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方永泉(2003)(譯)。P.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台北市:巨流。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C. K. Riessman著。敘說分析(Narrative analysis)。台北市:五南。
王慧蘭(2004,8月)。眾聲喧嘩與解放:女性主義與批判教育學。載於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主辦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43-457),高雄縣。
卯靜儒(2002,5月)。從女性主義位置性的概念談女性教師的教學世界。載於高雄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舉辦之「性別、知識與權力」研討會論文集(頁268-276),高雄市。
卯靜儒(2003,9月)。理論化女性基層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歷程。載於台灣女性學學會、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聯合舉辦之「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
卯靜儒(2004a)。理論化女性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過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40-170。
卯靜儒(2004b)。重構女性教師的「主體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觀點的探索。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405-423)。台北市:心理。
卯靜儒(2005,10月)。「看」與「被看」,「說」與「被說」:我們如何建構中小學女性教師的性別經驗與想像。論文發表於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台灣女性學學會所聯合舉辦之「女性主義學──知識生產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白曉紅(1994)(譯)。C. Weedon著。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台北市:桂冠。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A. G. Johnson著。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台北市:群學。
成虹飛(2004,3月)。我為何要作行動研究?──一種研究關係的抉擇。載於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舉辦之「質性研究工作坊:人、研究、知識與方法」工作坊(頁1-10),高雄縣。
朱雅琪(1999)。國中女性教師認識論及其教育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L.C. Michele著。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3-170)。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教社所。
吳珍梅(2003)。國小女教師工作與家庭研究:女性主義觀點與沙圖象徵意涵之分析。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未出版,彰化市。吳臻幸(2001)。我的班、我的故事:國小導師形塑班風歷程的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呂仁惠(2005)。由女性主義觀點思考藝術教師專業自主:以一位國小女性視覺藝術教師為個案。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宋文里(譯)(2001)。J. Bruner著。教育的文化(The culture of education)。台北市:遠流。
宋文里(譯)(1990),Carl R.Rogers著。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 view of psychotherapy)。台北市:桂冠。
李文英(2000)。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李玉華(2002)。解開「生氣」的鎖鍊--一個小學女老師的探索、實踐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李茂興、徐偉傑(譯)(1998)。J. Ferrante著。社會學:全球性的觀點(Sociology : A global perspective)。台北市:弘智。
李惠茹(2002)。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遷--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南市。李惠茹(2003)。多數的性別、少數的權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1,120-122。
阮凱利(2002)。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之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周彥君(2002)。一位國小女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的構成。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周淑卿(2000)。面對統整課程與教學的教師文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233-251)。台北市:揚智。
周淑卿(2005)。論教學文化更新為學校課程革新之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8(3),15-25。周雅容(1998)。語言互動與權力:倫理的思考。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39-182)。台北市:三民。
易之新(譯)(2000)。J. Freeman, & G. Combs著。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Narrative th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台北市:張老師。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林清江(1995)。台灣教師的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三次調查的比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海峽兩岸教育發展(頁1-74)。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曉萍(2000)。轉化困境到出路──一個原住民老師的生命˙行動與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市:桂冠。
邱兆偉、簡成熙(2003)。哲學與教育。載於邱兆偉(主編),當代教育哲學(頁1-34)。台北市:師大書苑。
邱秀祝(1999)。國中女性教師性別角色之構成--十位女老師之實踐經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縣。金宜蓁、何萶蕤(1998)。日常生活的改造──平權教育。載於何春蕤(主筆),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頁53-57)。台北市:元尊文化。
侯務葵、王慧婉(1999)。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應用心理研究,1,107-127。姜添輝(2002)。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影響教師專業自主權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2),157-195。洪美蓮(2000)。女性主義教學的實踐--女性歷史單元教學活動之發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洪家榆(2005)。一位國中女性教師性別教育實踐之研究:以性別議題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市。洪塘圻(2004)。喧嘩劇場--國小女性教師聲音之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信賢(1995)。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對國小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2003)(譯)。D. A. Schön(主編)。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The reflective turn)。台北市:遠流。
孫瑞穗(譯)(1992)。A. Rich著。大聲要求教育。島嶼邊緣,2,52-56。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市。張小虹(2000)。女同志理論。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第二版)(頁243-268)。台北市:女書文化。
張如慧(200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張志明(2003)。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張盈堃(2005)。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載於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合著),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和批判教育學(頁69-107)。台北市:洪葉文化。
張嘉雲(2005)。我的課程之旅:一位女性教師的課程意識之生命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教育部(2005)。國小教師主要任教領域統計(性別)。2005年9月30,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93/basic_school/re15.htm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4)。台北市:巨流。
畢恆達(2001)。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7-97)。台北市:三民。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玫妏(2003)。國小女教師參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現場經驗。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未出版,台南市。陳奕安(2002)。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奎憙(1995)。非正式團體林立校園。師友,331,8-11。
陳建民(2002)。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學融入國小班級教學之質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陳俐雯、楊幸真(2006,6月)。對國小女性教師權力與權威的思考。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舉辦之「性別平等教育的挑戰與前景:亞太地區第二屆國際研討會」,香港。
