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尤昭良。《塞尚與柏格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民國93年。朱光潛。《西方美學的源頭》。臺北:金楓出版社,民國80年。
朱光潛。《狂飆時代的美學》。臺北:金楓出版社,民國80年。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臺北:雄獅圖書,民國89年。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臺北:藝術家,民國81年。
鄭金川。《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2年。
蔣載榮。《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臺北:雪嶺文化事業,民國91年。
安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覺心理學》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李長俊譯。一版。台北:雄獅圖書,民國74年。
杰羅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論左手性思維—直覺能力、情感和自發性》(On knowing essays for the left hand)。彭正梅譯。一版。上海:上海人民,民國93年。
宮布利希(E.H.Gombrich)。《秩序感》(The sense of oder)。范景中、楊思梁、徐一維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民國89年。
馬諦斯(Henri Matisse)。《馬諦斯畫語錄》(Henri Matisse:Écrits)。蘇美玉譯。一版。台北:藝術家,民國91年。康丁斯基(Kandinsky)。《藝術的精神性》。吳瑪悧譯。台北:藝術家,民國74年。黑格爾(Friedrich Hegel)。《美學》(Aesthetics: Lecture on Fine Art)。燕曉東編譯。一版。北京:人民日報,民國94年。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達‧芬奇論繪畫》(Leonardo da Vinci: Treatise on Painting)。戴勉編譯。一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民國92年。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知覺》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滕守堯、朱江源譯。一版。四川:四川人民,民國87年。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Visual Thinking)。滕守堯譯。一版。四川:四川人民,民國87年。
Herschel B. Chipp。《現代藝術理論Ⅰ》(Theories of Modern Art)。余珊珊譯。一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4年。
Herschel B. Chipp。《現代藝術理論Ⅱ》(Theories of Modern Art)。余珊珊譯。一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4年。
Marie-Laure Bernadac & Pauledu Bouchet。《畢卡索—新畫派的宗師》(Picasso: Le sage et le fou)。葉曉芍、古瑛芝譯。初版。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7年。
Michel Hoog。《塞尚—強大而孤獨》。林志明譯。一版。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6年。
Wilhelm Wrringer。《抽象與移情》(ABSTRAKTION UND EINFüHLUNG)。魏雅婷譯。一版。台北:亞太圖書,民國81年。
Xavier Girard。《馬諦斯—揮灑絢麗色彩》。陳太乙譯。一版。台北:時報文化,民國91年。
二、西文書目
Arnheim, Rudolf.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Badt, Kurt. The Art of Cézanne. trans. by Sheila Ann Ogilvie. New York: Hacker Art Books, 1985.
Doran, Michael. ed. Conversations with Cézanne.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Hegel, Friedrich. Aesthetics: Lecture on Fine Art. T. M. Knox, Vol.1. Oxford,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