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史料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衛生部:《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衛生部業績集》(臺北: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24)
杜聰明:《中醫藥學評論》(臺北:精華印書館,1961)
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臺北:精華印書館,1966)
杜聰明:《杜聰明言論集》(臺北:杜聰明博士還曆紀念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55)
杜聰明:《杜聰明言論集第二輯》(臺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63)
杜聰明:《杜聰明言論集第三輯》(臺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72)
杜聰明:《回憶錄》(臺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73)
杜聰明:《杜聰明言論集第四輯》(臺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77)
杜聰明:《杜聰明言論集第五輯》(臺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83)
程大學,許錫專編譯:《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臺中:省文獻會,1978)
二、後人論著
(日)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臺灣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1995)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吳大猷先生七十華誕紀念論著集》(1)(臺北:中央研
究院物理研究所,1978)
中國醫藥學院編輯:《中國醫藥學院四十年》(臺中:私立中國醫藥學院,1999)
井出季和太;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 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7)
天下編輯:《發現臺灣(下)》(臺北:天下雜誌,1992)
臺灣大學醫學院編:《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日治時期(1897~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1997)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志》(臺北:古亭書屋復刻版,193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治臺必告錄》(上)(臺北:臺灣銀行,1959)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臺灣ノ阿片制度》(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
(日)伊藤道治等著;吳密察等譯:《中國通史》(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三
版二刷)
行政院衛生署:《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一)(臺北:行政院衛生署,1995)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2)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
李明瑱,林靜靜:《臺灣的良知─李鎮源教授:蛇毒大師、醫界良心、民主運動領航員》(臺北:城邦,2002)
李挺:《醫學入門》(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9)
李鎮源編輯:《杜聰明教授在職二十五週年祝賀紀念集》(臺北:牧樟會,1946)
李鎮源編輯:《臺大醫學院藥理學科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
所,2000)
李瓊月:《臺灣醫界大師──李鎮源》(臺北:玉山社,1996)
杜聰明博士獎學金基金會:《杜聰明博士九秩華誕慶祝紀念錄》(臺北,杜聰明博
士獎學金基金會,1983)
杜聰明博士獎學金基金會:《杜聰明先生榮哀錄》(臺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
1986)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5)
林清月:《地球上阿片之命運》(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新詩散文卷》(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
林榮耀:《中華民國史學學術志──醫學》(臺北:國史館,1996)
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臺北:稻鄉,2005)
高雄醫學院:《高醫三十年專輯》(高雄:高雄醫學院,1984)
高雄醫學院編:《高醫創校三十五年回憶集》(高雄:私立高雄醫學院,1989)
高雄醫學院編:《歲月足跡》(高雄:高雄醫學大學,2004)
高雄醫學院編:《承先啟後》(高雄:高雄醫學大學,2004)
高雄醫學院編:《憶往思舊》(高雄:高雄醫學大學,2004)
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史料研究第八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中國醫藥教育研究改進建議書》(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
究所,1979)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大醫院壹百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附設醫院,1995)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臺大醫學院藥理學科史》(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2000)