彭秉權(譯)(2005)。B. Kanpol著。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Issues and trends in critical pedagogy)。高雄市:麗文文化。
游美惠(2000)。多元文化女性主義。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4,30-36。游美惠(2003)。女性主義方法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112-114 。
游美惠(2004)。從方法論的要求到女性主義方法論的追求:檢視教育研究期刊中的性別論述。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頁371-400)。台北市:心理。
游美惠,王百合(2005)。教育界的勞動後備軍:已婚女性代課教師之初探性研究。載於游美惠(著),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頁63-100)。台北市:女書文化。
游美惠、柯伯昇(2005)。台灣地區國小校長職位晉遷的性別分析。載於游美惠(著),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頁101-139)。台北市:女書文化。
游美惠、楊幸真、楊滿玉(2005)。組織民族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0,130-134。
馮朝霖(1999)。啟蒙、團結與責任—論教師組織之實踐理性。教育研究雙月刊,66,76-85。黃筱晶(2005)。平等對待?國小主任職位流動歷程及職場體驗的性別分析。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黃富順(1995)。關心社會脈動,重塑教師文化。師友,331,12-16。
廉兮(2004)。敘事探就:文本/主體重構的敘說與實踐。2005年10月18日,取自http://www.nhltc.edu.tw/~gimewww/institute/schedual/93-2term/93-2-33.htm
楊巧玲(2000)。問題導向教學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理論與實際。課程與教學季刊,3(3),121-136。楊巧玲(2001)。性別議題融入九年一貫學習領域的課程與教學--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所舉辦之「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471-494),台中市。
楊巧玲(2002)。性別意識、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課程--一個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凝視。兩性平等教季刊,19,86-97。
楊幸真(2000,10月)。女性主義的教室。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舉辦之「千禧年全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58),高雄市。
楊幸真(2001,7月)。象牙塔內的性別教育:教學超越與轉換。載於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兩性研究中心所舉辦之「性別、醫療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3-246),高雄市。
楊幸真(2002)。由女性主義觀點探究女性研究生在課堂裡沉默的真相。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之探究與實踐(頁441-484)。台北市:五南。
楊幸真(2003a,9月)。重建女性主義教室:愛、信任、倫理與關懷。載於台灣女性學學會、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所聯合舉辦之「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
楊幸真(2003b)。女性主義教育學與女性主義教室:再思權力與權威。教育研究月刊,109,125-136。楊幸真(2004a)。再思女性主義教育學:愛、信任、倫理與關懷。通識教育季刊,11(1&2),227-251。
楊幸真(2004b,8月)。當西方到了東方: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回顧與前曕<首部曲>。載於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主辦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58-488),高雄縣。
楊幸真(2006,6月)。探究女性主義教育學之關懷倫理與教學實踐策略。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舉辦之「性別平等教育的挑戰與前景:亞太地區第二屆國際研討會」,香港。
楊滿玉(2002)。bell hooks的交融教育學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葉淑花(1998)。國民小學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9-54)。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教社所。
瑪達拉˙達努巴克(2004)。是原住民,也是同志:排灣男同志Dakanow的生命之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雲杉(2005)。學校生活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研究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潘慧玲(1998)。檢視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5。
潘慧玲(1999,6月)。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頁344-359),台北市。
蔡依林(譯)(2003)。Madonna著。畢老師的蘋果(Mr. Peabody’s Apples)。台北市:格林文化。
蔡美玲(譯)(1995)。M. F. Belenky, B. M. Clinchy, N. R. Goldberger, & J. M. Tarule著。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女性自我、聲音與心智的發展(Women’s ways of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台北市:遠流。
蔡敏玲(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21-30。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台北市:心理。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市:心理。
蕭昭君(2003)。誰需要女性主義教育?一個師資培育者自我解放的行動研究。載於台灣女性學學會、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所聯合舉辦之「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
蕭昭君、陳巨擘(2003)(譯)。P. McLaren著。批判教育學導論──校園生活(Live in schoo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台北市:巨流。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1995年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頁182-248)。台北市:時報。
謝小芩(1999,4月)。教育研究中的性別論述:十年來台灣性別與教育的文獻回顧。載於私立高雄醫學院所舉辦之「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
謝小芩、楊佳羚(1999)。教育研究中的性別論述:十年來台灣性別與教育文獻回顧。載於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台灣社會學社主辦之「跨世紀台灣社會與社會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簡紅珠(2005)。對台灣中小學教學文化的幾點思考。課程與教學季刊,8(3),1-13。羅青(1984)。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市:爾雅。
顧瑜君(譯)(1998)。Harry F. Wolcott著。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市:五南。
西文部分
Brady, J. (1995). Schooling young children: A feminist pedagogy for liberatory learning.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roughon, T. L. & Potts, L. (2001). Dissonant voices: the teacher’s ‘personal’ in women’s studies. Gender and Education, 13(4):373-385.
Cattani, D. H. (2002). A classroom of her own: How new teachers develop instructional, professinoal,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igiovanni, L. W. (2004). Feminist pedagogy and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 17(3):10-15.
Fisher, B. M. (2001). No angel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ough feminist discourse.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hooks, b. (1989).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Boston: South End Press.
Kim, L. M. (2001). “I was [so] busy fighing racism that I didn’t even know I was being oppressed as a woman!”: challenges, changes, and empowerment in teaching about women of color. NWSA Jouranl, 13(2):98-111
Lee, M. & Johnson-Bailey, J. (2004). Challenges to the classroom anthority of women of color.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102, 55-64.
Logan J. (1997). Teaching stories. NY: Kodansha International.
Maher, F. A. & Tetreault, M. K. T. (2001). The feminist classroom: Dynamics of gender, race, and privilege.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Ropers-Huilman, B. (1999). Scholarship on the other side: power and caring in feminist education. NWSA Journal, 11(1):1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