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2: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嘉興
研究生(外文):Chia-Shin Chen
論文名稱:山坡地住宅社區公共設施課題與對策之研究--以臺北縣老丙建山坡地住宅社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the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Land Hill Communities.-A Case Study of Old Type C Land Hill Communities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宋立垚宋立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h-Yau Song
口試委員:廖瑞堂黃武達
口試日期:2006-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老丙建公共設施社區
外文關鍵詞:Old-type-C building landspublic facilitiescommun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依87年內政部營建署完成調查資料顯示國內「老丙建」土地面積多達七千餘公頃,而老丙建本身即為可建築用地,無需要向中央政府申請開發許可,依現行山坡地相關管理規定,起造人依照相關容積、建蔽管制及建築相關規定辦理,即可提出建築執照申請,地方政府亦只能依一般建築執照審查方式處理。
而這些老丙建大部分僅經過初步整地,一般而言都未有完善水土保持設施及未留設足夠之公共設施、公共設備,且現今法令上並無相關公共設施、公共設備補救設置規定,故針對老丙建於中央及地方政府執行上形同失落空間,致阻礙地區人口、資源、經濟活動、生活、教育等發展。又老丙建因非屬擬定計畫型開發,故在後續開發建築施工及使用階段衍生公共設施、公共設備無明確留設法令依據,嚴重影響社區居民之生活居住品質,經由本研究之成果,可對於非都市住宅社區公共設施留設提出依合理可行之建議,以作為中央修法之參考。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made by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gency of Ministry of Interior in 1998, the areas of old-type-C building lands in Taiwan are more than 7000 hectares. However, old-type-C building lands are born to be built constructions,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apply building permission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th the present relevant land hill-regulations, the applicants are able to apply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s under the legal floor area ratio, legal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and other relative rules. What the local governments can do is just to preview these licenses just the same as the normal building licenses. But most of these old-type-C building lands are only done with some easy measures to smooth the lands. In general, neither adequate faciliti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nor efficient public facilities are made in these area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no rules or measures to compensate for these existing phenomena. The old-type-C building lands are just like lost lands, which no one can deal with. It also deters the developments of population growth, resources distribution,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s. And the old-type C building lands are not planning developments. There are no laws to direct the ways to offer the public works growing in the building life cycle, which seriously damages the living-qualities of those inhabitants. By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public facilities, which can be references to amend the law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1.3 研究內容 3
1.4 研究範圍與對象 4
1.5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2.1 與本研究有關之研究文獻 9
2.2 相關理論 9
2.2.1 老丙建 9
2.2.2 住宅 14
2.2.3 鄰里單元 19
2.2.4 社區與聚落發展 20
2.2.5 開發許可制 26
2.3 國內山坡地開發許可制度演進 30
2.4 國內相關法規 38
第三章 住宅社區公共設施設置之檢討……………………………………….53
3.1 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設置功能與目的及計畫原則 54
3.1.1 功能與目的 54
3.1.2 計畫原則 56
3.2 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分類方式及特性 62
3.2.1 分類方式 62
3.2.2 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之特性 64
3.3老丙建公共設施需求種類分析探討 66
3.3.1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需求種類 66
3.3.2 區域計畫公共設施需求種類 66
3.3.3 差異比較 66
3.3.4 老丙建公共設施需求課題 67
3.4都市計畫區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設置標準 68
3.5區域計畫區內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設置標準 70
第四章 臺北縣山坡地住宅社區留設公共設施案例調查與分析….………….75
4.1 臺北縣都市及住宅發展歷程 76
4.1.1 行政區位 76
4.1.2 城鄉發展歷程 77
4.1.3 臺北縣推動都市計畫紀要 81
4.2山坡地住宅社區案例調查 84
4.2.1 老丙建住宅社區案例分析 84
4.2.2 山坡地開發計畫住宅社區案例分析 88
4.2.3 老丙建新開發住宅社區案例分析 92
4.3 公共設施土地使用情形調查 97
4.3.1 案例公共設施留設比例分析 97
4.3.2 案例公共設施留設種類分析 99
第五章 問卷及訪談調查與分析……………………………………………….103
5.1 調查樣本之選定原則 103
5.1.1 調查對象選定原則 103
5.1.2 抽樣依據 104
5.1.3 調查內容及方法 104
5.2調查結果之統計分析、比較 106
5.2.1 社區屬性 106
5.2.2 山坡地社區發展 115
5.2.3 社區差異性分析 121
5.2.4 社區所需之協助及建議 122
第六章 課題與對策…………………………………………………………….129
6.1 課題分析 129
6.2 對策研擬 13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49
7.1 結論與建議 149
7.2 後續研究 152
