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GMT+8:2024/09/17 20:08
Font Size: Enlarge Font   Word-level reduced   Reset  
Back to format1 :::

Browse Content

 
twitterline
Author:陳弘岱
Author (Eng.):Chen Hung-Tai
Title:《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
Advisor:湯允一湯允一 author reflink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中國文化大學
Department:新聞研究所
Narrow Field:傳播學門
Detailed Field:新聞學類
Types of papers: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Publication Year:2006
Graduated Academic Year:94
language:Chinese
number of pages:155
keyword (chi):《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影像攝影記者
Ncl record status:
  • Cited Cited :35
  • HitsHits:4827
  • ScoreScore: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
  • DownloadDownload:1398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Fav:24
《人間》作為台灣第一本「紀實攝影」雜誌,卻在不敵市場壓力而停刊,紀實攝影在台灣就陷入斷層,在媒體產業與攝影藝術雙方,都處在邊緣位置,不僅未受應有的重視,更無法完整的發揮應有的影響力。另一個問題在於,紀實攝影工作者的眼光,似乎仍舊停滯於和《人間》當時同樣的弱勢題材與邊緣議題,《人間》雜誌作為台灣紀實攝影媒體,具有一定指標作用,這些後來從事影像工作的攝影者,除了上述許多影響因素之外,最主要的是不是有受到《人間》雜誌紀實攝影所帶起的影響?影響的層面為何?這是本研究主要去探究的重點。
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經由對《人間》雜誌的攝影者以及攝影記者的訪談,找出《人間》雜誌對於攝影者的影響,除了可以深入的去了解每個攝影師在從事紀實攝影時的想法、工作經驗累積的觀察結果,更可與《人間》的影響交互辯證。
研究發現,《人間》對於攝影者的影響主要有幾個層面,第一個在於《人間》的紀實攝影宗旨,形成了對攝影者題材上的影響,後繼的攝影者大部分都會把焦點放在類似的題材上,而忽略了更為全面的關照,要突破這種困境,除了發展對社會更全方位的關照外,攝影者更要在老的題材中思考新的觀點與再發現。
第二個在於影像的風格上,《人間》平實、不加修飾、貼近攝影對象的影像內容,在現今影像過於氾濫以及操弄的媒體生態裡是值得學習的,但是侷限在於後來的攝影者在影像呈現上也比較難擺脫內容重於形式的影像表現,而突破的方式我們需要開發的是更多、更複雜的可能,包括現場紀實的影像做為影像再現的材料,及藉由當代攝影的多元形式進行對攝影師觀點的彰顯。
第三個在於歷史文化的論述上,《人間》藉著影像的社會實踐,運用影像去達到「人的攝影實踐」的高峰,在這樣的角度下,後來的攝影者可以通過《人間》來看這個社會、歷史,以及攝影本身,才有更多的發展空間,走出《人間》的典範,開出一條新的路。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何謂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 7
第二節 《人間》紀實:紀實攝影在台灣的實踐與沒落 28
第三節 攝影記者相關文獻討論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4
第一節 研究問題 6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5
第三節 樣本結構 66
第四章 紀實的火苗:《人間》雜誌 72
第一節 影像的社會實踐 72
第二節《人間》源流:文化的反思與影像的實踐 73
第五章 《人間》對攝影記者的影響 78
第一節 《人間》紀實宗旨的影響與侷限 78
第二節 《人間》題材影響與媒體生態的限制 84
第三節 《人間》風格與影響 103
第六章 紀實火花的接軌:《人間》與攝影記者 116
第一節 專題報導形式與內容 116
第二節 時代見證:歷史與文化定位 121
第七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關注的轉向:介入與旁觀 125
第二節 《人間》的三種回想 128
第三節 結語 135
參考文獻 137
附錄一 訪談記錄表 149
附錄二 受訪者背景資料 150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53

