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05: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忠和
研究生(外文):Chung-Ho Lin
論文名稱:國軍募兵廣告意涵研究—平面廣告的符號分析與解讀
指導教授:謝奇任謝奇任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政治作戰學校
系所名稱:新聞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新聞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9
中文關鍵詞:募兵廣告軍人形象符號學焦點團體法接收分析
外文關鍵詞:recruiting advertisementsoldier imagesemiotic analysisfocusing group interviewingreception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3
  • 點閱點閱:26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8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募兵制自民國92年4月開始起跑,國軍人才招募中心也推出許多不同形式的募兵廣告,其中,本研究選定十則募兵平面廣告作為研究樣本,研究目的有四:一、瞭解募兵廣告對軍人形象塑造之結果;二、瞭解閱聽人從募兵廣告中塑造軍人形象之結果;三、瞭解募兵廣告與閱聽人之間塑造軍人形象的解讀差異性;四、瞭解影響募兵廣告表現的訴求、迷思與意識形態的觀點。基於探究廣告符號傳達給閱聽人的文本意涵和閱聽人在接收訊息之後所形成的廣告文本意涵之解讀差異性比較是為廣告文化研究的重點之一,因此,本研究運用廣告文化理論(cultural advertising theory)之質性分析為主軸,從文本、閱聽人兩個路線出發,前者選用符號學分析法(semiotic analysis)探討募兵廣告文本所呈現的廣告意涵,後者則以閱聽人角度選定實地訪問調查中的焦點團體訪談法(focusing group interviewing)探求閱聽人自身建構的廣告意涵,經由資料解讀結果互相比較,以接收分析(reception analysis)取徑藉以瞭解兩者在廣告意涵呈現上的差異樣貌。

研究結果指出:第一,在廣告文本軍人形象方面,共有專業訓練、基本學識、自我挑戰、生涯規劃、工作認同、堅忍挺拔、自足樂業、積極衝勁、尚武健壯、福利健全、國際化、與時俱進、團隊精神、愛國情操、榮譽精神與中性特質等十六個正面的軍人形象類目。
第二,焦點團體參與者除了與廣告文本解讀相同外,還多出一個年輕化的形象,不過,參與者也有許多負面、刻板印象以及另類形象的產生。第三,優勢解讀方面,發現焦點團體參與者幾乎完全依照募兵廣告文本所欲傳達的訊息進行相同解讀;對於協商解讀型而言,有少部份的參與者對廣告文本表示「看不懂」,或是使用迴避不論,不然就是以模糊感覺來回應;就對立解讀型而言,仍能發現閱聽人有許多與廣告文本相左的解讀結果。第四,在廣告訴求方面,募兵廣告有五則為理性廣告,另五則為感性廣告,並發現在營士兵全部以理性訴求為方向,新訓士兵則以感性訴求為方向,其餘社會大眾則是同時運用。另外,透過符號學分析,可以獲得募兵廣告的迷思包括「成功的軍人生涯規劃與自我實現」、「『英雄』外衣的軍人本質工作與生活」、「現代化專業軍人擁有堅實的精神戰力」以及「女性軍人與『好漢』特質的軍隊環境兼容並蓄」等四項,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為「民主時代的軍隊國家化與神聖使命」、「國防武力現代化與軍隊專業化、職能化」、「台灣工商業社會與對職業軍人的評價」以及「現代化軍人特質與順應兩性工作平等的軍隊環境」等四項,並作為影響募兵廣告每年意識形態不同特色產生之分期。
目次

謝辭 I
摘要 III
目次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問題、流程與章節說明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廣告塑造與軍人形象 15
第二節 廣告文本 24
第三節 廣告閱聽人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取徑 4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8
第四章 募兵廣告分析 54
第一節 募兵廣告的外延意義 54
第二節 募兵廣告的內涵意義 74
第三節 募兵廣告的迷思與意識形態 85
第五章 焦點團體分析 100
第一節 焦點團體對募兵廣告意涵的討論 100
第二節 焦點團體對募兵廣告意涵的解讀 11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1
第二節 限制與建議 129
參考書目 132
一、中文部分 132
二、英文部分 139
附錄一:焦點團體訪談實施場次、人數與成員名單 142
附錄二: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146
附錄三:十則募兵平面廣告樣本 150

