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榮國(2002)。〈國軍義務役官兵徵屬對國軍印象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研究專輯,頁215-253。
丁湘娥(2005)。〈走過半世紀 女青軍史留名〉,《青年日報》,2005年6月25日,第3版。
方蘭生(1995)。《形象魅力》。台北市:希代。
方蘭生(1996)。《傳播原理》。台北市:三民。
牛莒光(2000)。《國軍招生廣告呈現國軍定位與國軍形象之研究—以平面廣告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美玲(1999)。《台灣電影中的女兵形象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曲有明(2005)。《整合行銷傳播運用於國軍推動募兵制之研究—以高中職生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朱全斌(1999)。〈有線電視新聞頻道觀眾接收分析〉,《廣播與電視》。13:43。
朱美珍、蔡忠達(2003)。〈國軍軍官家庭功能之研究〉,許思敬(編),《軍事社會科學實務研究》。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行政院(2002)。〈張揆發表人權政策白皮書 預祝台灣成為人權大國〉,《行政院新聞稿》,2002年1月31日。
何智文(2004)。〈索須爾與皮爾斯符號學理論研究與運用〉,《復興崗學報》。80:299-324。李智偉(1998)。《電影「軍官與魔鬼」(A Few Good Men)之收訊分析─以三軍官校暨政戰學校87班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李蕙君、施鴻基、劉金清(2004)。〈縮短役期 高中生贊成〉,《聯合報》,2004年11月12日,C1版。
沈有忠(2004)。〈兵役制度中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研究〉,《國防雜誌》。19:2:68-76。沈明室(2003)。《女性與軍隊》。台北市:揚智。
東森新聞報(2006)。〈女兵招募反應踴躍 國防部增額至604人〉,奇摩新聞網站。上網日期: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411/195/30sn4.html。
林東泰(2004)。《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武彥主編(2000)。《新時代國軍精神戰力之研析》。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林信華(1999)。《符號與社會》。台北市:唐山。
林政忠(2005)。〈蔡同榮 穿小紅褲 力搏林志玲〉,《聯合晚報》,2005年3月31日,第4版。
林貞平(2005)。〈募兵MTV 藝人秀刺槍術〉,《聯合報》,2005年1月20日,C2版。
林國芳(2001)。〈廣告創意表現與設計理論〉,郭良文(編),《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市:學富文化。
邱英明(2003)。〈服替代役 有意願者激增〉,《聯合報》,2003年3月25日,第18版。
青年日報社主編(1998)。《跨世紀的國防力量》。台北市:青年日報。
姜得勝(2004)。〈「符號學」的意義之探究〉,《台灣教育》。629:51-55。
帥化民(2004)。〈募兵 優質的善戰之兵〉,《聯合報》,2004年2月24日,第15版。
柳婷(2000)。《廣告與行銷》。台北市:五南。
洪光遠(1998)。〈新新人類部隊生活適應問題的探討〉,《「新新人類從軍樂」學術論文集》。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洪哲政(2002)。〈真心英雄、歡喜做兵〉,《台灣日報》,2002年9月12日,第15版。
洪陸訓(2002)。《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台北市:五南。
洪登男(2002)。〈軍校生不同入學管道與理想軍官特質之關聯性分析〉,《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研究專輯,頁35-6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光夏(1999)。〈廣告文化理論學派之探討—三種解讀廣告文本的取徑分析〉,《廣告學研究》。13:93-111。祝基瀅(1986)。《大眾傳播學》。台北市:學生。
翁秀琪(200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高凌雲(2003)。〈首次募兵57% 明年再招〉,《聯合晚報》,2003年12月12日,第1版。
高凌雲(2003)。〈國軍招才 擬全面募兵〉,《聯合晚報》,1999年4月6日,第7版。
高凌雲(2003)。〈募兵 3.1起跑 年招647人〉,《聯合晚報》,2003年2月23日,第1版。
高凌雲(2005)。〈陳依凡募兵代言人 甜美花木蘭〉,《聯合晚報》,2005年4月2日,第4版。
國防部(2005)。〈為何不能實施單一募兵制〉,國防部網站。上網日期:2005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mnd.gov.tw/publication/subject.aspx?TopicID=1693。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05)。《九十四年度第三梯次募兵報考人員對訊息來源接觸管道》。台北市: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張元培(1997)。《運動電視廣告之文化意涵:閱聽人建構廣告文本的影響因素》。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玉佩(2000)。〈網路閱聽人〉,《當代》。159:91。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會》。5:40-41。
張在山(2004)。《公共關係學》,國立編譯館(編)。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甚長(2000)。〈當前國軍精神戰力與社會變遷情境之分析〉,《軍事社會科學學刊》。7:195-218。張馬可(2004)。〈徵兵制與募兵制比較〉,《國防雜誌》。19:6:23-36。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市:正中。
郭良文(2001)。〈認同廣告的建構〉,郭良文(編),《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之喬(2004)。《美術系男女學生對廣告中女性形象解讀之研究》。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正男、丁學勤、林素吟、劉若蘭(2005)。〈廣告的訊息訴求方式、訊息正反性、訊息來源可信度與消費者認知需求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中山管理評論》。13:1:107-142。陳俊典(1994)。《電視廣告文本的收訊分析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皆榮(2003)。《廣告主可信度與廣告訊息訴求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以團體旅遊行程為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
隋東升(1996)。《兵役制度概論》。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黃天中(1996)。《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台北市:桂冠。
黃立翔(2003)。《電視競選廣告塑造政黨形象之研究∼以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廣告為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光玉(1999)。《說、聽、看MTV故事的方法:探索閱聽人與音樂錄影帶敘事觀點的互動》。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楊中芳(1994)。《廣告的心理原理》。台北市:遠流。
溫源興(1987)。《世界各國兵役制度概論--上冊》。台北市:內政部役政司編印。
葉長庚(2005)。〈好男不當兵?募兵爆滿!〉,《聯合報》,2005年4月26日,A7版。
鄒中慧(2001)。〈軍聞報導與國軍形象—以青年日報90.1.1起改版為例〉,《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研究專輯,頁95-125。
鄒麗珍(2004)。《平面廣告訊息分析之研究—以天下雜誌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榮泰生(2000)。《廣告策略》。台北市:五南。
劉作坤、蘇秀慧、鍾蓮芳(2004)。〈大頭兵 明年可望當1年半就好〉,《民生報》,2004年9月25日,A1版。
