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一、中文文獻
王人湘,(2001),飲食之旅。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王雪美,(2006),日本妹來台洗頭、算命、拍寫真,聯合報,2月28日,A6版。
田思怡,(2006),日本人不為人知的癖好:吃,聯合報,2月18日,A14版。田舍老人,(1986),鹿港股人物謠諺析賞,鹿港風物,(4),18。
余舜德,(2005d),夜市小吃的傳統與台灣社會,第九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張玉欣編,(pp.1-16),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吳芝儀、廖梅花譯,Strauss,A.&Corbin,J.著,(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
吳國泰,(2004),台南市小吃文化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台南。李文祺譯,梶原通好著,(1990),台灣農民的生活節俗,台北:臺原。
李佳虹、李素馨,(2005),休閒遊憩行為篇-消費者對夜市意象之研究-以台中逢甲夜市為例,第七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戶外協會。
林明德,(1994), 台灣美食鳥瞰,(pp.254-263),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林明德,(1998),台灣民俗小吃,台北,漢光文化。
林明德編 ,(2002),彰化縣飲食文化,彰化:彰化縣政府。
林淑晴,(1988),從環境知覺探討垃圾對遊憩體驗的影響-以日月潭為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台中。林會承,(1991),清末鹿港街鎮結構,(p.10),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林衡道,(1995),台灣的傳統食品,台灣風物,45(2),105-115
林慶弧,(2004),飲食文化與鑑賞,台北:新文京開發。洪炎秋,(1986),囝仔容和蒜容,鹿港風物,(3),59。姚村雄、黃雅卿、李新富,(2000),台灣地方性特產包裝設計現況初探,pp. 313-326。
洪蘇翠娟,(2003),高雄市居民對年節習俗的飲食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胡幼慧、姚美華(1996)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胡蕙寧,(1985),台灣全省小吃縮影,食客,5,25-61
范姜群澔,(2003),都市觀光吸引力與媒體行銷關係之研究—以台中都會區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系,台中。徐宗國譯,(1997),Strauss,A. & Corbin,J.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 29(3)。
高宣揚,(1998),文化區分化與符號差異化,東吳哲學學報,3, 台北:東吳大學,台北。許木柱、簡美玲,(1996),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張玉欣編,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許志呈編,(1987),鹿港古人物三百六十行,鹿港風物,(5),25。康箏譯,Godbey, G.著,(2000),你生命中的休閒,中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張來斌、韓養民,(1989),秦漢風俗。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張玉欣、楊秀萍,(2004),飲食文化概論,台北:揚智。
莊安祺譯,Ackerman, D.,著,感官之旅,1993,台北市:時報文化。
許雪姬,(2000),鹿港鎮志-宗教篇,鹿港鎮:鹿港鎮公所。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存傑,(1991),食品科技與飲食文化,張玉欣,(pp.165-188),第二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炤華,(2002),彰化縣鹿港鎮地區性觀光市鎮的發展機制與策略建議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彰化。陳韋妢,(2003),地區行銷與城市競爭力營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北。陳婉茜,(2006),一說到吃逯老雙眼發亮為了一碗麵搭機再回大陸,聯合報,2 月14日,C6版。
陳貴芬,(2000),西式漢堡速食連鎖店在食品品質顧客滿意度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陳貴凰、吳菊,(2004),台灣鄉土美食行銷之探討全台各縣市最具代表性小吃、鄉土特色餐飲與美食之旅消費調查,張玉欣編,(pp.107-126),第九屆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單文經,(2000),鹿港鎮志-教育篇,鹿港鎮:鹿港鎮公所。齊思賢譯,Malcolm G.著,(2005),引爆趨勢,台北市:時報文化。
楊瑪莉,(2005),吃出台灣競爭力點石成金,天下雜誌,320,pp.132-148。
曾光華、陳貞吟、張永富,(2004),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旅客懷舊體驗的內涵與價值,戶外遊憩研究,17(4),43-69。
湯幸芬,(2004),鄉村旅遊意象之研究,鄭健雄、郭煥成主編,(P54-8),台中:2004海峡兩岸休閒農業與觀光旅遊發展學術研 討會文集。
焦桐編,(2003),台灣飲食文選(I)(II),台北:二魚文化。
黃永和,(1991),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秀政,(2000),鹿港鎮志-沿革篇,鹿港鎮:鹿港鎮公所。
黃啟智 , (2004),兩岸飲食文化現況之研究:以中國福建省漳州市與台灣彰化市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台北。詹益政,(1998),餐飲連鎖經營-如何掌握優勢、邁向成功,張玉欣編,(pp.47-55),第三屆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劉大和,2001,APEC議題研究精選系列2 觀光、文化節慶。臺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劉惠珍,(2002),民眾對新店都市意象與遊憩需求之研究,景文技術學院學報,12(下)。
蔣勳,(2005),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台北市:遠流。
鄧景衡,(1995),台灣飲食文化系譜,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景衡,(1996), 飲食加速度- 社會的時空張力與飲食文化的意義的產製, 台北:聯合文學。
鄧景衡,(1997),黑飲、金食、鏽島-台灣飲食文化系譜,田園城市。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下),田園城市。
