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Chava Frankfort Nachmias&David Nachmia著,潘明宏、陳志瑋譯,民90,《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
Gordon Tullock, Arthur Seldon and Gordon L. Brady著,徐仁輝、陳敦源、黃光雄譯,民94,《政府失靈公共選擇的初探》,台北:智勝。
Harvey S. Rosen著,葉嘉楠譯,民89,《財政學-政府資金來源與用途》,台北:台灣西書。
John Neter &William Wasserman著,吳宗正譯,民67,《迴歸分析-理論與應用》
,台南:復文。
John Rawls著,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民92,《正義論》,台北:桂冠。
John Rawls著,黃丘隆譯,民79,《正義論》,台北:結構群。
Robert Nozick著,王建凱譯,民85,《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台北:時報文化。
王士麟,民62,《地方財政學》,台北:稅務旬刊社稅務服務中心。
王瑞丰,民91,〈我國財政補助制度改革之研究-規範面與實務面的落差〉,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計生、羅清俊、曾淑芬、邱曉婷、黃慧琦,民92,《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呂宗麟,民86,〈社會正義的意義與主要形式--孫中山先生與羅爾斯的比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33期,頁104-113。
朱澤民,民82,〈當前地方財政改進之研究〉,《財稅研究》,第25期,頁13-29。朱澤民,民87,〈當前地方稅收劃分之檢討與改進〉,《政策月刊》,第30期,頁2-5。宋棋超,民90,〈中央挹注地方政府財政制度之研究〉,《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43期,頁44-49。李金桐,民80,《財政學》,台北:五南。
李佩瑜,民89,〈臺灣地區統籌分配稅制度演變之研究〉,國立政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顯峰,民91,〈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與一般補助款之改進方向〉,《經濟前瞻》,第81期,頁44-47。李泰興,民89,〈九十年度中央對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之核算及分配情形〉,《主計月報》,第538期,頁71-79。
李泰興,民94,〈中央對地方補助制度之檢討與改進〉,《主計月刊》,第590期,頁18-24。邱皓政,民9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何鴻榮,民85,〈從補助金制度談我國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關係〉,《立法院院聞》,第24卷第11期,頁37-44。吳定,民86,《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周育仁,民84,《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灣經驗與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
林玉春,民89,〈中央對地方政府補助制度之檢討改進情形〉,《主計月報》,第540期,頁49-55。林全,民89,〈政府財政與效率-落實地方財政制度〉,《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0期,頁58-59。林秀珍,民83,〈約翰‧洛爾斯的正義理論初探〉,《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23期,頁189-198。林秀娥,民91,〈地方補助款分配之研究-桃園縣之個案分析〉,私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華德,民80,〈臺灣省政府補助款之經濟功能〉,《財稅研究》,第23期第3卷,頁49-74。林華德,民83,《財政學要義》,台北:大中國圖書。
林健次、蔡吉源,民92,〈地方財政自我負責機制與財政收支劃分〉,《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9期,頁1-33。
林惠玲、陳正滄,民92,《應用統計學》,台北:雙葉書廊。
林錫俊,民90,《地方財政管理要義》,台北:五南。
林錫俊,民92,《地方預算管理制度》,高雄:高雄復文。
洪鴻智,民81,〈補助款分配之協商﹣﹣遊戲理論之觀點〉,《財稅研究》,第24期第3卷,頁77-85。徐仁輝,民91,《公共財務管理》,台北:智勝。
徐育珠,民91,《財政學》,台北:三民。
馬駿,民86,〈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九個國家的比較(上、下)〉,《財稅研究》,第29期第3卷,頁89-108。陳明珠,民90,〈地方財政與補助款制度之探討〉,《審計季刊》,第21期第4卷,頁35-48。陳順宇,民86,《迴歸分析》,台北:華泰。
陳鳳慶,民90,〈英、法兩國地方財政補助制度之研究〉,《財稅研究》,第33期第2卷,頁148-174。張其祿,民90,〈府際間財政補助政策之經濟效能分析--兼論我國地方補助款之執行與展望〉,《社會文化學報》,第12期,頁133-157。張其祿,民91,〈我國地方補助款分配模式之經驗研究〉,《社會文化學報》,第14期,頁79-99。張福建著,戴華、鄭曉時編,民80,《正義及其相關問題:羅爾斯的差異原則及其容許不平等的可能程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81-304。
張清溪著,許倬雲策劃,民85,《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公平與正義,一個經濟學觀點》,台北: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民93,《經濟學 : 理論與實際》,台北:翰蘆圖書。
張藝薰,民91,〈地方政府補助制度之研究〉,國立政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程立顯,民88,〈社會公正、平等與效率三者關係之我見〉,《社會文化學報》,第9期,頁19-33。覃怡輝著,戴華、鄭曉時編,民80,《正義及其相關問題:社會安全政策的公平和效率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369-415。
黃玉婷,民92,〈公平與效率之政策論證 : 以臺汽民營化過程中釋放偏遠服務路線為個案探討〉,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世鑫,民87,《財政學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登源,民87,《應用迴歸分析》,台北:華泰。
黃彥斌,民89,〈政府預算制度與政策的形成--理性或是權力〉,國立台北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星滿,民87,〈日本中央對地方政府財政補助之探討〉,《財稅研究》,第30期第2卷,頁39-54。黃細清,民85a,〈中央對省市政府補助概況及問題之探討〉,《財稅研究》,第28期第6卷,頁136-147。黃細清,民85b,〈地方制度法制化後中央對省市政府補助建制之研究〉,《財稅研究》,第28期第5卷,頁43-64。溫志華,民93,〈健全地方補助款制度之研究-層級分析法之應用〉,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建成,民73,《公共選擇理論的綜述》,台中:私立東海大學。
