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03: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游寶珠
研究生(外文):YU BAO ZU
論文名稱:臺中縣學前教師對園所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及相關因素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attitudes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of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in Taichung county
指導教授:劉俊昌劉俊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enn-chang,Li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健康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醫管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融合教育態度身心障礙
外文關鍵詞:inclusive educationattitude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bstac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5
  • 點閱點閱:5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近十餘年來各先進國家特殊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許多學者研究指出,對身心障礙兒童來說,融合教育的安置是理想且重要的教育模式(吳淑美,2001)。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學前教師對園所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方法是以一份結構式問卷並輔以一題開放式填答題進行調查。研究對象以立案之公私立幼托園所教師為母群體,以分層隨機抽樣法取得樣本數415名,調查期間自94年12月底至95年2月中。研究結果顯示:學前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傾向正向支持。影響學前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態度的因素有年齡、教育程度、特殊教育背景、擔任障礙學生教師原因、幼教服務年資、任教園所性質、接觸身心障礙者的經驗及人格特質。研究結論得知年紀較輕、教育程度較高、具相關特殊教育背景、幼教年資短的及外控型人格特質者,對融合教育的支持度較高。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understand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attitudes and relevant factors to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population is included all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kindergarten as well as in the day care centers in the Taichung county.
The sample contain 415 preschool educators and which are stratified sampl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have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affective factors include the age,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special education background. Besides, the reasons for being a consultant of handicapped people, type of institutes, personalities and the experiences getting along with handicapped people are concerned. Young, high education , and relevant education background, few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outsid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all obtain higher score and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groups.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待答問題……………………………….……………………...3
第四節 名詞定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融合教育的意涵………………………………………………..6
第二節 實施融合教育的成效………………………………………….16
第三節 融合教育態度的相關研究……………………………………...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41
第四節 研究過程與研究步驟……………………………………….....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基本資料……………………………………………………..56
第二節 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的態度…………………………………...60
第三節 影響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的相關因素……………………...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6
第二節 建議………………………………………………………….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88
參考文獻………………………………………………………………...89
附錄
附錄一 本研究專家效度名單…………………………………………101
附錄二 正式問卷…………………………………………………….102

表目錄
表1 融合教育的定義……………………………………………………..11
表2 融合教育實施成效…………………………………………………...23
表3 融合教育態度的有關研究摘要………………………………………..29
表4 影響融合教育態度相關因素摘要整理………………………………...35
表5 臺中縣學前教師人數………………………………………………...38
表6 樣本分佈…………………………………………………………....39
表7 預試樣本資料………………………………......................................40
表8 預試問卷題目分佈情形……………………………………..………..44
表9 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46
表10 正式問卷之融合教育態度量表題目分佈情形………………………….47
表11 融合教育態度量表信度分析………………………………………….48
表12 人格特質量表題目分佈情形………………………………………….50
表13 正式問卷回收情形…………………………………………………...52
表14 學前教師的基本資料………………………………………………...58
表15 融合教育態度量表得分情形………………………………………….64
表16 融合教育態度總表、各分量表與年齡、教育程度、人格特質之關係……74
表17 特教背景與融合教育態度量表之變異數分析………………………….75
表18 擔任障礙學生教學原因與融合教育態度量表得分之變異數分析………..76
表19 幼教服務年資與融合教育態度量表量表得分之變異數分析……………77
表20 任教班級類別與融合教育態度量表得分之變異數分析………………...78
表21 教師任教園所性質與融合教育態度量表得分之變異數分析……………79
表22 教師從事幼教理由與融合教育態度量表得分之變異數分析……………80
表23 融合教育態度量表得分與接觸身心障礙者的經驗之變異數分析………..81
表24 教師目前擔任職務與融合教育態度量表得分之變異數分析……………82
圖目錄
圖1 學前階段障礙學生安置人數增加趨勢………...………………………..20
圖2 研究架構圖…………………………………………………………...37
圖3 研究流程圖…………………………………………………………...53
圖4 研究進度甘特圖………………………………………………………54
一、中文資料
兒童福利法(1993)。
兒童福利法施行細則(1994)。
特殊教育法(1984)。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06 )。2006年2月18日。取自http://www.set.edu.tw/
王木榮(2000)。認識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論文集。國立台中師院特教中心印行。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和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期,1-25。
王天苗(1999)。發展遲緩幼兒融合式幼教模式之建立與實施成效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北。
王華沛(2003)。特殊教育電子報。http://enews.aide.gov.tw/enews/
王淑霞(2001)。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江信摑(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嘉義。
何東墀(2001)。融合教育理念的流變與困境。特教園丁,16(4), 56-60 。
何東墀(2001)。融合教育理念的流念與困境。特教園丁,16(4),13-56。
李蓉珠(2003)。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
吳勝智(2003)。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自閉症學生融合教育之態度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吳淑美(2001)。融合班的發展。http://www.nhctc.edu.tw/~smw/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之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7),1–4。
吳明隆(2002)。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松崗圖書。
吳淑美(1999)。融合教育的實施與困境。國教世紀,188,36-41。
吳淑美(1998)。學前融合班教學理念。台北:心理。
吳武典(1998)。教育改革與特殊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3,
197-220。
何東墀(2001)。融合教育理念的流念與困境。特教園丁,16(4),8-13。
