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6: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志遠
研究生(外文):Chih-Yuan Chang
論文名稱:國小兒童家庭因素、兩性態度及性別角色之關係研究----------以屏東縣國小高年級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and Gender Rol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a case study for Pingtung
指導教授:朱元祥朱元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Hsiang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性學研究所
學門:其他學門
學類:其他不能歸類之各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因素兩性態度性別角色特質研究者預測力高年級性教育關鍵字
外文關鍵詞:sixth grade studentsfamily factors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gender rolefamilyfuturedat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6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旨在了解在不同的家庭因素的影響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兩性態度及性別角色特質的現況及彼此間關係。
本研究採研究者自編「國小高年級學童兩性態度與性別角色特質之調查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屏東縣30所公立國民小學922名六年級學童為受試對象,使用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最後依分析結果,列出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兩性態度的現況,呈現正向。
二、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性別角色特質的現況,呈現稍正向。
三、 家庭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兩性態度的確有影響。
四、 家庭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特質有顯著的影響。
五、 國小高年級學童兩性態度及性別角色特質間,呈一定程度的相關性。
六、 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因素對兩性態度、性別角色特質稍具聯合預測力。
依本研究的發現,研究者對現行的國小性教育課程及相關教育人員、單位,提出建言。期盼能為後續相關研究參考。

關鍵字: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因素、兩性態度,性別角色特質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correlation,and the difference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and gender role from sixth grade students under different family factors.
In order to reach the purpose,the instrument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and Gender Role of Questionnaire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The subjects were 922 sixth grade students selected randomly from 30 schools in Pingtung county.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statistic software.
The main obtained results were indicated as follows:
1. The current sixth grade students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is tend to positive.
2. The current sixth grade students ‘gender role is tend to positive.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ixth grade students’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among family factors.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ixth grade students’ gender role among family factors.
5.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ixth grade students’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and gender role.
6. The related variables such as sixth grade students’ family factors can predict students’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and gender role development commonly.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to provide concrete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for family educators,school educators,education administrators,and academic institut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sixth grade students,family factors, attitude about both sexes, gender role
目錄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誌謝目錄圖目錄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ⅠⅢⅤⅥⅨⅩ1
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第六節 第四章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五章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章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名詞釋義-------------------------------文獻探討-------------------------------性、性別、性別角色與性態度-------------影響性態度之相關因素-------------------家庭因素與性別角色之關係---------------研究方法-------------------------------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資料處理-------------------------------研究結果-------------------------------國小學童兩性態度與性別角色特質之現況---國小學童兩性態度之差異情形-------------國小學童性別角色特質之差異情形---------國小學童兩性態度與性別角色特質之關係性-國小學童家庭對兩性態度因素、性別角色特質之聯合預測力分析-----------------------討論---------------------------國小學童兩性態度與性別角色特質現況-----國小學童兩性態度差異情形---------------國小學童性別角色特質差異情形-----------國小學童兩性態度與性別角色特質相關性---國小學童家庭對兩性態度因素及性別角色的預測力---------------------------------結語與建議-----------------------------結語-----------------------------------建議----------------------------------- 14699162535353739415153555560768789959597101104106111111115
參考文獻一、中文部分二、西文部分 --------------------------------------------------------------------------------------------------------------------- 121121125
附錄附錄一 ------------------------------------------------------------------------------ 129129
附錄二附錄三附錄四 --------------------------------------------------------------------------------------------------------------------- 13413513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民8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雅各(民88)性屬關係。臺北:心理。
王素女(民93)。臺灣南部地區大專進修部女學生自慰態度、性生活狀況與性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博仁(民88)。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過(民90)。國中學生性知識和性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令方(民82)。女性主義歷史的挑戰:概念和理論。中研院近史所: 近代婦女史研究),1,.217-240。
何青蓉(民75)。國中生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性別角色與其個人性別角色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然堯(民72)。中國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鍾秋玉(民85)。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吳嫦娥(民78)。關懷破碎家庭中成長的青少年。教師天地,49,39-41。
吳明隆(民89)。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松岡。
吳淑玲(民88)。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就君(民93)婚姻與家庭。臺北:華騰。
林翠湄(民78)。父母的性別角色態度對兒童性別角色態度的影響-父母家務分工模式及對兒童家務指派的效應分析。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燕卿(民77)。性教育教學對高中性知識、性態度和性焦慮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蓮、林月玲(民83)。臺北市某國小五年級學生性教育教學的效果。臺北市中興醫院。
