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1: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崇憲
研究生(外文):Huang,Chung-Hsien
論文名稱:家庭選擇老人長期照護機構意向因素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ten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Long-Tern Care Agents Chosen by Households in Taiwan
指導教授:黃萬傳黃萬傳引用關係朱界陽朱界陽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老人長期照護機構計畫行為理論行為意向傾向態度主觀規範行為控制認知
外文關鍵詞:long-term care facilities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behavior intention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subjective norms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13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自1993年9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人人口比例已達高齡化社會指標,人口老化已是鮮明的公共政策問題,它所帶來的影響,除需耗費龐大的醫療服務及急需建構完整的社會福利外,其對家庭的衝擊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也是老人相關議題之一個重要的焦點。
老人的照護,在過去是家庭問題,也是家庭的傳統職責之一,我國歷來崇尚孝道,奉養父母是為人子女必須恪遵的社會規範,但隨著家庭結構變遷,家庭照護人力逐漸減少的趨勢,家庭能否持續老人照護的功能則不無疑問。龐大的需求市場卻無法解釋自1999年至2003年間,台閩地區各種老人長期照護機構於未能足額提供社會所需之情況,卻仍然存有許多未進駐床位造成資源閒置,究係何因肇至的市場失靈,國內則未見有探討其中原因的相關文章。
本研究係以計畫行為理論(TPB)之觀點,作為家庭決策者將失能而待照護之成員送入長期照護機構動機因素的觀察依據。依該理論之三個構面,即「態度」、「規範」及「控制」並結合前人過去之研究,各自發展影響因素。研究發現,足以解釋「態度」面之主要因素為「避免不利流言」及「維持家庭正常功能」;足以解釋「規範」面之主要因素為「權威服從」及「親友支持」;而對於所在客觀環境的可控制力、支配力之認知即足以解釋「控制」對於行為意向之影響。各構面之因素強度自強而弱分別為「避免不利流言」、「控制」、「維持家庭正常功能」、「權威服從」及「親友支持」;構面因素本身則又受所處環境、經濟水準、年齡、社會地位等人口統計、社會變項之影響有強度及方向不等之相關。
然則,本研究係在照護者明顯感受到照護工作對自己、家庭等的不利因素下完成,若能排除所感受到的不利如完善之社會福利、社會支持等,所觀察的結果是否將另有發展,則值得另行探究。在機構式照護與政府的在地老化的精神相左時,政府及營運機構當如何互相適應,實為未來的重大挑戰。
In Taiwan, the elder population had developed as the aging society index since September 1993 and the aging population is a stark public policy problem. The aging population need great amount of medical service and social welfare, moreover, it take a big strike to family valu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at’s family’s responsibility to take care of elders, but the function became more weak in virtue of family structure variation. In the period of 1999 to 2003, the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had a large surplus of service while the market had great demand. However, we can’t find any research to discuss the real reasons about the market failure.
This research base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view to identify the motive of decision makers who might let their elder familiar go to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ree main dimensions are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We follow the main dimensions to develop the factors. A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void disadvantageous rumor” and “maintain proper family function” could explain the attitude dimension; “obey authority” and “relatives and friends support” might interpret the norm dimension; “cognition about control force of environment” would elucidate the control dimension. The degree from strong to week is following as “avoid disadvantageous rumor”, “control force”, “maintain proper family function”, “obey authority” and “relatives and friends support”. All dimensions will relative to environment, economic, age, and social position etc.
