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萬里,美蘇關係研究(台北:黎明文化,1986年)。
王瑋、趙學功、劉國柱、戴超武,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濟南:山東出版社,1995年)。
伍啟元,美國世紀(台北:台灣商務出版,1992年)。
任曉、胡泳浩,中美日三邊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朱成虎,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極其趨勢(江蘇:江蘇人民出版,1998年。)
朱松柏 主編,新世紀的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3年)。
朱松柏,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台北:台灣商務,2004年)。
李明,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全(台北:五南,1998年)。
李本京,美國外交政策研究(台北:正中出版,1987年)。
李登科,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李光希、劉康,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6年12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
周煦,冷戰後的美國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1999年)。
林立樹,美國通史(台北:五南,1999年) 。
吳東林,劇變中的強權戰略(台北:時英,2002年)。
侯海域,對日合約問題(香港:自由出版社,1951年)。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2001年)。
胡春惠,宋成有,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正中書局,2003年)。
陶威廉、謝淑媛、蕭全政,後冷戰時期的亞太安,(台北:業強,1996年)。
陶文釗、仲長生,中美關係10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1年)。
郝雨凡、張燕冬,限制性接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孫叔林,當代亞太政治(北京:世界知識出版,2002年2月)。
高連福,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2年8月)。
陳毓鈞,戰爭與和平(台北:寰宇出版,1997年)。
陳毓鈞,我們是誰?台灣是什麼?(台北:智庫,2005年)。
陳玉燕 ,我見我思-日本政情(台北:幼獅出版,1998年)。
陳峰、趙興燕、黃昭宇、楊明傑、袁喜清,衝破圍堵的中國(1980-1997)(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年)。
陳鵬仁,日本當前政情(1989-1999)(台北:水牛出版,1999年)。
章孝嚴,珍寶島事件及匪俄關係(1956-1969)(台北:黎明,1978年)。
張保民,權力與國際關係(台北:幼獅文化,1976年)。
張建邦、邵玉銘,跨世紀國家安全策略(台北:麥田,1996年)。
張蘊嶺,轉變中的中、美、日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7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1999年)。
莫大華,亞太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台灣角色與作為(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
梁棟梁、江瑞平,近代以來日本經濟制度改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彭懷恩,國際關係Q&A(台北:風雲論壇,2001年)。
馮啟人,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台北:海峽學術,2002年)。
資中筠,美國戰後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識,1994年)。
楊洁勉,後冷戰時期的美中關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趙學功,當代美國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
趙學功,巨大的轉變:戰後美國對東亞的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趙佳靈、唐賢興,大國外交(上冊)(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韓念龍,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
(二)中文譯著
Binnendijk, Hans,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譯,美國1998年戰略評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3月),
Curtis, Gerald L.,國防部編譯史政室 譯,美日關係的新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Hellmann, Donald C.,李長浩 譯,日本與東亞(台北:黎明出版,1995年)。
Michael, Green J.,Patrick M. Cronin,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譯,美日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
Nogee, Joseph L.,Robert H. Donaldson,黃宗浩 譯,蘇聯二次大戰後的外交政策(台北:幼獅,1984年)。
Tom, William T.,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7月)。
Wilborn, Thomas L.,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美國亞太安全譯文彙集I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1997年)。
Young, Peter Lewis,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亞太安全譯文彙集III(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1999年)。
日本防衛聽,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譯,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三)中文期刊
丁耀進,「冷戰後美日關係的新走向」,東北亞論壇,第二期(吉林: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編輯部,1997年5月)頁20-22。。
王純銀,「東亞地區安全形式分析」,東北亞論壇,第四期(吉林: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編輯部,1996年),頁67。
王高成,「從小布希東亞之行看美國亞太戰略」,遠景季刊,第三卷,第三期(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7月),頁83-101。
巴殿君,「朝美和談對東北亞格局的影響」,東北亞論壇,第一期(吉林:吉
林大學東北亞論壇編輯部,2001年2月),頁42。
巴殿君,「朝鮮半島多邊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一期(吉林 : 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編輯部,2004年1月),頁12。
朱少先「日美安保與日美防衛」,問題與研究,第九卷,第九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70年9月),頁39-42。朱少先,「美國東亞防衛政策的檢討」,東亞季刊,第七卷,第一期 (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1975年7月) ,頁62。朱松柏,「駐韓美軍撤離與朝鮮半島安全」,美國月刊,第五卷,第四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0年8月),頁73-74。