林純燕、林靜婷、鄭榮祺、張景富、黃長雄(民83)。臺北市大安區、萬華區國小六年級學生性知識及性態度之調查研究。傳習,12,17-42。
林生傳(民85)。社會教育學。高雄:復文。
林怡君(民87)。高兩性教育團體輔導方案對國中生兩性知識、態度及相處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娟(民88)。南區大學生依附類型與其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賢(民92)。網路素養、網路成癮、網路色情與性態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教師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燕卿、阮芳賦(民93)。人類性學。臺北:華騰。
晏涵文(民79)。近十年台灣地區性教育研究之回顧。性別角色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之論文集。
晏涵文(民85)。生命與心理的結合。臺北:張老師。
晏涵文(民91)。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臺北市:一家親文化。
柯賢忠、王英漢、王幼金、江千代、徐素珍、蔣元中(民80)。臺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童性教育教學實驗研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家庭計畫推廣中心。
柯華葳、游乾桂(民82)。兒童與家庭:如何與你的孩子相處。臺北市:桂冠。
柯淑敏(民90)。兩性關係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民84)Pamela Abbott and Claire Wallace著 《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臺北:巨流。
施雅彬(民85)。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性教育需求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友群(民81)。小學階段的性教育。諮商與輔導,75,19-24。
許惠瑾(民73)。家庭內聚型態與兒童自尊、行為困擾、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淑琴(民80)。單親兒童性別角色、學業性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師天地,53,56-59。

高嘉慧(民90)。國中學生性別角色、性別刻板印象與兩性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基隆市國中學生為例。私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雅玲(民94)。國小學童家庭因素、性別態度與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美皓、晏涵文(民84)。臺北市國二學生與母親溝通與「性」有關主題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2,14-23。
畢恆達(民93)。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心靈工坊。
陳秀玲(民88)。中部四縣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第一性徵成熟狀況及性知識和性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民89)。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教育部八十九年度中等學校兩性平等教育主題工作坊。
陳明月(民89)。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溝通與其性知識、性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昌(民90)。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高雄:復文。
陳淑華(民92)。高雄市國中學生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秀(民92)。國中生之決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情緒經驗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宇芝(民92)。大臺北地區大學生性知識、性觀念與性行為之相關研究。私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秋(民93)。性之性別。臺北:韋伯。
郭生玉(民8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
黃文三(民83)。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月美(民84)。單親兒童生活適應相關因素及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儀(民90)。兩性教育:揭開男女神秘的面紗。永和市:啟英文化。
黃尹傑(民91)。國小兒童兩性態度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棟梁(民72)。親職教育理論探討。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之親職教育研究。臺北:華欣。
楊國樞(民85)。中國人的人際心態。臺北:桂冠。
蔡文輝(民8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鄭美雪、陳采霙(民81)。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性教育現況調查研究。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教育專題研究(卅三)。
鄭玄藏(民83)。性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劉淑珍(民80)。性教育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性知識及性態度影響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姿吟(民81)。國中父母效能系統訓練方案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娟、林明寬譯(民85),Susan A. Basow(1992)原著。兩性關係—
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北市:揚智文化。
劉秀娟(民88)。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市:揚智文化。
賴美秀(民82)。父母的性別角色、兒童的性別角色與兒童的自尊和同儕接納度之關係其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友梅(民86)。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駱慧文、莊勝發、楊奕馨(民85)。從課堂師生互動關係分析的觀點探討學校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謝佩如(民90)。國小六年級學生與家長溝通性議題之現況調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汶伶(民92)。國小師生衝突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伊淇(民91)。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學生對教師、父母期望知覺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維政(民81)。青少年性態度及性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慧美(民82)。高中學生性格及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對其性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慧美(民84)。國中學生性態度之現況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6,111-129。

魏慧美(民87)。高雄市高中高職學生家庭因素、親子溝通及同儕關係對其婚前性行為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羅幼蓮(民87)。桃園縣國小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性知識來源、性知識和性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燕翎主編(民91)。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再版)。臺北:女書文化。

貳、西文部分
Abramson, P. R., Moriuchi, K. D., Waite , M. S., &Perry, L. B. (1983). Parental family about sex educational: Cros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variate control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2(5), 381-396.
Acock, A. C., Barker, D. &Bengtson, V. L. ( 1982). Mother’s employment and parent-youth similar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 441-455.
Angrist, S. S., Mickelsen, R. &Penna, A. N. (1977). Sex differences in sex- role conceptions and family orient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6, 179-786.
Arditti, J. A., Godwin, D. D., &Scanzoni, J.(1991).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behavior and young woman’s gender role traits and preferences. Sex Role, 25, 3/4, 195-211.
Ausubel, D. P, Sullivan, E. V. &Lves, S. W.(1980). Theory and Problems of Child Development, Grune&Stratton, Inc.
Bandura, A.(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Inc.
Bandura, A. (198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 Annuals of Child,6,1-60. London: JAI Press.
Baldwin, S. E. &Baranoski, M. V. ( 1990).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sex education in the home, Adolescence, 25(99), 573-583.
Bem, S. L. (1977). On the ul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 (2), 196-205.
