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11: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陸啟超
研究生(外文):Chichao Lu
論文名稱:科技發展與資訊隱私權的保護-以RFID與資訊隱私權的衝突為例
指導教授:蕭淑芬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3
中文關鍵詞:無線射頻辨識(RFID)隱私權資訊隱私權基本權利國家保護義務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33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科技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與日遽增,除非離群索居,否則連拒絕科技的機會都沒有。RFID的應用會讓我們的生活走上這一步。RFID已經再各領域發展,未來若取代條碼,在物流零售業全面使用,其所引發的隱私權爭議將會是一大社會問題。
本文研究之目的不在於探究所有的科技問題,也不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規範法制(事實面的複雜與能力上的不足均不允許);而是希望透過文獻上的整理,看看科技發展應用皆較我國先進的美國,在實務操作上有何可取之處?在相關應用的問題上,尤其是隱私權相關的探討有哪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較先進社會的相關議題探討,讓我們提早瞭解、思考相關問題,並對於現有規範提出一點建議,或許可以讓我們減少學習上的疼痛,縮短學習曲線。
我們從RFID發展的歷史,運作原理與技術,再到隱私權與資訊隱私權與RFID在學術界的研究,做一文獻上的回顧。並針對RFID在實務上的應用所可能產生的問題加以分析探討。像裕隆汽車、台北捷運悠遊卡、醫院人員、器材的監控等,皆已引進RFID相關技術,從其中已可略窺科技與資訊隱私權的衝突。
如何解消或降低科技應用所帶來的衝擊?其方法:以技術對技術是其一;以法律補救已造成之傷害是其二;訴諸業者道德上的自律是其三;教育人民正視自己的權利是其四。法律似乎是保障我們利益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現有法律體制中,如何保障人民的權利?法律是跟在社會發展之後的產物,永遠都是在人民權利受損之後才會有所檢討與修正。為了讓陣痛期縮短,有必要將隱私權、資訊隱私權的保護位階向上提升至憲法層次。
在憲法基本權利概念中,我們主張將國家保護義務分為二個層次,一是國家義務,另一是基本權利保護義務。前者無待國家規定、國家更不可剝奪的權利,即如人性尊嚴、人格發展自由、信仰自由、良心自由等。後者即如李惠宗教授所言之國家性基本權,其權利係由國家所賦予。亦即其範圍、內容是隨環境之改變而可以調整的,只要是在「憲法的價值決定內」,人民亦可提起國家保護之請求。如此一來,不論科技如何發展、社會如何演變,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將有較為彈性的保障。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16
壹、RFID簡介 16
貮、RFID的原理與技術 19
參、RFID的推廣與應用範疇 25
肆、RFID發展上的限制 43
第二節 隱私權與資訊隱私權 47
壹、名詞的界定 47
貮、隱私權 48
參、資訊隱私權 61
肆、我國實務上對隱私權的討論 69
第三節 從學術界觀察RFID之發展 73
壹、探討SCI與SSCI之RFID的文獻發表 73
貮、探討國內博碩論之RFID的文獻發表 76
參、小結 79
第三章 RFID之應用對隱私權的衝擊 80
第一節 新興科技對隱私權的影響 80
壹、網際網路 81
貮、行動技術 83
參、基因科技 85
肆、小結 88
第二節 RFID對隱私權形成的問題與威脅 90
壹、RFID形成的問題 90
貳、RFID形成的威脅 97
第三節 RFID在應用上對隱私權的傷害 102
壹、裕隆汽車 102
貳、台北捷運悠遊卡的問題 104
參、醫院監控的問題 105
肆、小結―我們的擔心 107
第四章 建構安全的資訊隱私環境 108
第一節 技術上對RFID衝擊的防止之道 108
壹、有效的防止之道? 108
貳、科技不是萬靈丹―技術的限制 113
參、繼續努力的方向 116
第二節 建構完善的資訊隱私權保護機制 119
壹、科技應用推廣者的反省 119
貳、資訊隱私權財產化 121
參、加強人民對資訊隱私權的認知 123
第三節 我國對資訊隱私保護相關法制 126
壹、憲法 126
貮、刑法及其相關法規 128
參、民法 131
肆、行政法 132
伍、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134
陸、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的檢討 139
第四節 建構安全的資訊隱私環境―從基本權利保護義務概念出發 144
壹、基本權利 145
貮、基本權利保護義務概念 150
參、科技發展與基本權利保護的互動關係 159
第五章 結論 164
第一節 正視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164
第二節 尋求保護資訊隱私的方法 166
第三節 結語 168
參考文獻 169
一、 中文部份 169
二、 英文部份 178
附錄一 SCI/SSCI討論RFID與隱私權的相關論文 181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王郁琦(2004),資訊、電信與法律,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吳懿婷譯(2001),Ellen Alderman,Caroline Kennedy著,「隱私的權利(The Right to Privacy)」,台北,商周出版,初版。
李建良(1999),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學林文化,初版。
李建良(2000),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台北,學林文化,初版。
李建良(2003),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學林文化,二版。