朱松柏,「朝鮮半島四邊會談的構想與實際」,問題與研究,第三十六卷,第八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7年8月),頁24-27。尹慶耀,「中共獨立自主對外交政策的由來與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一期(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9年1月),頁24。任潭,「美、日同盟安保新架構之研析」,國防雜誌,第十五卷,第十期(2000年4月),頁28。李慈安,「現階段美日防衛關係(下)」,美國月刊,第七卷,第五期(台北,1992年5月),頁135。
李博文,「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日本發表日美安保共同宣言」,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七十七期(台北,1996年5月),頁18。
李博文,「日美安保的變遷與再定義」,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八十九期(台北,1997年5月) ,頁11。
李博文,「日美防衛協力指針的修正勢必引發各方激烈的論議」,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九十二期(台北,1997年,8月),頁21。
李博文,「日美防衛新指針—防止周邊有事的外交努力」,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九十五期(台北,1997年11月),頁17。
沈中琦,「日美關係變化和日本的東北亞的外交」,亞洲研究,第四十期(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2001年9月),頁70-80。何思慎,「中國威脅論與新世紀的中日關係初探」,中國事務,第七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2002年1月),頁40。阮宗澤,「朝和危機的成因及發展趨勢」,國際政治月刊,第五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3年5月),頁124。
周季華,「日美安保體制的強化與東亞的安全」,日本學刊,第四期(北京:日本學刊雜誌社,1996年),頁33-36。
周煥彩,「美日安保新防衛指南影響兩岸情勢研究」,中華戰略學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1997年12月),頁206。吳東野,「美日兩國在台海衝突中的利益及角色評析」,政策月刊,第十七期(台北:中國國民黨政策研究工作會,1996年1月),頁16。吳大平,「從國際戰略層面看『美日安保防衛合作新指導方針』與兩岸的關係」,東亞季刊,第二十八卷,第四期(台北,1997年秋季),頁41。吳心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轉變」,美國研究,第三期(北京,2002年),頁62。
吳安家,「論小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遠景季刊,第三卷,第三期(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7月),頁143-148。
吳玉山,「仍然是現實主義主義的傳統:九一一與布希主義」,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七期(台北:台大政治系,2002年12月),頁14-18。松岡宇直,宋一之 譯,「提升美日安保的時效性」,國防譯粹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五期(台北:國防部聯合作戰訓練部,1997年5月),頁32。
金榮勇,「日本『橋本主義』下的東亞情勢與互動」,問題與研究,第三十六卷,第九期(台北,1997年9月),頁8。金熙德,「冷戰後日本對外戰略論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十一期(北京:世界經濟雜誌社,2001年),頁63-65。
林金莖,「展望後冷戰時期之日本外交」,美國月刊,第七卷,第七期(台北,1992年7月),頁11。林正順,「冷戰後美日安保體制與台灣安全之研究」,華梵學報,第六卷(台北:華梵人文科技學院,2000年6月),頁13-20。林裕峰,「冷戰後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與兩韓統一之展望」,國防雜誌,第十六卷,第四期(台北:國防大學,2000年10月),頁100-101。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美歐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十二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6年12月),頁3-4。
林正義,「美國的東亞安全與預防外交」,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三卷,第一期(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2001年1月),頁17-22。林正義,「布希政府台海兩岸政策初探」,中國事務,第七期(2002年1月)69-71。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關的形成」,東亞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二期(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2004年7月),頁3-20。約禮,「美中(共)的接近影響日美關係之發展」,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八十七期(台北:日本研究雜誌社,1997年3月),頁14。
柯玉枝,「從國家利益看冷戰後中共與日本關係中的合作與競爭」,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二卷,第二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9年2月),頁70。范躍江,「美日安保條約的命運」,東北亞論壇,第三期(吉林: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編輯部,1996年8月),頁52-53。
范錦明,「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合作與競爭:交流機制的演化」,中國事務,第七期(2002年1月),頁61-69。孫承,「第二次朝核危機」,國際政治月刊,第七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3年7月),頁 136。
孫承,「美國調整全球軍事部屬與美日同盟」,國際問題研究第二期(北京:世界知識,2005年2月),頁45。
閆衛民,「朝鮮半島形勢與東北亞安全」,國際政治月刊,第四期(北京,2000年4月),頁112。
席來旺,「美國對日安全戰略的重大調整」,現代國際關係,第六期(北京:現代國際關係編輯部,1996年6月),頁7。
袁明,「21世紀初東北亞大國關係」,國際問題與研究,第四期(北京:世界知識,1996年10月),頁19-20。
郭承天,「單邊主義、區域主義、多邊主義」,美歐月刊,第十二卷,第一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7年),頁3。
張隆義,「日本防衛與美日協調」,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一卷,第一期(台北,1981年10月),頁46-48。張隆義,「安保體制下的美日防衛合作關係」,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五卷,第四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6年1月),頁44-47。張隆義,「後冷戰時期日本的防衛政策」,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一卷,第八期(台北,1992年8月),頁47-48。張隆義,「後冷戰時期的日美關係」,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七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3年7月),頁12。張隆義,「冷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七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6年7月),頁6。張廣量,「從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安全新體系之建構—探討日本扮演之角色」,日本研究雜誌,第四百一十一期(台北:日本研究雜誌社,1999年3月),頁19。
