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隧道開炸技術諮詢系統研討會論文集,台北,2000。
[2]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隧道開炸技術諮詢系統研究(二)含附冊隧道開炸技術推廣手冊,台北,2000。
[3]楊軍、陳鵬萬、胡剛,現代爆破技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北京,2004。
[4]郭景琳,路竹南科土層振動衰減特性與其阻尼比評估之試驗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5]張瑞麟,爆破工程之震動,地工技術第61期,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台南,1997。[6]台灣省礦務局,88年度工業原料礦產資源開發應用輔導計畫,新式爆材監督管理體系之建立研究,台北,1999。
[7]史雅語、金驥良、顧毅成,工程爆破實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合肥,2002。
[8]劉豐收、崔志芳、王學潮、李金都、李清波譯,實用岩石工程技術,鄭州,Evert Hoek著,黃河水利出版社,2002。
[9]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料研究所,台灣東部和平地區大理石開發之環境研究,1989。
[10]何春蓀,臺灣地體構造的演變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2。
[11]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料研究所,和平區大理石開發規劃報告,1989。
[12]丁原智、王文生、翁祖析、張天授、鄭大偉,資源工程概論,全華科技圖書,台北,2000。
[13]王源、陳文山,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6。
[14]王源、鄧屬予,「海岸山脈的島弧體系」,中國地質學會會刊,第24號,1981。
[15]台灣省礦務局,和平礦業專業區開發架構規劃計畫,經濟部礦業司,台北,1995。
[16]台灣省礦務局,84年度大理石礦源調查加工調查輔導化計畫,台北,1995。
[17]王文郁、蘇顯榮,台灣和平地區結晶石灰岩礦床的整體開發計畫,礦冶,台北,1989。
[18]呂健聰,台灣露天石礦之背裂損害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台南,1996。[19]吳正綱,隧道開炸與地質關係初探,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軍事工程碩士班論文,桃園,2001。[20]陳肇夏,臺灣地質之十一-臺灣的變質岩,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北,1998。
[21]陳俊良,3DEC應用於花蓮新城山礦場之邊坡穩定分析,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碩士班論文,台北,2001。[22]楊軍、金乾坤、黃風雷,岩石爆破理論模型及數值計算,科學出版社,1999。
[23]熊代余、顧毅成主編,岩石爆破理論與技術新發展,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
[24]和平,岩石混凝土損傷力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江蘇,1990。
[25]顏滄波,台灣北部大南澳片岩之地層學的研究,台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第十二號,1960。
[26]顏博彬,不連續面對露天礦場爆破效果之影響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礦冶及材料科學碩士班論文,台南,1991。[27]胡文軍,爆破震動分析及爆破地震波的計算機模擬研究,山東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28]吳德倫、葉曉明,工程爆破安全震動速度綜合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Vol No3,1997。
[29]瀋陽,銅礦爆破震動測試與分析東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30]李存國,爆破震動作用結構動力響映反應譜問題,河北理工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1。P9-11
[31],中華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協會,高速鐵路噪音振動之研究,行政院環保署,2003。
[32]Ash,R.L.,The Influence of Ge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on Rock Blasting,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73。
[33]B.Mohanty,Rock fragmentation by blasting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A.A.Balkema Publishers,1996 。
[34]Bieniawski,Z.T.,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in Rock Engineering,Johannesburg,1976。
[35]Chen,E.P. &Taylor,L.M.,Fracture of Brittle Rock under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1985。
[36]Dick,R.A.L.R.Flectcher and D.V. DANDREA,U.S.B.M,IC-8925,105p,1984。
[37]Dorogen,A. & Mroz,Z.,A Continuum Model for Plastic-Brittle Behavior of Rock and Concrete,Int.J. Engineering Science1979。
[38]E. Hoek & E.T.Brown,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n Rock,The Institution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1980。
[39]Editor in chief Prof.Wang Xuguang,Rock Fragmentation by Blasting,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2002。
[40]Favreau,R.F.,階段爆破岩石位移速度,第一屆國際爆破破岩會議論文集,1983。
[41]H. Joseph Burchell,Explosives & Rock Blasting,Maple Press,Dallas TX,Atlas Powder ,1987。
[42]Johansson,C.H. & Persson ,P.A.,Detinics of High Explosives,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0。
[43]Krajcinovic,D. et al. The Continue Damage Theory of Brittle Materials ,Part 1,2,J. Applied Mechanics Trans. Of ASME,1981。
[44]Kipp,M.E. & Grady,D.E.,Numerical Studies of Rock Fragmentation,1980。
[45]Kusmaul,J.S.,A New Constitutive Model for Fragmentation of Rock under Dynamic Loading,2nd Int. Symp. on Rock fragm. by Blasting,1987。
[46]Margolin,L.G. et al.,破壞的數值模擬,第一屆國際爆破破岩會議論文集,1983。
[47]with a Major i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 the Graduate College i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1992。
[48]Richard E. Goodman,岩石力學概論,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譯者劉錫蘭,台北,1983。
[49]Mchugh,S.,動力引起的破壞和破碎的模擬,第一屆國際爆破破岩會議論文集,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