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23: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卓泰
研究生(外文):Chen Cho-Tai
論文名稱:經濟發展中國家角色研究-台灣與南韓實證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Cases of Taiwan and South Korea
指導教授:周宜魁周宜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ou I-Ku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發展型國家國家政府企業銀行迴歸分析母體平均值檢定法母體變異數檢定法結構性檢定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戰後至今,短短數十年間,東亞各國的國家發展,逐漸自世界體系邊陲脫離,成功的邁向現代化國家之林。相關研究發現,政府藉由制定經濟計畫,透過相關產業政策的推動,引導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此運作模式被稱之為「發展型國家」。
以比較政治觀點視之,相關理論在切入點上猶有差異,但對於東亞經濟發展的最大推手,皆認為是國家角色的積極介入,此與西方篤信市場機制的主流思維形成強烈對比。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與南韓各方面背景相近,且兩國政府利用其與企業、銀行三角關係,成功干預與引導經濟政策,完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目標。
儘管諸多文獻探討國家角色對經濟發展之影響,惟其分析多缺乏實證依據。因此本研究針對台灣與南韓,分別採用時間數列分析1970-2006共74筆年資料,分威權與民主體制兩階段,以「母體變異數檢定法」與「母體平均值檢定法」檢測國家角色對經濟成長之影響,結果顯示兩國政府的強力干預確為影響經濟發展之重要因素。本研究認為台灣與南韓現今的政治發展較符合政權穩定論觀點,仍應維持一個強勢國家的政治型態。
最後,以「移動平均法」與「指數平滑法」預測兩國2007年「利率水準」與「工業生產增加率」。並利用迴歸分析預測2007年兩國之經濟成長率,結果顯示台灣在2007年之經濟成長率(約6%)低於南韓(約6.6%)。
內容目錄
中文摘要‧‧‧‧‧‧‧‧‧‧‧‧‧‧‧‧‧‧‧‧‧‧‧iii
誌謝辭‧‧‧‧‧‧‧‧‧‧‧‧‧‧‧‧‧‧‧‧‧‧‧‧iv
內容目錄‧‧‧‧‧‧‧‧‧‧‧‧‧‧‧‧‧‧‧‧‧‧‧v
表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11
第一節 文獻回顧‧‧‧‧‧‧‧‧‧‧‧‧‧‧‧‧‧11
第二節 理論探討‧‧‧‧‧‧‧‧‧‧‧‧‧‧‧‧‧15
第三節 小結‧‧‧‧‧‧‧‧‧‧‧‧‧‧‧‧‧‧‧26
第三章 台灣與南韓政經發展概述‧‧‧‧‧‧‧‧‧‧27
第一節 前言‧‧‧‧‧‧‧‧‧‧‧‧‧‧‧‧‧‧‧27
第二節 台灣政經發展概述‧‧‧‧‧‧‧‧‧‧‧‧‧28
第三節 南韓政經發展概述‧‧‧‧‧‧‧‧‧‧‧‧‧34
第四節 小結‧‧‧‧‧‧‧‧‧‧‧‧‧‧‧‧‧‧‧40
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43
第二節 樣本說明與變數設計‧‧‧‧‧‧‧‧‧‧‧‧48
第三節 研究方法‧‧‧‧‧‧‧‧‧‧‧‧‧‧‧‧‧53
第四節 時間數列預測概述‧‧‧‧‧‧‧‧‧‧‧‧‧65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69
第一節 敘述統計‧‧‧‧‧‧‧‧‧‧‧‧‧‧‧‧‧69
第二節 實證結果‧‧‧‧‧‧‧‧‧‧‧‧‧‧‧‧‧73
第三節 時間數列預測分析結果‧‧‧‧‧‧‧‧‧‧‧88
第四節 小結‧‧‧‧‧‧‧‧‧‧‧‧‧‧‧‧‧‧‧92
第六章 結論‧‧‧‧‧‧‧‧‧‧‧‧‧‧‧‧‧‧‧94
第一節 研究結果‧‧‧‧‧‧‧‧‧‧‧‧‧‧‧‧‧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96
參考文獻  ‧‧‧‧‧‧‧‧‧‧‧‧‧‧‧‧‧‧‧‧98
附錄  ‧‧‧‧‧‧‧‧‧‧‧‧‧‧‧‧‧‧‧‧‧‧107

表目錄
表2-1:國家主義、統合主義與新古典學派之比較 ‧‧‧‧‧‧‧‧16
表2-2:社會中心論與國家中心論之比較 ‧‧‧‧‧‧‧‧‧‧‧‧20
表2-3:東亞經濟發展模式特徵表 ‧‧‧‧‧‧‧‧‧‧‧‧‧‧‧25