圖表目錄

圖一 研究概念圖 5
表一 深度訪談對象 69
表二 訪談結構 70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IC傳媒(2006)。馬格南。IC傳媒編著。上海:文匯。
王信(1977)。告訴你真相又發人深省的照片─淺談報導攝影。《人間》雜誌,4,49-53
王悅雯(2005)。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關曉榮的原住民攝影影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James. H. McMillan & Sally Schumacher)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W. Lawrence Neuman)
孔繁毅等譯(2001)。新現代攝影。台北:影像視覺藝術。(Barbara London,1998)
林志明、蕭永盛(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攝影類─報導紀實攝影。台北:藝術家。
李文吉譯(1993)。紀實攝影。台北:遠流。(Arthur Rothstein,1986)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V. Flusser)
李亦園(1988)。台灣光復以來文化發展的經驗與評估─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政大國關中心,415。
李美華等譯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Earl Babbie)
李茂政(2000)。當代新聞學。台北:正中。
李瑞騰(1991)。雜誌:時代下的巨輪。台灣文學觀察誌,9。
李緯華譯(1984)。新聞攝影。台北:眾文。(科布洛)
沈怡譯(1995)。創意編輯。台北:美璟文化。(Jan V.White)
沈昭良(2001)。映像‧南方澳。台北:大地地理。
沈昭良(2005)。紀實攝影專題─HAPPY LANDING─家庭照相簿。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展演報告書,未出版,台北市。
季惠民(2005)。台灣解嚴(1987)前後紀實攝影之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阮義忠(1985)。當代攝影大師。台北:攝影家。
阮義忠(1985)。F.S.A的檔案照片及攝影對報導文學的啟示。雄獅美術,168,141-143。
阮義忠(1987)。當代攝影新銳。台北:攝影家。
阮義忠(1991)。攝影美學七問。台北:攝影家。
阮義忠(2000)。面對攝影大師。台北:攝影家。
吳忠維(2000)。揮手的姿勢─看‧不見‧張照堂。台北:時報
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John Berger,1972)
吳嘉寶(1986)。讓我們的攝影文化起步走─從百年台灣攝影史料的整理談起。雄獅美術,183,72-86。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游憩研究,7(2),25-35。
美國紐約攝影國際中心(1992)。美國ICP攝影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攝影。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Anselm Strauss, Julit Corbin)
徐忠民(2000)。新聞攝影學。浙江:浙江大學。
高世威(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金鍾(1979)。經典攝影家叢書─卡堤布列松。台北:大拇指。
黃明川(1986)。攝影視覺與台灣現象。雄獅美術,183,86-92。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燦然等譯(2002)。蘇珊‧桑塔格文選。台北:一方。(Susan Sontag,2002)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Susan Sontag,1977)
張美陵(1996)。內/外,自我/他者:80年代後期台灣報導攝影的內在矛盾。
中華攝影教育學會,勘誤版,1-18。
張蒼松(2004)。以影像承載悲歡。經典,74 。
張照堂(1998)。光影與腳步─台灣寫實攝影發展報告。台灣攝影年鑑綜覽:
台灣百年攝影~1997。台北:原亦藝術空間。
張霄亭等譯(2003)。視覺傳播。台北:雙葉書廊。(Paul Martin Lester)
孫京濤(2004)。紀實攝影─風格與探索。濟南:山東畫報。
許必華(1999)。新聞攝影學概論。北京:新華。
許靜怡(2002)。深度報導: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孔立(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
陳學聖(2006)。序─在這個時代,攝影能做什麼?轉引自陳柏亨(2006)。象山的孩子: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映真(1985)。創刊的話: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雜誌,創刊號。
陳佳琦(2002)。再現他者與反思自我的焦慮─關曉榮的蘭嶼攝影。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映真(1991)。尊嚴與屈辱:國境邊垂‧蘭嶼‧序。台北:時報文化。
陳怡誠(2003)。運動新聞照片使用狀況對於閱報行為的研究─以「中國時報、聯
合報報導2002年釜山亞運」為例。台北市立體育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焦桐(1998)。文學傳播。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時報文化,226-227。
焦雄屏(1986)。沉思的視野─訪問張照堂。雄獅美術,183,99-100。
畢恆達(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郭力昕(1993)。新聞攝影裡的「西方觀點」:以《目擊者:1992世界新聞攝影》年鑑為例。廣播與電視,1(2),87-100。
郭力昕(1998)。論攝影與紀實文化─英雄主義者的浪漫負擔,論薩爾加多的《勞工圖》。書寫攝影。台北:原尊文化。
郭力昕(1999)。告別不了的濫情主義文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2月6-7日。
彭懷恩(1987)。台灣政治變遷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13-115。
楊渡採訪,王妙如整理(2001)。從弱小者的觀點看世界。中國時報,37版。1月24-25日。
詹宏志(1985)。看見是關心的開始─《人間》雜誌的誕生。天下雜誌,Nov,146-147。
錢玉芬(1998)。新聞專業性概念結構與觀察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珠兒、朱恩伶、張娟芬(1993)。人間燈火未熄。中國時報,31版
榮泰生(2000)。廣告策略。台北市:五南。
劉云萊(1993)。新聞攝影概論。北京:新華。
劉依潔(2000)。《人間》雜誌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盛繼潤,黃少華譯(1990)。攝影與社會。台北:攝影家。(G. Freund)
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讀。台北:韋伯文化(Liz Wells,2000)
蔣齊生(1992)。歷史的瞬間與瞬間的歷史。北京:長城。
蔣載榮(1996)。高品質黑白攝影的技法。台北:雄獅圖書
賴秀如(1999)。「攝論」開張─歡迎上網過招。目擊者雙月刊,10,75。
羅文輝。(1991)。打開天窗說亮話:版面革新的未來,報學,8(5),33-37。
羅奇(1999)。陳映真的堅持,由《人間》雜誌到「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聯合報,41版。
藍祖蔚(2001)。回應歷史的敲門聲。映像‧南方澳。台北:大地地理。
關曉榮(1996)。八尺門手札。台北:臺原。