鄭陸霖,(2004),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 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17,(1-41)。
錢欽青,(2006),逯耀東-碗燜肉麵纏綿一輩子,聯合報,2月10日,E1版。
謝忠道,(2005),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台北:果實出版。
謝文雀,(1995),消費者行為,台北:華泰書局。
簡春安、鄒平儀著,(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二、網路資料: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2006年6年15日,取自於http://home.kimo.com.tw/
鹿港國小,2006年6月17日,取自於http://www.lges.chc.edu.tw鹿港鎮公所,2006年6月17日,取自於http://www.lukang.gov.tw/title-3/title-5/index.html劉大和、黃富娟,文化園區的空間主題經營之探討,2006年6月20日,取自於http://homelf.kimo.com. tw/liutaho/2003111001.pdf
三、英文文獻
Boniface, P. (2003). Tasting Tourism: Traveling for food and drink,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Aldershot。
Cohen, E. & Avieli, N.(2004). Food In Tourism Attraction and Impedi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1(4),755-778
Chang, K.C.(1977). In his edited 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23.
Cohen,E.A.,(2004).Food in Tourism Attraction and Impediment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shopping in tourists’ destination choice and experience.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0(4), 294-307。
Csiksezentmihalyi, Mihaly. (1991).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Dittermer, P. (2001),Dimensions of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An introduction (3rd ed.),New York: Wiley.Fletch,J.(1997),Heritage tourism:Enhancing the net benefits of tourism.InW.Nuryanti(ed.),Tourism and heritage management,134-146,Yogyakarta:Gadjah Mada University Press.
Getz,D.,andW.Frisby,(1988)Evaluat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Community-Run Festival ,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1):22-27。
Hall,M.,Sharples.L.,MacionisN.,&Cambourne,B.(Eds)(2003).Food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nd markets.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Hegarty, J. A., & O’Mahoony, G. S. (2001).Gastronomy: A phenomenon of cultural expressionism and an aesthetic for liv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 ,3-13。
Henderson, J. (2002).Food hawkers and tourism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 109-117.
Henryk, F. H. (2000),Local food & Tourism International , Larnaka,Cyprus Conference,5。Hjalager,A. M.,& Richards ,G.(2002a). Still undigested: Resesrch issues in tourism and gastronomy. In A. M. Hjalager,& G. Richards (Eds.), Tourism and gastronomy. London: Routledge.
Hjalager,A., & Richards,G. (2002).Tourism and gastronomy. London: Routledge.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2),109-117。
Jiang,E. (1995).Validating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role(ITR)scale and exam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ts’ novelty-seeking preference, personal values, past travel experience and destination choi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isty of Oregon.
Pierre, B. (198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Routledge.
Rosemary, C. (1993).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urrent Debat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obert, R. (1960).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uai, Q. & Wang, N. (2004).Towards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tourist experience: an illustration from food experiences in tourism,2004,Tourism Management, 25(3),297-305
Thorstein, V. (1926).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 Vanguard Press.
Urry, J.(1990),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