表目錄

表1-1 各類型兵役制度優缺點比較表 3
表1-2 九十四年度第三梯次募兵報考人員對廣告訊息來源獲得個數統計 10
表2-1 軍人自我形象塑造相關研究 18
表2-2 各種面向下軍人自我形象類目表 23
表3-1 研究樣本簡介與基本描述 49
表3-2 焦點團體訪談對象選取 52
表4-1 「真心英雄,歡喜做兵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55
表4-2 「舉棋不定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57
表4-3 「獵人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59
表4-4 「實現期許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61
表4-5 「微笑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63
表4-6 「英雄好漢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65
表4-7 「薪資待遇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67
表4-8 「方向和未來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69
表4-9 「加入志願士兵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71
表4-10 「榮耀精采篇」第一層次分析表 73
表4-11 符號學解讀募兵平面廣告塑造軍人形象類目表 83
表5-1 閱聽人解讀募兵平面廣告軍人形象塑造結果 117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 13
圖2-1 PEIRCE符號學的觀點 26
圖2-2 OGDEN與RICHARDS意義的三角形 27
圖2-3 BARTHES符號意義的兩個層次 29
圖2-4 FISKE的文本、符號與產製者之關係 33
圖4-1 真心英雄,歡喜做兵篇 54
圖4-2 舉棋不定篇 56
圖4-3 獵人篇 58
圖4-4 實現期許篇 60
圖4-5 微笑篇 62
圖4-6 英雄好漢篇 64
圖4-7 薪資待遇篇 66
圖4-8 方向和未來篇 68
圖4-9 加入志願士兵篇 70
圖4-10 榮耀精采篇 72
一、中文部分