表3-1:二次戰後台灣歷任總統及其特徵(1954-2006)‧‧‧‧‧‧31
表3-2:台灣政經改革與發展大事紀(1978-2006)‧‧‧‧‧‧‧‧32
表3-3:南韓憲法及政治體制修正史 ‧‧‧‧‧‧‧‧‧‧‧‧‧‧37
表3-4:二次戰後南韓歷代大統領及其特徵(1954-2006)‧‧‧‧‧39
表3-5:台灣與南韓政經發展比較 ‧‧‧‧‧‧‧‧‧‧‧‧‧‧‧41
表3-6:台灣與南韓自由度比較 ‧‧‧‧‧‧‧‧‧‧‧‧‧‧‧‧42
表5-1:變數分析-台灣資料‧‧‧‧‧‧‧‧‧‧‧‧‧‧‧‧‧‧69
表5-2:變數分析-南韓資料‧‧‧‧‧‧‧‧‧‧‧‧‧‧‧‧‧‧71
表5-3:台灣與南韓變數之敘述統計 ‧‧‧‧‧‧‧‧‧‧‧‧‧‧73
表5-4:應變數與自變數之相關係數-台灣資料‧‧‧‧‧‧‧‧‧‧74
表5-5:應變數與自變數之相關係數-南韓資料‧‧‧‧‧‧‧‧‧‧74
表5-6:母體變異數檢定-台灣資料‧‧‧‧‧‧‧‧‧‧‧‧‧‧‧75
表5-7:母體變異數檢定-南韓資料‧‧‧‧‧‧‧‧‧‧‧‧‧‧‧76
表5-8:母體變異數檢定-威權時期(1970-1986) ‧‧‧‧‧‧‧‧76
表5-9:母體變異數檢定-民主時期(1987-2006) ‧‧‧‧‧‧‧‧77
表5-10:母體平均值檢定(變異數相異)-台灣資料 ‧‧‧‧‧‧‧78
表5-11:母體平均值檢定(變異數相同)-南韓資料 ‧‧‧‧‧‧‧79
表5-12:母體平均值檢定(變異數相同)-威權時期(1970-1986) ‧80
表5-13:母體平均值檢定(變異數相異)-民主時期(1970-1986) ‧81
表5-14:結構性檢定-台灣資料‧‧‧‧‧‧‧‧‧‧‧‧‧‧‧‧82
表5-15:台灣放款利率與工業生產增加率對經濟成長之影響 ‧‧‧83
表5-16:結構性檢定-南韓資料‧‧‧‧‧‧‧‧‧‧‧‧‧‧‧‧84
表5-17:南韓放款利率與工業生產增加率對經濟成長之影響 ‧‧‧84
表5-18:結構性檢定-威權時期(1970-1986) ‧‧‧‧‧‧‧‧‧85
表5-19:變數對經濟成長之影響-威權時期(1970-1986) ‧‧‧‧86
表5-20:結構性檢定-民主時期(1987-2006) ‧‧‧‧‧‧‧‧‧86
表5-21:變數對經濟成長之影響-民主時期(1987-2006) ‧‧‧‧87
表5-22:台灣投入變數之預測-移動平均法‧‧‧‧‧‧‧‧‧‧‧88
表5-23:南韓投入變數之預測-移動平均法‧‧‧‧‧‧‧‧‧‧‧89
表5-24:台灣投入變數之預測-指數平滑法‧‧‧‧‧‧‧‧‧‧‧89
表5-25:南韓投入變數之預測-指數平滑法‧‧‧‧‧‧‧‧‧‧‧90
表5-26:迴歸估計係數 ‧‧‧‧‧‧‧‧‧‧‧‧‧‧‧‧‧‧‧91
表5-27:預期經濟成長迴歸方程式係數 ‧‧‧‧‧‧‧‧‧‧‧‧91

圖目錄
圖1-1:台灣與南韓國民所得趨勢圖‧‧‧‧‧‧‧‧‧‧‧‧ 4
圖1-2:研究流程圖‧‧‧‧‧‧‧‧‧‧‧‧‧‧‧‧‧‧‧ 9
圖2-1:資本主義國家干預市場程度光譜‧‧‧‧‧‧‧‧‧‧15
圖2-2:不同意識型態對國家干預觀點象限‧‧‧‧‧‧‧‧‧19
圖3-1:南韓中央行政體制‧‧‧‧‧‧‧‧‧‧‧‧‧‧‧‧35
圖4-1: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比較‧‧‧‧‧‧‧‧‧‧‧‧45
圖4-2:研究架構圖‧‧‧‧‧‧‧‧‧‧‧‧‧‧‧‧‧‧‧47
圖4-3:台灣與南韓經濟成長率趨勢圖‧‧‧‧‧‧‧‧‧‧‧49
圖4-4:台灣與南韓放款利率趨勢圖‧‧‧‧‧‧‧‧‧‧‧‧50
圖4-5:台灣2006年各產業佔總產值比例‧‧‧‧‧‧‧‧‧‧51
圖4-6:台灣與南韓工業生產增加率趨勢圖‧‧‧‧‧‧‧‧‧52
中文文獻
一、中文書籍
Dunleavy, Patrick, and Brendan O’Leary,羅慎平譯,1994,《國家論:自由民主政治學》,台北:五南。
Dessus, Sebastien、許嘉棟與徐茂炫,1996,《台灣經濟奇蹟的原動力》,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Gilpin, Robert,陳怡仲等譯,2004,《全球政治經濟:掌握國家經濟秩序》(Global political economy),台北:桂冠。
James, Harold,朱章才譯,2000,《1975.11.15朗布伊耶:經濟全球化》(Rambouillet.15.Nover 1975:Die Globalisierung der Wirtschaft),台北:麥田。
Lane, Jan-Eric, and Svante Ersson,何景榮譯,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
