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資料
王晧昱(1997),《歐洲合眾國-歐洲政治統合理想之實踐》,台北:揚智出版。
田德文(2005),《歐盟社會政策與歐洲一體化》,北京市:社會科學。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
沈玄池、洪德欽(1998),《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邱晃泉、張炳煌(1993),《歐洲共同體解讀》,台北:月旦出版社公司。
林朱綺主編(1993),《英國》,臺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林碧炤(1997),《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
武貽康、戴炳然(1998),《理想、現實與前景:歐洲經濟共同體三十年》,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洪泉湖(1979),《國父民族自決論之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洪郵生(2001),《英國對西歐一體化政策的起源和演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倪世雄著,包宗和校訂(2003),《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
倪世雄(2003),《當代國際關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臺北:巨流出版。
陳曉律、王蘇琦(2002),《大英帝國》,台北:慧明文化。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臺北:揚智文化。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出版。
許介鱗(1994),《英國史綱》,臺北:三民書局。
張佐(1972),《英國政府》,台北:復興崗印刷所。
彭懷恩(1999),《國際關係與現勢Q&A》,台北:風雲論壇。
黃琛瑜(1999),《歐洲聯盟:跨世紀政治工程》,臺北:五南出版社。
張夢白、繆華倫(1976),《愛爾蘭共和國、北愛爾蘭》,江蘇:江蘇人民出版。
賈士蘅(1986),《英國史》,臺北:五南圖書。
楊雪冬(2003),《全球化》,台北:揚智文化。
楊國樑、劉瀚榆(2005),《知識經濟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出版。
楊泰逢著(1976),《民族自決的理論和實際》,臺北:正中。
態錫元(1994),《民族心理與民族意識》,雲南:雲南大學出版。
閻照祥(2004),《英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圖書。
羅浩(1999),《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Q&A》,台北:風雲論壇。
孫文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49),《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執行委員會。
大前研一著,黃柏橫譯(1993),《無國界的世界》,臺北:聯經出版社
Alan C. Isaak著,朱堅章、黃紀、陳忠慶譯(1984),《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文化。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年),《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出版社。
亞瑟.赫曼(Arthur Herman)著,韓文正譯(2003),《蘇格蘭人如何發現現代世界》,臺北:時報出版。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出版。
Carlton J.H. Hayes著,翟國瑾譯,《世界通史》,臺北:政工幹校譯印,1977年初版。
哈伯瑪斯著,曹衛東譯(2002),《後民族國家格局-哈伯瑪斯政治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艾瑞克‧霍布斯邦(E.Hobsbawm)著,李金梅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出版社。
漢斯-彼得.馬丁、哈拉而特.舒曼著,張世鵬等譯( 1998),《全球化陷阱:對民主和福利的進攻》,台北:中央編譯。
J.A.R﹒Marriott著,姚曾廙譯(1963),《現代英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Montserrat Guibernau著,周志傑譯(2002),《無國家的民族》,臺北:韋伯文化。
帕拉佛等著,杜子信、蔡芬芳譯著(2004),《族群衡突管理》,臺北:前衛出版。
彼得.根特(Peter gaunt) 著,吳夢峰譯(1999),《不列顛內戰》,臺北:麥田出版社。
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著,馬永成、陳其邁譯(1999),《顛覆左右新世代的第三條路》,台北:時報出版社。
Richard Rosecrance著,李振昌譯(2000),《虛擬國家—新世紀的財富與權力》,台北:聯經出版。
羅伯特.基歐亨(Robert O Keohane)、約瑟夫.奈(Joseph S Nye)(1993),《權力與相互依賴-轉變中的世界政治》,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
史派克(W.A. Speck)著,糜佳譯(2002),《抗拒民族的國家-大不列顛的遲疑與抉擇》1707-1975,臺北:左岸文化。
威爾.金里卡著,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台北:左岸出版。
威爾.金裏卡(Will Kymlicka)著,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臺北:左岸文化。
王正著(2003),〈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 新力量與舊價值的困境〉《社區發展季刊》第102期,頁21—32。王高成(2003),〈對全球主義與區域主義關係的幾點省思〉《淡江國際論壇》第1期,頁22—26。王希恩(2002),〈全球化與國家的民族屬性〉《民族問題研究》第12期,頁2—9。
