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內政部兒童局網站。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3月15日。網址:http://www.cbi.gov.tw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寄養家庭標準及輔導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3月15日,網址
http://www.bosa.tcg.gov.tw/
全國法規資料庫。兒童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3月15日。網址:http://law.moj.gov.tw/。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寄養服務。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03月15日。網址:http://www.ccf.org.tw
台灣世界展望會。寄養服務。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03月15日。網址:http://www.worldvision.org.tw/edm/fy04house/house.htm
聯合兒童基金會網站。認識兒童權利公約。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11月15日。網址http://jrsummit.taiwanschoolnet.org
花蓮縣兒童及少年寄養管理及收費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www.hlhg.gov.tw/
宜蘭縣兒童及少年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law.e-land.gov.tw/law/public/act/act_2.asp?todo=FullText&type=New&no=%A9y100-20&mod=0
苗栗縣兒童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sco.miaoli.gov.tw/date/child/claw4.doc
桃園縣兒童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ctrl.tycg.gov.tw/message/3e4b3258/3e4b5376/.download/416dce5d.doc
高雄縣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nwjirs.judicial.gov.tw/change/200506/32494.html
新竹市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society.hccg.gov.tw/p_f/pf_b07.htm
雲林縣兒童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 http://www1.yunlin.gov.tw/traffic/web_law/
嘉義市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
http://www.chiayi.gov.tw/2004newweb/web/low/enactment/t9-4.htm
彰化縣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www.chcg.gov.tw/social/convenient/con1_02.asp?nec_id=114
臺中市兒童少年家庭寄養。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www.tccg.gov.tw/sys/unit/newintro/Adminis/web/08law/lawread.asp?LKey=113
臺東縣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tsn.taitung.gov.tw/law/
澎湖縣兒童少年家庭寄養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9月6日,網址http://www.phhg.gov.tw/chinese/board/15-8.htm
內政部兒童局、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02)。九十年度陳庭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書。台中: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王克先(1989)。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
王宜芬(2002)。寄養家庭環境對先天性成癮兒童行為發展之影響。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毓棻(1986)。台北市寄養父母困擾問題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田美惠(2002)。影響寄養家庭流失因素之探討。花蓮:私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江姿滿(2000)。台灣.日本小學社會科教科書內容之比較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朱柔若譯(2000)。W. Lawrence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何依芳〈2003〉。寄養家庭的壓力與調適。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何素秋(1999)。兒童寄養父母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之寄養家庭為例。台中: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何素秋〈2005〉。發展多型式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服務之初探。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8,153~169。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淑名〈2005〉。寄養兒童之親、師及其互動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吳淑惠〈2003〉。原住民寄養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余瑞長(2003)。育幼機構受虐兒童之社會適應研究-以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余漢儀〈1996〉。兒童保護服務體系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
余漢儀〈1997〉。家庭寄養照護─受虐孩童的幸抑不幸?台大社會學刊,25,105~140。余漢儀〈1999〉。兒童虐待:揭露變調的親子互動之後?。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之「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
余漢儀(2000)。台灣地區寄養家庭照護服務之探討。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
余漢儀〈2002a〉。親屬寄養之迷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余漢儀〈2002b〉。兒童福利服務。載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余漢儀〈2005〉。親屬寄養之迷思:家族責任抑或國家分擔?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學刊,9(2),1~30。宋麗玉等著〈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文化。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4〉。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俐君〈2000〉。育幼機構院童成長脈絡之探討-以受刑人子女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顯宗〈1996〉。日本社會。台北: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周慧香〈1992〉。社會工作過程對寄養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6。胡育仁(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蘭譯 (1997)。心理學。H. Gleitman著。台北:遠流
徐毓莉(2005年,11月19日)。兒盟:今年上半年平均55分鐘有一兒童受虐。大紀元時報。2005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1/19/n1125910.htm
