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分
專書:
1.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Ross 主編,與中國接觸-應對一個崛起的大國(Engaging China-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黎曉蕾、袁征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5月)。
2.Barry B. Hughes,最新國際政治新論(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World Politics),歐信宏、陳尚懋譯(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3月)。
3.David Easton,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王浦劬等譯(台北:桂冠,民國81年)。
4.John J. Mearsheimer,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王義桅、唐小松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5.Paul Kennedy,大國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王保存等譯(北京:求實出版社,1988年)。
6.Richard Bernstein & Ross H. Munro 著,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許綬南譯(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
7.Ronald L. Tammen、Jacek Kugler 等著,權力轉移:二十一世紀的戰略(Power Transitions: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向駿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12月)。
8.William H. Overholt 著,中國的崛起(The Rise of China),楊達州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4月)。
9.Wayne Bert 著,,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Guard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4月)。
10.Zahmay M. Khalilzad 等著,美國與崛起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印,2000年10月)。
11.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年4月)。
12.尹慶耀編著,中共外交研究(出版者不詳,2001)。
13.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出版社,民國83年12月)。
14.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2月)。
15.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2月)。
16.江西元、夏立平,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17.何新,全球戰略問題新觀察(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1月)。
18.吳建德,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5年4月)。
19.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7版)。
20.宋玉華、江振林等著,新興大國-歷史性崛起的博奕與前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21.李五一 等著,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
22.李而炳主編,21世紀前期中國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8月)。
23.邢廣成,崛起的中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6月)。
24.房維中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大事紀:1949-198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10月)。
25.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9月4版)。
26.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27.金鑫、徐曉萍,中國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2版)。
28.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
29.門洪華主編,中國:大國崛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30.俞新天主編,在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下-中國戰略機遇期的對外戰略縱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4月)。
31.施愛國,傲慢與偏見-東方主義與美國的「中國威脅論」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32.范躍江,崛起-西太平洋復興之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3月)。
33.徐成芳,和平方略-中國外交策略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11月)。
34.徐堅主編,國際環境與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35.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2年7月)。
36.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2年7月)。
37.張幼文 徐明棋 等著,經濟強國──中國和平崛起的趨勢與目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38.張亞中、孫國祥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民國88 年)。
39.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40.郭隆隆、趙念渝編著,世紀之交的大國關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41.郭萬超,中國崛起-一個東方大國的成長之道(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42.陳岳,中國國際地位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
43.陸鋼、郭學堂,中國威脅誰?-解讀「中國威脅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1月)。
44.章家敦(Gordon G. Chang),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侯思嘉 閻紀宇譯(台北:雅言文化,2002年3月)。
45.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編,SIPRI年鑒2002:軍備.裁軍與國際安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5月)。
46.程超澤,世紀之爭-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年)。
