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中文書籍
小濱正子(2003)。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易君博(200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胡悅倫主編(1998)。海峽兩岸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許貽剛(1993)。掘起中的國際大都市。上海:科學出版社。
陳 彬(2001)。大陸教育商機。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張五岳主編(2003)。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文京出版公司出版。
張保隆、謝保煖(2006)。學術論文寫作:APA規範。台北:華泰文化。
楊逢岷、張永安(1996)。歐盟貿易政策及中–歐經貿關係。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楊景堯(1999)。中國大陸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教育改革與實際問題。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景堯(2006)。大陸高等教育焦點與問題。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美)拉普斯基 等人著、李正 等人譯(2003)。高校的財務運作。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盧漢超(2004)。霓紅燈外-20世紀出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期刊、雜誌
EMBA課程新架構 強化專業特色(2004年11月15日)。政治大學校訊,35期,人物活動版。
大學管理學門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期末評鑑報告出爐(2004年02月10日)。高教簡訊,155期。
政大EMBA經評比蟬聯經理人最愛(2005年1月18日)。政治大學校訊,47期,要聞版。
為EMBA教育尋找方向(2003)。中國MBA,第5期。
獎勵大學擴大招收外國學生 本校獲教育部補助900萬元(2006年04月19日)。政大校訊,第50期,要文版。
仇佩芬(2004.04)。全球MBA百強上海中歐冠亞洲。第十三期兩岸文教研究學會通訊。
巴曙松(2006年3月20日)。香港經濟導報,第11期。
王健民(2003年1月5日)。中國政商精英編織新權力網絡。亞洲週刊,17(1),頁36、37、40。王毅(2004年05月12日)。中歐醫院管理論壇北京論劍“風險”,中國醫藥新聞,19(9)。
朱景鵬(2001)。歐洲聯盟與中共雙邊互動經驗之探討--兼論歐盟之對外關係。遠景季刊,3(2),頁67、79。守寍寍(2005年10月31日)。台灣EMBA的哈佛時代來臨!。商業周刊,936期,頁63。
何建居(2004年4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搶當中國MBA盟主。中國通,2004年4月號,118期,頁132。
中歐商學院的中國經(2005年12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 2005專輯。李裕 譯。
沈伊(2004年08月)。中國金融國際年會在滬召開。國際市場雜誌,頁63。
宋 臻(2004年08月)。一路走高-中國培訓市場價格調查。職業,2004年8月號。
李燕萍、張玉靜(2003)。天價教育給EMBA們帶來什麼?。中國MBA,第5期。
周玲、陶愛珠、楊頡、劉念才(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2002年4月20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辦學之路--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系列研究之三。專家建議,第2期(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委秘書處編)。
孟 歌(2004年08月)。中國商學院教育品質、品管和品牌。企業管理,2004年08月號。
季為民(2002)。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專業學位簡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第10期。
吳凱琳(2005年12月19日)。師資是商學院的核心與靈魂。Cheers雜誌 ,頁82-83。
高峰(1999年9月)。培養跨世紀管理幹部的搖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結構化佈線系統介紹。上海微型計算機,第39期,總 215期,頁25。
陳亮(1999年11月)。培養跨世紀管理幹部的搖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電話與計算機網路系統。上海微型計算機,第44期,總 220期,頁26。
陳孟珠(2005年11月15日)。企業管理研究所,Cheers雜誌2005年研究所專刊,天下雜誌,頁106。
莊衍松(2004年09月)。國外知名大學湧向大陸,沒人想和台大合作!。新新聞週報,
張殿文(2005年10月15日)。中歐國際工學院亞洲排名第一 想去歐洲公司工作先去中歐唸EMBA。數位時代雙週刊,116期,頁137。
張殿文(2005年10月15日)。西方頂級學術資源+大中華圈商業菁英=中國EMBA。數位時代雙週刊,116期,頁129、131。曾華群(2001年8 月)。調整中歐經濟關係的雙邊法律框架初探。歐洲,19 (4),頁90-91。
黃漢華(2005年11 月)。台灣MBA被困在台灣。遠見雜誌,第233期,頁274-275。
楊振宇(2006年2月)。斯人已逝,其志仍存-懷念張國華老師。東方企業家雜誌,第2期。
趙學敏(2005年11月15日)。中國商學院師資問題之爭。中國青年,Vol.1203。
盧智芳(2005年12月19日)。2006年度最受喜愛的EMBA 政大連續兩年奪冠。EMBA&碩士在職專班指南 Cheers雜誌,頁28。
鐘書華(2005)。我們需要什麼樣的MBA教育。商學院,第5期。
譚紅平、彭武元(1998年12 月)。歐盟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文件評析。歐洲,16(6),頁40-42。
(三)報紙
上海中歐商學院 排名世界13(2005年10月25日)。聯合報 ,C7教育版。
中歐商學院教授忻榕:MBA面臨豐收中的饑荒(2004年12月29日)。中國青年報。
拼研究能力(2004年01月04日)。聯合報,教育版。
明年若健康許可高行健將在台大開課(2004年11月14日)。聯合報,C8教育文化版。
哈佛商學院 上海將開班(2005年12月07日)。聯合報,教育版。
王茂臻(2006年03月23 日)。上海金融超越香港 還要25年。經濟日報,A6兩岸金融版。
李名揚、李順德(2004年10月22 日)。5年500億頂尖大學計畫 158大學搶3名額。聯合報,C8教育文化版。
