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方世榮(2001)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第八版。台北:華泰。(Gary Dessler,2000),
朱道凱(1999),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台北:臉譜文化出版社。(Kaplan & Norton,1999)
吳品清(2004),平衡計分卡實戰指南。初版。台北:遠擎。(Nils-Goran Olve,2003)
林建煌(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Stephen P. Robbins, David A. De Cenzo,1999)
中國生產力(2002),商業司委託商業的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調查報告 http://sqin.cpc.org.tw/csi/M1.htm
尹秀麗(2001),服務業部分工時員工之研究-以中部量販店業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論文。王安祥、黃宜純、楊立政(2000),大台北地區大型髮廊連鎖體系服務品質之研究,生活應用科技學刊,1(2), 151-164。王見福(2003),光電產業組織文化、行銷策略與顧客關係管理對組織績效影響之實證研究,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論文。王居卿(1993),服務業整合性分類建構-策略上的觀點,台大商研所博士論文。王幸君(1999),婦女參與部分時間工作之決定因素與全日-部分工時工資差異之分析 ,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勇吉(1999),行銷管理精要,台北:千華。
王淑真(2001),美容創業者參與終身學習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小型美容業為例。大業大學碩士論文。丘昌泰(2001),邁向績效導向的地方政府管理,研考雙月刊, 46-56。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編 (2002),2002年台灣連鎖暨加盟協年鑑,台北。
田玉霞(2002),部分工時勞動情勢分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處編審。
成之約(2000),工時制度調整之政策與規劃研討會評論講稿,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成之約(2000),部分時間工作發展對勞資關係的影響及其政策意涵。勞工行政,(151),13~2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2004)。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權益手冊。
行政院勞委會 統計處 http://statdb.cla.gov.tw/html/nat/rptmenunat.htm
何琇伊(2002),勞動力彈性化的性別批判-以部分工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余德成(1998),中高年齡者部分工時人力運用,勞工行政, (123),21-31。吳安妮(1997),平衡計分卡轉策略化為行動,會計研究月刊, 134,133-139。吳安妮(2001),策略為焦點的組織-平衡計分卡式的公司如何在新企業環境中取勝。會計研究月刊,187,126-129。
吳孟男(2002),科技介入服務接觸程度與顧客滿意度之關係。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吳秉恩(1991),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與成效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吳秉恩(1992),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運作與實務。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吳美連、林俊毅(1999),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吳萬益(1996),集團企業組織文化、決策模式與經營策略之研究一中美日德韓墨主要集團企業運作模式之實證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嘉銘(2000),彈性化工時與勞動力參與率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江佩蓉(2006),45,000張圖庫教設計師抓住客戶,商業周刊964期,98-99。
李月卿(2004),教育訓練與員工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美髮業某公司設計師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李志華(1982),台灣企業績效評估方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李良達(1998),服務高手。台北:時報文化。
李佳穎(2001),一套美髮造型互動式系統,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宗原(2002),服務業廠商海外市場進入模式之研究~台商赴大陸投資之實証分析。銘傳大學企管碩士論文。李長貴(1997),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初版),台北:華泰。
李國銑(1996),影響台灣連鎖體系經營型態之選擇因素以便利商店、速食店、美髮美容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李毓祥(2002),部分工時人力運用與組織績效之實證研究--以量販店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李誠、辛炳隆、成之約(2000),勞動市場彈性化及非典型雇用,台北:行政院勞委會編印。
周昌湘(2000),工時變革對人力資源的影響。管理雜誌312,32-35。周信旗(2002),人力資源彈性化任用管理之研究-以我國派遣勞動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惠珍(2001),GSP認證店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都會區與高雄都會區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林秀如(2002),人力資源彈性運用對企業勞資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昀穎(2004),美髮業對高職與二專美髮相關科系畢業生專業能力需求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林素貞(2001),企業使用非典型勞動的原因與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林琴珠(2001),高職美容科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改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林嘉甄(2001),探討台北都會地區美髮業女性的營養知識、飲食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台北醫學院碩士論文。林衢江(2005),建構人力資源部門績效衡量模式,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華泰。
施能傑(1999),人力運用的兩項趨勢─精簡與彈性化,人事月刊,28(4),45-53。洪瑞敏(2001),科技介入服務接觸之研究─以美髮服務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紀秀旻(2005),勞動力彈性化看法對工作態度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翁聖宗(1994),美髮業服務品質與品牌忠誠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財政部國稅局(2005),營業稅法施行細則。
張文菁(2001),企業特性、人力資本、產業環境以及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火燦(2000),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楊智。
張其恆(2000),保障婦女部分工時工作的權利。勞工行政143,38-44。張建豪、袁淑娟(2002)。服務業品質管理。台北:楊智。
張添洲編著(2000),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五南。
張榮利(2001),中鋼與其協力廠商人力彈性運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簡鈺琬(2004),小規模營營利事業對財務人員績效評估之模式建構-以美髮造型店為例,南台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碩士論文。扈克勛(2000),醫院人力資源彈性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梁家禎(2002),台灣地區婦女部分工時就業之探討,銘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梁禮卉(2004),美髮服務業中顧客參與之前因與結果探討,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 頎(2001),關係行銷的運用與障礙-美髮業、電腦零售商、健身中心與便利商店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陳玉容(1997),服務業技術養成之控制機制及其對勞動者影響之研究-以連鎖美髮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亮君(1995),台北市職業婦女之美髮消費行為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陳春金(2006),美髮美容店長管理能力與訓練內容對經營績效之相關性分析。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陳美均(1995),國中技藝教育美容美髮班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美岑(2000),高職實用技能班美髮技術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之實施成效。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陳淑方(2005),台灣美髮連鎖體系應用資訊科技提昇經營管理 效益之探討。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雅慧(2004),台北地區美髮連鎖店顧客知覺之企業形象、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陳錦慧(2002),非典型聘僱的決定因素及績效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管所碩士論文。章彩瑛(1998),美髮業關係品質模式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良志(1998),女性部分工時人力運用,勞工行政123,13-20。黃坤祥(2000),時代趨勢與企業縮短工時之探討。勞資關係月刊, 19(4),228-243。黃宜純(2003),美容與美髮沙龍店長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黃俊英、林震岩(1997)。SAS精析與實例,台北:華泰書局。
