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方世榮,2003,行銷管理學,東華書局,p.538-539.。
2.王育群,1999 ,活動節慶民俗,創造觀光新資源,揚智文化,p.7-16.。
3.王秋桂,1999,民族與民俗,台北,稻鄉出版社。
4.李貽鴻,1986,觀光行銷學,台北市,淑馨出版社,p.4.。
5.李文祺譯/浘原通好著,1989,台灣農民的生活節俗,臺原出版社。
6.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台北,允晨出版社。
7.林欽榮,2002,消費者行為,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p.52-65.。
8.陳順宇,多變量分析,2000,第二版,台北市,華泰書局,p.8-2.。
9.黃深勳,1999,觀光行銷學,台北縣,空大,p.17-23.。
10.黃俊英,2000,行銷研究概論,台北市,華泰書局。
11.黃俊英,2001,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台北市,華泰文化。
12.高丙中,1994,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3.張逸民譯(1999)行銷學,華泰書局。
14.阮昌銳,1988,如何讓傳統節慶與現代生活結合,民俗周刊第2號,稻鄉出版社。
15.吳淑女,1993,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交通建設。16.吳淑女,1995,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觀光教育,第六卷第四十五期,p2-6.。17.簡惠貞,2001,觀光型廟宇公關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保安宮節慶活動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4,p537-561.。18.江韶瑩,1999,台灣民俗文物分類架構與登陸作業系統研究,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汪玉頻,2004,民俗節慶活動運用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大甲媽祖文化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何穎怡,1982,一貫道信徒傳播媒介使用與認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1.沈佩儀,2002,當代觀光凝視的建構-以鹿港古蹟旅遊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2.林佑微,2005,行動通訊科技應用在節慶活動行銷以2005年台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23.林宜蓉,2002,「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研究策略與行銷活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24.吳宛倫,2001,宗教性節目之意義再現,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5.吳振宇(1998):候選人競選策略之研究─1997年新竹縣長選舉之分析,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6.吳福蓮,1999,婦女與民俗文化,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7.姚文琦,2002,台灣媽祖信仰的進香態度及其變遷—從信眾的觀點進行觀察,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28.陳延昇,2001,宗教衛星頻道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29.陳湘東,2000,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30.畢盈,2001,台灣地區佛教信眾電視宗教頻道收視行為調查,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31.游瑛妙,1999, 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滿意度分析,靜宜大學觀光系。
32.楊崑霖,2000,鄉鎮舉辦農特產節慶效應與環境衝擊分析之研究─以2000台南縣白河蓮花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論文。33.葉碧華,1999,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評估之研究-以台北燈會為例,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34.駱焜祺,2001,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高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5.簡惠貞,2002,外籍旅客對台灣民俗慶典活動參與意願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36.蘇佳鈴,2002,「觀光節慶活動遊客意象、滿意度、忠誠度關聯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37.林松根,2006,「2006年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專案成果報告書」,中華電信。
38.洪慶峰,1988,大甲媽祖進香,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39.黃章展,2004,「民眾參與節慶活動需求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台中縣政府舉辦之「2004年大甲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
40.黃敦厚,2003,大甲鎮瀾宮進香歷史之探討,台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會議手冊。
41.雷鳴,2004年5月14日,「媽祖文化節創造2.8億經濟效益」,聯合報,取自udn.com/NASApp/rightprt/prtnews?newsid=2021073
42.台中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www.taichung.gov.tw/
43.2005台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官方網站
http://mazu.taichung.gov.tw/
44.大甲鎮瀾宮全球資訊網
http://www.dajiamazu.org.tw/html/page001.htm.
45.交通部觀光局2004台灣觀光年網站
http://www.xstudio.org/forum/cgi-bin/topic.cgi?forum=6&topic=104&show=0
46.溫元樸(2005/03/27)。1/3南韓婦女愛看電視購物 業者搶市場推明星送貨到府。 東森新聞報。2005/04/7取自於http://www.ettoday.com/2005/03/27/334-1770038.htm.
英文部份
1.Allen,J.,O’Toole,W.,McDonnell,I.,& Harris R.(1999)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Milton, Australia:John Wiley & Sons.
2.Boissevain, J. ,1996, Ritual tourism and cultural Comoditization in Malta; Culture by the Pound?Wiley Publication Co.
3.Cromption,J.L.& Mackay, S.L.(1997).Motives of visitors attending festival even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4(2),p425-439.
4.Getz,D.(1991)Festivals,Special events.And Tourism.NewYork:VNB.
5.Heron,J,W. & Stevens,T. (1990) The Management of Vistor Attractions and Events, UK:Prentice Hall.
6.Hoyle, Leonard H. (2002) Event marketing: how to successfully promote events, festivals, conventions, and exposi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7.Watt(1998) 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urism.Wesley Co.p.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