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李震山(2001),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台北,元照出版,修訂再版。
李鴻禧譯(1995),蘆部信喜著,憲法,台北,月旦出版,初版。
周湘琪譯(2005),日經BP RFID技術編輯部編,RFID技術與應用,臺北,旗標,初版。
法治斌、董保城(2001),中華民國憲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修訂三版。
張嘉尹(2002),基本權理論、基本權功能與基本權客觀面向,收入翁岳生教授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許志雄等(2000),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出版,二版。
許宗力(1999),憲法與法治國行政,頁155,北,元照出版,初版一刷。
陳月霞譯(1996),安.布蘭絲康(Ann Wells Branscomb)著,出賣資訊(Who Owns Information?),台北,時報文化,初版。
陳宏宇(2004),RFID系統入門-無線射頻辨識系統,臺北市,文魁資訊,松崗圖書公司,初版。
陳愛娥(2000),基本權作為客觀法規範―以「組織與程序保障功能」為例,檢討其衍生問題,收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李建良、簡資修主編,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叢書,初版。
陳新民(1999),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出版,五版。
馮建三譯(1999),國立編譯館主譯,Frank Webster 著,「資訊社會理論(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台北,遠流出版,初版。
黃仁宇(1996),近代中國的出路,台北,聯經出版,初版三刷。
詹炳耀等著(2005),《資訊倫理與法律》,台北,旗標出版,初版。
劉靜怡譯(2001),Andrew L. Shapiro原著,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台北,臉譜出版,初版。
劉靜怡譯(2001),Andrewl L. Sharpior著,控制權革命,台北市,臉譜出版,初版。(原著:The Contral Revolution: How the Internet Is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
劉靜怡譯(2002),網路自由與法律,,台北,商周出版,初版。
蕭淑芬譯(2004),松井茂記著,媒體法,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顏厥安(2004),鼠肝與蟲臂的管制―法理學與生命倫理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初版。
(二)期刊論文
顧振豪,RFID電子式護照的應用與法律爭議,科技法律透析,第17卷12期,2005年12月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10月。
朱柏松,資訊社會與隱私權的保護,中國論壇,第211期, 1984年7月。
朱柏松,隱私權概念之衍變及其損害防止立法之動向,法學叢刊,第34卷2期,1989年4月。
何建志,冰島的浮士德契約?全國基因資料庫的建立與省思,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1期, 1999年1月。
李明冠,科學引用文獻索引(SCI)面面觀(三) -- 期刊收錄的評選標準與程序,國科會通訊 第104期,1998年4月15日。
李震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回顧與前瞻,中正法學集刊,第14期,2004年1月。
李鴻禧,美日資訊發展與隱私權,中國論壇,第18卷7期,1984年7月。
谷玲玲,隱私權概念初探(A Priliminary Study of Privacy as a Concept),民意研究季刊,第205期, 1998年7月。
周慧蓮,資訊隱私保護爭議之國際化,月旦法學雜誌,第104期, 2004年1月。
周慧蓮,論行動化之資訊隱私侵害―以定位服務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 2003年8月。
林雅惠,資訊隱私權之重塑―以行動商務為例,科技法律評論,第1卷1期,2004年4月15日。
范姜真媺,企業內電子郵件之監看與員工隱私權,台灣本土法學,第60期, 2004年7月。
張永健,資訊隱私之法律經濟分析―基本理論與「公開案底」、「敲竹槓」案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2004年4月。
張國清,隱私權保護概念的比較探討,全國律師,2001年6月號。
張清浩,公共DNA資料庫與隱私權,全國律師,2001年6月號, 2001年6月。
陳文清,論隱私權―以使用RFID於追蹤病人及員工之醫院為例,醫院:中華民國醫院協會雜誌,第38卷3期, 2005年6月。
陳河泉,隱私權在我國法制之規範現況與未來展望,全國律師,2001年6月號。
陳禹辰、皮世明、范錚強,我國資訊管理研究所研究方向及方法―碩士論文之分析,資訊管理研究,第1卷第1期, 1996年7月。
陳家駿,淺述電腦網路上隱私權之法律保護,月旦法學雜誌,第23期, 1997年4月。
陳起行,資訊隱私權法理探討―以美國法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 2000年12月。
湯德宗,資訊革命與正當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法施行兩週年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2003年5月。
廖淑君,行動位址行銷與隱私權之研究(上),萬國法律,第136期, 2004年8月。
廖緯民,論資訊隱私權時代的隱私權保護,以「資訊隱私權」為中心,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11月。