何淑桾(2003)。國小融合班教師與學生家長融合教育態度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
邱上真(2000)。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帶好每位學生:理論實務與調查研究。台北:心理 。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美香(2004)。台灣中部地區國小教育人員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林東山(2003)。台中縣國小學生對接受融合教育之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彰化。
林揚智(2004)。溪州焚化廠鄰近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對焚化廠的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林寶貴(2000)。特殊教育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寶貴主編(2000)。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敬鯉(2000)。台北縣、市托兒所保育人員對收托身心障礙幼兒的態度及保育上的需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寶山(1992)。特殊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敬鯉(2001)。台北縣、市托兒所保育人員對收托身心障礙幼兒的態度及保育上的需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少雀(2004)實施融合教育教師態度、教學困擾與教師需求之研究〜以台北縣國中小附設幼稚園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鈺涵(2004)。宜蘭地區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中發展遲緩幼兒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花蓮。
林春梅(2003)。幼稚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彰化。
胡致芬(1997)。重度障礙者之統合教育。特殊教育季刊,62,16-21。
胡永崇、蔡進昌、陳正專(2000)。高雄地區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集刊, 9,235-257。
洪雪玲(2003)。國小普通班融合教師對其教學生態環境滿意度與融合教育態度關係之調查研究-以台中縣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特殊教育發展報告書(2005)。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陳良青(2003)。幼稚園教師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陳雲英(1997)。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中國一體化教育。載
於陳雲英編:中國一體化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新華出版社。
陳湘琬(2004)。教師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相關性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高雄。
曾純瓊(2000)。學前融合教育。台北:啟英文化。
許碧勳 (2003)。幼兒融合教育。台北:五南。
許碧勳(2001)。幼稚園實施融合教育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2期,451-484。
許碧勳(2003)。幼兒融合教育。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翠娥(1996):回歸主流式早期介入教育與幼兒社會能力發展之探究。幼兒教育年刊,9,213-231。
游文彬(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普通教師在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專業成長需求之調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鄒啟蓉(1999)。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中社會行為表現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鈕文英(2002)。國小階段融合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初探。特教園丁,18(2),16-26。
鈕文英、邱上真、任懷鳴(2000)。國小階段實施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黃馭寰(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黃裕惠、余曉珍(譯)(2001)。Samuel A.Kirk,James J. Gallaher,Nicholas J.Anastasio 原著。特殊教育概論。台北:雙葉。
黃承熹(2003)。台灣中部國民小學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黃世鈺(1997)。特殊幼兒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黃世鈺(2001)。關懷學前特殊幼兒。幼教資訊,133 期,2-9。
黃馭寰(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黃承熹(2003)。台灣中部國民小學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因應方式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楊瑞文(2002)。國民中學教師對聽覺障礙學生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支持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楊智雯(2000)。學齡前融合式教育理念分析探討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郭惠雯(2002)。融合教育理念之發展與相關問題探討。屏師特殊教育學刊,3,41-49。
鄭雅文(2003)。學前教育機構執行融合教育之困境及因應策略探討-以高雄市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鄭臻妹(2001)。內外控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及工作績效之分析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俞文釗(1993)。管理心理學。台北:五南。
姚佩如(2002)。國中融合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國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彭慧玲(2003)。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楊瑞文(2001)。國民中學教師對聽覺障礙學生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支持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甄柄炫(2004)。推動學校本位觀點之融合教育模式: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建構模式。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劉江欲(2003)。中部地區國民小學融合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劉博允(2000)。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劉嘉樺(2003)。台灣學前融合教育政策與實踐—以台北縣市國小附幼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黎慧欣(1996)。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蔡實(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融合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配合措施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佳芬(2004)。高高屏國小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蔡明富(1998)。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380。
蔡明富(1998)。從融合教育趨勢探討其對普通教育的啟發。菁莪,10(4),36-43 。
蔡明富(1998)。美國融合教育評鑑成果之探討。國教之聲,31(4),17-25 。
蔡昆瀛(2000)。融合教育理念的剖析與省思。國教新知,47 (1),50-57。
蔡文龍(2001)。台中縣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簡淑蓮(2004)。學前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態度及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
鄭佩玲(2003)。台中縣國小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鄭雅靜(2004)。國中普通班教師因應融合教育措施教學困境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蕭一強(2004)。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農藥知識及其對農藥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鍾素香(2000)。美國對「最少限制環境」理念的發展與實踐。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1),143-153 。
鐘梅菁(1999)。學前教師實施融合教育之專業知能與困擾問題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彰化。
謝政隆(1998)。完全融合教育模式之源流與意義。國教輔導,37(3)。
謝政隆(1998)。國小教育人員對完全融合模式之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碩士論文,台中。
蘇嘉雯(2004)。師院學生對基因改造食品的態度研究。國立台中師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二、英文資料
Allen, K. E. (1992). The exceptional child: Mainstream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Albany.
