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 中華民國,(2005),長期照護專業協會整理之台閩地區長期照護資源 名冊。 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2006)。台灣歷年出生、死亡率。 內政部營建署,(2003),「高齡者住宅綜合管理要點」。台北:行政院。 王森平譯,(1997),「消費行為」。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 王德睦、陳寛政,(1996),「台灣地區家戶組成之推計」。台灣社會學刊。 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1998),「配合我國社會福利制度之長期照護 政策研究」。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經建會及內政部統計處資料,(2002、2004、2005)。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2000)。 宋蕙安,(1997),「老人長期照護社區化的討論」。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代,(2003),「社區化長期照護之發展策略」。 阮玉梅等和著,(1999),「長期照護概論」。台北:華杏。 阮玉梅等編著,(1999),「長期照護」。台北市蘆洲市:空大。 阮玉梅,(1999),長期照護體系個案管理。長期照護雜誌。 林宗毅,(1994),台中市老年人休閒活動之研究。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瓊,(1998),老人長期照護政策評估。社會福利。 吳淑瓊,(1998),配合我國社會福利制度之長期照護政策研究。 台北: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淑瓊、江東亮,(1999),在地老化:臺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 方向。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101 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統計資料,(2001)。 林惠玲、陳正倉合著,(1999),應用統計學。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邱慧寧,(2002),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 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施教裕,(1994),老人對機構安養之抉擇及使用的探討─以老年適應 方式三種理論模式為例。經社法制論叢。 陳政雄,(1995),「高齡者的福利與居住環境之考察」。 日本東京大學長澤研究室。 陳政雄、長澤 泰,(1996),「日本的住宅政策與高齡者居住環境之研究— 以東京者為例」。中國民國建築學會第九屆建 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陳政雄,(1997),「日本的高齡者福利政策與福利設施之探討」。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陳政雄,(2004),「台北市士林老人服務中心附設日間照顧環境改造計畫 研討會」。台北:士林老人服務中心 陳譽馨,(1995),老年人生活型態、疏離感程度與電視觀賞行為之關聯 性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育維,(1997),老人照護的現況與發展。台北:立法院厚生會。 曾思瑜,(2002),瑞典、英國、日本高齡者住宅與入居設施體系之比較 研究。科技學刊,第11 卷第1 期。 黃俊英,(2000),「企業研究方法」,二版。台北:東華書局。 黃國彥、鍾思嘉,(1987)。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和生命意義與其生 活滿意度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黃耀榮,(2003),「社區照護的住宅環境問題與對策探討」,社工人員社 區照護研討會。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張鍊生,(1995),老年人生活型態與圖書消費行為之研究。 交大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生署統計資料,(1998)。台北:行政院。 102 蔡碩倉,(2003),「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蔡碩倉,(2005),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 簡貞玉譯,(1996),Hawkins,D.I, Best,R.J and Coney,K.A.著, 消費者行為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鍾思嘉,(1987),老人生活型態對其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謝美娥,(1993),老人長期照護的相關議題。台北:桂冠。 譚開元,(1998),現行醫療與福利相關措施,社區發展。 全國社會福利會議特刊。 103 二、英文 Abramovice,B. (1988). Long Term Care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Haworth. Bordy,S.J. & Masciocchi,C. (1980). “Date for Long-Term Care Planning by Health Systems Agencies,” Am J Public Health,70. Engel,J.F.、Blackwell,R.D. & Kollat,D.T.(1982). Consumer Behavior,4th edition,New York: The Dryden Press. Evashwick,C.J.(1988). “ The Continuum of Long-Term Care,” in William S.J. and Torrens P.R.(eds.). Introduction to Health Services, NY: John Wiely & Sons. Garner,D.J.(1995). Long term care, In The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pp.1625-1634, Silver Spring.M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George,A.K.(199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Vol.I (New York: N.W. Norton & Co.) Hawkins,D.I.、Best,R.J. & Coney,K.A.(1986、1995). Consumer Behavior: Implication For Marketing Stategy,6th ed.Irwin,Inc. James,E.E.、David T.K. & Roger D.B.(1968). Consumer Behavior,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C. Jette,A.M.、Tennstedt,S.& Crawfird,S.(1995). How does formal and informal care affect nursing home u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50. Kane,R.A.、Kane & Ladd R.L.(1998) . The Heart of Long-Term Care New York : Oxford Publishing Company. Kotler,P.(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10th ed.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Plummer,J.T.(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Jan. Reynolds,F.D.(1974). "Life Styles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AMA. 104 Weissert,W.G. & Musliner,M.C.(1992). “Case Mix Adjusted Nursing Home Reimbursement: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he Milbank Quarterly, Vol. 70,No.3. William,D.、Wells & Tigert,D.J.(1971). “Activiti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10. Wind & Green (1978). Life-Styling and Psycholographics (Chicago: AMA ,1984) in Wells W.D.. William,L.(Chicago: AMA,1963). “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in Stephen Greyser ,ed.,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143. “Continuing Care Specialized Services, Support and Security"(2005). PRS. Pacific Retirement Services, Inc.<http://www.retirement.org/ccrc3.htm> Latham,S.A.(2005).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a solution for an ageing population?”ccrc2001.2001.geocities. <http://www.geocities.com/ccrc2001/20057> “Learn About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2005). Welcome to Getcare.com. Getcare Industries. <http://www.getcare.com/learn/continuing care.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