Landman, Todd,周志杰譯,2003,《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
Peters, B.Guy,陳永芳譯,2003,《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台北:韋伯文化。
Wiarda, Howard J.,李培元等譯,2005,《比較政治研究的新方向》,台北:韋伯文化。
大前研一,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台北:立緒。
丁仁方,1999,《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
王佳煌,1988,《國家發展》,台北:台灣書店。
王作榮,1984,《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台北:時報。
王春源,1997,《台灣總體經濟發展(一) 》 ,台北:雙葉書廊。
中嶋嶺雄,陳才崑譯,1986,《21世紀中日韓領先世界》,台北:渤海堂。
_____,1987,《21世紀是台灣、日本、韓國的天下》,台北:北星。
_____,羅亭譯,1988,《明日的挑戰-台灣、日本、韓國的新世紀》,台北:新潮社。
布勞格,林鐘雄譯,1984,《經濟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矢島鈞次,陳添力譯,1987,《韓國財閥的戰略-現狀與未來》,台北:三普。
吉田茂,張行深譯,1968,《一百年來的日本:決定日本命運的世紀》,台北:東方出版社。
呂亞力,1994,《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柯三吉,1992,《公共政策與政治經濟論叢》,台北:時英。
宋鎮照,2004,《台灣與亞太之政治經濟:秩序、定位、挑戰與出路》,台北:問津堂。
長谷川慶太郎,汪仲譯,1998,《亞洲金融風暴— 世紀末經濟危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吳若予,1992,《戰後中華民國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吳惠林,1994,《台灣經濟的奇蹟、危機與轉機》,台北:正中。
_____,2002,《台灣自由經濟之路》,台北:華泰。
吳家興,2005,《韓國的經濟發展與政策》,台北:台灣商務。
金大中,黃淑華等譯,1998,《金大中救經濟》,台北:一橋。
周育仁,1993,《政治與經濟之關係-臺灣經驗與其理論意函》,台北:五南。
_____,1995,《政治與經濟的關係—中華民國經驗與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
東嘉生,1985,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
服部民夫,李明峻譯,1994,《韓國:人脈與政治文化》,台北:月旦。
林志鴻,1994,《亞洲經濟大趨勢》,台北:書華。
彼得.杜拉克,洪世民等譯,2005,《經濟人的末日》,台北:寶鼎。
房思宏,2004,《全球化》,台北:揚智。
施建生,1991,《經濟學原理》,台北:大中國。
洪鎌德,1999,《當代政治經濟學》,台北:揚智。
高崇雲,1988,《中韓兩國國家發展與現代化問題》,台北:廣益。
宮崎勇,江麗臨譯,1991,《圖說‧日本經濟》,台北:東販。
袁鶴齡,2003,《國家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灣案例研究》,台北:高立。
烏杰主編,1999,《經濟全球化與國家整體發展》,北京:華文。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台北:月旦。
游盈隆,1997,〈民主鞏固與台灣憲政體制的選擇〉,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頁49-76,台北:月旦。
彭懷恩,1995,《中華民國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
張芳全,2004,《國家發展指標研究》,台北:五南。
森山茂德,吳明上譯,2005,《韓國現代政治》,台北:五南。
董向榮,2004,〈韓國民主政治的發展與盧武鉉的上台〉,刊於《亞太地區發展報告NO4(2003)》,張蘊嶺與孫士海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朝鮮日報社編,朱立熙譯,1983,《韓國財閥羣像》,台北:經濟日報。
崔青林,吳玉貴譯,1987,《韓國人的自我批判》,台北:台北國際商學。