Avramidis E., Bayliss, P.& Burden, R.(2000a). A survey into Mainstreaming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in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ordinary school in one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20(2), 191-213.
Baker, W.T., Wang, M. C., & Walberg, H. J. (1994-1995). The effects of inclusion on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2 (4), 33-35.
Buysse, V., & Bailey, D. B. (1993). Behavioral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n integrated and segregated settings :A review of comparative studie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6, 434-461.
Cavallaro, C.C., Ballard-Rosa, M., & Lynch, E. W. (1998). 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clusive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for infants, toddlers, and preschool-age children in California.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8(3), 169-182.
Fletch-Campbell,F. (2001).Issue of inclusion:Evidence from three recent reseach studies.Emotional&Behavioural Diffculties, 6(2):69-90.
Hunt, P., Farron-Davis, F., Beckstead, S., Curtis, D., & Goetz, L.
(1994).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placement of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in general education versus special classes. Journal of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 19(3), 200-214.
Lipsky, D. K., & Gartner, A. (1997). Inclusion and school reform:
Transforming America's classrooms.
Kavale ,K. A.(2000). History , rhetoric and reality. Remedial and Education ,21,279-297.
Mittler, P(2000).Working Towards lnclusive Education:Social
Contexts.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td.
Paul, P. V. & Ward, M. E.(1996). Inclusion paradigms in conflict. Theory
Into Practice. 35(1), 4-11.
Polloway, E., Patton, J., Payne, J. & Payne, R. A. (1989).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 (4th ed.). New York,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Roach, V. (1995) . Winning ways: Creating inclusive school, classroom, and community. Alexandria , V 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Boards of Education.
Ross, F. C., & Wax, I. (1993). Inclusionary programs for children with language and/or iearning disabilities : Issues in teacher readiness.
Siegel, J., & Moore, J. N. (1994). Regular education teachers’attitudes toward their students identified gifted and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Sailor, W., Gee, K., & Karasoff, P. (1992). School restructuring and full inclusion.
Friend, M., & Bursuck, W. (1996). Includ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 A practical guide for classroom teachers.
Samuel L Odom(2000).Preschool inclusion inclusion:What we know and where we go from here.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12。
Shade R. A.& Stewart R.(2001). General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46(1):37-41.
Siegel,J., & Jausovec, N. (1994). Improving teacher’ attitudes towa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Slend, S.J., & Garrick Duhaney, L.M. (1999). The impact of inclusion o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nd their educato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0(2), 114-126.
Smith, T.E.C., Polloway, E.A., Patton, J.R., & Dowdy, C.A.(1998).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inclusive settings(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Spector.P.E(1987)Interaction effects of perceived control and job stressors on affective reactions and health outcomes for clerical workers. Work and Stress,1,155-157。
Staub,D.,& Peck,C.A.( 1995) .What are the outcomes for nondisabled students? Education Leadership,52(4),36-40.
Wood,R.W.,Hoag,C.L.&Zalud,G.G.﹙1997﹚.Research,issues,and practices
: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research symposium conference.
York, J., & Tundidor, M. (1995). Issues raised in the name of inclusion :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s, parents, and students.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 20 (1), 31-4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8.魏慶國、楊建昌、陳銘樹,2005,「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衡量公立醫院規模效率」,亞東學報,第25期,頁143-150。
2. 17.劉春初,2004,「資料包絡分析法權重設限之研究」,中華管理學報,第5卷第2期,頁93-104。
3. 14.楊啟鈿、錢慶文,2003,「以資料包絡法評估榮民醫院之經營效率」,醫院雜誌,36(3):24。
4.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之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7),1–4。
5. 何東墀(2001)。融合教育理念的流念與困境。特教園丁,16(4),13-56。
6. 何東墀(2001)。融合教育理念的流變與困境。特教園丁,16(4), 56-60 。
7. 13.蘇雄義、曹耀鈞,2000,「資料包絡分析與分析層級程序兩種模式於科技類股投資組合決策之應用研究」,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9卷第5期,頁1-20。
8. 11.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期,頁5-22。
9. 10.劉明德,2004,「顧客滿意與營運績效之連結」,企業管理學報,第61期,頁74-98。
10. 8.徐復春,1994,「醫院經營績效衡量及分析」,醫院,第27 卷,第5 期,PP.74-79。
11.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和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期,1-25。
12. 吳淑美(1999)。融合教育的實施與困境。國教世紀,188,36-41。
13. 5.李正芳、張玉山 、 李淳、 賴春生,2000,「我國公立醫院經營體制調整應有之取向」,公營事業評論技術報告,第6期,頁1-52。
14. 4.王如娥、劉立、何善台,2003,「建構策略聯盟醫院主管資訊系統主要績效指標之研究」,醫務管理期刊,第14卷第3期,頁39-50。
15. 謝政隆(1998)。完全融合教育模式之源流與意義。國教輔導,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