劉明岩(2005)。〈招募女兵喊停 惹抱怨〉,《聯合報》,2005年8月2日,C4版。
劉慧雯(2002)。〈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197-277。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蔣經國(1980)。〈現代革命軍人的氣質〉,孟憲庭(編),《現代革命軍人的氣質—三軍四校六十九年反共復國革命教育專輯》。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編印。
蔡貝侖(2000)。《國內報紙軍事新聞中女性軍人角色的真實建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青年日報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珮(2002)。〈「王八」、「Wombat」,你是誰?Saussure符號學的啟示與限制〉,《中華傳播學刊》。6:19-33。鄭好媛(2002)。《美國戰爭電影軍人形象塑造運用於國軍人才招募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鄭自隆(2002)。《廣告學原理》。台北市:揚智。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3:132-139。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市:揚智。
賴岳謙(2004)。〈募兵制或徵兵制?〉,《全球防衛雜誌:軍事家》。39:3:10-13。錢淑芬主編(2002)。《我國志願役軍士官職業態度之研究—社會變遷下的國軍素描》。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鮑世瑋(1995)。《軍事院校電視招生廣告之內容分析與效果檢驗: 1988∼1995》。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璩德平(2004)。《國軍人才招募廣告之研究─從閱聽人角度分析》。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論文。謝炫達(2000)。《「『全球化廣告』的接收分析—影響閱聽人解讀型態之因素研究」》。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魏慧娟(2003)。〈焦點團體〉,謝臥龍(編),《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
蘇進強(1997)。《軍人與社會》。台北市:業強。
顧傳型(1982)。《兵役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三民。
二、英文部分
Allan, R. C.([1990]2000):《重組話語頻道》(Channels of discourse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麥永雄、柏敬澤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arker, C.([2000]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羅世宏譯。台北市:五南。
Berger, A. A.([1991]1996):《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黄新生譯。台北市:遠流。
Boulding, K. E.(1956). The image.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urgoon, M.(1989). Messages and persuasive effects: Message effect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 Newbury Park, CA: Sage.
Culler, J. D.([1984]1992):《索緒爾》(Saussure),張景智譯。台北市:桂冠。
Fiske, J.([1990]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張錦華等譯。台北市:遠流。
Fowles, J.(1996). Advertising and popular culture. Landon: Sage.
Jones, M. & Jones, E.([1994]1999):《淺說大眾傳播與社會》(Mass media),楊意菁、余陽洲、宗育文、洪惠芬譯。台北市:韋伯。
Jugenheimer, D. W. & White, G. E.([1991]1994):《廣告學》(Basic advertising),漆梅君譯。台北市:亞太圖書。
Kolter, P.(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Krueger, R. A. & Casey, M. A.([2000]2004):《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s :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3rd ed),洪志成、廖梅花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Lewis, J.([2002]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邱誌勇、許夢芸譯。台北市:韋伯。
Lull, J.([2000]2004):《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陳芸芸譯。台北市:韋伯。
McQuail, D.([2000]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市:韋伯。
Miller, K. (2002). Communication theories: Perspectives, process, and contexts. Boston: McGraw-Hill.
Nordlinger, E.([1977]2002):《軍人與政治:亞非拉美國家的軍事政變》(Soldiers in politics: Military groups and governments),洪陸訓譯。台北市:時英。
O’Guinn, T. C., Allen, C. T. & Semenik, R. J.(2000). Advertising 2nd . New York: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Patton, M. Q.([1990]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Social sciences methodology),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縣:桂冠。
Reber, A. S.([1985]2003):《心理學辭典》(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nd ed.),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張澤川、袁軍、張榮華、顧海根、唐本予、李維、李茹、李正雲譯。台北市:五南。
Sarkesian, S. C., Williams, J. A. & Bryant, F. B.([1995]2000):《軍人、社會與國家安全》(Soldiers, society, and national security),段復初、莫大華、洪松輝、謝奕旭、鍾春發譯。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
Sheehan, K.(2004). Controversies in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Silverstone, R.(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 ledge.
Taylor, L. & Willis, A.([1999]2001):《大眾傳播媒體新論》(Media studies :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台北市:韋伯。
Vaughn, S., Schumm, J. S. & Sinagub, J.(1996).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Wells, W., Burnett, J. & Moriarty, S.([1989]2002):《廣告學》(Adverti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陳尚永、洪雅慧、蕭富峰譯。台北市:華泰。
Wernick, A.(1991). Promotional culture: Advertising, ideology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