劉靜怡,從Cookies以及類似資訊科技的使用淺論網際網路上的個人資訊隱私保護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7年10月,。
劉靜怡,資訊科技與隱私權焦慮,當代,第124期, 1997年12月1日。
劉靜怡,資訊科技與隱私權焦慮:誰有權塑造我的網路形象?,當代,第124期, 1997.12.01。
劉靜怡,網路社會的資訊隱私權保護,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63期, 2001年2月。
蔡達智,隱私權初探,法學叢刊,第199期, 2005年7月。
蕭淑芬,我國與日本憲法「概括性人權」保障規範之初探,經社法制論叢,第31期,2003年1月。
(三)研討會論文
林子儀,基因資訊與基因隱私權―從保障隱私權的觀點論基因資訊的利用與法的規制,收入基因技術挑戰與法律回應:基因科技與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林文化出版,2003年。
董娟娟,從監視社會理論看新加坡抗SARS戰役(Appraisal of Singapore’s Fighting SARS Together : the Perspectiv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 Theory),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會議論文,2003年11月29-30日。網址:http://tsa.sinica.edu.tw/Imform/file1/2003meeting/11300301.pdf,2006.04.20下載。
盧建旭,「文獻回顧」,撰寫博碩士論文實用手冊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華科技整合研究會,1999年。
(四)學位論文
1.博士論文
任文瑗,我國大學生資訊隱私偏差行為之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年7月。
2.碩士論文
吳昊,「由醫療資訊隱私權之觀點論全民健保IC卡政策」,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關於概念範圍,定義及權利形成方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紀佳伶,電子化/網路化政府資訊內容隱私權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陳志忠,個人資訊自決權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舒心慧,從全球定位系統看電信業者對位置資訊隱私之保護,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葉淑芳,行政資訊公開之研究─以隱私權益之保障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簡榮宗,網路上資訊隱私權保障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五)政府出版品
吳小琳,我國NII建設應注意的法律問題,研考雙月刊,第20卷3期,1996年6月。
吳兆琰,RFID在應用上的法制爭議,商業現代化雙月刊,第63期,2004年3月。
呂學隆、陳志豪,Wal-Mart的致勝之道,商業現代化雙月刊,第72期,2005年9月。
翁岳生等,資訊立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5年。
袁啟亞,產業務流國際接軌自動化技術發展現況,商業現代化雙月刊第69期,經濟部商業司,2005年3月,網址:http://www.moderncom.org.tw/,2006.04.02下載。
楊敦質、吳佳靜,中保物流堅做第三方物流的e化先鋒,商業現代化雙月刊,第69期,網路版,2005年9月,網址:http://www.moderncom.org.tw/,2006.02.20下載。
劉盈秀、吳佳靜,家樂福無人圖書館RFID立大功,商業現代化雙月刊,第72期,2005年9月。
蕭榮德、林郁萍,RFID評估全方略,商業現代化雙月刊,第72期,2005年9月。
顧振豪,兩難的選擇:Convenience But No Privacy --談RFID技術在隱私安全上的保障,商業現代化雙月刊,第71期,2005年7月,網路版:http://www.moderncom.org.tw/,2006.02.20下載。
(六)報章雜誌
研發RFID 工研院資策會開花結果,經濟日報93.09.22,網址:http://www.getgoal.com.tw/infor/news-3/930922-1.htm,2006.04.17下載。
詹偉雄,百度與Google:一場年輕的戰役,數位時代,第119期,2005年12月1日。
詹偉雄,無窮的.com,數位時代,第121期,2006年1月1日。
蔡慧貞,蘇貞昌首度主持科技會報、瞄準六大策略產業、5年320億、生活科技衝衝衝,中國時報,2006年3月3日,A10版。
劉黎兒,日本爆發網路危機―秘密情報網全都「露」,新新聞週刊,第1003期,2006年5月25日出刊。
(七)網路資料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草案立法要旨,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三卷第四十五期委員會記錄,頁521,立法院法律資料庫,網址:http://lis.ly.gov.tw/ttsc.gi/lgimg?@834503;0521;0541 2006.05.03下載。
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辦公室,RFID發展動態電子半月刊,網址:http://rfid.more.org.tw/edm/ver01_c.html,2006.04.10下載。
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辦公室成立說明會,經濟部商業司,網址:http://rfid.more.org.tw/,2006.04.11下載。
RFID在醫療產業的應用,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與研究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網址: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rfid/rfid014.htm,2006.04.17下載。