This research accomplished under the caregivers who feel detrimental about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support. The research outcomes might be different if the detrimental factors could be eliminated from caregivers. It will be a great challenge in the future for government and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to accommodate each other while their policy and operation spirit isn’t the same.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9
第二章 文獻查考與理論基礎 13
第一節 文獻查考 13
第二節 計畫行為理論 20
第三節 分析方法 23
第三章 老人長期照護機構之發展及現況 30
第一節 發展沿革 30
第二節 組織與營運 32
第三節 現況與問題 34
第四章 選擇意向之調查結果與分析 37
第一節 受訪樣本基本特徵 38
第二節 行為人選擇意向構面之調查結果與分析 42
第三節 行為人特徵與構面因素之相關 49
第五章 影響選擇意向因素之實證 69
第一節 實證模式設定 69
第二節 資料處理與實證程序 72
第三節 實證結果與說明 74
第六章 摘要、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摘要 83
第二節 結論 86
第三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92
附錄 97
圖 目 次
圖2-1 計畫行為理論基本模式 21
圖5-1 行為意向動機因素之模型 69




表 目 次
表1-1 近年我國老年人口數 2
表1-2 2005年度第1季台閩地區老人住宅及老人福利機構供需資訊統計 3
表1-3 孝道及親情困境之文獻摘整 5
表1-4 臺閩地區老人安養養護機構概況 7
表1-5 中彰投地區安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機構數及長照、安養床位數 11
表1-6 台閩地區安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機構數及抽樣家庭數 12
表2-1 照顧工作對家庭照顧者影響之文獻彙整 13
表2-2 孝道文化及親情衝突困境之文獻彙整 15
表2-3 態度構面因素之彙整及說明 25
表2-4 主觀規範構面因素之彙整及說明 27
表2-5 行為控制認知構面因素之彙整及說明 28
表2-6 行為意向構面因素之彙整及說明 29
表4-2 性別分佈 39
表4-3 年齡分佈 39
表4-4 族群分佈 39
表4-5 學歷分佈 39
表4-6 職業屬性分佈 39
表4-7 個案主年齡分佈 39
表4-8 婚姻狀況 40
表4-9 家庭月收入狀況 40
表4-10 月可用餘額 40
表4-11 個案主與受訪者關係 41
表4-12 家庭用於個按照護金額 41
表4-13 居家照護服務使用情況 41
表4-14 非專業看護工使用情況 41
表4-15 自行擔負照護時間 42
表4-16 考慮評估及準備時間 42
表4-17 態度構面因素的特徵值及總體解釋變異量 42
表4-18 態度因素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44
表4-19 行為意向之「態度」構面因素命名 45
表4-20 主觀規範構面因素的特徵值及解釋變異量 45
表4-21 主觀規範因素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47
表4-22 行為意向之「主觀規範」構面因素命名 47
表4-23 控制構面因素的特徵值及解釋變異量 48
表4-24 控制信念因素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49
表4-25 行為意向之「控制信念」構面因素命名 49
表4-26 「性別」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0
表4-27 「農工商類職業」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1
表4-28 「軍公教類職業」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1
表4-29 「教育程度」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2
表4-30 「居所」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3
表4-31 「父母」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4
表4-32 「公婆」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5
表4-33 「其他」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5
表4-34 「居家照護」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6
表4-35 「非專業照護人力」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7
表4-36 「猶豫期」與行為態度構面之相關 58
表4-37 「性別」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58
表4-38 「軍公教類」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59
表4-39 「服務業」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59
表4-40 「居所」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0
表4-41 「可用餘額」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1
表4-42 「教育程度」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1
表4-43 「婚姻」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2
表4-44 「父母」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2
表4-45 「非專業照護人力」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3