史華慈(1999),〈全球主義意識形態和比較文化研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51期,15—21。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頁83—121。
孫璐(2001),〈全球化與民族主義--何中華教授訪談錄〉《民族理論》第5期,頁2—4。
辛翠玲、吳重禮(2002),〈從合作到整合:論歐洲政治合作的發展〉《中山人文社會科
學期刊》第10卷第1期,頁25—51。
林其屏(2001),〈民族整合:應對全球化的必然選擇〉《民族問題研究》第3期,頁9—12。
周明泉(2004),〈「未來的民主」或「議定的民主」?詮析德希達與哈伯瑪斯圖構「歐
洲後民族格局」之途徑〉《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6期,頁84—104。
武文英(2004),〈全球化與在地化概代辯證、分析〉《教育學苑》第6期,頁43—58。
洪丁福(2003),〈複合式互賴─國際關係理論典範之變遷〉《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4期,頁63—88。
洪德欽(2001),〈大英國協的合作模式〉《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卷,頁44—48。洪朝輝(2000),〈全球化-跨世紀的顯學〉《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8期,頁73—84。唐玉禮(1999),〈蘇格蘭少數民族主義運動探析-一個歷史的回顧〉《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7卷第2期,頁1—31。孫治本(2003),〈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第38卷第1期,頁147—183。孫治本(1999),〈世紀末解構的歐洲-後民族國家思維、文化界限與民族國家間的交互
激蕩〉《當代》第21卷第139期,頁80—93。
高譜鎮(2002),〈民主法治國家的「承認政治」與「承認鬥爭」-市民社會中多元文化認同問題的對話〉《教育社會學通訊》第40期,頁8—18。陳翁平(1994),〈大英國協的演繹、合作與發展-兼論對中國統問題的適用性〉《新世
紀智庫論壇》第19卷,頁1—33。
施遵驊(1995),〈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的發展〉《美歐月刊》第10卷第9期,頁28—43。張亞中(1998),〈自決之思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6期,頁189—201。張洋培(1999),〈統獨並存的智慧型政治-談蘇格蘭與威爾斯的權力下放〉《歷史月刊》第138期,頁84—92。張惠玲(2000),〈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之運作理論與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9卷11期,頁49—70。張雅君(1993),〈十六大後的中共外交:相互依賴深化下的利益、挑戰與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2期,頁1—26。楊逢泰(1978),〈西方民族主義的演進和精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第6期,頁83—90。劉惠林(1975),〈複決權在英國法律上的地位及其後果(上)〉《東方雜誌復刊》第9卷第5期,頁42—54。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第28期,頁191—228。盧倩儀(1999),〈從歐盟移民政策看區域經濟整合的政治意涵〉《美歐季刊》第13卷第1期,頁1—29。盧倩儀(2003),〈從歐盟與會員國公民概念之比較評估歐洲公民之實質化〉《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5期,頁55—79。蕭捐基(2003),〈全球化與公民教育:彼此之間的特殊挑戰〉《研究動態》第9期,頁11—33。
羅世宏(1997),〈三百年來的第一戰-兼論蘇格蘭的自治公投〉《當代雜誌》第4卷第122期,頁4—11。
希爾貝克(Gunnar Skirberkk)著,孫虹譯(1999),〈評哈貝馬斯的後民族的格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52期,頁57—61。
二、英文資料
Cowen Zeiman.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in a Ganging World: law, Politics, and
Prospect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5).
Gould Julius & William L. Kolp (ed.),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7).
John Darby, Conflict in Northern Irel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polarized Community(Dublin; Gill and Macmillan, 1976).
Giddens, A.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Mcgrew Anthony C, Global Politics: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Cambridge: Black Well
Publishers, 1992).
Ronen Dov, The Quest of Self-Determination(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oysal Yasemin, Limits of Citizenship: Migration and Postnational Membership in Europ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Carlos Closa, “Citizenship of the Union and Nationality of Member States,”Common Market law Review, Vol. 32(1995)。
Gooch G.P. & H. Temperley ( eds.), British Documents on the Origins of the War, 898-1914, Vol. III, 1928.