參考文獻 155

附錄

附錄A山坡地社區居民對公共設施、公用設備需求課題問卷調查表 158
附錄B管理者對山坡地社區公共設施、公用設備需求課題問卷調查表 162
附錄C公部門人員對山坡地社區對公共設施、公用設備需求課題問卷調查表 165
附錄D開發單位對山坡地社區公共設施、公用設備需求課題問卷調查表 167
附錄E開發單位對山坡地社區公共設施、公用設備需求課題回覆問卷 169
附錄F公部門人員對山坡地社區對公共設施、公用設備需求課題回覆問卷 176
參考文獻
書籍
[1] 王鴻楷、黃世孟、陳亮全、畢恆達,公寓大廈居住使用之調查研究,內政部建築,1991。
[2] 黃定國,社區開放空間設計準則研究,國科會,1994。
[3] 施鴻志,社區實質環境品質評估作業手冊,國科會,1996。
[4] 黃定國、彭光輝,都市老舊社區更新規劃及開發原則之研究,內政部,1998。
[5] 陳柏勳,山坡地建築國內外管理制度之比較分析及我國改進建議(以山坡地社區為例),內政部,2000。
[6] 潘國樑,山坡地永續利用,詹氏書局,1999。
[7] Joe RAVETZ,都市區域2020永續環境的整合性規劃,詹氏書局,林鑑澄,胡田田譯,2004。
[8] 臺北縣政府工務局,臺北縣山坡地開發建築管理手冊,臺北縣政府工務局,2000。
[9] 內政部營建署、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都市計畫專業用語之解說及彙編,營建雜誌社,1990。
[10] Anne R. Beer and Cather Higgins,環境規劃與基地開發-地方性永續規劃手冊,臺北市,六合出版社,2002。
[11] 於明誠,都市計畫概要,詹氏書局,1992。
[12] 張偉斌,都市計畫學,財團法人臺北市都市計畫文教基金會,1988。
[13] 施鴻志,區域性公共設施區位與建設,內政部營建署,國建會區域發展研究分組研究實錄,1986。
[14] 蔡宏進,社區原理,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15] 陳政雄,山坡地計畫,臺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2。
[16] 內政部營建署,「修訂臺北縣綜合發展計畫」總體發展計畫,2002。
[17] 吳澤成,預防坡地災害與總量管制之建立(以臺北縣為例),臺北都會區地質災害研討會論文集,中央地質調查所、防災國家型科技計劃辦公室、臺北縣政府、臺北市政府建設局、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2001。
[18] 內政部,改進土地使用變更審議機制方案,內政部,2000。
[19] 工業技術研究院,臺北縣環境地質資料庫建立計畫,臺北縣政府,2000。
[20] 臺北縣政府、開創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新店頂城新鎮山坡地整體開發建築計畫,1988。
[21] 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達觀鎮三、四期環評審查定稿本,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2000。
[22] 博大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臺北縣三峽橫溪社區開發計畫,博大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0。
期刊論文
[23] 中華民國土地估價學會,《都市土地政策與相關措施配合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專題研究報告,1990。
[24] 都市住宅社區公共設施調查與設置準則之研究,黃定國,1997。
[25]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群璿地理資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山坡地丙種建地安全及開發利用監測計畫。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1。
[26] 黃定國,都市住宅社區公共設施調查與設置準則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7。
[27] 劉慶男、陳明竺、蘇瑛敏,山坡地住宅社區使用管理法制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2。
[28] 張益三,(由山坡地開發衍生問題探討相關法令制度之改善策略)。空間雜誌第九十七期。
[29] 王鴻楷、黃世孟、陳亮全、畢恆達,公寓大廈居住使用之調查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1。
[30] 施鴻志、蔡添璧、江哲銘、李永展、林峰田、黃崑山、解鴻年,建築研究所二十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7。
學位論文
[31] 林忠信,《臺北都會效區住宅社區居民日常購物行為研究-以新店達觀社區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32] 林書宇,山坡地開發建築許可行政管理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33] 陳春生,環境容受力分析及都市成長管理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網站資訊
[34] 林肯論壇,http://lincoln.tacocity.com.tw/topic7-10.html。
[35] 山坡地社區開發及其問題之研究‥‥以大屯山麓山坡地社區為例,http://www.geog.ntu.edu.tw/main/paper/d80208004/index.htm#contents
[36] 內政部營建署,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6_detail.php?jnno=6&pageno=1
[37] 澎湖縣綜合發展計畫,http://www.phhg.gov.tw/CHINESE/depart/scheme/develop/plan/plan_main.htm
[38] 台北縣行政區位圖,http://www.sinica.edu.tw/~quake99/map/taipei-c.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5. 黃榮堅,〈論犯罪之行為時〉,刑事法雜誌第四十一卷第五期,1997.10
2. 34. 黃榮堅,〈刑法增修概說〉,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二期,1999.6
3. 30. 許玉秀,〈妨害性自主與打擊錯誤〉,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二期,1999.6
4. 29. 陳昭如,〈創造性別平等,抑或與父權共謀?─關於臺灣法律近代西方法化的女性主義考察〉,思與言第四十卷第一期,2002.3
5. 26. 陳子平,〈從強吻案談強制猥褻罪〉,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二期,2003.1
6. 24. 高鳳仙,〈性騷擾之法律概念探究〉,法令月刊第五十二卷第四期,2001.4
7. 23. 高鳳仙,〈性騷擾防治法之立法問題探究〉,萬國法律第一○五期,1999.6
8. 21. 姚人多,〈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當代雜誌第一五○期,2000.2
9. 20. 姚人多,〈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雜誌第一七五期,2002.3
10. 17. 林東茂,〈猥褻的概念〉,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二期,2003.1
11. 16. 林東茂,〈評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之修正〉,月旦法學雜誌第五十一期,1999.8
12. 15. 林山田,〈性與刑法─以強制性交罪為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二期,1999.6
13. 14. 何乏筆,〈從性史到修養史─論傅柯《性史》第二卷中的四元架構〉,歐美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三期,2002.9
14. 12. 李震山,〈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1)─人性尊嚴〉,法學講座第十七期
15. 11. 李聖傑,〈妨害性自主類型闡釋〉,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三期,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