陳博志,2004,《台灣經濟戰略:從虎尾到全球化》,台北:時報文化。
楊瑪利,2002,《韓國,佔線中-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征服》,台北:天下。
遠流台灣世紀回味編輯組,2005,《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台北:遠流。
豬口孝,賴郁君譯,1995,《日本-經濟大國的政治運作》,台北:月旦。
蔡增家,2005,《南韓轉型-政黨輪替與政經體制的轉變(1993-2003)》,台北:巨流。
盧泰愚,詹卓穎與傅濟功譯,1987,《平凡人的偉大時代》,台北:黎明。
_____,申雨慧譯,1988,《韓國改造論》,初版,台北:故鄉。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蕭新煌編,1985,《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台北:巨流。
蕭新煌等,1992,《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
龐建國,1994,《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
韓羲泳,陳耀茂譯,1980,《韓國企業的挑戰》,台北:聯經。
羅志如等,1993,《現代西方經濟學說》,台北:揚智文化。
二、博碩士論文
吳明倫,2004,《東亞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踐:以越南(1986-2003)為個案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國雄,1998,《中韓產業政策之比較及其影響之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1993,《南韓與臺灣威權政體轉型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信甫,2000,《資本帳開放程度、匯率、利率自由化及股價:台灣之實證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柏潤,2002,《民主與威權的擺盪:藤森執政下的秘魯(1990-2000)》,台北: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文志,1999,《亞洲金融危機對東亞國家政經衝擊之研究:以日本、南韓與中華民國之政府、企業與銀行三者互動關係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茂亮,2002,《金融變數與經濟成長之關係》,台北: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中文期刊
陳德昇,2006,<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互動:兩岸政經發展策略之比較>。
陳信宏與溫蓓章,2006,<揭開台韓經濟發展動能消長面紗>,《經濟前瞻》, 103(1月),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頁96-101。
蔡增家,1998年,<南韓經濟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1963~1997>,《問題與研究》,第37 卷第11 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頁29-48。
蕭全政,2004,<經濟發展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台灣民主季刊》, 1卷1期(3月),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頁1-25。

英文文獻
Amsden, Alice. 1989.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oi, Kwang and Young Sae Lee. 1990. “The Role of the Korean Government in Industrialization”, inChung H Lee and Ippei
Yamazawa 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and Korea. New York:Praeger Press.
