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04: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紫芳
研究生(外文):SHIH TZU FANG
論文名稱:小吃在鹿港的休閒魅力
論文名稱(外文):The Attraction of Leisure among local Delicacy in Lukang
指導教授:湯幸芬湯幸芬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遊憩體驗真實性懷舊炫耀性心理
外文關鍵詞:recreational experiencesrealityold fashionproud boa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9
  • 點閱點閱:55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4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中文摘要
隨著時代的改變,休閒活動也跟著多變萬化。其中飲食方面被普遍的接受,被視為一種單獨的休閒型態。地方小吃因具有便宜、地方性強、及具有特殊風味等特色,所以特別受到重視,小吃不僅是維持生活基本需求,最重要的是能帶給遊客愉快的休閒感。
本研究以鹿港的小吃為研究主軸,透過文獻回顧和耆老的訪談方式釐清鹿港小吃的源流,並對遊客、當地居民、公部門、學者、當地文史工作者和業者進行資料的收集,以探討鹿港小吃有何條件足以讓品質與種類比一般地區精緻與多元呢?小吃對旅客的吸引力又是什麼?以及品嘗小吃的休閒體驗又是什麼?還有探究小吃對鹿港現今休閒產業有何影響?再對小吃帶給遊客的深層的意涵加以探究。
資料收集之後,採樣版式、編輯式、融入/結晶化分析法,一再的回到文本進行檢視修訂之後再進入詮釋階段。將文本安放在詮釋的架構內加以表達。
研究發現鹿港因有經濟繁榮的基礎與文人雅士的文風助長,及私人廚師與「刀煮」的遁入民間和宗教祭祀的另一面促使鹿港小吃種類繁多與精緻化。而小吃的萬花筒世界則充滿了吸引力和新奇性、受到當地旅遊氛圍所感染及變成是一種社交的場域。且小吃具有真實性、的體驗也可體驗當地的文化與民情更可以豐富旅遊記憶,是一項體驗當地文化的最佳途徑。而小吃產業也為鹿港帶來富裕的經濟和文化產業的提升,研究還發現小吃具有一種品味展現與擬像與和平民的炫耀性趨近社會觀。藉此研究,解讀地方小吃的意象,並開拓休閒產業的新視野。
關鍵字:遊憩體驗、真實性、懷舊、炫耀性心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very kind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s growing up thrivingly. Gourmet becomes the most acceptable enjoyment because of its’ simple fashion. Gourmet not only satisfie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our lives, most important of all, it brings enjoyable recreational experiences to the tourists. Regional local delicac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example. Generally, local delicacy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fairly pricing, regional, and unique flavour. Recently,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creations.
Why local delicacy is so attractive to tourists? What makes the tourists want to try the local delicacy? In the aspects of the domestic economics, what benefits does local delicacy bring with? Redirecting from the physical aspect of “eating only meets physiological ne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local delicacy.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Lu-Kang area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delicacy to the recreational industry. In addition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some local respectable senior have been consulted to clarify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delicacy in Lu-Kang area. Besides, the study also includes in-depth interview with tourists, local residents, public offices, academia, and local artist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local delicacy in current recreation industry for this region.
After all the materials are collected, Template Analysis Style, Editing Analysis Style and Immersion/Crystallization Analysis Style a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It has been found out that the remembrances of the childhood are involved in tourists’ motifs. They intend to preserve the tradition, proud boast, curiosity, and influences under expedition surroundings. Meanwhile, local delicacy is also full of reality, novelty, and common encounter. Further more, through local delicacy, tourists can both understand the domestic culture and customs more, and enriched their travelling memories. It is the best way to explore the domestic culture and advancement of art. We can say that local delicacy not only brings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helps promoting the regional art industry. It is anticipated to elucidate the image of local delicacy as well as to widen the vision of recreation industry.