RFID議題正火紅、國內應用率偏低、一半以上受訪者沒聽過,ettoday新聞報,2004.11.11報導,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4/11/11/91-1712097.htm,2006.04.10下載。
工研院系統與航太技術發展中心,裕隆日產/系統中心,推動RFID於汽車產業之應用,網址:http://www.rtc.itri.org.tw/enews/enews9307/massage.htm#title2,2006.04.12下載。
工研院無線辨識科技中心,科技專案計畫開花結果,協助國內推動RFID技術及應用,網址:http://www.rtc.itri.org.tw/news/news_published93.htm,2006.04.12下載
什麼是ISI Web of Knowledge,ISI Web of Knowledge® 平臺之資訊收集準則,iGroup ( Asia Pacific ) 金珊資訊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csis.com.tw/ISI%BC%D0%B7%C7.pdf,2006.04.30下載。
手機功能五花八門、一機搞定,付帳防盜定位、手機功能一籮筐,台視新聞電子報,2005. 05.25,網址:http://www.ttv.com.tw/news/html/094/05/0940525/09405250000501L.htm,2006年3月23日瀏覽。
王尹軒,Wi-Fi結合RFID、2007年挺進439所校園,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5.12.21,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17&zNotesDocId=04CD04993F8A5472482570DD004444FD,2006.04.12下載。
王明德,e化故事―裕隆催生全球首座RFID保修廠,日產汽車IT人員驚豔不已,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6.03.13,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617&zNotesDocId=45B0BDB0F80914FC4825712B003F7B6A,2006.04.12下載。
王明德,Wal-Mart RFID測試有成 2006年將擴大實施計畫,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6.01.10,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17&zNotesDocId=
A97B7FA0CD75F8D3482570F1004777AF,2006.04.12下載。
王明德,小額付費與銀行法衝突、台北悠遊卡尋求外援突破限制,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5.07.26,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17&zNotesDocId=BFF7E750C119AC29482570490042787E,2006.04.12下載。
王明德,延伸應用領域 悠遊卡打造智慧台北,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5.07.26,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17&zNotesDocId=D271D5D32A03A1C84825704900435F58,2006.04.14下載。
王明德,禽流感來襲、秀傳醫院利用RFID充分防疫,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510.27,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17&zNotesDocId=4A4F06C3B99D2491482570A60047A8A4,2006.04.12下載。
王明德,遍地開花的RFID應用(2)―結合周邊IT設備、RFID達到無所不在的願景,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6.03.15,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
117&zNotesDocId=ED169E80FBFCF4ED482571310044F38A,2006.04.12下載。
司法院大法官網站,網址: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asp 2006.03.08下載。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網址: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htm,2006.03.08瀏覽。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I0050026,2006.05.21下載。
朱建民原譯,德意志共和國聯邦憲法,司法院網站,網址:http://www.judicial.gov.tw/db/db04/db04-01.asp 2006.04.17下載
江美欣,RFID技術應用面面觀(醫療產業篇),工研院IEK機電運輸組,發表日期:2004年10月26日,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網址:http://www.itis.org.tw/reporter/ViewHTML/,2006.04.10下載。
江美欣,Wal-Mart應用RFID技術情況,工研院IEK機電運輸組,發表日期:2005年9月2日,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網址:http://www.itis.org.tw/reporter/ViewHTML/,2006.04.10下載。