Choi, Byung-Sun. 1993. Financial Policy and Big Business in Korea:
The Peril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in Stephan Haggard, Chung H. Lee, and Sylvia Maxfield, eds., The Politics of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eng , Tun-jen. 1993. “Guarding the Commanding Heights: The State
as Banker in Taiwan.” in Stephan Haggard, Chung H. Lee, and Sylvia Maxfield, eds., The Politics of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eng, Tun-jen, and Chia-lung Lin. 1999. “Taiwan: A Long Decade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James W. Morley (ed.), Driven By
Growth: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Press.
Evans, Peter. 1985. Embedded Autonom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Milton, and Rose D. Friedman. 1980. 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Fields, Karl J. 1995. Enterprise and the State in Korea and Taiw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ggard, Stephen. 1990. Pathways from the Periphery: The Politics of
Growth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ggard, Stephan et al. 1993.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Adjustment
in Korea: 1970-199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ggard, Stephan, Sylvia Maxfield, and Ben Ross Schneider, eds.
1997. Business and the Stat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n, Sung-Joo, and Oknim Chung. 1999. “South Korea: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Democratization.” in James W. Morley eds., Driven
By Growth :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New York:
M.E. Sharpe, Inc., Press.
Hsieh, Wen-jen. 2000.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 Overview.” in
Chyungly Lee (ed.), Asia-Europe Cooperation after the 1997-1998
Asian Turbulence. Aldershot,UK:Ashgate Press.
Jeong, Kap-Young. 1995. “Effects of Korean Industrial Policy on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Tae-kyu Park and Roy K. Wilkinson ed.,
Industrial Policy in Korea and EU. Seoul: Yonsei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Chalmers. 1982.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y Policy, 1925-1975.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 1987.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Frederic C. Deyo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uznets, Paul W. 1977.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e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Katzenstein, Peter. 1985. Small States in World Market.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urzer, Paulette. 1993. Business and Banking: Polit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Western Europ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wack, Sung Yeung. 1990.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1965-1981.” in Lawrence J. Lau, (ed.), Models of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San Francisco, CA.: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Press.
O'Donnell, Guillermo. 1973.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Studies in South American Politics. Berkel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_____. 1979. “Reflections on the 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 State.” in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Vo.12, no.1, 1972, David Collier ed., The New
Authoritarianism in Latin America.
O'Donnell, Guillermo,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chmitter, Philippe C. and Terry Lynn Karl. 1991. “What Democracy
Is… And Is Not”. Volume 2, No.3, Summer. Journal of Democracy.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e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Zysman, John. 1983. Government, Markets and Growth: Financial
Systems and the Politics of industrial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網站資料
大韓民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nso.go.kr/eng/index.html,上網檢視日期:2005年12月25日。
中央通訊社,http://tw.stock.yahoo.com/xp/20060412/49/I1743061328.html,上網檢視日期:2006年4月20日。
中華民國招商網,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zh-tw/env/stats/,上網檢視日期:2006年3月25日。
中華民國經濟部,http://www.moea.gov.tw/,上網檢視日期:2006年3月26日。
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sear.cier.edu.tw/。
世界銀行資料庫,http://devdata.worldbank.org/。
自由之家,http://freedomhouse.org。
我的E政府,http://www.gov.tw/EBOOKS/WORLDANNUAL/show_book.php?path=9_002_022,上網檢視日期:2006年3月6日。
金融數據月報,http://www.info.gov.hk/hkma/chi/statistics/msb/msb_b.htm,上網檢視日期:2006年3月25日。
國際貨幣基金(IMF),http://www.imf.org/,上網檢視日期:2005年10月25日。
維基(Wikipedia)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