Further more, I wished this study can be a reference c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Keywords: recreational experiences, reality, old fashion, proud boast
目 錄
頁次
第 壹 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思考之心路歷程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貳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8
第一節 確定田野之路 8
第二節 走入田野 10
第三節 我的田野歷程 13
第叁章小吃的時空經驗變奏 17
第一節 有關「小吃」之論談 17
第二節 台灣小吃飲食文化歷史背景 21
第三節 台灣小吃的變革 25
第肆章 鹿港小吃的源流與內容 27
第一節 鹿港小吃的背景 27
第二節 鹿港小吃的特性與業者背景 35
第三節 鹿港小吃的分類 38
第伍章 鹿港小吃的魅力-味外味 46
第一節 小吃的萬花筒世界 46
第二節 遊客的小吃體驗 55
第三節 炫耀性的社會學觀 66
第四節 小吃對鹿港的影響 74
第五節 小結 84
第陸章 結論與反思 86
第一節 結論 86
第二節 研究反思 90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觀光局美食行銷策略 99
附錄二:受訪者一覽表 100
附錄三:訪談大綱 102
附錄四:國宴菜單 103
附錄五:訪談逐字稿 104
附錄六:鹿港漁、農產品加工 161
附錄七:彰化市第三屆地方特色美食節 162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7
圖2-1 小吃分佈圖 12
圖4-1 講究精緻的碗 30
圖4-2 講究精緻的盤-1 30
圖4-3 講究精緻的盤-2 30
圖4-4 講究精緻的小酒杯 30
圖4-5 精緻的碗的湯碗-1 31
圖4-6 講究精緻的盤-3 31
圖4-7 講究精緻的湯碗-2 31
圖4-8 講究精緻的湯碗-3 31
圖4-9 文人雅士聚集地十宜樓-1 31
圖4-10 文人雅士聚集地十宜樓-2 31
圖4-11 精緻茶點杏仁 39
圖4-12 精緻茶點豬油老 39
圖4-13 精緻茶點花生老 39
圖4-14 精緻茶點鳳眼糕 39
圖4-15 精緻茶點杏仁酥 39
圖4-16 精緻茶點口穌餅 39
圖4-17 精緻茶點龍睛酥-1 40
圖4-18 精緻茶點龍睛酥-2 40
圖4-19 精緻茶點龍睛酥-3 40
圖4-20 精緻茶點牛舌餅 40
圖4-21 美味的肉粽-1 40
圖4-22 美味的肉粽-2 40
圖4-23 阿鵬師小丸子 40
圖4-24 阿鵬師燕餃 40
圖4-25 鹿港特產-蝦猴 41
圖4-26 鹿港特產-芋丸 41
圖4-27 市場內的肉回-1 41
圖4-28 市場內的肉回-2 41
圖4-29 天后宮前的肉回-3 41
圖4-30 燕餃-2 41
圖4-31 切仔麵 41
圖4-32 鹿港特產-芋丸-2 41
圖4-33 涼粉粿 42
圖4-34 手工麵線-1 42
圖4-35 生意興隆的店家 42
圖4-36 手工麵線-2 42
圖4-37 杯杯都是美味的麵茶 42
圖4-38 街頭的麵茶 42
圖4-39 東華麵茶前的遊客 42
圖4-40 等待中的麵茶 42
圖4-41 剛出籠的肉包 43
圖4-42 等待遊客的麵茶 43
圖4-43 一盒一盒待賣的肉包 43
圖4-44 冷卻中的饅頭 43
圖4-45 肉包的製作過程 43
圖4-46 排隊購買的遊客 43
圖4-47 慕名而來的遊客 43
圖4-48 蒸煮中的肉包 43
圖4-49 天后客前的肉包 44
圖4-50 應接不暇的業者 44
圖4-51 鹹蛋糕 44
圖4-52 國宴的榮譽光環 44
圖4-53 獨特的豬血湯麵線 44
圖4-54 埋頭努力吃的遊客 44
圖4-55 龍山肉羮-1 44
圖4-56 龍山肉羮-1 44
圖4-57 人氣小吃-蚵仔煎-1 45
圖4-58 超人氣的店面 45
圖4-59 人氣小吃-蚵仔煎-2 45
圖4-60 人氣小吃-蚵仔煎-3 45
圖5-1 妖鬼埕現況-1 82
圖5-2 妖鬼埕現況-2 82
圖5-3 天后宮前商圈-1 82
圖5-4 天后宮前商圈-2 82
圖5-5 民生路商圈 82
圖5-6 民生路大興土木商中的店面 82
圖5-7 小吃聚集地擴散圖 83



表目錄
表4-1 小吃分類 38
參考文獻一、中文文獻
王人湘,(2001),飲食之旅。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王雪美,(2006),日本妹來台洗頭、算命、拍寫真,聯合報,2月28日,A6版。
田思怡,(2006),日本人不為人知的癖好:吃,聯合報,2月18日,A14版。田舍老人,(1986),鹿港股人物謠諺析賞,鹿港風物,(4),18。
余舜德,(2005d),夜市小吃的傳統與台灣社會,第九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張玉欣編,(pp.1-16),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吳芝儀、廖梅花譯,Strauss,A.&Corbin,J.著,(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
吳國泰,(2004),台南市小吃文化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台南。
李文祺譯,梶原通好著,(1990),台灣農民的生活節俗,台北:臺原。
李佳虹、李素馨,(2005),休閒遊憩行為篇-消費者對夜市意象之研究-以台中逢甲夜市為例,第七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戶外協會。
林明德,(1994), 台灣美食鳥瞰,(pp.254-263),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林明德,(1998),台灣民俗小吃,台北,漢光文化。
林明德編 ,(2002),彰化縣飲食文化,彰化:彰化縣政府。
林淑晴,(1988),從環境知覺探討垃圾對遊憩體驗的影響-以日月潭為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台中。
林會承,(1991),清末鹿港街鎮結構,(p.10),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林衡道,(1995),台灣的傳統食品,台灣風物,45(2),105-115