表4-46 「猶豫期」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3
表4-47 「照護期」與主觀規範構面之相關 64
表4-48 「性別」與控制知覺構面之相關 64
表4-49 「居所」與控制知覺構面之相關 65
表4-50 「耗費」與控制知覺構面之相關 65
表4-51 「父母」與控制知覺構面之相關 66
表4-52 「公婆」與控制知覺構面之相關 67
表4-53 「居家照護」與控制知覺構面之相關 67
表4-54 「猶豫期」與控制知覺構面之相關 68
表5-1 自變項名稱意涵 72
表5-2 總體構面之各變數係數 74
表5-3 人口社經變數對「態度」之影響係數 75
表5-4 人口社經變數對「規範」之影響係數之ㄧ 77
表5-5 人口社經變數對「規範」之影響係數之二 77
表5-6 人口社經變數對「控制」之影響係數 78
表5-7 社會變項對各觀察變項之影響 81
表5-8 社會變項對各構面因素之影響 82
王 晶(2000)譯。Peterson,P. G.著,老人潮。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春祝(1992)。銀髮族安養市場星光熠熠。戰略生產力雜誌,1992(11)。56-62
王正、曾薔霓(1999)。倫理與價值:長期照護財物機制之理念與原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2),101-130。
王正、曾薔霓(2000)。「建構長期照護財務體系之初探--兼論與醫療、年金財務之配合」。社區發展季刊,92,32-43。
田玫(1999)。出院準備服務。於阮玉梅、陳心耕、陳惠姿、林麗嬋、田玫、徐亞瑛、王祖琪等編著,長期照護(99-12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
朱素真(1999)。老來伴?老來絆?-兩性在照顧失能配偶的角色與心態歷程之探討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台北:未出版碩士論文。
呂寶靜、吳淑瓊(1994)。建立台北市老人養護系統之研究-老人養護機構之調查。台北市社會局。
林麗嬋、歐美、吳肖琪(1997)。長期照護中主要照顧者之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情緒。護理研究,5(1)。77-87。
林昀蓉(2001)。接受居家照護老人主要照顧者之照顧負荷,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台北:未出版碩士論文。
阮玉梅(1999)。長期照護的沿革。於阮玉梅、陳心耕、陳惠姿、林麗嬋、田玫、徐亞瑛、王祖琪等合著,長期照護(15-43)。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
阮玉梅、高淑芬、李怡娟、賈淑麗、李明德、陳敏雄、潘依琳、張家琦、劉淑芳(2004)。長期照護概論。台北:華杏出版公司。
吳凱勳(1997)。第五種社會保險—兼論「高齡化社會」與「長期照護保險」。台大公衛研究所。台北: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淑瓊、陳正芬(2000)。長期照護資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29,19-31。
吳瓊滿(1999)。居家照顧者的負荷。美和專校學報,17,1-14。
周玉慧、楊文山、莊義利(1998)。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227-265。
胡幼慧、郭淑珍、王孝仙(1996)。老人長期病患照顧者對取代方案之考量:潛在需求與困境之分析。中華衛誌,15(4)。275-288。
施麗紅(2003)。台灣地區老人安養及養護機構照護失智老人之現況調查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台中:未出版碩士論文。
郝溪明(1998)。老人長期照護中家庭功能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83,265-173。
徐慧娟、吳淑瓊(1998)。提供社區式家庭支持方案能否減少機構式長期照護服務之使用意願?中華衛誌,17(4)。326-336。
徐亞瑛、張媚(1992)。都市型及鄉村型社區中居家殘病中老人家庭照顧者之照顧工作及照顧工作感受之探討。護理雜誌,39(4)。99-106。
陳肇男(1996)。晚年離子獨居-台灣的例子。台灣社會學刊,19,57-93。
陳心耕(1999)。長期照護的沿革。於阮玉梅、陳心耕、陳惠姿、林麗嬋、田玫、徐亞瑛、王祖琪等合著,長期照護(15-43)。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
許敏桃(2001)。台灣老人家庭照顧研究之評析:護理人類學的觀點。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11(2)。167-177。
郭家豪(2005)。台灣老人長期照護之現況與發展趨勢。摘自http://www.ba.ncku.edu.tw/teacher/yong/hospital_management/filedown/he_homework/-he2002_1.htm,2005年8月。
黃筱薇(2000)。長期照護財源籌措方式之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嘉義:未出版碩士論文。
湯麗玉、毛家舲、周照芳、陳榮基、劉秀枝(1992)。癡呆症老人照顧者的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39(3)。89-98。
鄭文輝(1995)。老人扶療養機構收費標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嘉義: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弘煌(2002)。老人家庭照顧期待之代間落差。實踐學報,33, 67-91。
劉淑娟、蘇秀娟及謝美娥(1998)。北市失能老人其主要照顧者資源需求之初探。長期照護雜誌,2(2),31-47。
賴鵬勝(2002)。家庭照顧者就業狀況與其照顧負荷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美淑(1997)。長期照護之政策,老人社品健康照護研習會講義。
駱巧玲(2000)。政府於老人長期照護供給面補助政策之分析。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嘉義:未出版碩士論文。
戴玉慈、余玉眉、連倚南(1990)。罹患中風對家庭的衝擊。公共衛生,17(2)。171-180。
簡雅芬、吳淑瓊(1999)。影響子女照顧失能父母意願之因子。中華衛誌,18(3)。189-198。
英文部分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11-39).N.Y.: Springer-Verlag.
