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4 22: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渝幸
研究生(外文):Yang Yu Hsing
論文名稱:中草藥生物科技專利保護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it pertains to biotechnology patent protection
指導教授:張耿銘張耿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Gan M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中草藥生物科技專利中草藥專利保護生物科技專利保護
外文關鍵詞: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it pertains to biotechnology patent protection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otectionThe Chinese medicine biotechnology patent prote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0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中草藥為我中華民族祖先遺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因應時代的進步,中草藥運用生物技術之方法來生產製造,除增加中草藥之有效成份,亦可使其有效成份之機制更加明確。世界各先進國家亦積極投入中草藥開發,隨海峽兩岸進入WTO進。如何使開發的成果獲得專利,並以專利法律保護我們研發之成果,進而與世界接軌,瞭解歐美及國際公約在智慧財產權對中草藥生物科技之保護,即為本文研究之重點,藉此希望能對投入中草藥開發的業者,能有所幫助。
Chinese Medicine left behind by Chinese ancestors gives us a most precious inheritance. In the present day,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hinese medicine utilize biological technology which can increase production, also will active principle of production of the medicine. Biotechnology will also increase the explicit of the medicine. So many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doing research into Chinese medicine. Along with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re members of WTO, To understands Europe and America and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pledge in the wisdom property rights to protection the Chinese medicine’s patent are the key point of this article. I hope this makes it easier for Chinese medicine producer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on this subject.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3
第三節 研究方法......................................................4
第二章 生物科技及專利權之定義及理論及專利類型............................5
第一節 生物科技及中草藥之定義..........................................5
第一項 生物科技之定義.................................................5
第二項 中草藥之定義...................................................6
第二節 專利權之定義及理論..............................................7
第一項 專利權之定義...................................................7
第二項 專利權在法理上的正當性之理論.....................................7
第一款 自然權利論.....................................................8
第二款 契約論........................................................8
第三款 產業政策論.....................................................9
第三節 中草藥生物科技之可專利類型......................................10
第一項 中草藥生物科技可專利之要件......................................10
第一款 產業上利用性..................................................11
第二款 新穎性.......................................................12
第三款 進步性.......................................................15
第二項 中草藥生物科技可專利之類型......................................19
第一款 中草藥發明專利之類型...........................................20
第四節 生物發明標的例示及微生物寄存....................................23
第一項 生物相關發明之發明標的......................................23
第二項 微生物寄存....................................................25
第一款 微生物寄存之意義...............................................25
第二款 微生物之寄存與提供.............................................26
第三項 屬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易於獲得」而無須寄存之微生物...................27
第一款 無須寄存之情形.................................................27
第二款 是否符合上述「熟習該項技術者易於獲得」之規定之評估.................28
第三款 有寄存微生物之必要者,茲舉例說明如下.............................29
第四款 寄存資料或取得來源之記載........................................30
第四項 序列表........................................................30
第五項 補充修正......................................................30
第一款 寄存微生物之補充修正............................................31
第二款 序列之補充修正.................................................31
第六項 申請之單一性...................................................32
第七項 小結..........................................................32
第三章 中草藥專利權利保護與侵害鑑定....................................33
第一節 中草藥專利權之保護.............................................33
第一項 專利權利之本質................................................33
第二項 專利權之取得..................................................34
第三項 專利權之效力..................................................35
第四項 專利權之範圍..................................................36
第一款 時之保護範圍..................................................36
第二款 地之保護範圍..................................................38
第三款 物之保護範圍..................................................39
第五項 專利權效力之限制...............................................41
第一款 基於公益理由之限制.............................................41
第二款 基於他人專利及權利耗盡之限制....................................44
第三款 基於使用之通常實施權...........................................46
第四款 特許實施......................................................48
第二節 專利權之侵害..................................................50
第一項 專利權侵害之定義...............................................50
第二項 專利權侵害之理論..............................................51
第一款 均等論.......................................................51
第二款 禁反言之原則..................................................52
第三款 全要件原則....................................................55
第四款 中心限定原則..................................................56第五款 週邊限定原則..................................................57
第六款 三分法原則....................................................57
第三節 再發明專利之實施與侵害.........................................58
第一項 權利義務之界定................................................58
第四節 專利侵害之鑑定................................................60
第一項 侵害之比對....................................................61
第一款 基本原則......................................................61
第三項 鑑定侵害判斷之流程.............................................62
第一款 鑑定流程概述..................................................63
第四章 中草藥專利權之侵害救濟.........................................66
第一節 專利侵害之態樣................................................66
第一項 專利直接侵權..................................................66
第二項 專利誘引侵權..................................................69
第三項 專利協助侵權..................................................70
第二節 專利權之民事法律救濟...........................................74
第一項 專利侵害民事救濟之種類.........................................74
第一款 請求排除或防止侵害行為.........................................75
第二款 請求損害賠償..................................................76
第三節 損害賠償之計算及範圍...........................................77
第一項 損害賠償之計算................................................77
第二項 業務上信譽減損之損害賠償.......................................78
第三項 懲罰性賠償計算................................................79
第四節 專利侵害民事救濟之時效.........................................81
第五節 專利侵害民事救濟之保全程序......................................82
第一項 假扣押程序....................................................83
第二項 假處分程序....................................................84
第五章 國際及美國對專利之法律之保護....................................86
第一節 國際專利法之保護...............................................86
第一項 歐盟傳統草藥製品指令草案........................................86
第二項 巴黎公約......................................................87
第一款 巴黎公約的基本原則.............................................88
第三項 巴黎公約之主要內容.............................................89
第一款 專利權.......................................................89
第二款 工業設計......................................................89
第三款 產地標記......................................................89
第四款 不正當競爭....................................................90
第五款 行政管理......................................................90
第四項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90
第一款 WIPO之保護對象................................................91
第二款 WIPO之職責...................................................91
第五項 專利合作條約(PCT) ............................................93
第一款 多國專利申請..................................................94
第二款 國際專利檢索暨審查.............................................94
第三款 各指定國家之審核並授予專利權....................................94
第六項 世界貿易組織(WTO)之「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95
第一款 訂定智慧財產權之最之低保護標準..................................96
第二款 專利權保護之執行...............................................99
第七項 爭端解決.....................................................101
第二節 美國對專利侵權之法律救濟.......................................101
第一項 美國制度.....................................................102
第一款 美國對於中草藥之規範..........................................102
第二款 法院組織.....................................................103
第二項 美國專利權侵害之救濟..........................................104
第一款 ITC及其運作..................................................105
第三項 美國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107
第一款 專利侵害損害賠償..............................................108
第六章 大陸地區對中草藥專利之法律保護..................................111
第一節 大陸地區中草藥可專利之規定.....................................111
第二節 專利權的保護範圍..............................................112
第一項 發明專利或新型專利權的保護範圍..................................113
第三節 專利侵權行為..................................................114
第一項 專利侵權行為的概念............................................114
第四節 對專利侵權行為之處理..........................................115
第一項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對專利侵權行為的處理...........................115
第二項 人民法院對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117
第一款 專利侵權第一審人民法院.........................................118
第二款 關於法院對專利侵權事件地管轄....................................118
第三項 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119
第一款 訴訟時效期間..................................................119
第二款 喪失訴訟時效的情形............................................119
第四項 專利侵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120
第五節 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121
第一項 停止侵權.....................................................121第二項 賠償損失.....................................................123
第七章 結論.........................................................125
壹、中文
一、台灣圖書

