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Anderson, S. A. & Crammer-Bejami, D.B. (1999). The impact of couple violence on parenting and children: An overview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7(1), 1-19.
Broker, L. H., Arvitell, M., & Mcferron, J. R.(1988).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fe
beating and child abuse. In K. YIIo &M. Bograd (Ed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wife abuse (PP.158-174). Newbury Park, CA: Sage.
Benard, B. (1991). Fostering resiliency in kids: Protective factors in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Sanfrancisco: Western regionalcenter for drug-free school and community.
Browne, K., & Herbert, M. (2004).預防家庭暴力(Preventing home violence)(周詩寧譯)。家庭暴力。台北:五南。( 原作1997出版)。
Christle, C. A.. Jolivette, K. & Nelson, C. M. (2000). Youth Aggression ad Vilience: Risk, Resilience and prevention.
Coles, R. (2001).故事的呼喚(The call of stories)(吳慧貞譯)。台北:遠流。(原作1989出版)。
Clandinin, D.J., & Connelly, F. M.,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蔡敏玲、余曉雯
譯)。台北市:心理。(原作2000出版)。
Gordon(1998). Human Development & Family Life Bulletin, 4(1), 1-3.
Gilligan, C. (1991). Wom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In C. Gilligan, A. G. Rogers, & D. L. Tolman (Eds.) Women. Girls, and psychotherapy: Redefining resistance. New York: Haworth.
Kemp. A(1999). 家庭暴力(Abuse in the Family: An introduction)(彭淑華、張英陣、韋淑娟、游美貴、蘇慧雯譯) 。臺北:洪葉文化。
Kirkwood, C. (1997). Leaving abusive partn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Sage Publication, Inc.
Maste,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McGuigan, W. M., & Pratt, C. C(2001). The predictive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three types of child maltreatment. Child Abuse & Neglect, 25, 869-883.
Mckay, M. M(1994). The link between domestic violence and child abus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considerations. Child Welfare, 73(1), 29-39.
Patton, M. Q. (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縣:桂冠心理學。(原作1990出版)。
Straus, M. A., & Smith, C. (1990). Family patterns and child abuse. In M.A. Straus &
R. J. Gelles (eds), Physical violence in American families: Risk factors and adaptations to violence in 8,145 families(pp.507-525).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ing.
Turner, S. G. (2001). Resilience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Three case studies. Families in society, 82(5), 441-448.
Van Manen, M. (2004). 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嘉義市:濤石。(原作1997出版)。
Walker, L. (2000). 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 New York: Springer.
丁碧雲(1975)。兒童福利。台北:新潮圖書公司。
江季璇(2005)。目睹暴力兒童之婚暴婦女親職教育團體實務探索。目睹暴力兒童及少年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婦女救援基金會。
何怡芳(2003)。寄養家庭的壓力與調適。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余漢儀(1997)。兒童保護模式之探討─兼論社工決策及家外安置。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余漢儀(2000)。台灣地區寄養家庭照護服務之探討。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成果報告。
吳慈恩(1999)。婚姻暴力受虐經驗之分析與防治實踐。高雄基督教家協中心出版 。
宋月瑜(2004)。婚姻暴力受虐婦女離婚後的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宋賢儀(1998)。受虐婦女與其非正式社會支持系統互動經驗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宋麗玉(2003)。受虐兒童緊急安置與長期安置輔導現況之探討。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成果報告。
沈慶鴻(2001)。被遺忘的受害者-談婚姻暴力目睹兒童的影響和介入策略。社區 發展,(94),241-242。
沈瓊桃(2003)。雙重受害者─目睹婚暴暨受虐兒童之研究。二十一世紀兒少福利與醫療福利學術研討會。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台中:靜宜大學。
沈瓊桃(2005)。目睹婚暴暨受虐對青年的長期影響及其保護因子。目睹暴力兒童及少年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婦女救援基金會。
沈瓊桃(2006)。從婚姻暴力談兒童虐待的預防。台大公共論壇。
周月清(1995)。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臺北:巨流。
周慧香(1992)。社會工作過程對寄養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林淑娥(2000)。誰的最佳利益:母親或兒童?-初探台北市婚姻暴力合併兒少虐待家庭的社工處遇。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應用社會學組碩士論文。武自珍(1998)。婚姻暴力因應行為之研究─受暴婦女社會個案工作處遇策略。台北:力行書局。
邱怡瑜(2002)。家庭暴力經驗對青少年性格影響之相關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臺北:巨流。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35, 34-40。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張秀玉(2003)。身心障礙嬰幼兒其家庭介入原則與過程之探討─增強權能觀點之運用。二十一世紀兒少福利與醫療福利學術研討會。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台中:靜宜大學。
莫藜黎(1997)。受虐兒復原能力的探討:兩個保護個案的以較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 67-82。
陳圭如(2005)。由一手足團體工作方案初探目睹暴力及受虐兒童之身心適應。目睹暴力兒童及少年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婦女救援基金會。
陳怡如(2003)。婚姻暴力目睹兒童處遇工作之初探─一個體制外的觀察與反省。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陳思儒(2005)。婚暴對目睹兒童之潛在影響。諮商與輔導,233, 9-11。陳若璋(1993)。家庭暴力防治與輔導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婷蕙(1996)。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對脫離受虐關係的因應行為之研究。東海
陳源湖(2004)。婚姻暴力與社會支持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2, 277-292。陶蕃瀛(2003)。家外安置過程與寄養服務指標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成
果報告。
湯琇雅(1993)。婚姻暴力中婦女受暴狀況及其因應過程之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東吳大學。湯靜蓮、蔡佳怡(1997)。我痛!走出婚姻暴力的陰影。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一秀(2000)。婚姻暴力之受暴婦女求助歷程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黃志中(1999)。以家庭為導向的家庭暴力防治策略『覆巢之下無完卵—聲援無助的母親』。婚姻暴力合併兒童虐待處遇研討會。台北:婦女救援基金會。
黃怡瑾(2001)。婚暴中的權力控制─個人自覺與社會結構的互動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2, 95-137。廖小慧(2001)。憂鬱症母親的生命敘說─內在運作模式的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廖雪貞、杜瑛秋(2001)。婚姻暴力婦女之個案管理模式:以台北市龍山婦女服務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94,230-240。趙善如(2002)。從平衡觀點探討老年妻子照顧者的生活適應現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趙葳(2003)。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的依附及習得的無助感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劉可屏(1987)。虐妻問題,輔仁學誌,19, 357-392。
劉可屏(2002)。兒童及少年受虐待及被疏忽研判指標研究計畫。台中:內政部兒
童局。
劉美芝(2000)。機構安置受虐兒童社會適應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文化大學。
劉婌齡(2003)。公部門婦女保護服務社工之協助效益─從受暴婦女角度探討。東
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鄭麗珍(2002)。增強權能觀點。宋麗玉等,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台北:洪葉文化。
鄧啟明(2000)。受虐兒童後續處遇模式之探討。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暨南國際大學。
謝秋香(2003)。婚姻暴力受害者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蕭文(1999)。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藍采風(1993)。寄養安置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利弊。李欽湧編,社會工作實務─兒
童寄養專業服務特輯。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現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羅斐諭(1996)。一群被遺忘的受害者:目睹婚姻暴力子女。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蘇益志(2005)。家庭暴力對目睹兒童身心發展影響之探討,諮商與輔導,236,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