張炎憲等:《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張笠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
莊永明:《臺灣醫療史──以臺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許燦煌口述;曹永洋記:《鴻爪屐印----許燦煌博士自序傳 》(臺北:清隆企業股
份有限公司,1994)
陳永興:《臺灣醫療發展史》(臺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7)
黃昭堂;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先知先覺》(臺北:前衛,1992)
楊玉齡,羅時成:《臺灣蛇毒傳奇──臺灣科學史上輝煌的一頁》(臺北:天下文
化,1998)
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傳》(臺北:天下文化,2001)
楊思標:《楓城四十年》(臺北:臺大醫學院,1985)
葉炳輝,許成章合著:《南天的十字星──杜聰明博士傳》(臺北:新民,1960)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時報文化,1995)
葉曙:《病理卅十三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
葉曙:《閒話臺大四十年》(臺北:傳記文學,1989)
熊秉貞,江東亮訪問;鄭麗榕紀錄:《魏火曜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1990)
劉明修:《臺灣統治と鴉片問題》(東京:山川出版社,1983年)
鄭志敏:《杜聰明與臺灣醫療史之研究》(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硏究所,2005)
鄭志敏輯錄:《日治時期《臺灣民報》醫藥衛生史料輯錄》(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4)
謝春木:《台灣人の要求》(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0)
謝博生:《現在醫學在臺灣──臺灣醫學會百年見證》(臺北:臺大醫學院,2001)
鶴見.派翠西亞:《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三、學位論文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李欣芬:《基督教與臺灣醫療衛生的現代化: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中心之探討
(1896-1936)》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林佳潔:《西醫與漢藥──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1893-1986)》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
林素卿:《日本殖民體制下之臺灣鴉片政策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日)城戶康成:《日據時期臺灣鴉片問題之探討》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1895-1945)》政大歷史所博士論文(2001)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臺灣
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
許宏彬:《臺灣的阿片想像:從舊慣的阿片君子,到更生院的矯正樣本》清華大
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張文義:《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鴉片政策》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陳進盛:《日據時期臺灣鴉片漸禁政策之研究—1895~1930》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劉麗娜:《臺灣科學的一種開始及其歷史轉折:以體質人類學及蛇毒研究之發展
為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的臺灣大學(1945-1950)》國立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4)
鄭慶良:《日據時期臺灣之菸酒專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賴志忠:《臺灣醫療傳道史之研究──英國長老教會與加拿大長老教會之比較》私
立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賴郁雯:《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研究:以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為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四、期刊
何兆雄:〈臺灣名醫杜聰明〉;《中華醫史雜誌》29:3(1999)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流動〉;《臺灣文獻》51:2(2000)吳就君:〈臺灣地區居民社會醫療行為研究〉;《公共衛生》8(1981)宋子武:〈懷念臺灣醫界耆宿──杜聰明博士〉;《古今藝文》20:3(1994)李鎮源:〈臺灣蛇毒研究的歷史:特別關於神經毒素的研究史〉;《臺大醫院百週年院慶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大醫院,1996年)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阿片癮者ノ統計的調査;附表〉;《臺灣醫學會雜誌》30:
318(1931)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阿片癮者ノ統計的調查〈第一報告〉〉;《臺灣醫學會雜誌》
