective. For this study, the Shilin and Beitou districts were used as case studie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oning controls and UHI. The main objectives were: (1)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UHI and zoning regulations. (2) Simulate the effect that zoning controls have on UHI. By reviewing the zoning control and UHI issues, determine ways of reducing UHI.
Chapter 2 draws on local and overseas publications to define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definition was then used to classify the formative factors of UHI. By looking at legislation related to city planning laws and Taipei City’s zoning regulations, the causes of the UHI were reviewed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relevant basic research,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and research basis for this study.
Chapter 3 establishes the tool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objective is to construct a simulation for UHI and define a method to make real-world measurements.
In Chapter 4 on-site measurements in the Shilin and Beitou areas were carried out. GIS was used to generate graphical results and perform associated analyses. Zoning control restrictions such as zoning categories,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building bulk ratio and building height were explored in order to examine how zoning control categories affects UHI.
In Chapter 5, through the data simulation and GIS graphic representation the various control categories were simula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much influence adjustments to control categories have on UHI.
The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in Chapter 6. The study recommends that: (1) Lower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controls: Develop street blocks by maintaining the building bulk ratio and decreasing the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or decreasing the coverage ratio while increasing the building bulk ratio. (2) Add “Greening Ratio” and “Water Retention Pond Surface Area” controls: Deduct from the site area the coverage ratio of space available for construction to derive the vacant area. Add regulations specifying greening ratio and water retention pond surface area for the vacant area. This will improve water circulation, adjust the microclimate and moderate the high temperatures from UHI.
(3) Consider the effect of color and materials used in densely developed areas on high urban temperatures: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justments to the reflectivity help to moderate urban heating. In areas with dense urban development, use pale colors to improve reflectivity. (4) Impose reasonable restrictions on population density: UHI is amplified by population density. Take into account the city’s capacity to ensure balanced development.
土地使用管制對都市熱島效應影響之探討
-以台北市士林、北投地區為例

章節目錄
謝誌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章節目錄 Ⅴ
圖目錄 Ⅸ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3
一、研究範圍 3
二、名詞界定 4
三、研究內容 5
第三節 研究步驟、方法與流程 7
一、研究步驟 7
二、研究方法 7
三、分析方法 8
四、研究流程 9
第二章 都市熱島效應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相關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都市氣候及熱島效應相關文獻評析 10
一、都市氣候相關文獻回顧 10
二、都市地區之熱平衡 14
三、都市熱島化的影響 15
四、都市熱島定義以及相關研究 16
五、影響都市熱島效應強度因子 26
六、小結 28
第二節 都市規劃管制相關文獻評析 29
一、都市計畫的架構體系 29
二、都市計畫管制的相關文獻 30
三、都市計畫土地使用管制相關法令 34
四小結 34
第三節 都市熱島效應與分區管制相關體系 35
一、土地使用管制項目 35
二、建構都市熱島效應與土地使用管制相關體系 38
第三章 建構都市熱島效應分析、觀測方法 40
第一節 建構土地使用管制中相關熱島效應之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都市熱島效應分析方法 41
一、能量衡等式 41
二、都市熱島與郊區溫度差異模型 41
三、都市街廓之熱島溫度模型 42
第三節 台北市士林與北投地區熱島效應觀測方法 43
一、相關氣候環境觀測方法概述 43
二、台北市士林與北投地區熱島效應觀測方式與步驟 44
第四節 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建構士林北投區基本資料與觀測數值 49
一、地理資訊系統概述 49
二、運用GIS建構士林與北投地區土地使用分區資料 51
三、建構台北市士林與北投地區觀測溫度數值 54
第五節 小結 55
第四章 台北市士林與北投地區熱島效應強度觀測與解析 56
第一節 進行實測之地區簡介 56
一、士林地區基礎資料概述 56
二、北投地區基礎資料概述 56
三、小結 56
第二節 台北市士林與北投地區觀測結果解析 57
一、台北市士林與北投地區熱島效應強度初步解析 58
二、將街廓轉換為網格輸入溫度資料 60
三、輸入溫度資料結果分析 61
第三節 台北市士林與北投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熱島強度之解析 65
一、天母地區天母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65
二、社子、關渡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69
三、陽明山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73
