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9 08: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汪世基
研究生(外文):Wang-szu-chi
論文名稱:書齋山水-汪世基水墨繪畫創作論述
指導教授:倪再沁倪再沁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6
中文關鍵詞: 書齋山水 計白當黑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本文創作論述借用何惠鑑在『元人畫序說』一文中的「書齋山水」一詞來作為主題,並進一步詮釋個人對中國傳統筆墨的認識及落實於筆墨創作的心得。
第一章,針對『書齋山水』主題,筆者以何惠鑑的觀念為出發點,加上個人的看法,進一步的詮釋個人的想法與作法。
第二章,在第一、二節中扼要的對中國水墨畫在筆墨發展上溯源與分析。從最早的五代荊浩的筆法記開始,對於筆墨明確的提出與分析以後。各朝代可說都以筆墨為核心價值下發展,也產生了不少對筆墨的不同看法與作法。第三節則討論當前因西方思潮的湧入與融合,產生了藝術界空前對筆墨價值的分歧看法。
第三章,針對筆者水墨創作過程的始末作深入詮釋與分析。第一節以『書齋山水』為主軸,分為窗內與窗外兩種不同型式與內容。窗內描寫的是內心的空間,是以個人的山水經驗及書齋中空思冥想所產生的。它所表現的是作者的胸中丘壑。窗外描寫的是記錄周遭環境以實地寫生來所產生的,它呈現的是現世的空間,它也反應了環境與人的關係。第二節則分析筆者在水墨創作上追求的表現焦點,並借由前人所言來對照說明。筆者在水墨畫創作上追求『非硬邊式的水墨線條』表現,它須要有北宗式的細膩刻畫及南宗式的水與墨交融的創作手法。
第四章,針對作品中的城市組曲與鄉林之歌兩系列作重點式的作品圖釋。
第五章,陳述對於水墨創作的學習過程及感想,及面對當今水墨畫現象所應認識的態度與精神。
章節目次
目錄
圖次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主題的詮釋
第二節 創作動機與目的

第二章 對於中國水墨畫中『筆墨』的認知與詮釋
第一節 古代對筆墨的發展與詮釋
第二節 當代對筆墨的發展與詮釋
第三章 筆墨等於零與無筆無墨等於零之比較

第三章作品發展過程與詮釋
第一節 主題內容的選擇(窗內與窗外 )
第二節 筆墨的運用與點線的表達

第四章 作品圖釋

第五章 結語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李霖燦,〈中國山水畫上苔點之研究〉,《故宮季刊‧第九卷‧第四期》,民64年。
何惠鑑,〈元人畫序說〉,《香港‧新亞學術季刊》,1983年。
Giulio Carlo Argan Maurizio Fagiolo,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方法》東大圖書出版,1992年。
高居翰,《氣勢憾人》,石頭出版社,1994年。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里仁書局,1995年。
〈郎紹君‧論筆墨〉,《現代中國畫論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5年。
阮樸,《畫學叢證》,上海書畫出版,1998年。
熊志庭譯注,《宋人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潘遠告編,《漢魏六朝書畫論》,湖南美術出版,2000年。
潘遠告編,《宋人畫論》,湖南美術出版,2000年。
韓林德,《石濤畫語錄研究》,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
盧輔聖-編,《關於筆墨的論爭》,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
俞慰剛譯,〈歷代名畫記譯注〉,《剛村繁全集第六卷》,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
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
潘遠告編,《元代書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潘遠告編,《明代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2002年。
黃致為,《中國山水畫中點的造型與表現》,中央大學藝研所碩論文 2003
方聞,《心印》 陜西人民美術出版,2004年。
姜一涵,《石濤畫語錄研究》,蕙風堂出版,2004年。
楊成寅,《石濤畫學》,陜西師範大學出版,2004年。
萬青力,《萬青力美術文集》,人民美術出版,2004年。
郎紹君,《朗紹君美術時評》,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倪再沁,《山水過渡》,典藏出版,2004年。
倪再沁,《水墨畫講》,典藏出版,2005年。
朱良志,《石濤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強,《中國山水畫學》,河南美術出版,2005年。
崔自默,《為道日損--八大山人畫語錄解讀》,人民美術出版,2005年。
周美惠,〈司徒立-炭筆畫出水墨感〉,聯合報-藝文版,2005年.11月。
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年。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