網路資料
Marcia Prouse(2000)。把新聞表現出來─攝影記者是一篇報導中重要的一環。社論。2005年7月1日,取自: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c8.html
方秋湖(1999)。自己去找好題材。攝論。2005年7月1日,
取自:http://www. 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i2.html
呂良遠(1997)。記錄攝影與新聞攝影。攝論。2005年6月30日,
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f1.html
林闊祿(1990)。影像的社會運動。攝論。2005年6月28日,
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f3.html
吳嘉寶(1994)。視丘攝影文選十之九:台灣攝影簡史。視丘攝影藝術學院。2005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1005.htm
吳嘉寶(1997)。視丘攝影文選十之三:視丘影像美學的理論架構。視丘攝影藝術學院。2005年7月1日,取自: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2006.htm
吳嘉寶(1998)。視丘攝影文選十之六:報導攝影在台灣。視丘攝影藝術學院。2005年7月3日,取自: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2003.htm
吳嘉寶(2003)。視丘攝影論文:視框與脈絡:兩岸攝影文化現況的省思。視丘攝影藝術學院。2005年6月30日,
取自: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1017.htm
周本驥 (1990)。論攝影的新聞性與藝術性。攝論。2005年7月1日,
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rticle.html
周慶輝(1996)。周慶輝談報導攝影。清大藝術中心「視覺藝術」─停格的歲月,痲瘋村記事。2005年7月1日,取自:
http://arts.nthu.edu.tw/NewWww/Exhibition/1996-04-09/doc1.html
陳旭(2005)。生命不能承受之冷—論人文影像及其記錄者的尷尬境遇。「中國攝影論壇」中國攝影家協會網。2005年6月29日,
取自:http://www.cpanet.cn/llypp/article/chenxu_01.htm
海棠藝術網(1999)。攝影家張乾琦獲「攝界新聞攝影獎」。海棠藝術網。2005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arts.com.tw/news/9802/980215-1.htm
張文中(2002)。《人間》雜誌:臺灣左翼知識份子的追求和理想─陳映真訪談。。2005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chian-tide.org.tw/leftcurrent/currentpaper/twleft02.htm
張照堂(2000)。家園重建,走過921影像記錄展─張照堂序。蕃薯滕。2005年7月1日,取自:http://921.yam.com/2000/film_0.htm
財團法人普立爾文教基金會(2001)。2001張乾琦展─有關張乾琦。財團法人普立爾文教基金會。2005年 7月1日,
取自:http://www.premierf.org.tw/T3/htm/T3_b06-1.htm
鞏志明(2002)。淺談攝影報道的四種形式。「中國攝影論壇」中國攝影家協會網。2005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chinaphotocenter.com/llypp/article/gongzhm/gongzhm-009.htm
鮑昆(2003)。在歷史、文化、政治、倫理中的中國紀實攝影。「中國攝影論壇」中國攝影家協會網。2005年6月30日,
取自:http://www.chinaphotocenter.com/llypp/article/baokun/baok-026.htm