翁毓秀 (1990)。台灣地區寄養安置評估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翁毓秀〈2002〉。兒童寄養安置開案、結案評估。載於翁毓秀等著。九十一年家庭寄養服務實務工作研討會彙編。台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翁慧圓 〈1988a〉。兒童寄養服務的理論基礎。載於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主編,兒童寄養專業服務特輯。台中: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翁慧圓(1988b)。我國兒童寄養服務的發展沿革。載於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主編, 兒童寄養專業服務特輯。台中: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翁慧圓(1993)。社會工作實務-兒童寄養專業服務特輯。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翁慧圓、周慧香(2005)。受性侵害兒童寄養照顧與對寄養父母訓練實施。社區發展季刊,112,40~53。張春興 (1996) 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燕華(1993)。寄養父母對親職教育之需求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丘隆譯〈1990〉。Durkheim, E.著。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梅琪〈2005〉。受虐兒在我家─寄養父母主觀寄養照顧歷程之探討。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黃錦敦〈2005〉受虐少年接受寄養安置之適應歷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瑞雯(2000)。繼親家庭青少年之生活適應歷程。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碩士論文。黃鈺倫〈2001〉。什麼是兒童的最佳利益?--兒保社工員對受虐兒童安置返家之決策及影響因素。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黃迺毓(1998)。由生態系統理論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全國家庭教育研討會會議手冊(53-6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中心。
馮燕(1997)。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
郭靜晃(2001)。家庭寄養服務之另類思考─家庭維繫服務及家庭重聚服務模式之探究。兒童福利期刊,2001(1),209~220。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福利與服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郭美滿(1991)。寄養服務。載於周震歐主編,兒童福利。台北:巨流。
陳阿梅〈1985〉。都市社區推行兒童家庭寄養之研究~以台北市作實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彥君〈2005〉。寄養家庭照顧受性侵害兒童及少年之經驗探討。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敦源、郭承天〈2000〉。基督教倫理與民主制度發展:從美國經驗看台灣。論文發表於東海大學校牧室主辦之「2000年學術與信仰倫理研討會」,台中。陳錫欽〈2004〉。寄養父母生活經驗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怡芳(2001)。家庭寄養服務之社會工作處遇模式探討。南投: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楊葆茨(1998)。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信念之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素雲(2004)。寄養家庭困擾因應之研究--提前終止後並持續寄養服務之角色調適。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廖成敏(2001)。國小高年級學同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因應處理方式及社會適應之影響。台東: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廖克玲譯(1982)。社會學習論巨匠─班度拉。台北:允晨。
管貴貞(1992)。單親青少年的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社會適應之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鄭敦淳、江玉龍、陳瑞玲〈2005〉。美國寄養照顧系統的概況、挑戰及 改革。社區發展季刊,111,228-238。鄭敦淳、江玉龍(2006) 美國寄養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社區發展季刊,113,196~207。鄭貴華(2001)。身體受虐兒童對「家庭重聚」接受意願之探討-以內政部中區兒童之家為例。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文輝〈1989〉。比較社會學。台北:東大出版
蔡柏英(2002)。迢迢的回家路—高雄市受虐兒童安置於寄養家庭生活適應之探討。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碩士論文。蔡漢賢(1992)。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劉玉儀(2005)。實踐「返家」為重點的兒保工作之行動歷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劉邦富〈2003〉。兒童保護個案寄養安置服務之探討。兒童福利期刊,4,209~218。簡麗珊(2002)。九二一震災失依兒童監護權與最佳利益之研究。台中: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簡美蘭(1995)。探討一個青少年個案提前終止寄養的因素。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13-32。
蘇麗華(2001)。家庭維繫方案與家外安置之長遠處遇考量。台灣世界展望會編著,兒童福利政策與福利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世界展望會。
貳、英文文獻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Erlbaum.
Bowlby,J.(1969,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 Vol. 1.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1980). Attachment and loss:Val.3.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Kadushin, A., (1988).Child Welfare Services. 3rd New York: Mcmilln Publishing Co., Inc.
參、日文文獻
ヘネシー 澄子〈2004〉。 アメリカ合衆国の里親制度─サンフランシスコ.デンバー.ニューヨークの例─。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大谷まこと〈2004〉。 カナダの里親制度─ブリティッシュ.コロンビア州におけるシステムの構築。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中川高男〈2004〉。 フランスの里親制度─アシスタント.マテルネルの制度。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中川良延〈2004〉。日本の里親制度─どこにどんな問題があるか,解決の方向を探がる。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中沢たえ子(1990)。島津一郎監修。Goldstein, J., A. Freud, And A. J. Solnit.著,Beyond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 N.Y. : Free Press, 1973,子の福祉を超えて。日本:岩崎学術出版社。
木村たき子〈2003〉。里親制度と地域社会-宮城県牡鹿町のケース。日本:明石書店。
平田美智子,鈴木真理子譯〈1998〉。児童福祉のパーマネンシー。日本:筒井書房。
庄司順一〈2003〉。フォスターケア里親制度と里親照護。日本:明石書店。
社会福祉法人全国社会福祉協議会〈2004〉。児童福祉施設による里親支援のあり方に関する調査研究報告書。日本:社会福祉法人全国社会福祉協議会。
松本武子〈1991〉。里親制度の実証的研究。日京:建帛社。
松浦千譽〈2004〉。イタリアの養育委託制度-施設の廃止を2007年までに-。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岩崎浩三〈2001〉。アメリカ合衆国における養子縁組制度。湯沢雍彥監修,養子と里親。日本:日本加除出版。
厚生勞動省雇用均等、兒童家庭局家庭福祉科〈2002〉。里親制度担当者説明会会議資料。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3月15日。網址:http://foster-parent.hp.infoseek.co.jp/staooya-seido
厚生勞動省雇用均等、兒童家庭局家庭福祉課(2003)。子供を健やかに養育するために―里親として子供と生活をするあなたへ。日本:日本児童福祉協会。
津崎哲雄〈2004〉。 イギリスのの里親制度─「社会的共同親」理念,施策を実現するために。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高橋由紀子〈2004〉。ドイツの里親制度─少年援助法制の展開と社会の変化とともに。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相澤仁〈2002 〉。里親制度の動向。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3月15日。網址:http://www.aiiku.or.jp/aiiku/jigyo/contents/topics/tp0209/tp0209_3.htm
財團法人 全國里親會〈2002〉。専門里親モデル実施調査研究報告書。日本:専門里親モデル実施調査研究委員会。
森宏一(1981)。哲学辞典。日本:青木書店。
菊池綠〈2004〉。 ベルギーの里親制度─フランス語共同体の場合。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湯沢雍彥〈2004〉。 デンマークの里親制度─里親や研究者からの批判の中で─載於湯沢雍彥〈主編〉里親制度の国際比較。日本:ミネルヴァ書房。
飯久保蔦枝(2003)。里親制度について―日英の法制・家族のあり方の比較から―。東京家政学院大學紀要,43,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