29:307(1930)
杜聰明:〈木瓜葉有效成分鹽酸カルバインノ「アメ-バ赤痢患者ニ對スル實驗
治療〉;《臺灣醫學會雜誌》32:340(1933)
杜聰明:〈木瓜葉有效成分カルパイン」ノ「アメーバ赤痢患者ニ於ケル實驗治
療第一例報告〉;《臺灣醫學會雜誌》33:346(1934)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阿片癮者ノ統計的調査(第二報告)〉;《臺灣醫學會雜誌》
34:363(1935)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阿片癮者ノ統計的調査(第二報告)(承前完)〉;《臺灣
醫學會雜誌》34:364(1935)
杜聰明,邱賢添:〈木瓜葉有効成分カルパイン」ノ「アメ-バ赤痢患者六例ニ
就ケル實驗治療〉;《臺灣醫學會雜誌》34:369(1935)
杜聰明,黄文:〈木瓜葉有効成分カルパイン」ノ肺ヂストマ患者四例ニ於ケル
實驗治療〉;《臺灣醫學會雜誌》34:369(1935)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阿片癮者ノ統計的調査第三報告 阿片吸食特許者ノ死亡
率及死亡原因ニ就テ〉;《臺灣醫學會雜誌》37:401(1938)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阿片癮者ノ統計的調査第三報告 阿片吸食特許者ノ死亡
率及死亡原因ニ就テ(完);附表〉;《臺灣醫學會雜誌》37:402(1938)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毒蛇咬傷被害ニ關スル統計的調査;附表〉;《臺灣醫學
會雜誌》40:437(1941)
杜聰明:〈臺灣ニ於ケル毒蛇咬傷被害ニ關スル統計的調査(承前完);附表〉;《臺
灣醫學會雜誌》40:438(1941)
杜聰明,王耀東:〈たいわんこぶら蛇毒ノ鎮痛藥トシテノ實驗治療的應用(第
1報告)〉;《臺灣醫學會雜誌》42:457(1943)
杜聰明,上井敬三:〈たいわんこぶら蛇毒ノ鎮痛藥トシテノ實驗治療的應用(第
2報告)〉;《臺灣醫學會雜誌》42:459(1943)
杜聰明等:〈臺灣鴉片癮者之統計調查第5報告 受矯正治療鴉片癮者之除癮效
果〉;《臺灣醫學會雜誌》52:8(1953)
杜聰明:〈邱賢添教授歡迎辭〉;《高雄大學同學會雜誌》3(1957)
杜聰明:〈審議私立中國醫藥學院科目表及對該院教育方針管見〉;《高雄大學同
學會雜誌》8:1(1962)
林秀美:〈臺北帝國大學之創設〉;收入國立臺灣大學秘書室編:《臺北帝大的生
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9)
林柏維:〈體格丙下的醫學博士──杜聰明〉;《醫望》5(1994)
林滿紅:〈海關資料與清末臺灣史的研究〉;收入國學文獻館編:《臺灣地區開闢
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1996)
林銘章:〈杜聰明(1893-1986)〉;《傳記文學》67:2 (1995)林炳炎:〈重塑臺灣醫校長高木友枝博士的雕像〉;《醫望雜誌 》26(1998)胡俊媛:〈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紀念展〉;《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34(1992)
范燕秋:〈 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
談起〉(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醫療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1997)
范燕秋:〈臺北更生院與醫療解煙:一項衛生事業的分析〉(臺北:北臺灣鄉土
文化學術研討會,2000)
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7:3(1996)馬光亞:〈慶祝建校三十週年談中醫系〉;收於中國醫藥學院慶祝三十週年院慶籌 備委員會:《中國醫藥學院三十週年專輯》(臺中:中國醫藥學院慶祝三十週年院慶籌備委員會,1988)
莊永明編:〈臺灣醫學史〉;《臺灣史料研究》第8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
灣史料基金會,1996)
許宏彬:〈誰的杜聰明?──從科學家的自我書寫出發〉;《臺灣社會研究》54(2004)楊玉齡,羅時成:〈蛇毒研究播種者--杜聰明〉;《遠見雜誌》117(1996)劉士永:〈「清潔」到「衛生」──殖民政府對臺灣社會在清潔觀念上的改造〉;《臺
灣史研究》8:1(2001)
劉士永:〈一九三0年代以前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
究》4:1(1997)
劉士永:〈杜聰明對臺灣藥物戒癮治療的貢獻〉;收入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
會秘書處:《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臺北:國史館2002)
鄭志敏:〈杜聰明與高雄醫學院的創立--以建校歷程及其治校理念為中心〉;《高
市文獻》17:2(2004)
鄭志敏:〈杜聰明與臺大醫學院--戰後初期臺灣醫政關係的一個個案觀察〉;《臺
灣醫學人文學刊》5:1/2(2004)
鄭志敏:〈殖民樣板或臺人英雄?:試論杜聰明與日治時期臺灣的醫學教育〉;《臺
灣圖書館管理季刊》1:1(2005)
臺灣國醫藥報雜誌社編:〈發刊詞〉;《臺灣國醫藥報》(1945)
鄧哲明:〈臺灣藥理學之本土性研究〉;《臺灣醫學》7:1(2003)五、報紙
〈陳定信獲選為世界關懷醫師 台大醫學院院長因父投入肝病研究 台灣唯一獲
殊榮〉;《聯合報》,2006年1月17日
六、網站資料
中華百科全書網站: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data.asp?id=3176&htm=07-115-3877陽明山會談.htm&nowpage=1
汎泰儀器網站:http://www.pant.com.tw/fm_07.htm
行政院衛生署網站資料:http://www.doh.gov.tw/lane/publish/white-paper/2-5-3.html
東海大學網站:http://www.thu.edu.tw/1_chinese/1_about/2_history/1_rough.html
高雄醫學大學網站:http://www.kmu.edu.tw/intro/symblo.htm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網站:http://www.nricm.edu.tw/cat1-1.php