楊淑玲,民84,〈政府補助款制度之研究-對台灣省之實證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劉代洋,民87,〈談財政收支劃分法中補助款的運用問題〉,《政策月刊》,第30期,頁12-13。劉旭清,民83a,〈鄉鎮市公所爭取上級政府補助款之方法初探〉,《稅務》,第1536期,頁19-23。
劉旭清,民83b,〈嘉義縣地方財政--縣政府對鄉鎮市公所補助款之分析〉,《財稅研究》,第26期第1卷,頁76-82。劉宜君,民91,〈地方政府財務管理問題之研究--公共政策的病理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7期,頁31-61。
劉彩卿、朱澤民、陳欽賢、黃瑞春,民92,〈鄉、鎮(市)補助款分配之實証研究〉,《財稅研究》,第35期第4卷,頁1-15。劉彩卿、陳欽賢,民90,〈〈財政收支劃分法〉對鄉(鎮、市)層級地方政府財政之影響〉,《經社法制論叢》,第27期,頁135-158。蔡美娜,民93,〈美國補助款公式化分配機制之理想與現實〉,《主計月刊》,第578期,頁31-41。謝文盛、歐俊男,民92,〈臺灣地區政黨政治對政方政府補助收入影響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42期第6卷,頁97-111。蕭武桐,民87,《行政倫理》,台北:國立空大。
蕭家進,民91,〈財政補助制度的省思〉,《研考雙月刊》,第228期,頁88-98。韓乾、景祥祜、李靜雯,民86,〈臺灣地區地方公共支出與人口遷徙因果關係之研究〉,《財稅研究》,第29期第5卷,頁137-148薄慶玖,民86,《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
羅清俊,民86,〈分配政治在臺灣地區的初探:臺灣省政府環境保護補助款分配之分析〉,《中國行政評論》,第6期第2卷,頁43-72。羅清俊,民87,〈分配政策研究的發展與應用〉,《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0期第4卷,頁575-609。羅清俊、萬榮水,民88,〈選舉與補助款的分配:綁樁?還是平衡地方財政?〉,《選舉研究》,第6期第2卷,頁121-161。羅清俊,民89,〈猜猜看誰把醃肉帶回家了:補助款利益在縣市分配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2期第1卷,頁1-45。蘇金錢山,民89,〈我國地方補助款政策之研究-中央、省對台灣省各縣市補助案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英文部分:
Cox, Gary W. and Matthew D. McCubbins(1993),Legislative Leviathan:Party Government in the House.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owns, Anthony(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 in a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5(2),p.135-150.
Frederickson , H. George(1980),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AL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Hart, David K.(1974),“Social Equity, Justice, and The Equitable Administrat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4(1),p.3-11
Kleinbaum, D., Lawrence L. Kupper and Keith L. Muller(1988),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ultivariable Methods, 2nded.,MASS:PWS-Kent Press.
Kraan, Dirk-Jan(1996),Budgetary Decisions:A Public Choice Approach,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Levitt, Steven D. and James M. Snyder Jr.(1995),“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ederal Outlay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9(4), p.958-980.
Meyer, Steven A. and Shigeto Naka(1998),“Legislative Influences in Japanese Budgetary Politics,” Public Choice,94(3-4),p.267-288.
Rawls, John(1999),A Theory of Justice, 2nd.ed.,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berts, Brian(1990),“A Dead Senator Tells No Lies:Senior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ederal Benefit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4(1),p.31-58.
Sellers, Patrick J.(1997),“Fiscal Consistency and Federal District Spending in Congressional Elec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41(3), p.1024-1041.
Shafritz, Jay M. and Edward W. Russell(1997),Introduc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Y:Longman.
Smithies, Arthur(1955),The budgetary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NY:McGraw-Hill.
Starling, Grover(1986),Managing the Public Sector, 3nd.ed.,ILL:Dorsey Press.
Strom, Gerald S.(1975),“Congressional Policy Making:A Test of a Theory,”Journal of Politics,37(3),p.711-735.
Wright, Deil Spencer(1978),Understand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MASS:Duxbury Press.
Worthington, Andrew C. and Brian E. Dollery(1998),“The Political Determinat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in Australia,”Public Choice,94(3-4),p.299-315.
政府出版品及網站資料:
財政部統計處,民92,《臺灣省各縣市財政統計年報》,台北:財政部統計處。
主計處各縣市重要統計指標http://win.dgbas.gov.tw/dgbas03/bs8/city/default.htm
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www.ce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