1.牟敦剛,《生物科技快易通》,台北,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9月初版。
2.李科逸,《生技法律解碼》,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編撰,台北,書泉出版社出版,
2005年11月初版。
3.陳哲宏、陳逸南、謝銘洋、徐宏昇合著,《專利法解讀》,台北,月旦出版社出版,1997年。
4.趙晉枚、蔡坤財、周慧芳、謝銘洋、張凱娜合著,《智慧財產權入門》,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9月二版。
5.劉博文,《智慧財產權之保護與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7月。
6.田蔚城,《生物技術》,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編撰,台北,九洲圖書文物有限公司出版,2001年2月。
7.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中草藥發明專利審查基準草案》,台北,民國91年12月。
8.陳智超,《專利法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7月。
9. 黃文儀,《發明與新型專利要件之審查》,工業財產權與標準,1994年10月。
10曾陳明汝,《兩岸暨歐美專利法》,台北,學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2月。
11甯育豐,《工業財產權法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2年2月。
12黃文儀,《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與專利侵害判斷》,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2月出版。
13何連國,《專利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出版。
14康炎村,《工業所有權法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87年出版。
15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台北,1995年5月初版。
18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書叢書,1997年4月初版。
19謝銘洋,《科技發展之智慧財產權議題》,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5月。
20 曾隆興,《現代損害賠償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10月。
21羅昌發,《國際貿易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2月初版。
22謝棋楠,《智慧財產權講座》,台北市,文京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9月。
23陳家駿、羅怡德合著《公平交易法與智慧財產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11月。
24林讚峰,《紅麴的神奇療效》,台北,世茂出版社,2001年8月。
25 杭群,《廿一世紀醫學新寵-銀杏葉的超強療效》,台北縣,世茂出版社,2003年8月六刷。
26 佛列德 華沙斯基,張禹治譯,《專利奇兵》,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1刷。
27 劉鶴田,《整廠輸出契約之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1月初版。