Hodge Carl Cavanagh, “Europe as Great Power, A work in Progr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No.3, 1991。
三、網路資料
BBC中文網(2005年4月20日),〈進入大選期〉。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490000/newsid_4493300/4493311.stm
(2003年11月13日),〈域經濟現狀及未來〉。http://gb.mofcom.gov.cn/aarticle/ddgk/zwjingji/200311/20031100147704.html。
施正峰著,〈北愛爾蘭的和平〉。
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21024/20021024.htm。
BBC CHINESE.COM(2000年12月),〈第四集-北愛經濟〉。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083000/10837241.stm
〈北愛爾蘭分離運動〉
http://mail.thhs.tpc.edu.tw/~jueping/teach%20material/handout/www/web/senior/2-2/separation%20of%20north%20Irland.htm
人民網-人民日報第三版(2005年4 月6日),〈愛爾蘭共和軍領袖呼籲停止35年的北
愛武裝爭鬥〉。http://news.sina.com.cn/w/2005-04-06/22535576755s.shtml
BBC中文網(2005年04月27日),〈在英國三大政黨中,保守黨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政
黨,也是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490000/newsid_4490000/4490045.stm
BBC中文網(2005年04月27日),〈英國的自由民主黨其實是在1989年由兩個黨合併
而成的,這兩個黨是社會民主黨和自由黨〉。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490000/newsid_4490600/4490657.stm
中國石化新聞網(2005年12月1日),〈高油價助力北海油田復活〉。
http://news.sinopecnews.com.cn/shnews/2005-08/16/content_282174.htm
〈企業文化〉。 http://210.77.145.59/servlet/Node?Node=11652&Pos=176&Listing=5063
BBC中文網(2005年12月15日),〈英國收緊移民政策引入計分制〉。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240000/newsid_4245100/4245179.stm。
陳學聖,〈台灣公益資訊中心〉。
http://www.npo.org.tw/Forums/reply.asp?ForumID=7&PostID=445 。
BBC中文網,〈白人與移民隔閡加深 英國多種族社會面臨危機〉。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5-08/03/content_3302205.htm 。
BBC中文網(2005年7月7日),〈伊斯蘭組織聲稱發動倫敦爆炸襲擊〉。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660000/newsid_4662500/4662533.stm
〈英國蘇格蘭地區受惠於外國資訊產業的投資〉。
http:/cweb.trade.gov.tw/kmDoit.asp?CAT1801&CtNode=866
BBC中文網(2004年01月09日),〈英簽証官員歧視蘇格蘭〉。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3380000/newsid_3384600/3384627.stm
〈歐洲聯盟〉。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90%E7%9B%9F
李顯峈著,〈歐盟產經策與發展〉。摘錄自http://www.moea.gov.tw/~ecobook/ms/9006/2-1.htm
楊蒨,第一財經日報,〈中國人均GDP去年達1703美元〉。http://blog.sina.com.tw/myplace/article.php?pbgid=10404&entryid=11819
〈看蘇格蘭經濟如何轉型〉。 http://www.tfcoal.com/wz/mqzx/nyzh/nyzh_detail.asp?id=392
(2005年08月03日),〈白人與移民隔閡加深,英國多種族社會面臨危機〉。
http://www2.chinadaily.com.cn/gb/doc/2005-08/03/content_465947.htm。
(2005年10月25日),〈歐盟東擴使英國外來移民增長迅速
http://www.51ielts.com/disp.asp?num=37064&news_class。
玉溪新聞網(2005年12月13日),〈看蘇格蘭經濟如何轉型〉 http://www.yxdaily.com/yuxinews/newscenter/ll/2005_12_13/15821.shtml
新新聞周報714期,〈英國的認同問題爭論〉。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714/714-138.html
大紀元(2004年11月24日),〈蘇格蘭獲選為歐洲最佳投資地區〉。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24/n727073.htm
〈跨國管理與國際競爭〉。http://www.cn21.com.cn/managetools/zyjlr/gjhjy/2006-01-17-jingzheng.htm
蔡宏明,〈我國中小企業升級問題與對策〉。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g3-a1.htm
大紀元時報(2005年12月15日),〈外包激起種族歧視 印度人首當其衝〉。 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2/15/n1154391.htm
孫學峰(2005年7月21日),〈國際理論(七)——地區主義 多邊主義 全球治理 民主和平論國際社會〉。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3036&typeid=40
北望經濟學園(2002年10月17日),〈民族主義-評楊小凱、林毅夫之爭〉。http://www.beiwang.com/a/Article.asp?ArtID=149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05年8月8日),〈蘇格蘭希望吸引外國移民〉。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871&report_id=91950
齊若蘭,天下雜誌311期(2004年11月16日),〈個學校都應是國際學校〉。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216215/5
宋玉春(2005年8月16日),〈助力北海油田復活〉。http://www.sinopecnews.com.cn/shnews/2005-08/16/content_282174.htm
駐英經濟組國際貿易局(2004年8月11日),〈月前首度成為石油淨進口國〉。h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871&report_id=69199
大紀元(2006年3月9日),〈際原油價格下跌至每桶六十美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6/3/9/n1248594.htm
(2004年12月3日),〈擴大地方自治主權改革〉。http://www.e-cpcs.org/yhyj_readnews.aspx?id=689&cols=1110。
四、中文報紙
自由時報,「老龐德-蘇格蘭獨立推手」,92年11月15日。
中央日報,「三百年來第一次,蘇格蘭、威爾斯舉行地方自治選舉,工黨將贏得多
數席次」,1999年5月7日,第11版。
中國時報,「蘇格蘭黑手黨以小搏大的啓示」,2001年01月17日,15版。
聯合報,「飛行遊牧族小辭典」, 2006年3月13日,A8版。
中國時報,「全球暖化、大地反撲」, 2006年4月3日,國際專題8版。
五、參考論文
白苓(1987),卡特總統的國際政治思想:相互依存理論之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
究所碩士論文。
金瑞耀(1982),國際關係「相互依存」學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陳裕興(2002),英國蘇格蘭族群政治之分析,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