47.黃仁偉,中國崛起的時間和空間(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9月)。
48.楊再平、向東著,中國唱不衰(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
49.楊成緒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透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6月)。
50.葉自成,中國大戰略-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問題及戰略選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51.寧一 龐永三,中國人惹誰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52.廖耀良,中共崛起的國際環境(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53.劉杰,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4月)。
54.劉建飛、林曉光 合著,21世紀初期的中美日戰略關係(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10月)。
55.劉國光等,200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56.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文化,2003年12月)。
57.黎安友(Andrew J. Nathan),陸伯彬(Robert S. Ross)著,長城與空城記-中共尋求安全的戰略,何大明譯(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58.閻學通、孫學峰 合著,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期刊:
1.于貴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論中國「和平崛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蒙古財經學報,第2卷,第2期,2004年6月。
2.王中人,<細勘「中國威脅論』>,世界知識,1997 年,第12 期。
3.王在邦,<世界領導者地位交替與歷史的反思>,戰略與管理,1995年,第6期。
4.王猛,<戰略機遇期的有所作為-「和平崛起」理論的外交理念分析>,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5.任曉,<中國和平崛起的歷史方位>,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3年,第4期。
6.朱奕冰 楊丹志,<國內外關於中國「崛起」與「和平崛起」研究縱述>,甘肅理論學刊,第164期,2004年7月。
7.朱奕冰,<國外關於中國「崛起」問題的研究綜述>,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年第8期。
8.江西元,<中國和平崛起與祖國統一辨析>,戰略與管理,2004年4月。
9.李文,<中國和平崛起:何以能與何以為>,當代亞太,2004年,第5期。
10.李君如,<要重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平崛起經驗的研究>,社會科學主義,2003年3月。
11.李景治,<正確認識中國和平崛起>,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年,第6期。
12.阮宗澤,<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理論探討>,國際問題研究,2004年,第4期。
13.林其屏,<科學發展觀:中國「和平崛起」的指導觀>,天府新論,2004年,第4期。
14.門洪華,<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框架>,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6期。
15.姚洪越,<和平崛起視野下的國防建設>,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16.段霞,<鄧小平與中國和平戰略選擇>,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
17.胡鍵,<問題政治觀: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政治理念>,國際觀察,2004年,第3期。
18.凌厚鋒,<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的和平崛起-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週年而作>,福建農林大學學報,2004年,第7卷。
19.夏立平,<論中國和平崛起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年,第1期。
20.夏立平,<論中國實現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新理念>,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第6期。
21.夏博,<和平崛起的中國與東盟未來關係發展探析>,東南亞經貿信息,2004年6月。
22.孫哲,<結構性導航: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方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2期。
23.孫國榮,<和平崛起:中國發展的新道路>,鄉鎮經濟,2004年6月。
24.孫紹正,<中共和平崛起論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二卷,第九期。25.徐堅,<和平崛起是中國的戰略選擇>,國際問題研究,2004年,第2期。
26.時殷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機遇和若干基本條件>,國際觀察,2004年,第3期。
27.時殷弘,<中國的外部困難和新領導集體面對的挑戰—國際政治、對外政策、臺灣問題>,戰略與管理,2003年3月。
28.秦亞青,<世界格局與中國的和平崛起>,黨建,2004年5月。
29.張文木,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與中國的選擇,戰略與管理,2004年2月。
30.張沛,<「中國和平崛起戰略:理論與內涵」學術研討會綜述>,國際問題論壇,2004年夏季號。
31.張雨寧,<中共倡提「和平崛起論」之研析>,國防雜誌,第二十卷,第五期。32.張沱生,<探討中的中國『和平崛起』理論>,中國評論,第81期,2004年9月。
33.張戰 李海君,<論國際環境與我國和平崛起新方略>,求實,2004年7月。
34.陳全生 劉靖華,<全球化中的中國與世界>,戰略與管理,1999年2月。
35.陳虹,<共享增長: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實與思考>,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第5期。
36.楊文靜,<大國崛起理論探析>,現代國際關係,2004年,第6期。
37.楊火林,<鄧小平的時代觀與中國的和平崛起>,黨建,2004年7月。
38.楊帆,<胡溫提出『和平崛起』外交新思維>,中共研究,第三十八卷,第5期。
39.楊帆,<新時期中國國家安全的基本原則>,戰略與管理,2004年2月。
40.董立文,<中共的全球戰略與「中國威脅論」>,中國大陸研究,第39 卷第9 期,民國85年9月。41.解芳,<略論中國的和平崛起>,理論季刊,2004年,第7期。
42.詹玲,<「和平崛起」理論的提出及其戰略意義>,學習論壇,第20卷,第6期,2004年6月。
43.詹玲,<中國和平崛起過程中政治文化因素初探>,寧夏黨校學報,第六卷,第二期,2004年3月。
44.詹玲,<試論中國和平崛起的時空條件>,甘肅理論學刊,2004年,第3期。
45.樊美勤,<中國和平崛起———內涵、環境、條件及目標解析>,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雙月刊,2004年,第3期。