汪莉絹(2005年10月30日)。大陸砸千億 大學排名飆升。聯合報,教育版。
林妙容(2005年08月23日)。浦東新區 變身金融試驗區。經濟日報。
林怡婷、丁萬鳴(2004年11月16日)。東和鋼鐵捐2億 回饋台大。聯合報,C7教育版。
林怡婷、李名揚(2005年8月24日)。10年來自籌經費從4%增至33%。聯合報,教育版。
邱曙東(2005年9月16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獲三項國際論文獎。解放日報。
翁翠萍(2006年05月11日)。政大95年EMBA新生放榜 具多元國際視野。中央社。
華英惠(2005年9月19日)。大陸高校學費 10年翻20倍。聯合報,A13兩岸版。
陳世欽(2006年02月22 日)。全球需求激增 美商學院師資嚴重不足。聯合報,C7教育版。
陳恆光(2005年8月30日)。台大明年8月成立教學發展中心。中央日報,教育版。
陳雪頻(2005年10月13日)。MBA國際四大排行榜迥異 中國商學院態度積極。第一財經日報。
賀靜萍(2005年10月01日)。十一五規劃 發展中西部服務製造業。經濟日報,A6兩岸財經版。
張帆(2006年7月5日)。滬上EMBA從藝忙。大公報。A15大江南北版。
蔡翼擎(2005年12月04日)。IMBA分享國際學習環境,經濟日報,C1管理學苑版。
蔡翼擎(2006年04月02日)學術先鋒 個案發展 打本土牌。經濟日報,C1管理學苑版。
蔡翼擎(2006年04月11日)。<個案教學旋風>透視哈佛個案的魔力。經濟日報,A14企管副刊版。
曉萱(2005年09月07日)。專業碩士與普通碩士有何不同。中國教育報,第10版。
蔡鑑光(2004年12月12日)。<泰晤士報評比> 全球科研百大 台大38 劍橋牛津哈佛最優 中國大陸七所上榜。聯合報,C8文化教育版。
(四)學位論文
何卓飛(1997)。兩岸大學評鑑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倪台英(2002.06)。上海地區民辦高等學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朝萌(2003.05)。深職成人教育發展戰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系,上海。頁25。
楊景堯(2000.05)。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發展速度之探討(載於台研兩岸前瞻探索)。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出版。21期,頁1-17。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教育制度(收於王家通主編, 各國教育制度第三章)。台北:師大書苑出版公司出版。
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教育概況(收於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第十五章)。台北:文京出版公司出版。楊景堯(2004.04)。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現況之特色(淡江大學第一屆兩岸文教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鄔大光(2004.04)。大陸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變化與走向(淡江大學第一屆兩岸文教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劉莉莉(2004.04)。大陸民辦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研究(淡江大學第一屆兩岸文教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盧漢超(2004)。霓紅燈外-20世紀出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龍 華(2004)。胡溫新政內幕,台北: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顧淑芳(2004.01)。兩岸MBA教育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五)網路資源
上海民辦教育網站:http://www.mb-edu.com.cn.
上海市教育網站:http://www.edu.com.
中國MBA教育網:http://www.mba.edu.cn.
中國民辦教育網:http://www.cvedu.com.cn.
中國教育信息網:http://www.chinaedu.edu.cn/jyzx/index.htm.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網:http://www.ceibs.edu.
世界經理人網:http://www.csc.globalsources.com.
多維新聞網:http://www7.chinesenewsnet.co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http://www.mac.gov.tw.
英國金融時報網:http://rankings.ft.com.
美國商業週刊網::http://www.businessweek.com.
香港城市大學網:http://www.cityu.edu.hk.
香港科技大學EMBA網:http://www.bm.ust.hk.
新浪網:http://sports.sina.com.cn.
歐盟網:http://europa.eu.int.
龍泉期刊網:http://www.qikan com.
globalEDGETM網:http://globaledge.msu.edu.
二、英文部份
Europe Union(1995).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ISSION A LONG TERM POLICY FOR CHINA-EUROPE RELATIONS.Retreived December 31, 2005 from http://ec.europa.eu/comm/external_relations/china/com95_279en.pdf.
FINANCIAL TIMES EMBA rankings 2005(2005). The top 75 executive MBA programmes. Retreived October 27, 2005 from http://rankings.ft.com/rankings/emba/rankings.html.
Business Week ,CEIBS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EMBA. Retreived April 12, 2006 from
http://www.businessweek.com/bschools/05/emba_profiles/ceib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