江美欣,國內外廠商使用RFID之現況,工研院IEK機電運輸組,發表日期:2004年9月9日,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網址:http://www.itis.org.tw/reporter/ViewHTML/,2006.04.10下載。
明雲清,小小智慧型腕帶、RFID醫療應用無限,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5.06.24,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617&zNotesDocId=3C6956AA69CDA27548257029004765F8,2006.04.17下載。
邱詩文,工研院亞太RFID應用測驗中心成立 與美、德並列全球RFID四大中心,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2005.09.16,網址:http://office.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17&zNotesDocId=E81BA59F571CA8B14825707D0045A9A6,2006.04.12下載。
秋月(2005),RFID技術的發展歷史和標準現狀,計世網,網址:http://www.ccw.com.cn/cio/research/info/htm2005/20050912_18CKR.asp。2006.03.10下載。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Web of Knowledge資料庫簡介:使用者手冊-詳細版,網址:http://140.112.113.9/dbs/manual/WOK.htm,2006.05.01下載。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網址: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2006.2.25瀏覽。
張慈映,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在健康照護的應用,工研院IEK生醫組,發表日期:2004年6月17日,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網址:http://www.itis.org.tw/reporter/ViewHTML/,2006.04.10下載。
陳美玲,RFID技術於零售市場之機會與挑戰,工研院IEK機電運輸組,發表日期:2006年4月3日,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網址:http://www.itis.org.tw/reporter/ViewHTML/,2006.04.10下載。
無線通信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與研究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網址: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bio/bio034.htm,2006.04.17下載。
黃敦硯、黃以敬、許敏溶,19歲駭客入侵大考中心,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2005.04.26社會新聞,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26/today-so1.htm 2006.05.21下載。
經濟部商業司,經濟部2/27成立「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辦公室」,協助公領域推動RFID應用,帶動產業發展,網址: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olicy/policy_06_031.htm,2006.04.10下載。
經濟部無線射頻識別 (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辦公室,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計畫,網址:http://rfid.more.org.tw/edm/ver01_index.html,2006.03.05下載。
裕隆日產用RFID提升服務品質,長榮大學無線射頻辨識研究中心,網址:http://rfid.cju.edu.tw/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25,206.04.12下載。
裕隆日產用RFID提升服務品質,長榮大學無線射頻辨識研究中心,網址:http://rfid.cju.edu.tw/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25,206.04.12下載。
資安人科技網:http://www.isecutech.com.tw/
簡榮宗,網路上資訊隱私權保障問題之研究,第三章第四節第二項,刊載於權平法律資訊網,網址:http://www.cyberlawyer.com.tw/alan4-08_3-4.html 2006.05.21下載。
劉禹(2005),RFID相關技術和應用標準簡介,RFID世界網-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RFID研究中心,網址:http://www.rfidworld.com.cn/jswk/news/2005722223232.htm,2006.03.18下載。
劉靜怡,網路上資訊隱私權保障問題之研究,權平法律網,網址:http://www.cyberlawyer.com.tw/alan4-08_3-4.html 2006.3.1下載。
鍾翠玲,裕隆日產用RFID提升服務品質,2006.01.10,資訊科技網,網址:http://taiwan.cnet.com/enterprise/casestudy/0,2000062888,20103441,00.htm,2006.04.20下載。

二、英文部份
Agranoff, M.H.(1991), “Controlling the Threat to Personal Privacy: Corporate Policies Must Be Created,”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8, 48-52.