Birke, L. (1986). Women, feminism and biology: The feminist challenge. Brighton, Sussex :Wheatsheaf Book : distributed by Harvester Press.
Black, K. N. (1981).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absence on sex role development and scholastic achievement. Paper presenter at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Woman in Psychology.
Bronstein, P. (1984). Difference in mothers’ and fathers’ behaviors toward children: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0(6) 995-1003.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10447).
Bruck, A. M.(1979). Visiblized Adlerian Psychology. Jounr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5(1), 3-25.
Delamont, S. (1980). The Sociology of Women. London: Henry Lingltd.
Firestone, R. W.(1993). The Mother- daughter bon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9000).
Hampson, S. (1986). Sex roles and personality. In J. D. Hargreaves & Colley A. M. (eds.) The Psychology of Sex Roles (chap 3). London: Harper Publishers.
Hock, R. A., &Curry, J. F. (1983). Sex role identification of normal adolescent males and females as related to school achievement.
Hovell, M., Sipan, C., Blumberg, E., Atkins, C., Hofstetter, C. R., &Kreitner, S. (1994). Family influence on Latuno and Anglo adolescent’s sexual behavio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 973-986.
Huston, A. C. (1983). Sex- typing. In P. 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387-467.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Huston, A. C. &others (1983).Family environment and television use by preschool childr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0293).
Klein, M. M., &Shulman, S.(1981). Adolescent masculinity- femininity in relation to parental models of masculinity- femininity and marital adjustment. Adolescence, 16, 45-48.
Kurdek, L. A., &Siesky, A. E. (1980). Effects of divorce on childr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 child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Divorce, 4, 85-90.
Lamke, L. K., Bell, N. J. &Murphy, C.(1980). Sibling constellation and androgynous sex role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5, 139-144.
Lasonen, Johanna; Burge, Penny L. (1991). Women in workplac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gregated Division of Lab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Vocational Association Convention.
Laucer, R. H., &Laucer, J. C. (1991). The long-term relational consequences of problematic family backgrounds. Family Relations, 40, 286-290.
Liebert, R. M., Wicks- Nelson, R.& Kail, R. V. (1986). Development Psychology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Lindsey, E. W.& Mize, J. (2001). Contextual difference in parent-child play: Implication for children’s gender role development. Sex Role: A Journal of Research ,44(3-4), 155-176.
Lueptow, L. B. ( 1980).Social Structure, Social Change, and Parental Influence in Adolescent Sex-Role Socialization: 1964-4975.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2, 93-103.
Measor, L.&Sikes, P. (1992). Gender and school. London. New York: Cassell.
Money, J.& Ehrhardt, A. (1972). Man and woman, boy and gir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ristuen,Thea.(2004).An investigation of sixth grade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ation.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Press.
O’Neill,Amy E.(2005).Parent perceptions about sexuality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Long Beach: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Poole, M, &Langan-Fox, J. (1990). Determining career orientations in women from different social-class backgrounds. Sex Roles, 23, 471-490.
Razzano,Kimberley A.(2005).A study of attitudees among teaches and parenes regarding the goals of sexuality education programs grades 6-12.Marywood University Press.
Schamess, S. (1993). The search for love: Unmarried adolescent mothers’ views of, and relationships with, men. Adolescence, 28(110), 425-438.
Small, S. A., &Luster, T. (1994). Adolescent sexual activity: An ecological, risk- factor approa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 181-192.
Shaffer, D. R.(1988).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2nd ed. California : Brook/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Shaffer, D. R.(1996). Development psychology (4th ed). New York :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Sutton,Pertra Baric.(200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attitude toward children’s right,parenting styles and child’s right to sexuality education.Fresno:Alliant Internation University Press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3-12。
2. 朱則剛(1994)。教育科技派典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5,40-43。
3.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31-39。
4. 李隆盛( 1994)。工藝教材教法新趨勢:模組化的課程設計與問題解決式的教學策略。菁莪季刊, 6( 4 ), 2-21。
5. 林麗娟(2002)。問題導向學習在網路資源式學習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60,42-53。
6. 計惠卿、張杏妃(2001)。全方位的學習策略─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設計模式。教學科技與媒體,55,58-71。
7. 唐偉成、江新合(199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屏師科學教育,8,12-28。
8. 張玉山(1995)。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之理論與實例。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8(8),23-32。
9. 張景媛(1998)。新學習時代的來臨─建構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資訊,6(1),52-65。
10. 劉秀琴(2001)。以情境學習觀點探討農校教學取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6,55-31。
11. 鄭友超、王百民、陳明鈺(2003)。應用問題解決教學策略於高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能源與運輸」領域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1(5),113-162。
12. 賴羿蓉(2001)。「問題解決」的理論與實務。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37-42。
13. 顏榮泉(1996)。全球資訊網在教學與學習上之應用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25,33-41。
14. 白博仁(民88)。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李美枝、鍾秋玉(民85)。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