黃俊英(2000),多變量分析(第七版),台北:中國經企研究所
黃英忠(1999),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寶蓮(1995),美髮連鎖店商店印象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楊振池(2003),工時縮短與工時制度彈性化之研究--以國內航空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楊錦洲(2001),顧客服務創新價值,台北:中衛發展中心。
廖振宏(2004),由PZB觀點探討服務品質管理對顧客忠誠度之影響—以連鎖美髮服務業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趙必孝 (1994),國際企業子公司人力資管理:策略、控制、與績效。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劉錦樹、陳秀(2003),認識部分工時勞工權益問題。實用月刊339,94-99。諸承明(1995),薪資設計要素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組織特性與任務特性為情境變項,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鄧桂涓(2004),流通業人力彈性運用之探討 以百貨公司/量販店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志郎(2003),消費者服務轉換過程選擇模式之研究-以美髮業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賴建源(2003),高職美容科學生資訊素養與美容美髮業經營管理需求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賴清蓮(2001),台灣美髮連鎖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戴世玫(2003),社會役人力運用及管理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謝安晉(2004),決策樹技術應用於美髮業直效行銷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鍾招龍(1996),我國輸出入銀行績效考核制度之研究。政大會研所碩士論文。簡慧嫻(2001),三種權力的宰制經驗----國中美容美髮班女性學生的弱勢處境。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羅奉文(2001),勞動市場彈性化之研究---以部分工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鐘國川(2005),北部地區美髮從業人員生涯動機、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顧志遠(1998), 服務業系統與設計作業管理,台北:華泰。
【英文參考文獻】
Atkinson., (1987), “J.Flexibility of fragmentation? The United Kingdom labor market in the Eighties”.Labor and Society, 12, 87-105.
Armstrong, G. and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5th ed.) ,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ecker B. E., (2001), Huselid M. A., & D. Ulrich , The HR Scorecard: Linking People,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Becker, Brian E., Huselid, Mark A., & Ulrich, D.(2001), The HR Scorecard: Linkingpeople,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ehn, Robert D. (2003), Why measure performance?Different purposes require different measures. Publish Administration Review, 63(5), 586-618.
Blyton, P. and Morris, J.(1991), A Flexible Future? Prospects for Employment and Organization . (Berlin: De Gruyter) “.
Blyton,P.;Morris, J. (1992), “HRM and the Limits of Flexibility”, in Blyton, P.; Turnbull, P. : Reassessing HRM (London , Sage).
Blyton, P.(1995), ‘The flexibility debate: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in the 1990s and beyond.’ University of Wales Cardiff. UK.
Blyton, P., (1996), “Workforce flexibility. In B. Towers(Ed.)”,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nd ed.),Oxford: Blackwell.
Cascio,W.F. , (1998),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ts, 5th ed boston McGraw-Hill.
Delaney, J.T. & Huselid, M.A. (1996),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cn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1), 171-188.
Dore, R. (1986), Flexible Rigidities, London: Athlone.
Drucker P. E.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HarperBusiness Press。
Harrison, B. (1994), “Lean and Mea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Kaplan R. S., (1990), Analog Devices: The Half-Life Metric, Ha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9-190-061.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p71-79.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aplan,R. S.& Norton, D. P. (2001),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Harvard BusinessSchool Press.
Kassem, S.M. (1987),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 explor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 , 387–392.
Kolter,Philip, (1991),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ervices.
MacDuffie, J.(1995), Human resource bundles and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logic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auto industr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48, 197-221.
Marchington, M. and Wilkinson, A.(1996), “Core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 London: IPD.
Miller, S.M(1990),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R& D: An Ideal Process for the 1990’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5(2), 153-163.
Niven, Paul R.( 2002), Balanced Scorecard step by step: Maximizing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ing results. New York: Wiley.
Schmenner, R. W, (1986), one can Service Businesses Survive and Prosper Soioan Management Review, 21-32.
Steers, R. M., (1975), “Problems i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 , 546-558.
Stivers B. P., and T. Joyce.(2000), Building a bal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Spring), 22- 29.
Venkatraman, N. & Ramanunjam.,(1986), “V.,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801-814.
Walker, G., & MacDonald, (2001),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HR scorecar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0(4), 365-377.
Wright,P.M.,& Snell S.A.(1998), Toward an unifying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fit and flexibility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4), 756-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