林慶弧,(2004),飲食文化與鑑賞,台北:新文京開發。洪炎秋,(1986),囝仔容和蒜容,鹿港風物,(3),59。姚村雄、黃雅卿、李新富,(2000),台灣地方性特產包裝設計現況初探,pp. 313-326。
洪蘇翠娟,(2003),高雄市居民對年節習俗的飲食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胡幼慧、姚美華(1996)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胡蕙寧,(1985),台灣全省小吃縮影,食客,5,25-61
范姜群澔,(2003),都市觀光吸引力與媒體行銷關係之研究—以台中都會區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系,台中。
徐宗國譯,(1997),Strauss,A. & Corbin,J.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 29(3)。
高宣揚,(1998),文化區分化與符號差異化,東吳哲學學報,3, 台北:東吳大學,台北。許木柱、簡美玲,(1996),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張玉欣編,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許志呈編,(1987),鹿港古人物三百六十行,鹿港風物,(5),25。康箏譯,Godbey, G.著,(2000),你生命中的休閒,中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張來斌、韓養民,(1989),秦漢風俗。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張玉欣、楊秀萍,(2004),飲食文化概論,台北:揚智。
莊安祺譯,Ackerman, D.,著,感官之旅,1993,台北市:時報文化。
許雪姬,(2000),鹿港鎮志-宗教篇,鹿港鎮:鹿港鎮公所。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存傑,(1991),食品科技與飲食文化,張玉欣,(pp.165-188),第二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炤華,(2002),彰化縣鹿港鎮地區性觀光市鎮的發展機制與策略建議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彰化。
陳韋妢,(2003),地區行銷與城市競爭力營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北。
陳婉茜,(2006),一說到吃逯老雙眼發亮為了一碗麵搭機再回大陸,聯合報,2 月14日,C6版。
陳貴芬,(2000),西式漢堡速食連鎖店在食品品質顧客滿意度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
陳貴凰、吳菊,(2004),台灣鄉土美食行銷之探討全台各縣市最具代表性小吃、鄉土特色餐飲與美食之旅消費調查,張玉欣編,(pp.107-126),第九屆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單文經,(2000),鹿港鎮志-教育篇,鹿港鎮:鹿港鎮公所。齊思賢譯,Malcolm G.著,(2005),引爆趨勢,台北市:時報文化。
楊瑪莉,(2005),吃出台灣競爭力點石成金,天下雜誌,320,pp.132-148。
曾光華、陳貞吟、張永富,(2004),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旅客懷舊體驗的內涵與價值,戶外遊憩研究,17(4),43-69。
湯幸芬,(2004),鄉村旅遊意象之研究,鄭健雄、郭煥成主編,(P54-8),台中:2004海峡兩岸休閒農業與觀光旅遊發展學術研 討會文集。
焦桐編,(2003),台灣飲食文選(I)(II),台北:二魚文化。
黃永和,(1991),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秀政,(2000),鹿港鎮志-沿革篇,鹿港鎮:鹿港鎮公所。
黃啟智 , (2004),兩岸飲食文化現況之研究:以中國福建省漳州市與台灣彰化市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台北。

詹益政,(1998),餐飲連鎖經營-如何掌握優勢、邁向成功,張玉欣編,(pp.47-55),第三屆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劉大和,2001,APEC議題研究精選系列2 觀光、文化節慶。臺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劉惠珍,(2002),民眾對新店都市意象與遊憩需求之研究,景文技術學院學報,12(下)。
蔣勳,(2005),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台北市:遠流。
鄧景衡,(1995),台灣飲食文化系譜,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景衡,(1996), 飲食加速度- 社會的時空張力與飲食文化的意義的產製, 台北:聯合文學。
鄧景衡,(1997),黑飲、金食、鏽島-台灣飲食文化系譜,田園城市。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下),田園城市。
鄭陸霖,(2004),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 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17,(1-41)。
錢欽青,(2006),逯耀東-碗燜肉麵纏綿一輩子,聯合報,2月10日,E1版。
謝忠道,(2005),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台北:果實出版。
謝文雀,(1995),消費者行為,台北:華泰書局。
簡春安、鄒平儀著,(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二、網路資料: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2006年6年15日,取自於http://home.kimo.com.tw/
鹿港國小,2006年6月17日,取自於http://www.lges.chc.edu.tw鹿港鎮公所,2006年6月17日,取自於http://www.lukang.gov.tw/title-3/title-5/index.html劉大和、黃富娟,文化園區的空間主題經營之探討,2006年6月20日,取自於http://homelf.kimo.com. tw/liutaho/2003111001.pdf