二、大陸地區圖書
1 吉藤幸朔著,宋永林、魏啟學譯,《專利法概論》,北京,專利文獻出版社,1990年初版。
2 許海峰,《涉外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實務》,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
3 吳漢東、劉劍文,《知識產權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2版。
4 楊忻、李淼,《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年1月第二刷。
5 姜丹明,《中知識產權法精要與依據指引》,北京,人民出2005 年1月一版。
6 曹建明,《WTO與中國的司法審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
7 劉春田主編,《中國知識產權評論》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局,2002年10月第2版。
8 程永順,《專利訴訟》,北京,專利文獻出版社,1993年。
9 宋偉、楊漢平,《高新技術產業法律保護》,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10 唐廣良主編,《知識產權研究》第十七卷,北京,中國方正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1 阮成發,《加入WTO后再論政府改革》,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修訂。
12 李玉香,《現在企業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法律問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3 黨建軍,《侵犯智識產權罪》,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第2 次。
14《專利法配套規定》,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貳、期刊

1 侯春岑,(淺談台灣中草藥發明專利審查基準草案),萬國法律雜誌,第129期,台北,2003年6月。
2.宿文堂,〈評我國專利法中新型專利的進步性要件〉,法令月刊,第48卷,第12期,1997年12月。
3 羅昌發,(論美國貿易法對智慧財產權之邊進境保護:337條款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大法學論叢,第21卷1期,1991年12月。
4.朱家惠譯,(WIPO 1992年之回顧與展望),工業財產權與標準,1993年9月。
5.曾陳明汝,(巴黎工業財產權保護同盟公約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十三卷第一期,1983年10月。
6.蔡明誠,(發明專利侵權時保護範圍認定與申請專利範圍解釋原則),植根雜誌,第10卷,1994年5月。
7 馮博生、王仲,(論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方法),法律評論第五十九卷第七、八期合刊、1993年8月。
8 范曉玲,(熱門的台灣專利假處分戰爭),萬國法律雜誌,第137期,2004年10月。
9 邱政宗,(美國對外貿易法制體系與體制觀察),台灣新經濟網站,經社法制論叢,第 10期,1992年7月。

參、公報、報紙

1.謝柏宏,〈臨床藥籠罩侵權指控陰影〉,工商時報,2005年7月
30日。
2 蔡東廷,(論我國侵害專利權之民事責任及專利權人應有之準備),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3年6月。
3(抗生素藥品專利多家侵權的藥企業被查封),民營經濟報,2005年5月17日。
4.依據大陸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國部分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1998年7月20日法(1998)65號頒布。
5 月旦e週報,(克流感強制授權),引索日期2006年5月2日。