丁榮國(2002)。〈國軍義務役官兵徵屬對國軍印象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研究專輯,頁215-253。
丁湘娥(2005)。〈走過半世紀 女青軍史留名〉,《青年日報》,2005年6月25日,第3版。
方蘭生(1995)。《形象魅力》。台北市:希代。
方蘭生(1996)。《傳播原理》。台北市:三民。
牛莒光(2000)。《國軍招生廣告呈現國軍定位與國軍形象之研究—以平面廣告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玲(1999)。《台灣電影中的女兵形象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曲有明(2005)。《整合行銷傳播運用於國軍推動募兵制之研究—以高中職生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全斌(1999)。〈有線電視新聞頻道觀眾接收分析〉,《廣播與電視》。13:43。
朱美珍、蔡忠達(2003)。〈國軍軍官家庭功能之研究〉,許思敬(編),《軍事社會科學實務研究》。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行政院(2002)。〈張揆發表人權政策白皮書 預祝台灣成為人權大國〉,《行政院新聞稿》,2002年1月31日。
何智文(2004)。〈索須爾與皮爾斯符號學理論研究與運用〉,《復興崗學報》。80:299-324。
李智偉(1998)。《電影「軍官與魔鬼」(A Few Good Men)之收訊分析─以三軍官校暨政戰學校87班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蕙君、施鴻基、劉金清(2004)。〈縮短役期 高中生贊成〉,《聯合報》,2004年11月12日,C1版。
沈有忠(2004)。〈兵役制度中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研究〉,《國防雜誌》。19:2:68-76。
沈明室(2003)。《女性與軍隊》。台北市:揚智。
東森新聞報(2006)。〈女兵招募反應踴躍 國防部增額至604人〉,奇摩新聞網站。上網日期: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411/195/30sn4.html。
林東泰(2004)。《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武彥主編(2000)。《新時代國軍精神戰力之研析》。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林信華(1999)。《符號與社會》。台北市:唐山。
林政忠(2005)。〈蔡同榮 穿小紅褲 力搏林志玲〉,《聯合晚報》,2005年3月31日,第4版。
林貞平(2005)。〈募兵MTV 藝人秀刺槍術〉,《聯合報》,2005年1月20日,C2版。
林國芳(2001)。〈廣告創意表現與設計理論〉,郭良文(編),《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市:學富文化。
邱英明(2003)。〈服替代役 有意願者激增〉,《聯合報》,2003年3月25日,第18版。
青年日報社主編(1998)。《跨世紀的國防力量》。台北市:青年日報。
姜得勝(2004)。〈「符號學」的意義之探究〉,《台灣教育》。629:51-55。
帥化民(2004)。〈募兵 優質的善戰之兵〉,《聯合報》,2004年2月24日,第15版。
柳婷(2000)。《廣告與行銷》。台北市:五南。
洪光遠(1998)。〈新新人類部隊生活適應問題的探討〉,《「新新人類從軍樂」學術論文集》。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洪哲政(2002)。〈真心英雄、歡喜做兵〉,《台灣日報》,2002年9月12日,第15版。
洪陸訓(2002)。《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台北市:五南。
洪登男(2002)。〈軍校生不同入學管道與理想軍官特質之關聯性分析〉,《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研究專輯,頁35-6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光夏(1999)。〈廣告文化理論學派之探討—三種解讀廣告文本的取徑分析〉,《廣告學研究》。13:93-111。
祝基瀅(1986)。《大眾傳播學》。台北市:學生。
翁秀琪(200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高凌雲(2003)。〈首次募兵57% 明年再招〉,《聯合晚報》,2003年12月12日,第1版。
高凌雲(2003)。〈國軍招才 擬全面募兵〉,《聯合晚報》,1999年4月6日,第7版。
高凌雲(2003)。〈募兵 3.1起跑 年招647人〉,《聯合晚報》,2003年2月23日,第1版。
高凌雲(2005)。〈陳依凡募兵代言人 甜美花木蘭〉,《聯合晚報》,2005年4月2日,第4版。
國防部(2005)。〈為何不能實施單一募兵制〉,國防部網站。上網日期:2005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mnd.gov.tw/publication/subject.aspx?TopicID=1693。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05)。《九十四年度第三梯次募兵報考人員對訊息來源接觸管道》。台北市: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張元培(1997)。《運動電視廣告之文化意涵:閱聽人建構廣告文本的影響因素》。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0)。〈網路閱聽人〉,《當代》。159:91。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會》。5:40-41。
張在山(2004)。《公共關係學》,國立編譯館(編)。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甚長(2000)。〈當前國軍精神戰力與社會變遷情境之分析〉,《軍事社會科學學刊》。7:195-218。
張馬可(2004)。〈徵兵制與募兵制比較〉,《國防雜誌》。19:6:23-36。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市:正中。
郭良文(2001)。〈認同廣告的建構〉,郭良文(編),《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之喬(2004)。《美術系男女學生對廣告中女性形象解讀之研究》。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男、丁學勤、林素吟、劉若蘭(2005)。〈廣告的訊息訴求方式、訊息正反性、訊息來源可信度與消費者認知需求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中山管理評論》。13:1:107-142。
陳俊典(1994)。《電視廣告文本的收訊分析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皆榮(2003)。《廣告主可信度與廣告訊息訴求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以團體旅遊行程為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
隋東升(1996)。《兵役制度概論》。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黃天中(1996)。《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台北市:桂冠。
黃立翔(2003)。《電視競選廣告塑造政黨形象之研究∼以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廣告為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玉(1999)。《說、聽、看MTV故事的方法:探索閱聽人與音樂錄影帶敘事觀點的互動》。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楊中芳(1994)。《廣告的心理原理》。台北市:遠流。
溫源興(1987)。《世界各國兵役制度概論--上冊》。台北市:內政部役政司編印。
葉長庚(2005)。〈好男不當兵?募兵爆滿!〉,《聯合報》,2005年4月26日,A7版。
鄒中慧(2001)。〈軍聞報導與國軍形象—以青年日報90.1.1起改版為例〉,《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研究專輯,頁95-125。
鄒麗珍(2004)。《平面廣告訊息分析之研究—以天下雜誌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榮泰生(2000)。《廣告策略》。台北市:五南。
劉作坤、蘇秀慧、鍾蓮芳(2004)。〈大頭兵 明年可望當1年半就好〉,《民生報》,2004年9月25日,A1版。
劉明岩(2005)。〈招募女兵喊停 惹抱怨〉,《聯合報》,2005年8月2日,C4版。
劉慧雯(2002)。〈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197-27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蔣經國(1980)。〈現代革命軍人的氣質〉,孟憲庭(編),《現代革命軍人的氣質—三軍四校六十九年反共復國革命教育專輯》。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編印。
蔡貝侖(2000)。《國內報紙軍事新聞中女性軍人角色的真實建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青年日報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2002)。〈「王八」、「Wombat」,你是誰?Saussure符號學的啟示與限制〉,《中華傳播學刊》。6:19-33。
鄭好媛(2002)。《美國戰爭電影軍人形象塑造運用於國軍人才招募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隆(2002)。《廣告學原理》。台北市:揚智。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3:132-139。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市:揚智。
賴岳謙(2004)。〈募兵制或徵兵制?〉,《全球防衛雜誌:軍事家》。39:3:10-13。
錢淑芬主編(2002)。《我國志願役軍士官職業態度之研究—社會變遷下的國軍素描》。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
鮑世瑋(1995)。《軍事院校電視招生廣告之內容分析與效果檢驗: 1988∼1995》。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璩德平(2004)。《國軍人才招募廣告之研究─從閱聽人角度分析》。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論文。
謝炫達(2000)。《「『全球化廣告』的接收分析—影響閱聽人解讀型態之因素研究」》。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慧娟(2003)。〈焦點團體〉,謝臥龍(編),《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
蘇進強(1997)。《軍人與社會》。台北市:業強。
顧傳型(1982)。《兵役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三民。

