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1: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妤璘
研究生(外文):LIN YULIN
論文名稱:埤塘資源作為國小環境教育場所之可行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Feasibility Study of Irrigation Pon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指導教授:王秀娟王秀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景觀學系碩士班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景觀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埤塘專家問卷環境教育
外文關鍵詞:Irrigation pondsspecialist questionnaire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6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埤塘資源為桃園台地十分重要的人文資產,早期桃園地區由於特殊自然環境及農作灌溉的需求,埤塘隨著土地拓墾的過程散布在整個台地上,其數量與密度成為獨特的區域性文化地景。長期以來,埤塘更衍生生態環境之價值,不僅能提供動植物生存棲地,更有調節氣候與蓄水防洪之功效。

隨著農業轉型與式微,埤塘數量因填埋、轉用而大幅減少,現況僅存三千多口,埤塘地景的存續已成為重要課題。本研究為探討埤塘資源之保存與再利用,乃嘗試結合桃園埤塘周邊國民小學,將埤塘作為鄉土環境教育之場所。藉由回顧、蒐集桃園埤塘的歷史文獻資料與環境教育之內容,找出埤塘資源可利用的關鍵因子,並針對因子定義、資料取得與評估適宜性提出探討。本研究採德爾菲專家問卷與AHP層級分析法,邀請具埤塘相關專業知識之學者及實際執行環境教育者,進行研究評估架構、評估因子確認及權重分配;結果得到三個層級共二十項評估因子及權重值。研究並在桃園縣境內遴選一所周邊具數個埤塘的國小,依據本評估架構加以實證操作,研究成果顯示埤塘的自然生態乃是其最珍貴的價值所在,未來若要執行埤塘保存,應以埤塘本體及周邊之生態環境為首要考量對象;再者就是埤塘的社會文化價值。

埤塘資源若能有效作為國小環境教育場所,可提供小學生獲得認識、保護鄉土環境所需之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在未來,其他環境景觀資源亦可考量發展為各種對象之環境教育場所,以達到倡導珍惜自然資源,確立環境發展與環境保護共生互存之理念,保障各項資源的永續發展。
Irrigation ponds were important socio-cultural assets for the Taoyuan area. During the earlier times in Taoyuan, due to speci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needs, irrigation ponds were developed and distributed across the farming areas in conjunction with growing land cultivation activities. The relatively large quantity and high density of irrigation ponds appearing in the area became unique cultural landmark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ime, irrigation ponds further proved their values i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the ecosystem environment; not only did they provide animals and plants suitable habitats, they also helped in regulating the microclimate and storing water resources which effectively protected the land against flood.

With the rec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related landfill efforts, irrigation ponds were reduced to a little bit more than 3000 in quantities as of the present writing. Keeping the remaining irrigation ponds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topic. This feasibility study discussed the conservation of irrigation ponds and their reuse values via aligning Taoyuan elementary schools to utilize irrigation ponds a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tes. By examining Taoyuan irrigation ponds’ historical documents, analyzing curr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tent, identifying key resource reuse factors, this study further defined these key factors and discussed the data gathering methods correlating to their associated evaluation criteria. This study utilized specialist questionnaire method seeking information from professionals, scholars, and participating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y apply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to the first phase of studying the returned specialist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was able to drill down to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ive use of irrigation ponds as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tes and their necessary resource allocations required.

If irrigation ponds could effectively become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tes, they could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essential knowledge, the positive attitude, the necessary techniques and the ideological valu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In the future, other landscape resources as well could be evaluated a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tes to help achieve further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milestones -- establishing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ec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each environmental resourc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桃園埤塘之發展與演變……………………………………………2-1
第二節 環境教育之推廣與現況……………………………………………2-6
第三節 埤塘作為國小環境教育場所之潛力………………………………2-11
第四節 相關空間評估文獻探討……………………………………………2-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問卷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架構………………………………………………3-1
第二節 問卷設計與內容分析………………………………………………3-5

第四章 評估架構模式與準則之建立
第一節 評選因子說明………………………………………………………4-1
第二節 因子權重分析………………………………………………………4-6
第三節 建立評估準則………………………………………………………4-9

第五章 實證操作
第一節 基地篩選……………………………………………………………5-1
第二節 埤塘調查結果………………………………………………………5-3
第三節 評估分析……………………………………………………………5-1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6-2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第一階段問卷
附錄二 第二階段問卷
附錄三 桃園縣埤圳保存及獎勵新生利用自治條例(研擬草案)

圖目錄

圖3-1 研究流程圖……………………………………………………………3-4
圖5-1 新屋鄉位置圖…………………………………………………………5-1
圖5-2 新屋鄉各村位置圖……………………………………………………5-1
圖5-3 埤塘篩選範圍示意圖…………………………………………………5-2
圖5-4 1 號埤塘區位圖………………………………………………………5-3
圖5-5 2 號埤塘區位圖………………………………………………………5-6
圖5-6 3 號埤塘區位圖………………………………………………………5-9
圖5-7 4 號埤塘區位圖………………………………………………………5-12
圖5-8 5 號埤塘區位圖………………………………………………………5-15

