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在17世紀中期派遣外交人員至中國,欲與當時統治中國的清朝政府接觸,俄國原想援用與其它西方國家交往的外交儀禮體制與中國交往,但俄國的外交禮儀體制與大清帝國依據「封貢體制」等理論概念所訂立的禮儀體制有所不同,再加上雙方在文化、政治、環境的背景因素不同,導致俄國派出十幾個不同級別的外交使團,均因外交禮儀體制的問題與清朝政府發生磨擦與爭議,外交禮儀體制的紛爭是清代對俄國關係發展與變化的重要問題。 另外,大清帝國依「中華世界秩序原理」之「封貢體制」等理論概念來維持與所屬藩部的關係,乾隆時期,土爾扈特部自俄國東歸,向清朝政府朝貢,稱臣內附,而俄國認為土爾扈特部是「叛亂」潛逃至中國,向清朝政府宣稱對該部擁有主權,要求遣回,但遭到清朝政府的拒絕。同樣於乾隆時期遣使至北京朝貢,歸附於大清帝國的哈薩克,在道光時期,俄國勢力已進入該地區,清朝政府卻無法與俄國力爭,對哈薩克負起興滅繼絕之責任,哈薩克最終還是落入俄國手中,清朝政府對俄國力爭土爾扈特部歸屬權成功,對哈薩克的保護確告失敗,其中問題的癥結,值得加以探討。清代對俄外交的禮儀體制及藩屬歸屬交涉問題就是在上述的問題意識下,所篩選出來的題材。 本論文即在證明,當以「封貢體制」精義所制定的大清帝國外交禮儀體制無法維繫,維持大清帝國與周邊藩屬穩定的秩序亦受影響,中華世界秩序的架構受到破壞,而導致大清帝國存續產生極大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