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方長梧主編,《唐山社會科學簡明辭典—政治學》。臺北:唐山出版社,民77。
王業立,《比較選舉制度》。臺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7.2。
任德厚,《政治學》。臺北:作者自刊,民90.8。
吳文程,《政黨與選舉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5。
宋澤萊,《誰能當選總統Ⅳ》。臺北:前衛出版社,民95.6。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臺北:遠流,民88。
———,《慈悲與寬容: 跨越希望的門檻》。臺北:台灣英文新聞,民93。
———,《經營大台灣: 李登輝 總統談市政經營、省政經營與國家經營》。臺北:遠流,民84。
李煥,《透視政黨政治》。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民84。
杜瓦傑著,雷競旋譯,《政黨概論》。香港:青文文化,民80.10。
阮銘,《從寧靜革命到寧靜建國》。臺北:玉山社,民93.12。
孫文,〈政黨的目的在鞏固國家安寧社會〉,《國父全集第三冊》。臺北:國父編輯委員會,民78.11。
——,〈國民黨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臺北:國父編輯委員會,民78 .11。
孫正豐,《革命民主政黨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67.3。
陳佳吉,《臺灣的政黨競爭規範與民主鞏固》。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92.6。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81。
彭懷恩,《臺灣政黨政治》。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83.5。
黃炎東,《新世紀台灣憲政體制與政治發展趨勢》。臺北,正中書局,民95.7。
群策會編,《台灣21世紀國家總目標》。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民92.1。
————,《邁向正常國家》。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民國91.12。
葛永光,《政治變遷與發展——臺灣經驗的探索》。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81.2。
賽繆爾著,杭廷頓著,張岱雲譯,《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臺北,時報文化,民83。
蘇永欽編,《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民90. 5。
蘭尼著,林劍秋等譯,《政治學-政治科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79。
二、期刊
謝復生,〈我國現行選舉制度之析評〉,《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41期,民85.06.25,頁2。
三、報紙
羅志明,〈單一選區與台聯困境?〉。民眾日報,民94.01.01。
四、論文
黃昭展,《選舉制度改革與台灣團結聯盟的發展》。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在職班碩士論文,民94.7。鄧宇敦,《台灣政黨選舉結盟之探究—以國、親、新三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6。五、網路
中央社,〈李登輝指本土化不是去中國化 不是族群對立〉, http://www.future-china.org.tw/fcn-tw/200205/2002050408.htm,民91.5.4。
〈李登輝解釋本土化〉,http://www.epochtimes.com/gb/1/6/13/n98781.htm,民90.6.13。
〈國家21世紀發展總目標〉,http://www.southnews.com.tw/polit/LiDe/LiDe_Taiwan10.htm,民92. 01.12。
〈「民主」與「自主」要靠公投來贏取勝利〉,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mar/2/today-s1.htm,民93.03.02。
〈社論〉,http://taiwandaily.com.tw/news.asp?News_no=3303&News_class_no=02&Up_date=2005/08/07,民94.8.7。
王業立,〈政黨政治的困境與出路〉,
http://www.chinatimes.org.tw/features/92-pub/paper/222%A4%FD%B7~%A5%DF.doc,最後觀看時間:民94.12.29。
台灣教授協會,http://www.taup.org.tw/。
吳東野,〈論政黨的合作與結盟:德國的發展經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會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民90.04.18。
李登輝學校網站,http://www.leeschool.org.tw/wooooa/index.phtml。
高永光,〈國內會出現兩黨制嗎?〉,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3/CL-C-093-129.htm,民93.09.30。
施正鋒,〈總統大選以來的民進黨與泛綠陣營〉,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409/200409.htm,最後觀看日期:民94.12.11。
何榮幸,〈割喉戰 綠營:挖國民黨6%樁腳票〉,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Decision2004/struggle/htm/92092805.htm。中國時報,民92.09.28。
陳茂雄,〈台聯與建國黨〉,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apl/22/today-o1.htm,民91.04.22。
蔡慧貞,〈500公里人龍 下午2:28貫全台〉,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228war/htm/93022808.htm,中國時報,民93.02.28。
范姜泰基、鄭任汶,〈228手護台灣 改寫政治運動史〉,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228war/htm/93022604.htm。中時晚報,民93.02.26。
范姜泰基,〈政治嘉年華 全台無冷場〉,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228war/htm/93022603.htm。中時晚報,民93.02.26。
陳重生,〈總統大選 綠營拔樁 泛藍護樁〉,中國時報,,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228war/htm/930220d1.htm,民93.02.20。
徐國勇,〈和平二二八、全民守護台灣到永久〉,http://www.greenpeace.com.tw/board/article/posts/43.html,最後觀看時間:民94.12.29。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會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
塗志堅等人,〈西德政黨結盟模式之分析〉,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05.htm,民91.01.18。
群策會網站,http://www.advocates.org.tw/wooooa/front/bin/home.phtml。
貳、西文部份
(I)Books
Riker, William H.,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2.
——, An Introduction to Positive Political Theory.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1973.
Sartori, Giovann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4.
(II)Periodicals
Taylor, Michael and Herman, V. M. “Party Systems and Government Stabil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1971, p.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