外文文獻
Barnhurst, K.G. (1994). Seeing the Newspaper. New York: St. Martins.
Chapnick, H. (1994). Truth Needs No Ally: Inside Photojournalism. Columbia, MO: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pple, N. (1964). Depth Reporting : An Approach to Journali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imock, G. (1993). Children of the mills:re-reading Lewis Hine’s child-labour photographs, The Oxford Art Journal, 16(2), 37-54.
Fontana, A. & Frey, J. H.(2000). The interview: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orman K. D. and Yvonna S. L.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London: Sage.
Garcia, M. R. (1993). Contemporary Newspaper Design:A Structural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Geertz, C. (1979). Frome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The Nature of An Throp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Interpretative Social Science: A reader edited by P. Rabinow and W. Sullivan, 225-24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laser, B.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Mill Valley, CA: Sage.
Glaser, B.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Gldberg, V. (1999). Lewis W. Hine: Children at Work. New York: Prestel.
Goldberg, V. (1991). The Power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Abbeville.
Hall, R.H. (1968).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bureaucrat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 92-104.
Higonnet, H. (1998). Pictures of Innocence. NewYork: Thames and Hudson.
Kalish, S. E. & Edom, C. C. (1951). Picture Eediting. NY & Toronto: Rinehart & Company Incorporated.
Kerns, R. (1980). Photojournalism:Pphotography With A Purpos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indlof, T. R. (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A: Sage.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ller, S. (1975). Women’s and men’s role in news photos. Journalism Quarterly, 52, 70-75.
Moore, E. W. & Rosenblum, G. W. (1970). The Professions: Rroles and Rules. NY: Russel Sage Foundation.
Mora, G. (1998). Photospeak: A guide to the Ideas, Movements, and Techniques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Moses, M. (2000). The American Editor. Apr, 2000, 6
Orvell, M. (1992). Lewis Hine: The art of the commonplac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16(2), 87-93.
Prouse, M. (2000). The American Editor. Apr, 2000, 10.
Radder, N. J. & Stemple, J. E. (1942). Newspaper Editing: Make-up and Headlines. New York: Mc Grow-Hill.
Rosenblum, N. (1984). 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Abbeville.
Rothstein, A. (1979). Words & Pictures. NY: American Photographic.
Stein, S. (1983). Making connections with the camera: photography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e career of Jacob Riis. Afterimage, 10(10), 9-16.
Stoot, W. (1973). Documentary Expression and Thirties Americ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oot, W. (1986). Documentary Expression and Thirties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oloman-Godeau, A. (1991). Photography at the Dock. Minneapolis, 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wanson, C. E. (1955). What they read in 130 daily newspap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32, 411-421.
Tubergen, G. N. & Mahsman, D. L. (1974). Unflattering photos: how people respond. Journalism Quarterly, 51, 317-319.
Webster, F. (1980). The New Photography. London: John Calder.
Wolf, R. & Grotta, G. L. (1984). Images: a question of readership.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6(2), 30-36.
Woodburn, B. W. (1947). Reader interest in newspaper pictures. Journalism Quarterly, 24, 197-201.
QRCODE
 
 
 
 
 
                                                                                                                                                                                                                                                                                                                                                                                                               
First Page Prev Page Next Page Last Page top
system icon system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