三、英文文獻
Boniface, P. (2003). Tasting Tourism: Traveling for food and drink,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Aldershot。
Cohen, E. & Avieli, N.(2004). Food In Tourism Attraction and Impedi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1(4),755-778
Chang, K.C.(1977). In his edited 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23.
Cohen,E.A.,(2004).Food in Tourism Attraction and Impediment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shopping in tourists’ destination choice and experience.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0(4), 294-307。
Csiksezentmihalyi, Mihaly. (1991).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Dittermer, P. (2001),Dimensions of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An introduction (3rd ed.),New York: Wiley.Fletch,J.(1997),Heritage tourism:Enhancing the net benefits of tourism.InW.Nuryanti(ed.),Tourism and heritage management,134-146,Yogyakarta:Gadjah Mada University Press.
Getz,D.,andW.Frisby,(1988)Evaluat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Community-Run Festival ,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1):22-27。
Hall,M.,Sharples.L.,MacionisN.,&Cambourne,B.(Eds)(2003).Food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nd markets.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Hegarty, J. A., & O’Mahoony, G. S. (2001).Gastronomy: A phenomenon of cultural expressionism and an aesthetic for liv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 ,3-13。
Henderson, J. (2002).Food hawkers and tourism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 109-117.
Henryk, F. H. (2000),Local food & Tourism International , Larnaka,Cyprus Conference,5。Hjalager,A. M.,& Richards ,G.(2002a). Still undigested: Resesrch issues in tourism and gastronomy. In A. M. Hjalager,& G. Richards (Eds.), Tourism and gastronomy. London: Routledge.
Hjalager,A., & Richards,G. (2002).Tourism and gastronomy. London: Routledge.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2),109-117。
Jiang,E. (1995).Validating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role(ITR)scale and exam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ts’ novelty-seeking preference, personal values, past travel experience and destination choi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isty of Oregon.
Pierre, B. (198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Routledge.
Rosemary, C. (1993).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urrent Debat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obert, R. (1960).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uai, Q. & Wang, N. (2004).Towards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tourist experience: an illustration from food experiences in tourism,2004,Tourism Management, 25(3),297-305
Thorstein, V. (1926).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 Vanguard Press.
Urry, J.(1990),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