肆、網站
1.http://www.angle.com.tw/focus/focus124.asp
2.http://www.dimension.com.tw/web/patens.nsf/0/ba958a02747b931448256783004abb6e?OpenDocument
3.http://www.dimension.com.tw/web/patens.nsf/0/ba958a02747b931448256783004abb6e?OpenDocument
4.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
5.http://www.taiwanlaw.com/f.php?no=137&id=3
6.http://www.wipo.int/cn/meetings/govbody/wo_gb_ab/doc/a_39_5.doc
7.http://www.cedi.cepd.gov.tw/eslb_issues_info.phpiPath=12&articles_id=158&CediID=b690e0165605e9e9273cf59486cf1f63
8.http://www.tipo.gov.tw/pcm/pro_show.asp?sn=57
9.http://www.moeasmea.gov.tw/Data_Service/ Doc10
10.http://www.cnpatent.com/peixun/peixun8
11 http://www.gm.net.cn/gmweb/hydt
12 http://www.bj148.org
14 http://www.hyey.com

伍、學位論文

1.張啟聰,發明專利要件進步性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范銘祥,專利產業利用性要件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許瑞青,生物技術專利與侵害分析,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4.林麗文,生物技術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5.翁金緞,發明專利權利保護範圍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6.謝智硯,論專利權侵害之刑事問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7.陳蕙君,論專利權保護範圍-由民、刑事責任觀點出發,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8.林瑩慧,發明專利侵害判斷及鑑定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9.蔡木鎮,中美專利侵權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10.陳世杰,發明專利侵害判斷及民事救濟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11.李文賢,專利刑罰規定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12.李育昇,論專利權之侵害與救濟,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13張心悌,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擴張與競爭法規範,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14 王凱玲,生物技術發明之專利保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陸、外文

1 SCHOLLE CORP. v. BLACKHAWK MOLDING CO., 97-1358,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 133 F. 3d 1469; 1998 U.S. App. Lexis 703; 45 U.S. P.Q. 2D (BNA)1468, January 15, 1998, Decided.
2 Caterpillar Tractor Co.V.Berco, S.p.A, 714 F. 2d 1110, 1114, 219 U.S.P.Q. ( BNA).185, 187 (Fed Cir.1983).
3 Weber Alevt. Co. V. Freeman Elevt. Co, 256 U.S. 668, 1921.
4 Toy Ideas,Inc.V.Montgomery Ward & Co, 172F. Supp.878,1959.
5 Auchincloss v. Agricultural & Veterinary Supplies,United Kingdom Court of Appeal, 1997. R.P.C. 649.
6 Biogen Inc. v Medeva plc, United Kingdom Supreme Court, 1997. R.P.C. 1.
7 Peter D. Rosenberg, Patent Law Fundamentals Vol. 3, p 17, Clark Boardman Co., 1995.
8 Water Technologies Corp. v. Calco, Ltd., 850 F. 2d 660, 7U.S.P.Q. 2d 1097(Fed Cir. 1998).
9 Refac Int’l Ltd., v. IBM, 798 F. 2d 459, 230 U.S.P.Q. 357, Fed, Cir. 1986.
10 Amsted Industries, Inc. v. Buckeye Steel Casting Co., 24 F. 3d 178, U.S.P.Q. 2d 1462, Fed Cir. 1994.
11 In Conopco, Inc. v. May Department stores Co., 46 F. 3d 1556, 32 U.S.P.Q. 2d 1225 Fed Cir. 1994, cert, denied, 115 S. Ct. 1724 1995.
12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Trade Estimate 1985 Report.
13 Ronald B. Hildreth,《Patent Law a Practitioner’s Guide》, 1988.
14 Robert G. Krupka, Philip C. Swain, & Russell E. Levine, Section 337 and The GATT: The Problem or The Solution? 42 AM. U.L.R. 780, 783, 1993.
15 Stat Industries, Inc. v. Mor-Flo Industries, Inc 883 F. 2d 1573, 12 U.S.P.Q. 2d 1026 Fed. Cir. 1989.
16 Kaufman Co., Inc. v. Lantec, Inc. 926 F. 2d 1136, 1141 Fed Cir. 1991.
17 Polaroid Corp. v. Eastman Kodak Co.,16 U.S.P.Q. 2d 1481 D. Mass. 1990.
18 Panduit Corp. v. Stahlin Brothers Fibre Works, Inc., 575 F.2d 1152 Fed Cir. 1978.
19 Lear, Inc. v. Adkins, 395 U.S. 162 U.S.P.Q. 1, 196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