46.鄭宇碩,<文革後期的中國外交政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32期。47.鄭永年,<世界體系、中美關係和中國的戰略考量>,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4期。
48.鄭瑞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意義>,當代亞太,2004年,第6期。
49.閻學通,<和平崛起與保障和平-簡論中國崛起的戰略與策略>,國際問題研究,2004年,第3期。
50.鍾振明,<國際和平與中國的和平崛起學術研討會綜述>,同濟大學學報,第15卷,第1期,2004年2月。
51.韓慶軍、魏銀立,<關於和平崛起戰略的思考>,中共石家莊市黨委學報,2004年5月。
52.龐中英,<中國崛起的「和平性」判讀—關於「和平崛起」的理論性問題>,國際觀察,2004年,第3期。
53.龐中英,<地區化、地區性和地區主義-論東亞地區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1期。
54.龔向前,<國際爭端解決機制與『和平崛起』>,戰略與管理,2004年4月。
55.「中共『和平崛起』論初析」,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36期,2004年6月。
56.<實現中國和平崛起( 專題文摘)>,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7月。
57.求是,1995 年,第12 期。
58.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2004年夏季號。
59.社評,<論所謂『中國威脅論』>,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8期(民國82年8月)。
學位論文:
1.王裕宏,一九九○年代美「中」關係中的「中國威脅論」,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8年。2.周睦謹,中共「大國外交」研究(1989-2000),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3.金中燮,一九九○年代「中國威脅論」之形成與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7年。4.張雨寧,崛起的中共-以權力轉移理論為核心的探討,台北: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5.張冠傑,「和平崛起論」暨中國崛起政治經濟意涵,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6.趙沛霖,中國外交戰略思維之研究:江澤民時期的檢證分析,台北: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7.羅元志,冷戰後中國的戰略選擇對亞太安全體制形成之影響,台北: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網路資源:
1.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
2.中國的和平崛起之路,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hp/530363.htm。
3.中國政治學網,http://www.cp.org.cn/2233/Special_News.asp?SpecialID=33。
4.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Periodical/MainLand.asp。
5.多維新聞網,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index.html。
6.和平論壇,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303。
7.南方網-理想中的和平崛起,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hpjq/。
8.新浪網,http://www.sina.com.cn。
9.新浪網新聞-中國和平崛起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303。
10.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二.英文部分
期刊:
1.Ashley, Richard K.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 and Peace, London: Francis Pinter; New York: Nichols, 1980.
2.Beijing Review, May 26-June 1, 1997.
3.Brown, Lester. Who Will Feed China?—Wake 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1995).
4.Cable, Vincent and Ferdinand, Peter.“China as an Economic Giant: Threat or 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70, no. 2, 1994.
5.Kristof, Nicholas D.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5, (November/December 1993).
6.Lemke, Douglas and Reed, William. “Power Is Not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42, No.4, August 1998, pp. 511-516.
7.Mabbubani, Kisbore. “Understanding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4, no. 5, 2005.
8.Nye, Joseph.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9.Roy, Denny. “The ‘China Threat’ Issue—Major Arguments,” Asian Survey, Vol. 36, No. 8 (August1996),
10.Shambaugh, David. “China’s Military: Real or Paper Tige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9, No. 2, pp.21-23.
11.Suettinger, Robert L. The Rise and Descent of “Peaceful Rise”(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12。
12.Waldron, Arthur. “How Not to Deal with China,” Commentary, Vol. 103, No. 3 (March 1997).
13.Wang, Fisi. “China’s Search for stability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vol. 4, no. 5, 2005.
14.Wight, Martin. Power Politics, edit by Hedley Bull and Carsten Holbraad,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78.
15.Zbeng, Bijian.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 vol. 4, no. 5, 2005.
其他:
1.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 2005.7.19
2.Zoellick, Robert B.”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http://www.state.gov/s/d/rem/53682.htm
3.Hudson Institute, China’s New Great Leap Forward-High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Power in the Next Half-Century, 200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