表目錄

表2-1 桃園埤塘之相關研究論文回顧表……………………………………2-4
表2-2 環境教育的課程與內涵表……………………………………………2-7
表2-3 環境教育教學目標重點表……………………………………………2-9
表2-4 相關空間評估文獻一覽表……………………………………………2-12
表2-5 相關空間評估因子一覽表……………………………………………2-14
表3-1 層級分析法隨機指標表………………………………………………3-3
表3-2 第一階段德爾菲問卷填寫示範表……………………………………3-5
表3-3 第二階段AHP問卷填寫示範表………………………………………3-6
表4-1 埤塘資源作為國小環境教育場所之評選因子層級表………………4-5
表4-2 問卷整體層級一致性檢定結果表……………………………………4-6
表4-3 埤塘資源作為國小環境教育場所之評選因子層級權重一覽表……4-7
表4-4 埤塘資源作為國小環境教育場所因子評估準則一覽表……………4-15
表5-1 1 號埤塘調查現況資料表……………………………………………5-4
表5-2 2 號埤塘調查現況資料表……………………………………………5-7
表5-3 3 號埤塘調查現況資料表……………………………………………5-10
表5-4 4 號埤塘調查現況資料表……………………………………………5-13
表5-5 5 號埤塘調查現況資料表……………………………………………5-16
表5-6 1 號埤塘作為國小環境場所評估值計算表…………………………5-18
表5-7 2 號埤塘作為國小環境場所評估值計算表…………………………5-19
表5-8 3 號埤塘作為國小環境場所評估值計算表…………………………5-20
表5-9 4 號埤塘作為國小環境場所評估值計算表…………………………5-21
表5-10 5 號埤塘作為國小環境場所評估值計算表…………………………5-22
參考文獻
外文文獻
1.Smith,P.G.R.&J.B. Theberge, A Review of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Natural Area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0(1986), pp.715-734。
2.Karen S. Hollweg, Ecology Education for City Children, The Ecological City(1994)。
3.Wenche E. Dramstad, James D. Olson, and Richard T.T. Forman,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G.S.D./Island Press(1996)。
4.R.B.E. Shutes, Artificial wetlands 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6(2001), 441-447。

中文文獻
*期刊論文類
1.陳柏元(2006),桃園埤塘景觀特性與水鳥族群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黃絢詩(2005),都市綠網生態環境教育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周黛君(2005),埤塘變遷驅動力之研究-以桃園縣蘆竹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李梧桐(2005),埤塘與水圳生態功能重塑評估準則之研究-以桃園縣龍潭地區為例,開南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劉保廷(2004),以景觀生態學廊道理論探討都市道路生態評估因子之研究–以台中市西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曾曉琳(2004),大學校園生態網絡系統評估模式建構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李彥霖(2004),陂塘到大圳---桃園臺地水利變遷,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8.黃佳連(2004),國小二年級環境教育主題統整課程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林文鵬(2004)。國民小學環境價值教育基本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10.陳建智(2004),桃園縣南崁溪生態調查與環境教育鄉土教學補充教材之發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論文。
11.林裕彬、鄧東波、張尊國(2004),以景觀生態方法分析桃園台地埤塘變遷之研究,慶祝桃園大圳通水八十週年「桃園大圳水資源暨營運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農田水利會。
12.方偉達、張尊國(2004),桃園台地埤塘景觀生態設計初探,慶祝桃園大圳通水八十週年「桃園大圳水資源暨營運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農田水利會。
13.廖慧萍(2003),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4.王創顯(2003),都會公園進行戶外教學活動之研究-以台中都會公園為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陳其澎(2003),文化地景的生態網絡—桃園台地埤圳地景規劃,桃園台地陂塘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13-142,桃園縣政府。
16.王秀娟(2003),桃園台地埤塘農業綠地之永續發展,桃園台地陂塘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53-70,桃園縣政府。
17.陳永昌(2003),綠色大學評量指標系統之建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8.林靜娟、郭建志(2003),桃園台地埤圳文化地景的再結構,桃園台地陂塘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09-47,桃園縣。
19.郭建志(2002),桃園台地陂塘人文地景之延續性研究-以中壢青埔特定區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廖慧萍(2002),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1.林水源(2002),生態教材園實施探討--以蘆洲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2.周儒(2001),尋找一個環境教育的實踐場域-「環境學習中心」的需求與概念,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23.方琮雅(2001),桃園台地水域用地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周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地方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以台中都會區為例,台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25.吳慧儀(2000),都市廊道景觀生態功能評估架構之研究-以台中市東光園道為例,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
26.林怡君(2000),環境識覺與景觀生態學理論於灌溉埤塘之研究--以桃園縣蘆竹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涂芳美(2000),都市公園生物多樣性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
28.范佐東(1997),桃園台地埤塘型態分佈與運作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王懋雯(1995)。環境教育的定義、目標與內涵。教育資料集刊,第20輯,p35-54。
30.游福生(1994) 鄉土教材的導向。高市文教(52):8-9。
31.楊淑玲(1994),桃園台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組織的演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廖振順(1989),桃園縣龍潭鄉埤塘之初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陳芳惠(1979),桃園台地的水利開發與空間組織的變遷,臺灣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5,pp49-77。
*出版品書籍類:
34.中華民國景觀學會(2005),埤圳資源系統建置暨法規制度研訂計畫,桃園縣政府。
35.蕭新煌等(2003),永續台灣2011,天下遠見出版有限股份公司,台北市。
36.鄧振源(2002),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海洋大學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
37.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頁130-14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38.桃園縣政府(1997),桃園縣綜合發展計畫,桃園縣政府。
39.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國立編譯館主編,明文書局。
40.賴明洲,1996,環保公園綠化手冊,行政院環保署。
41.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42.教育部(1992),兒童環境教育教學活動之課程設計、實施與推廣(一),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43.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頁6-12,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法令條文類:
1.桃園縣政府(2004),桃園縣埤圳保存及獎勵新生利用自治條例(研擬草案)。
*網路資源:
1.桃園縣埤塘水圳新生整體發展計畫全球資訊網,http://gistest.tyhg.gov.tw/apmap/home.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