Aljifri, H. and Tyrewalla, N. (2004), Security model for intra-domain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2(2), 157-170.
Anil, S., Ting, L. T., Moe, L. H. and Jonathan, G. P. G. (2003), “Overcoming barriers to the successful adoption of mobile commerce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Vol. 1, No.1/2, pp. 194-231.
Anonymous, (2006), The History of RFID Technology. RFID Journal, available at http://www.rfidjournal.com/article/articleview/1338/1/129/ . (Access on 03/18/2006)
Bereford, A. and Stajano, F. (2003), Location privacy in pervasive computing,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2(1), 46-55.
Caputo, A., Pelagagge, P. and Scacchia, F. (2003), Integrating transport system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oftware tools,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Vol. 103 No. 7, pp. 503-15.
Clarke, R.(1999), “International Privacy Concerns Confirm the Case for Intervention,”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2, 60-67
Eileen, P. K. and Erickson S. (2005). RFID technology: potential and concerns, 6th World Congress on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6th McMaster World Congress, Hamilton, January 19-21.
Eileen, P. K. and Erickson, G. S. (2005), RFID tags: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v. privacy rights,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105(6), 703-713.
Eileen, P. K. and Erickson, G. S. (2005), RFID tags: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v. privacy rights,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105(6), 703-713.
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 (2004), EPIC questions to RFID industry, 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 Washington, DC, available at http:// www.epic.org/privacy/rfid/survey.html, (Access on 2006.04.03)
Garfinkel, S. (2002). An RFID Bill of Rights. Technology Review, 35, October.
Garfinkel, S. L., Juels, A. and Puppu, R. (2005), RFID privacy: an overview of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IEEE Computer Society, 3(3), 34-43.
Garfinkel, S. L., Juels, A. and Puppu, R. (2005), RFID privacy: an overview of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IEEE Security and Privacy, 3(3), 34-43.
Gilbert, A. (2004), California lawmaker introduces RFID bill, CNET News.Com, February 24. available at http://www.ccw.com.cn/cio/research/info/htm2005/
20050912_18CKR.asp. (Access on 2006.03.10)
Inoue, S. and Yasuura, H. (2003). RFID privacy using user-controllable uniqueness, Kyushu University, November.
Juels, A. (2004), Minimalist Cryptography for Low-Cost RFID Tags, SCN 2004, 149-164.
Juels, A. (2006). RFID security and privacy: a research survey,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4(2), 381-394.
Juels, A. (2005). RFID Privacy: A Technical Primer For The Non-Technical Reader, DRAFT: 23 February 2005, RSA Laboratories.
Juels, A. and Pappu, R. (2003), Squealing Euros: privacy protection in RFID-enabled banknotes. In R. Wright, editor, LNCS 2742, 103-121.
Juels, A., Rivest, R. and Szydlo, M. (2003). The Blocker Tag: Selective Blocking of RFID tags for Consumer Privacy, 8th ACM Con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ecurity, V. Atluri, ed., ACM Press, 103–111.
Konomi, S. (2004) Personal privacy assistants for RFID users.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eries on RFID, November 10, 2004. available at http://www.slrc.kyushu-u.ac.jp/rfid-workshop/konomi-paper.pdf, (Access on 2006.05.20)
Lu, J., Yu, C. S., Catherina, C. L., Ku, Y. F. (2004), Wireless trust: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2(1), 38-50.
McCullagh, D. (2004), “HHS announces program to implant RFID tags in homeless”, Politech:
Ohkubo, M., Suzki K.and Kinoshita, S. (2003),”Cryptographic Approach to ‘Privacy-Friendly’ Tags”,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November.
Orwell, G. (1983), 1984, Plume Harcourt Brace, New York, NY.