許慶雄,「柯林頓與美日關係」,美國月刊,第八卷,第一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3年1月),19頁。陳文賢,「後冷戰時代的美日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五期(台北:台大政治系,1994年4月),頁5-11。
陳文賢,「美國與中共戰略互動下的台灣安全:1970年代以來的觀察」,問題與研究,第三十六卷,第六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7年6月),頁6。陳美妃,「後冷戰時期美國東亞戰略及中共之對策」,海軍學術月刊,第三十一卷,第十二期(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7年12月10日),頁33。陳國雄,「對『美日防衛合作新指針』的認識與省思」,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六期(台北:陳隆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1999年6月),頁118。莊淑寶,「美日安保聯合宣言評析」,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七十八期(台北,1996年6月),頁21。
曹異美,「論美國亞洲政策之基軸由日本轉移為中共」,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八十八期(台北,1997年4月),頁21。
曹異美,「中共與美日安保條約」,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九十四期(台北:日本研究雜誌社,1997年10月),頁19。
曹麗琴,「朝美核框架協議的簽訂及前景展望」,東北亞論壇,第四期(吉林,1995年),頁 36-37。
殷天爵,「美日安保防衛指南修訂對中共亞太政策之影響」,中華戰略學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1999年3月),頁62-65。黃建銘,「美日金融危機處理模式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三十六卷,第十二期(台北:台灣銀行,2000年12月),頁2。
馮昭奎,「日美關係:從冷戰到冷戰後」,美國研究,第三期(北京:中華美國學會,1996年9月),頁13。
趙階琦,「冷戰後中美日三邊安全關係」,日本學刊,第三期(北京:日本學刊雜誌社,1997年),頁20。
普林波,「新世紀日本外交戰略發展趨向」,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北京:世界知識,2004年),頁36-37。
詹世亮,「冷戰後的美日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一期(北京,1995年),頁6。
葉迪,「美日安保體制的重新定義」,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七十三期(台北,1996年1月),頁29。
葉萌,「美日高峰會後亞太情勢」,日本研究雜誌,第三百七十九期(台北,1996年7月),頁 24。
葉國興,「日本邁向日美同盟下的『普通國家』—評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相關法案的通過」,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一卷,第三期(台北: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1999年7月),頁40-47。楊伯江,「『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意味什麼」,現代國際關係,第六期(北京,1996年) ,頁2。
楊傳國,「美日安保條約與東南亞區域的關係」,日本研究雜誌,第四百一十三期(台北,1999年5月),頁13。
楊永明,「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理論分析」,美歐季刊,第十二卷,第三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7年) ,頁59-62。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九期(台北:台大政治系,1998年6月) ,276-283-頁。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一期(台北,1999年12月),頁146-187。楊永明,「冷戰時期日本之防衛與安全保障政策:1945-1990」,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一卷,第五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2年9、10月),頁18-33。楊志恆,「美日安保條約的延伸涵蓋範圍戰略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1997年6月),頁185-191。楊志恆,「東北亞之安全情勢分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一卷,第一期(台北,1999年1月),頁 62-63。楊志恆,「美日安保之沿革及其對台海安全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二卷,第二期(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2000年,4月),頁3-20。楊志恆,「東北亞安全與預防外交」,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三卷,第一期(台北,2001年1月),頁87。楊志恆,「美日新政權同盟合作的轉變」,國策專刊,第十九期(台北: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2001年9月),頁8-10。楊志恆,「中國反制『美日安保』戰略之對日政策分析」,中國事務,第八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2002年4月),頁33。路寶春,「論韓美關係的發展」,東北亞論壇,第二期(吉林,1997年5月),頁 23-25。
劉德海,「美國對南韓政策的回顧與展望」,美國月刊,第四卷,第七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9年11月),頁64。劉德海,「從平壤觀點看美國與北韓關係」,美國月刊,第七卷,第十一期(台北,1992年11月),頁53-55。劉德海,「後冷戰時期北韓與日本關係之現狀與展望」,亞洲研究(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1996年9月),頁84-86。劉德海,「後冷戰時代北韓的戰略外交、外交戰略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一卷,第二期(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1999年4月),頁77-84。劉德海,「兩韓高峰會對東北亞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六卷,第七期(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2000年7月),頁1-2。劉德海,「二千年兩韓高峰會對東北亞與兩岸關係的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三卷,第二期(台北,2001年4月),頁77-86。劉德海,「冷戰時代北韓的外交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亞洲研究,第40期(香港,2001年9月),頁199-201。劉國興,「美國對朝鮮半島政策之分析」,美歐月刊,第九卷,第八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4年8月),頁40-47。劉學承,「美國預防外交的理念與主張」,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北京:世界知識,2000年7月),頁47-50。