二、英文部分

Allan, R. C.([1990]2000):《重組話語頻道》(Channels of discourse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麥永雄、柏敬澤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arker, C.([2000]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羅世宏譯。台北市:五南。
Berger, A. A.([1991]1996):《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黄新生譯。台北市:遠流。
Boulding, K. E.(1956). The image.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urgoon, M.(1989). Messages and persuasive effects: Message effect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 Newbury Park, CA: Sage.
Culler, J. D.([1984]1992):《索緒爾》(Saussure),張景智譯。台北市:桂冠。
Fiske, J.([1990]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張錦華等譯。台北市:遠流。
Fowles, J.(1996). Advertising and popular culture. Landon: Sage.
Jones, M. & Jones, E.([1994]1999):《淺說大眾傳播與社會》(Mass media),楊意菁、余陽洲、宗育文、洪惠芬譯。台北市:韋伯。
Jugenheimer, D. W. & White, G. E.([1991]1994):《廣告學》(Basic advertising),漆梅君譯。台北市:亞太圖書。
Kolter, P.(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Krueger, R. A. & Casey, M. A.([2000]2004):《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s :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3rd ed),洪志成、廖梅花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Lewis, J.([2002]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邱誌勇、許夢芸譯。台北市:韋伯。
Lull, J.([2000]2004):《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陳芸芸譯。台北市:韋伯。
McQuail, D.([2000]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市:韋伯。
Miller, K. (2002). Communication theories: Perspectives, process, and contexts. Boston: McGraw-Hill.
Nordlinger, E.([1977]2002):《軍人與政治:亞非拉美國家的軍事政變》(Soldiers in politics: Military groups and governments),洪陸訓譯。台北市:時英。
O’Guinn, T. C., Allen, C. T. & Semenik, R. J.(2000). Advertising 2nd . New York: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Patton, M. Q.([1990]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Social sciences methodology),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縣:桂冠。
Reber, A. S.([1985]2003):《心理學辭典》(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nd ed.),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張澤川、袁軍、張榮華、顧海根、唐本予、李維、李茹、李正雲譯。台北市:五南。
Sarkesian, S. C., Williams, J. A. & Bryant, F. B.([1995]2000):《軍人、社會與國家安全》(Soldiers, society, and national security),段復初、莫大華、洪松輝、謝奕旭、鍾春發譯。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
Sheehan, K.(2004). Controversies in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Silverstone, R.(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 ledge.
Taylor, L. & Willis, A.([1999]2001):《大眾傳播媒體新論》(Media studies :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台北市:韋伯。
Vaughn, S., Schumm, J. S. & Sinagub, J.(1996).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Wells, W., Burnett, J. & Moriarty, S.([1989]2002):《廣告學》(Adverti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陳尚永、洪雅慧、蕭富峰譯。台北市:華泰。
Wernick, A.(1991). Promotional culture: Advertising, ideology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