Politics and Technology, 1 April, available at: http://www.politebchot.com., (Access on 2006.03.20)
Robert, C. M. (2006),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Computers & Security, 25, 18-26.
Samuel, D. (1890). Warren & Louise D. Brandies,The Right to Privacy, 4 Harvard Law Review, 193, 193-220。
Sarma, S. E., Weis, S. A., and Engels, D. W. (2002), “RFID Systems and Security and Privacy Implications”, In Workshop on Cryptographic Hardware and Embedded Systems, CHES 2002, LNCS, 2523, 454–469.
Shih, D.H., Lin, C.Y. and Lin, B. (2005). RFID tags: privacy and security asp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3(3), 214-230.
Siau, K. and Shen, Z. (2003),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1(1/2), 3-14.
Soliman, F. and Youssef, M. (2003), “The role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Vol. 103 No. 7, pp. 484-502.
Stermer, J. (2002), ”Radio frequency ID: a new era for marketers?”, Consumer Insight Magazine, available at: http://acnielsen.com/pubs/ci/2002/q4/
features/radio.htm, (Access on 2006.03.20)
Tan, J., Wen, H. J. and Gyires, T. (2003), “M-commerce security: the impact of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security services on e-business and e-health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1(4), 409-424.
Weis, S. (2003),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Masters Thesis, MIT. May.
Weis, S. A. (2004). RFID Privacy workshop: concerns, consensus, and questions, IEEE Security and Privacy Magazine, 2(2), March/April, 34-36.
Weis, S. A., Sarma, S. E. Riovest, R. L. and Engels, D. W. (2004), ”Security and Privacy Aspects of Low-Cos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 D. Hutter et al. (Eds.): Security in Pervasive Computing 2003, LNCS, 2802, 201-212.
Weis, S. A., Sarma, S., Rivest, R. and Engels, D. (2003). Security and privacy aspects of low-cos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curity in Pervasive Computing.
WenYuan Jen, Chi-Chao Lu, Duc-Le To (2006). A Study of Social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Deviant Behavioral Intention, 2006 CAER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ttp:// www.caerda.org.
WenYuan Jen, Weiping Chang, Shihchieh Chou (2006), Cybercrime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Suspect Records, LNCS, 3917, 38-48.
Westin, A.F. (1967), Privacy and Freedom, NY: Atheneum.
White Paper, (2004) “A basic introduction to RFID technology and its use in the supply chain”, LARAN RFID, January.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國清,隱私權保護概念的比較探討,全國律師,2001年6月號。
2. 張永健,資訊隱私之法律經濟分析―基本理論與「公開案底」、「敲竹槓」案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2004年4月。
3. 周慧蓮,論行動化之資訊隱私侵害―以定位服務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 2003年8月。
4. 顧振豪,RFID電子式護照的應用與法律爭議,科技法律透析,第17卷12期,2005年12月
5. 周慧蓮,資訊隱私保護爭議之國際化,月旦法學雜誌,第104期, 2004年1月。
6. 谷玲玲,隱私權概念初探(A Priliminary Study of Privacy as a Concept),民意研究季刊,第205期, 1998年7月。
7. 朱柏松,隱私權概念之衍變及其損害防止立法之動向,法學叢刊,第34卷2期,1989年4月。
8.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10月。
9. 蘇榮立、相子元。(1995)。不同勁度網球拍對恢復係數的影響。體育學報,第二十期,261~267頁。
10. 蘇榮立、洪得明、紀世清。(1995)。羽球殺球動作之定性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5(2),173-183。
11. 杜美華、李玉麟。(2000)。從桌球球體加大探討器材使用對策。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1卷1期,225~235頁。
12. 張清浩,公共DNA資料庫與隱私權,全國律師,2001年6月號, 2001年6月。
13. 陳文清,論隱私權―以使用RFID於追蹤病人及員工之醫院為例,醫院:中華民國醫院協會雜誌,第38卷3期, 2005年6月。
14. 陳河泉,隱私權在我國法制之規範現況與未來展望,全國律師,2001年6月號。
15. 陳家駿,淺述電腦網路上隱私權之法律保護,月旦法學雜誌,第23期, 199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