Ajzen, I. (網站資料1),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esigning a TPB Intervention.http://www-unix.oit.umass.edu/~aizen/index.html
Ajzen, I. (網站資料2), Construction of a Standard Questionnaire for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http://www-unix.oit.umass.edu/~aizen/index.html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N.J.: Prentice-Hall, Inc, ISBN: 0139364358.
Brody, E. M., &., Schoonover, C. (1986). Patterns of care for the dependent elderly when daughters work and when they do not. Gerontologist, 26, 372-381.
Brans, J,P.,&., Vincke, P.h.(1985) “A preference ranking organization method (The PROMETHEE method for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 Management Science ,31(6),June.
Dellasega, C. (1991). Caregiving stress among community caregivers for the elderly: Does institutionalization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8(4), 197-205.
Fredriksen, K I. & Scharlach, A. E.( 1999 ) . Employee Family Care Responsibilities. Family Relations, 48(2), 189-97.
Johnson, M. A. (1990). Nursing home placement: The daughter’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16(11), 6-11.
Kievman, B., & Blackman, S. (1989). Handling change: The familycaregiver’s perspective. Caring, 8(12). 4-8.
Kellett, U. M. (1999). Transition in care: Family carers’ experience of nursing home placemen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9(6), 1474-1481.
Kane, R. A., Kane, R. L.,& Ladd, R. C. (1998), The Heart of Long-Term Ca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ndh, U., Sandberg, J., & Nolan, M. (2000). ‘I don’t have any other choice’: Spouses’ experiences of placing a partner in a care home for older people in Swede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2(5), 1178-1186.
Nay, R. (1996). Nursing home entry: Meaning making by relatives. Australian Journal on Ageing, 15(3), 123-127.
Ross, M. M., Rosenthal, C. J., & Dawson, P. G. (1993). Spousal caregiving follow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experience of elderly wiv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8, 1531-1539.
Sat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Taylor, S.,& Todd, P.(1994). ‘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d in Marketing,12(1995)137-15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弘煌(2002)。老人家庭照顧期待之代間落差。實踐學報,33, 67-91。
2. 林麗嬋、歐美、吳肖琪(1997)。長期照護中主要照顧者之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情緒。護理研究,5(1)。77-87。
3. 王正、曾薔霓(2000)。「建構長期照護財務體系之初探--兼論與醫療、年金財務之配合」。社區發展季刊,92,32-43。
4. 王正、曾薔霓(1999)。倫理與價值:長期照護財物機制之理念與原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2),101-130。
5. 湯麗玉、毛家舲、周照芳、陳榮基、劉秀枝(1992)。癡呆症老人照顧者的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39(3)。89-98。
6. 徐亞瑛、張媚(1992)。都市型及鄉村型社區中居家殘病中老人家庭照顧者之照顧工作及照顧工作感受之探討。護理雜誌,39(4)。99-106。
7. 郝溪明(1998)。老人長期照護中家庭功能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83,265-173。
8. 周玉慧、楊文山、莊義利(1998)。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227-265。
9. 吳瓊滿(1999)。居家照顧者的負荷。美和專校學報,17,1-14。
10. 吳淑瓊、陳正芬(2000)。長期照護資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29,19-31。
11. 劉淑娟、蘇秀娟及謝美娥(1998)。北市失能老人其主要照顧者資源需求之初探。長期照護雜誌,2(2),31-47。
12. 戴玉慈、余玉眉、連倚南(1990)。罹患中風對家庭的衝擊。公共衛生,17(2)。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