四、外雙溪、劍潭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76
五、小結 80
第五章 台北市士林、北投區熱島效應數值模擬操作 84
第一節 熱島效應數值模擬操作步驟 84
一、代入數值說明 84
二、選定模擬範圍 85
三、人為熱源模擬結果 86
第二節 模擬各項管制項目對溫度影響 88
一、模擬土地使用管制對都市熱島影響之項目 88
二、模擬各項分區管制項目 89
三、小結 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結論 98
一、都市熱島效應與土地使用管制因素關係性之建構 98
二、模擬分區管制規則對熱島效應的影響 99
第二節 建議 100
一、研究建議 100
二、後續研究 101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 附-1
附錄一、天母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附-1
附錄二、天母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附-21
附錄三、外雙溪、劍潭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附-38
附錄四、雙溪、劍潭地區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熱島強度分析 附-51
附錄五、竹子湖2004年7、8月14:00時溫度整理 附-66
附錄六、運用TMY2模擬台北七、八月之太陽輻射熱數值 附-68
附錄七、期初論文評審意見回覆表 附-69
附錄八、期中論文評審意見回覆表 附-70
附錄九、期末論文評審意見回覆表 附-71
附錄十、發表論文評審意見回覆表 附-73
附錄十一、口試論文評審意見回覆表 附-74
附錄十二、作者覆歷 附-75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于明誠,1998,《都市計畫概要》,台北,詹氏出版社。
牛頓科學電子報,2002,〈都市熱島增加降雨量〉,第86期,

朱瑞兆,1993,《應用氣候手冊》,台北,明文書局。
李魁鵬,1999,《台灣四大都會區都市熱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
士論文。
周淑貞,1983,〈上海城市發展對氣溫的影響〉,《地理學報》,38卷,第4期,
頁397-405。
周淑禎、束炯,1994,《城市氣候學》,北京,氣象出版社。
林憲德,1994,《現代人類的居住環境》,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林欽榮,1998,《都市設計在台灣》,台北,創興出版社。
林傑彬、劉明德,2003,《地理資訊系統GIS理論與實務》,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
司。
程龍,2004,<土地利用對氣候變化的作用>,
<http://162.105.149.7/geography/cankaowenxian/landuse.doc>
林憲德,2001,〈台灣中型都市熱島現象與土地利用之觀測解析〉,《規劃學報》,
28期,頁47~64。
林憲德,黃國倉,〈台灣TMY2標準氣象年之研究與應用〉,《2004 年能源與冷凍空調學術暨建築物能源管理技術研討會》。
林立人,1999,《台北都市熱島效應之觀測解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
士論文論。
林學椿,2005,〈北京城市化進程與熱島強度關係的研究〉,《自然科學進展》,7
期,15卷。
胡日恆,2000,中國大百科智慧藏,〈熱化學〉,<http://210.240.193.70/xency/Content.asp.ID=47105>
姜善鑫、盧光輝、武克茂,1995,〈台灣西部地區都市熱島效應之研究〉,《地理
學報》,18期,頁23~34。
黃柔嫚,1999,《台北市都市氣候特徵及其熱舒適度評估-以士林、萬華、古亭、
松山為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敏郎、劉守恆,2005,《地理資訊系統基礎操作實務》,台北,松崗出版社。
孫振義,2002,《台南地區都市熱島效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陳明竺,1992,《都市設計》,台北,創興出版社。
陳子謙,1999,《台南市都市熱島效應之觀測解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
文。
施鴻志,1990,《都市規劃》,台北,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保旭,2001,《地理資訊系統》,台北,儒林圖書。
施瑩瑄,2003,〈綠建築標章的七個指標-之六-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 http://ecophilia.fo.ntu.edu.tw/>
郭柏巖,1999,《都市公園微氣候觀測解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鴻陽,1984,《台北都市氣候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戚啟勳,1967,《實用氣象學》,台北,環球書局。
戚啟勳,1986,〈台北近百年來氣候變遷之初步探討〉,《氣象學報》,32卷,第4
期,頁1~12。
張澤蒼,1987,《台北盆地熱島效應遙測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效通,蔣蕙嫺,2004,〈探討土地使用對熱島效應之影響因素〉,《2004中華民
國建築學會第十六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張能復,曾威霖2005,〈地表能量平衡處理大氣穩定度方法與實例〉,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http://www.aqmc.org.tw/>。
歐陽嶠暉,2001,《都市環境學》,台北,詹氏書局。
錢學陶,1990,《都市計畫導論》,台北,茂榮圖書公司
劉明揚,2001,《大氣測計學》,台北,茂昌圖書。
譚衛廣,蘇錦順,2003,〈建築的環境影響面面觀〉,
<http://www.ambiente.gov.mo>。
■英文文獻
Fukui, E.,(1970) The recent rise of temperature in Japan. Jpn. Progr.
Climatol.Tokyo Univ of Education, pp.49-65.
Howard, L.,(1818) Climate of Landon Deduced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Vol.1. Phillips, London.
Landsberg,H.E.,(1970) Climates and Urban Planning ,UrbanClimate ,WMO
Technical Note no 108,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Landsberg, H. E., (1981) The urban climate, Int. Geophys. Series 28,
pp.275.
Nyuk Hien Wong, Chen Yu,(2005) Study of green areas and urban heat island
in a tropical city, Habitat International,29,pp.547–558.
Oke, T. R., (1982) The energetic basis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Quart.
Roy. Met.108,pp.1-24.
Oke, T.R.,(1987) Street design and urban canopy layer climate.Energy and
Buildings,11,pp.103-113.
Poreh, Michael,(1996) Investigation of heat islands using small scale
model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Vol.30(3), pp.467-474.
Shobhaker Dhakal, Keisuke Hanaki, (2002) Improvement of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by managing heat discharge source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in Tokyo, Energy and Buildings,32,pp.13-23.
Taha, Haider,(1997) Urban climates and heat islands: albedo,
evapotranspiration, and anthropogenic heat.Energy and Building,25, pp.99-1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