虞少華,「朝鮮半島形勢的與前景」,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北京,1997年10月),頁15。
蔡增家,「美日安保的政經意涵與制度調適」,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七卷,第九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8年9月),頁9-10。鄭舜元,「『911事件』日本對美日安保之實踐」,國防雜誌,第十八卷,第四期(桃園:國防大學,2002年10月),頁8-9。曉風,「後冷戰時期冷戰思維的產物—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評析」,東北亞論壇,第一期(吉林,1998年2月),頁11-12。
曉光,「冷戰後日美安保體制的調整及其對亞太地區和中日關係的影響」,東亞季刊,第三十四卷,第四期(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1999年秋季),頁71-79。賴怡忠,「美日台合作關係的檢討」,國防政策評論,第五卷,第二期(台北: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出版,2004冬季),頁89-92。韓忠富,「美國對朝政策淺析」,東北亞論壇,第二期(吉林: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編輯部,1996年5月),頁21。
(四)學位論文
林裕峰,後冷戰時期美國與中共在朝鮮半島的互動關係(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翁昇耀,冷戰後中共因應美日安保同盟之對策(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鄭慧萍,美日安保體制與東北亞安全問題之研究(台北: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簡佩芩,美日安保條約協議後之美、日、中三角關係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五)中文報紙
中央日報(台北)。
聯合報(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六)網路資料
賴怡忠,「建立台灣與『美日同盟』的戰略對話」,台灣智庫網頁(2003年10月1日)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servlet/OpenBlock?Template=Article&lan=tc&article_id=198&BlockSet=。
「日本表示將加入美國防衛體系」,大紀元(2003年12月19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3/12/19/n432977.htm。
「北核威脅 美擬構建東北亞三合一戰略」,大紀元(2006年2月8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6/2/8/n1215558.htm。
劉恩東,「新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新在何處?」,學習時報,(2006年5月),http://www.studyime.com.cn。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Buckley, Roger. 1992. US-Japan Alliance Diploma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ough, Ralph N. & Koh, Byung Chul. ed. 1987.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 New Perspectiv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Duchacek, Ivo D. 1971. Nations and Men: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Funabashi, Yoichi. 1999. Alliance Adrift. New York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Graebner, Norman A. 1977. Cold war diplomacy: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45-1960. New York: Van Nostrand.
John, Emerson K. 1971. Arms, Yen and Power: The Japanese Dilemma. New York: The Dunellen.
Kennan, George F. 1951. American Diplomacy: 1900-195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ihl, Young W. 1984. Politics and Policies in Divided Korea: Regimes in Contest . Boulder: Westview Press.
Nixon, Richard. 1992. Size the Moment -America's challenge in a one-superpower worl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son, David T. & Turay, Abdul M. 1991. US-Japan Trade Friction: Its Impact o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Pacific Basin. London: 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td.
Rosenau, James N. 1969.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a Reader i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二)期刊
Baker III, James A. 1991.“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p. 4.
Kim, Hong Nack. Spring, 1999. “The United States and Korea,”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23, No.1, pp. 8-9.
Mason, T. David. Winter/Spring 1996. “Japan Bashers and America Bashers: Public Opinion and U.S.-Japan Relations in a Time of Transition,”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Vol.10, No.1, p. 174.
Nye, Joseph S. March 29, 1995.“Strategy for East Asia and the U.S.-Japan Security Alliance,”Defense Issue, Vol.10, No.35, pp. 1-3.
Rosenau, James N., Sills, David L. ed. 1968. “ National Interest,”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Vol. 11, p. 34.
Ruggie, John Gerard. Summer 1992.“ Multilateralism :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Vol.46, pp. 56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